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东临朐中中新世山旺组紫藤属(豆科)荚果化石的再观察
详细信息   
摘要
豆科紫藤属Wisteria约有5~6个现生种,间断分布于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温带地区,但化石记录表明,该属在新近纪可能广泛分布于捷克、荷兰、格鲁吉亚阿布哈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远东、日本和中国。因此,研究紫藤属化石有助于深入认识它的早期演化、分类、多样性、古生态和生物地理,其中荚果化石的分类价值和演化意义尤为显著。文中基于对产自山东临朐中中新世山旺组的山旺紫藤W. shanwangensis荚果化石的再观察,并结合紫藤属3个现生种——紫藤W. sinensis、藤萝W. villosa和多花紫藤W. floribunda的荚果发育特征,讨论这些化石的分类、演化、发育和埋藏学意义。结果进一步证明,山旺紫藤荚果化石与国产的2个现生种——紫藤和藤萝的荚果更为相似,呈倒披针形、种子较少和室间缢缩明显。比较而言,日本和美国产的紫藤属现生种——多花紫藤和美国紫藤W.frutescens的荚果呈线形、种子较多和室间缢缩不明显,而且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报道的紫藤属荚果化石与多花紫藤的荚果更为相似。然而,中国和日本报道的紫藤属荚果化石迄今都没发现被毛,这与现生种中最原始的美国紫藤的荚果相似,而与东亚紫藤属现生种密被绒毛的荚果形成显著差别。因此,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紫藤属种类可能早在中新世就已经发生了形态地理分化,而荚果无毛或许是该属演化过程中一个比较原始的性状;紫藤属现生种荚果在发育的中、后期果壁上具有与纵轴方向成锐角的倾斜纤维纹饰,它们在荚果完全成熟后导致果瓣沿缝线开裂并卷曲,卷曲的果瓣放入水中又能恢复平整。值得注意的是,山旺紫藤荚果化石果壁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倾斜纤维纹饰,这表明它们在脱落保存时处在发育的中、后期,这一发育时期脱落的荚果更有可能保存为化石记录;山旺紫藤荚果化石果壁的碳质残片中还富含硅藻类,近似于远距直链藻Melosira distans和颗粒直链藻M.granulata这些浮游相的、生活在深水区的优势种。因此,山旺紫藤荚果脱离母体后可能沉积在湖水较深的地方,而且它也可能是在成熟开裂的状态下脱落,瓣片本来卷曲,被短程搬运至湖中,又在湖水的浸泡下恢复平整状态,而后经沉积物掩埋后形成化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