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藏高原羌塘南部晚古生代地幔柱?——来自基性—超基性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明;李才;翟庆国;彭帅英;解超明;吴彦旺;胡培远
  • 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4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地幔柱;基性岩墙和玄武岩;苦橄岩
  • 起始页:1754
  • 总页数:19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2146、4067214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818015、基[2010]矿评02-03-07)
  • 刊名:地质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 主编:肖序常
  • 电子信箱:dzhtb@263.net
  • 卷:29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251.141-2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摘要
羌塘南部地区大面积出露基性—超基性火成岩。基性岩墙和玄武岩沿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南侧呈近东西向分布,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分布范围西起国境线,东到双湖地区,总长约800km,形成时代集中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284~318Ma),反映出岩浆的快速侵位-喷溢的过程。基性岩墙和玄武岩主要为碱性系列岩石,少数为亚碱性系列,Ti和Fe的含量均比较高,Mg#比较低,表明它们都是原始岩浆经不同程度分异结晶后的残余熔体。基性岩墙和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形成环境等均与板内玄武岩或典型的地幔柱成因玄武岩具有相似的特点。另外,苦橄质岩石多与基性岩墙和玄武岩一起产出,主要为单斜辉石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矿物成分贫挥发性组分,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的特点反映出其很可能代表了地幔柱原始岩浆结晶的产物而非岩浆捕获体,而且其源区很可能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由此,初步认为羌塘南部基性岩墙和玄武岩为地幔柱的头部减压熔融的产物,而苦橄质岩石为地幔柱尾柱通道熔融的产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