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甘肃北山晚古生代花岗岩体内基性岩墙群弧形展布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孙蓓;单业华;乔彦波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基性岩墙群;弧形展布;Poly3D软件;应力场扰动
  • 起始页:80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部重要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7CB411307);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编号:KZCX0543081001)资助。
  • 刊名:地质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编:王清晨
  • 电子信箱:dzkx@mail.igcas.ac.cn
  • 卷:45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208-4
摘要
在甘肃北山一个东西向展布、椭圆状的晚古生代花岗岩体内主要发育着3期岩墙群,其中中期基性岩墙群最密集,呈现出弧形展布的特征,在该侵入体北部呈北北东向趋势,向南逐渐偏转为北北西向。关于中期岩墙群弧形展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即:纵弯褶皱和应力场扰动。野外观察不支持第一种解释,因为在岩墙或围岩内都没有观察到与褶皱有关的变形构造。本文利用Poly3D软件模拟了近东西向隐伏断层活动对上覆应力场的扰动。计算结果表明,当北北西—南南东向的区域性拉张叠加上沿着隐伏断层发生不协调的右行走滑时,水平大主压应力迹线在隐伏断层上方出现类似的弧形展布。这意味着稍早的花岗岩侵入体冷凝冷却并没有完全焊接地壳内一些大尺度断层,地壳断块的相对独立活动可以造成沿着这些断层发生与区域变形场不协调的右行走向滑动,进而形成岩墙群弧形展布所需要的地应力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