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SBR生物脱氮过程中N2O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朱萍萍;李平;吴锦华;吴振强;梁世中
  • 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SBR;生物脱氮;N2O;生活污水
  • 起始页:18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477011)
  • 刊名:中国给水排水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半月刊
  • 创刊时间:1985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丁堂堂
  •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 邮编:300070
  • 电子信箱:cnwater@vip.163.com
  • 网址:http://www.watergasheat.com
  • 卷:26
  • 期:9
  • 期刊索取号:P860.6 141-1
  • 数据库收录:全国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中国建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收录期刊;亚洲环境卫生信息中心学会(ESR)收录期刊;国际建筑文献数据库(ICONDA)收录期刊;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在本刊设立“威立雅优秀论文奖”
  • 核心期刊: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在生活污水的生物脱氮过程中pH、DO和投加碳源对N2O释放的影响,并对各条件下N2O的产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控制初始pH值为6~9时,N2O释放的峰值均出现在曝气前期、对氨氮的去除率为30%~40%的阶段,当对氨氮的去除率达70%时,N2O的释放量显著下降;初始pH值为8时N2O的产生量最小,且N2O的释放量与硝化强度呈负相关。随DO浓度的增大,硝化过程中N2O的释放量逐渐降低。在硝化过程中将体系的DO控制在不同水平时,N2O的释放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当DO为1.2~1.5mg/L时,N2O主要产生于硝化阶段,释放量明显大于反硝化阶段的;当DO为1.8~2.3mg/L时,硝化和反硝化阶段的N2O产生量相当;当DO为2.6~3mg/L时,N2O主要产生于反硝化前期。在反硝化开始时补充碳源(葡萄糖)可有效提高对总氮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但同时会引起N2O释放量的显著上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