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项媛馨;余达淦;巫建华
  • 单位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6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碱性橄榄玄武岩;单斜辉石;早白垩世;广丰;江西
  • 起始页:120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中国核工业地质项目“中国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DYCA10019)。
  • 刊名: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8
  •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 主编:王勇
  •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 邮编:344000
  • 电子信箱:ecutxb@263.net
  • 网址:http://HDDZ.chinajournal.net.cn
  • 卷:33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 845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重点期刊;江西省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地质文摘》核心期刊;《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入网期刊;“INIS ATOMINDEX”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地质文摘》核心期刊
摘要
江西广丰早白垩世晚期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含有大、小两类单斜辉石斑晶,它们的主量元素间呈线性相关,且与大斑晶、小斑晶相平衡的岩浆Mg#值均类似于寄主岩石的Mg#值,说明它们与寄主岩石同源。早期的单斜辉石大斑晶粒径达1~1.5cm,SiO2,MgO,TFeO,CaO含量和Mg#值相对较低,Al2O3和TiO2含量相对较高,具有碱性玄武岩中单斜斑晶的矿物学特征;而晚期的单斜辉石小斑晶粒径为0.3~0.5cm,SiO2,MgO,TFeO,CaO含量和Mg#值相对较高,Al2O3和TiO2含量相对较低,也具有碱性玄武岩中斑晶的矿物学特征。单斜辉石大斑晶Wo(硅灰石)相对较高,En(顽辉石)含量相对较低,主要为含钛透辉石、含钛次透辉石,结晶温度为1272~1349℃、压力为1.23~1.93GPa,深度相当于41~64km,可能是原始岩浆绝热底辟上升结晶形成的;单斜辉石小斑晶Wo含量相对较低,En含量相对较高,主要为含钛普通辉石和顽透辉石,结晶温度为1186~1220℃、压力为0.44~0.75GPa,深度相当于15~25km,可能是相对原始的岩浆上升到浅部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