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洛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效应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秦伟;朱清科;刘广全;张岩
  • 单位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泥沙研究所
  • 单位2: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生态建设;水沙调控;北洛河;黄土高原
  • 起始页:1325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3A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205);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1047);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泥集1008)
  • 刊名:水利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5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 主编:陈炳新
  • 地址:北京复兴路甲一号
  • 邮编:100038
  • 电子信箱:slxb@iwhr.com
  • 网址:http://jhe.ches.org.cn
  • 卷:41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860.66 144
摘要
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确定了1980—2004年北洛河上游流域的径流、输沙变化趋势和时段,并结合不同时段的气候特征和生态建设资料,分析了流域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径流输沙系数还原法和统计系列对比法计算了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1980—2004年间,北洛河上游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可划分为1980—1994年、1995—2000年和2001—2004年3个阶段。其中,2001—2004年为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效应期;(2)以1980-1994年为基准期,2001—2004年间,在年均降雨量、年均侵蚀降雨量和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增加14.0%、25.2%和46.1%的气候背景下,由于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作用,流域年均径流量和年均输沙量分别减少2432.5万m3/a和2009.1万t/a;(3)排除气候因素的影响,生态建设4年间累计减少流域径流13808.0万m3、减少流域输沙14250.8万t,实现减水、减沙效应分别为31.11%和65.14%。流域尺度内,生态建设的减水、减沙能力分别达4.7万m3/(km2·a)和4.8万t/(km2·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