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褐藻多酚的结构单元及生成机理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97
  • 作者:陈予敏;严小军;范晓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出生年:1973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结构单元;褐藻多酚;机理
  • 起始页:225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九五”攻关项目,96—916—04—0l号
  • 刊名:海洋与湖沼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 主编:秦蕴珊
  • 邮编:266071
  • 卷:28
  • 期:3
摘要
在褐藻多酚研究中,传统的观点,即间苯三酚是褐藻多酚的结构单元,在多酚结构规律方面不能清晰地解释6种酚类分子(Fucols,Phlorethols,Fucophlorethols,Fuhalols,Eckols, Halogenated phlorotannins)的成因。作者在理论分析和综合前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1,2,3,5—四羟基苯为褐藻多酚的结构单元,它在褐藻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为1,2,3,5—四羟基苯—2,5—二硫酸酯或 1,2,3,5—四羟基苯—2—硫酸酯,并指出褐藻多酚可能的生成机理,初步为不同种类多酚分子的生成规律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清晰的解释。建议今后以1,2,3,5—四羟基苯—2,5—二硫酸酯或1,2,3,5—四羟基苯—2—硫酸酯进行褐藻多酚体外合成的实验,以便进一步验证此观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