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红树林湿地希瓦氏菌W3的分离及腐殖质还原特性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吴鹏;洪义国;顾继光;殷波;段舜山
  • 单位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希瓦氏菌W3;腐殖质还原;电子供体;红树林湿地
  • 起始页:1041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07SC011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032,4087607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510301001692)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编:100085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1
  • 期:4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分离到1株具有腐殖质还原能力的菌株W3,通过细胞形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亲缘关系分析方法,确定该菌为希瓦氏菌属,命名为Shewanella sp.W3.W3菌能够利用乳酸钠、甲酸钠和丙酮酸钠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腐殖质还原,在48h内对1mmol/LAQDS的还原率分别为96%、40%和10%。另外,菌体的生长与AQDS还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菌体数在60h达到最大值,约为1.77×108CFU/mL,比初始接种值约增殖了100倍,而未添加乳酸钠实验组的基本没有观察到AQDS的还原和菌体的增长。该菌进行腐殖质还原的最适pH范围为7~9,最适的NaCl浓度范围为5~30g/L,而最适温度范围为30~35℃。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的腐殖质还原过程是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且能够在还原腐殖质的同时偶联能量的产生,支持菌体的生长。推测具有腐殖质还原的希瓦氏菌在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微生物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