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影响潮间带湿地的环境水文因素——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夏玉强;李海龙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教育部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 单位2:美国天普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心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潮间带;红树林湿地;环境水文因素;咸淡水交换
  • 起始页:35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67);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B08030);The Exxon Valdez Oil Spill Trustee Coun-cil,USA(No.070836)
  • 刊名:长江科学院院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4
  • 主管单位:水利部
  • 主办单位:长江科学院
  • 主编:陈进
  • 地址:武汉市赵家条九万方
  • 邮编:430010
  • 电子信箱:cjkb@163.net
  • 网址:http://www.periodicals.net.cn;http://www.chinajournal.net.cn;http://www.cqvip.com;http://www.crsri.cn
  • 卷:27
  • 期:10
  • 期刊索取号:P860.6 332-1
  • 数据库收录:CSTA首批入选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
摘要
简述了影响潮间带红树林湿地的环境水文地质因素,报道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红树林剖面和光滩剖面的沉积结构、水动力特征以及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性质。监测结果显示红树林剖面潮间带的pH和ORP值整体上要大于光滩剖面,而其TDS值则小于光滩剖面;红树林潮间带浅层水质的变化范围要大于其深层水质,而光滩剖面浅部与深部的水质相近。分析表明:2个剖面潮间带土壤的性质和所处的潮汐环境类似,不同之处是光滩剖面无内陆淡水补给,因而缺少适合红树林生长的咸淡水交换动态环境。该结论有助于理解影响潮间带红树林湿地的环境水文过程,对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