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建设模式探讨——以海伦市基本农田示范区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靳取货;吴克宁;王金满;汤怀志;刘园秋;邹一旻;廖谌婳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 出生年:1986
  • 学历:硕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基本农田;建设模式;寒地黑土
  • 起始页:85
  • 总页数:6
  • 刊名:资源与产业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 主编:帅开业
  • 地址:《资源与产业》编辑部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zycy@cugb.edu.cn
  • 网址:http://www.resourcesindustries.net.cn
  • 卷:12
  • 期:4
  • 期刊索取号:P406967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入编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编期刊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基本农田建设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寒地黑土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该区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潜力巨大,但寒地、冻土等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该区在农业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影响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海伦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为例,探讨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效模式,把示范区建设和当地一般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对比,结合区域特点,提出防治冻害、控制返浆、保育黑土等寒地黑土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调控措施,以为该区域的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借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