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Pseudomonas putida GM6的gfp基因标记及在活性污泥中的定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蔡天明;管莉菠;李顺鹏
  • 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系,农业部环境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生年:1965
  • 学历:博士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gfp;定殖;序批式反应器(SBR);强化生物除磷(EBPR)
  • 起始页:51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00010,50308011)资助
  • 刊名:土壤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48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 主编:蔡祖聪
  • 电子信箱:journal@espe.net
  • 卷:4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90.66107
摘要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在废水生物除磷中广为应用,但由于对EBPR工艺的微生物学和分子机理尚不了解,对大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厂EBPR工艺处理效果突然恶化和运行不稳定等状况难以预测和控制。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高效聚磷菌Pseudomonas pulida GM6,来进行投菌试验以快速恢复和强化活性污泥的除磷能力。为了解CM6菌株在装置中的定殖情况,首先,通过三亲结合对Pseudomonas putida GM6成功进行了gfp基因标记;其次,将标记菌株GMTR投至实验室规模除磷效果不好的序批式反应器(SBR)装置中,研究GMTR在活性污泥中的定殖情况,投菌初期,GMTR占污泥细菌总数的1.5%~3%;至21 d时,GMTR所占比例升至9.2%,CMTR在活性污泥中得以定殖。与此同时,研究了投菌后R2的聚磷能力变化,投菌5d后,磷的去除率逐渐提高,运行21 d时磷的去除率升至96%,28 d后出水浓度稳定在0.2 mg L-1左右。结果表明,Pseu-domonas putida GM6能快速启动强化废水生物除磷功能。这为下一步的大规模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