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反演大气比湿廓线的初步试验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康远阮征魏鸣葛润生
  • 会议时间:2012-09-01
  •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 ; 大气比湿廓线 ;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 ; 折射指数结构常数
  • 作者单位:孙康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阮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魏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葛润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母体文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沈阳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5;P41
摘要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反演大气比湿廓线,2011 年8~9 月期间在云南大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探测实验.应用当地探空数据对影响大气比湿的主要因子进行计算和分析.低层大气中大气比湿梯度( dq dz )对大气折射指数梯度(M)的贡献平均约为80~85%,温度和比湿对M 的贡献分别为10%~15%、5%~10%.WPR 反演大气比湿廓线是通过对折射指数梯度M 的测量来进行的,M 与雷达探测获取的大气返回信号反射率有较好的相关,与M 有关的另一个因子是大气湍流耗散率,它与雷达获取大气返回信号的谱宽直接相关.无线电声探测系统(RASS)通过对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提供大气虚温参与大气比湿廓线的反演;全球定位系统(GPS)反演的可降水量(PWV)用来获取大气比湿廓线反演中的起始边界比湿;应用观测试验期间WPR、RASS、GPS 获取的数据与同时刻的探空数据进行高度区间为300~1500m 大气比湿廓线的反演试验研究:WPR 探测回波信号结合探空温度廓线、起始边界比湿0 q 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进行比较,比对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所有高度比湿的平均差为0.75g/kg,标准差为0.84g/kg,误差值随高度呈递增趋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