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盐分离子的吸收运移规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为进一步探求不同耐盐植物对盐碱土改良效果及其机理,促进盐碱土作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在宁夏银北地区以盐碱荒地为对照,选取3种代表不同类型的耐盐植物(油葵、柽柳、苇状羊茅)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经过3年(2008-2010年)试验,观测分析了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盐分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植物对土壤盐分的吸收运移.结果表明:通过3种生物措施的治理,耕层土壤盐分降低明显,土壤全盐含量降低顺序为柽柳>苇状羊茅>油葵,土层脱盐率为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各盐基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柽柳>苇状羊茅>油葵.苇状羊茅表层土壤中Mg2+下降幅度达96.4%,油葵表层土壤中Cl-下降幅度达95.6%,与植物选择性吸收亦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出Cl-,K+,Ca2+和Na+在不同耐盐植物根茎叶分配比例分配.柽柳对Na+选择性吸收能力很强,表现为地上部茎叶含量高于根部.由试验可知,耐盐植物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显著,耐盐植物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使盐分迁移出土壤耕作层,而且对盐基离子具有主动吸收能力,耐盐植物对盐碱土改良具有不可替代性.依据耐盐植物的耐盐特性及其作用效果构建盐碱地生物改良、利用并举的模式,是盐碱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