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景观湖泊与黑臭河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实地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正军黄顺冯国栋李晓宇梁运祥
  • 会议时间:2013-08-01
  • 关键词:湖泊污染 ; 黑臭河道 ; 生物修复
  • 作者单位:陈正军(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0;南京美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黄顺(南京美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苏州农业职业学院 苏州)冯国栋,梁运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0)李晓宇(南京美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
  •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52;X50
摘要
利用复合微生物技术对水体污染物的快速去除,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修复重度污染的景观湖泊和黑臭水体.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内湖进行生物治理效果的呈现,对武汉市湖泊进行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通过微生物介入法进行强化修复,消除藻类的过度繁殖,使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国家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或更高水平.结果表明,微生物技术对湖泊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各个污染指标被大幅度降低.治理2个月后,COD从原初的16ppm降低至3~6ppm,总氮从2.7ppm降低到1.28ppm,总磷从0.6ppm降低到0.2,主要指标都达到Ⅳ类水质.治理后的湖泊藻类控制良好,经5个月的连续观察,总体水质维持稳定.该技术生态相容性好,不需要大规模的工程设施,也无需破坏湖泊原有景观.对无锡七房巷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理,水体COD从原初的35ppm下降至4.93ppm,氨氮从30ppm下降到5.9ppm,总磷从2ppm降低至0.47ppm,透明度从25cm增加至150cm,彻底消除水体黑臭和藻类污染.本文实验结果对城市市区内湖泊和河道的生物修复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