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种绿化苗木对铜、铅的富集特征及土壤修复潜力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伟东丁能飞李凝玉刘琛傅庆林郭彬
  • 会议时间:2013-10-11
  • 关键词:绿化苗木 ; 铜元素 ; 铅元素 ; 富集特征 ; 土壤修复潜力
  • 作者单位:李伟东(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理学分院 浙江杭州310021)丁能飞,李凝玉,刘琛,傅庆林,郭彬(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21)
  • 母体文献:第三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三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会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长沙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S72;S7
摘要
在浙江某铅锌尾矿区田间试验比较了两年间金边黄杨、海桐、刺柏和龙柏4种绿化苗木对Cu、Pb的富集差异特征,并对其移栽修复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种苗木叶、茎部干重均远高于根部,刺柏各部位干重均为最高.4种苗木不同部位Cu、Pb浓度大小均依次为根>茎>叶,且在根部组织中,根表皮和须根中的Cu、Pb浓度均远高于根中柱的浓度.2012年苗木各部位Cu、Pb浓度均远高于2011年,其中金边黄杨叶部Cu、Pb浓度均为最高,而龙柏根部Cu浓度最高,海桐茎、根部Pb浓度最高.Cu和Pb整株吸收量中最高的分别为刺柏和海桐.按实际种植密度来算,海桐(20棵/m2)修复效率最高,降低耕层土壤l mg/kg Cu和Pb所需时间分别为0.95和0.74年,经估算移栽后由落叶引起的二次污染风险可忽略不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