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陕西省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和突变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利用1981—2010年陕西省95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陕西省低能见度事件的变化特征,为陕西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陕西省低能见度的地理分布呈“四高四低”,四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关中盆地、汉中中南部、商洛中东部和陕北北部府谷县,四个低值区位于榆林大部、延安东部、汉中东部和安康地区.关中城市群(西安、宝鸡、渭南、咸阳和铜川)低能见度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1981—2010年倾向率为-8.6~-28.5d/10a;西安、宝鸡、渭南、咸阳和铜川低能见度分别在1985年、2002年、1991年、1993年和1992年出现高频次向低频次的突变.低能见度频次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2—2月低能见度频次明显偏多,约占全年的39%,5—7月低能见度频次约占全年的11%左右;能见度小于1km达到雾级别的所占比率最少,只有0~4.6%,能见度在5~10km之间的所占比率最大均超过50%;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小于2km的低能见度事件主要出现在相对湿度大于80%的天气里,5km以上的低能见度事件主要出现在相对湿度小于60%的天气条件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