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本科课外实践创新课程的教学与体会——以《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翟立红 ; 郑康鹏 ; 任家鑫 ; 龚文容 ; 陈华波 ; 肖娜 ; 李君 ; 肖娟
  • 关键词:创新课程 ; 课程设置 ; 创新思维
  • 中文刊名:WSCY
  • 英文刊名:China Health Industry
  • 机构: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05
  • 出版单位:中国卫生产业
  • 年:2019
  • 期:v.16;No.384
  • 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715);; 校级教研项目(JY2019)
  • 语种:中文;
  • 页:WSCY201913054
  • 页数:2
  • CN:13
  • ISSN:11-5121/R
  • 分类号:123-124
摘要
课外实践创新课程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极其重要的一环,与传统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们以学习过的理论作为支撑,结合科学前沿,发现科学问题并设计实验来解决,主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与基本科研素养的培养。《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作为一门课外实践创新课程,针对湖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相关本科专业开设,课程实施结果表明,通过实践课程的训练,学生能够熟练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展现自我的精神,达到了课外实践创新课程预期的效果。
        
引文
[1]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39-43.
    [2]程丽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0-82.
    [3]刘翠红,陈秉岩,王建永.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51-152.
    [4]李中宽.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新课堂[J].时代教育,2013(20):126.
    [5]肖晓萍,余涛,廖青,等.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64-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