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社会巨变中的四川省道教会述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Sichuan Daoist Associ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 作者:丁常春
  • 英文作者:Ding Changchun;
  • 关键词:民国时期 ; 四川省道教会 ; 中央道教总会 ; 道教
  • 英文关键词: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Sichuan Daoist Association;;the Central Daoist Association;;Daoism
  • 中文刊名:SCD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所;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2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全真道研究”(17BZJ037)
  • 语种:中文;
  • 页:SCDZ201901007
  • 页数:13
  • CN:01
  • ISSN:51-1099/C
  • 分类号:75-87
摘要
即使在国民政府帮助下,四川省道教会也只是由部分全真道徒众和少数正一道徒众组成的省级道教会;四川省道教会还因经费不足、战乱等影响,有近三十年组织及活动基本停滞,未能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中央道教总会的《宣言》精神及组织原则。尽管如此,四川省道教会对近现代四川道教仍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是道教现代转型的产物,亦是国民政府对道教进行形塑的结果。
        Sichuan Daoist Association was,even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an organization of considerably small size composed of some Quanzhen Daoists and a few Zhengyi Daoists.For nearly 30 years,affected by insufficient funds,war and other factors,the organization basically had no activities,unable to consistently implement the spirit and principles of the Declaration of the Central Daoist Association.However,it has had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modern Sichuan Daoism,and,as a religious organization,it is the product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aoism and the resul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shaping of Daoism.
引文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四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9-432页。
    (2)《内政部训令》(1929年6月8日),《内政公报》第2卷第6期,第6页。
    (1)《中国佛教会为四川军政当局违抗法令擅提庙产事致国民政府呈》,《海潮音》第10卷第8期(1929年8月),第5页。
    (2)《叶洪兴等送成都市公安局关于华阳城隍庙主持意图欺诈请予鉴核一案的呈》,民国0093-05-764,成都市档案馆藏。
    (3)《成都市政府、成都市公安局关于饬查华阳县城隍庙僧法云等以寻仇报复串通军队滋事一案的指令、呈》(民国18年10月31日),民国0093-05-1745,成都市档案馆藏。
    (4)《成都慈惠堂送成都市公安局关于城隍庙产业及僧道变动一案的公函》(民国18年1月4日),民国0093-05-1066,成都市档案馆藏。
    (5)《广汉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63页。
    (6)《蓬安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680页。
    (7)李合春、丁常春编著:《青羊宫二仙庵志》,成都:成都民族宗教文化丛书编委会,2006年,第177页。
    (8)王纯五主编:《青城山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1页。
    (9)成都市道教协会编:《成都市道教志》(未刊稿),1995年4月,第79页。
    (10)陈世松、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重修本)卷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46页。
    (11)成都市道教协会编:《成都市道教志》(未刊稿),1995年4月,第79页。感谢成都市道教协会供稿。
    (1)四川省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纂:《绵阳市民族宗教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98-499页。
    (2)《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3)《四川道教总分会暂行简章》,《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4)《藏外道书》,第24册,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第477页。
    (5)《四川省道教会人民团体总登记表》,《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1)《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2)民国36年2月常务监事赵永安因公积劳羽化,陈宗汉递补。
    (3)《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4)《四川省道教会章程》,《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5)《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记录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6)《巴县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663页。
    (7)《四川永川县呈报儒教会章程职员履历部分县府关于宗教会改组总报告会员册的呈文请示儒释道教联合会是否合法与》,民186-01-1344,四川省档案馆藏。
    (8)《新津、眉山等部分县府呈报组织调整县道教分会情形的呈文及巴中分会职会员略历册与四川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7,四川省档案馆藏。
    (9)《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改组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录汇报》,《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1)《藏外道书》,第24册,第474页。
    (2)《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3)《指导人民团体改组总报告表》(1946年5月17日填表),《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4)蔡鸿源、徐友春主编:《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第439页。
    (5)《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职员略历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候补理监事表本来是单独的,此处为笔者所合并。
    (6)《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名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7)《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8)《灌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4页。
    (1)《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2)《道教会大纲》,《藏外道书》,第24册,第476页。
    (3)《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4)《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5)《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6)《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记录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7)《道教会大纲》,《藏外道书》,第24册,第476-477页。
    (8)《四川省道教会章程》,《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1)《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2)《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3)《四川省道教会会员名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4)《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5)宋育仁总纂修、王嘉陵主持整理:《重修四川通志稿(外一种)》,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第599-614页。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48-1052页。
    (7)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四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10页。
    (8)《道教会大纲》,《藏外道书》,第24册,第477页。
    (9)《四川道教总分会暂行简章》,《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1)蔡鸿源、徐友春主编:《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第437页。
    (2)《指导人民团体改组总报告表》,《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3)《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记录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4)《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5)《新津、眉山等部分县府呈报组织调整县道教分会情形的呈文及巴中分会职会员略历册与四川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7,四川省档案馆藏。
    (6)《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1)《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2)《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3)《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4)《成都市工商业公益宗教慈善团体名册》,民186-01-1585,四川省档案馆藏。
    (5)《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6)《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7)《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8)《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改组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录汇报》,《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9)民国初年,范云峰在西充县高峰山创立高峰道,自封为教主,自称青羊宫之真传发派;教徒遍布巴中、蓬溪、遂宁等周边几个县,徒众数万人。主要从事画符念咒等,不研究黄老之学。解放后被列为会道门。
    (1)《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2)《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改组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录汇报》,《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3)《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4)《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记录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5)《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改组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录汇报》,《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6)《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7)《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记录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8)《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记录册》,《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9)《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10)《新津、眉山等部分县府呈报组织调整县道教分会情形的呈文及巴中分会职会员略历册与四川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7,四川省档案馆藏。
    (11)《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改组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录汇报》,《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1)《古宋、成都等县市呈请组织佛教道教真耶稣教会及设立币劵兑换同业公会、土布市场的呈文与社会处密指令》,民186-01-1830,四川省档案馆藏。
    (2)《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3)《四川省部分县府呈县道教分会组织总报告表职会员名册章程会议记录与调整情形及社会处指令》,民186-01-1839,四川省档案馆藏。
    (4)《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5)《藏外道书》,第24册,第472页。
    (6)《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7)《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1)《四川省道教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概况报告各件》,《四川省道教会职员略历册会员名册章程与改组会议记录报告表及省社会处指令训令》,民186-01-1838,四川省档案馆藏。
    (2)《藏外道书》,第24册,第472页。
    (1)《四川省志·宗教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2-5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