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公益类项目的实践探索——以河北金融学院“蒲公英公益网络平台”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导和"双创"时代背景号召下,"互联网+"公益创业成为大众广泛认识和认可的新趋势,"互联网+"公益更加透明化和大众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公布,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将会进入一个"有法可依"的崭新时代。本文在对公益创业的内涵和背景的深刻认识下,针对现有公益网络平台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以河北金融学院"蒲公英公益网络平台"为例,提出"公开透明,途经多元化"的方法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教育实践。此平台依靠广阔的市场需求、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弥补市场现存软件平台的不足,预期发展前景良好,对现有网络公益平台的改进意义非常重大。
        
引文
[1]Dees J G.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contributed from th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unders Working Group,1998,(5):95-104.
    [2]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02).
    [3]唐亚阳等.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李科举,刘玲.基于创业实训项目的创业教育新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24-26.
    [5]刘东静,梁海志,韦金秀,林海颖,黄欣琪,潘莹瑛.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践与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小蜡笔爱心公益团队”为例[J].文教资料,2017,(12):126-1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