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的韩国儒学思想史研究范式及反思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aradigms and Reflections of China's Study of South Korea Confucianism Intellectual History
  • 作者:李海涛 ; 方浩范
  • 英文作者:Li Haitao;Fang Haofan;Center for Judaic and Inter-Religious Studi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Yanbian University;
  • 关键词:儒学 ; 思想史 ; 方法论 ; 韩国
  • 英文关键词:Confucianism;;intellectual history;;methodology;;South Korea
  • 中文刊名:DJXK
  • 英文刊名:Dongjiang Journal
  • 机构: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东疆学刊
  • 年:2019
  • 期:v.36;No.13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的思想引领与行动》,项目编号:18ZDA129;;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项目《东亚佛教历史传统与价值冲突研究》,项目编号:2017WLJH02
  • 语种:中文;
  • 页:DJXK201901006
  • 页数:8
  • CN:01
  • ISSN:22-1162/C
  • 分类号:38-44+118
摘要
韩国儒学作为儒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形态,有其独特的地位与特质。目前,中国的韩国儒学思想史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存在三种范式:一是以延边为中心的韩国儒学思想史研究,早期侧重于以唯物史观来考察和认识韩国儒学思想史,而后期则侧重于在东亚儒学视域下从中朝韩日儒学比较上考察和认识韩国儒学思想及其特质,突出韩国文化本身对韩国儒学思想的塑造;二是以北京为中心的韩国儒学思想史研究,在方法上侧重于以中国儒学为基础和参照物而突出义理分析研究,在视角上则侧重于从东亚意识来看待韩国儒学;三是以台湾为中心的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在方法上从儒学多元论出发形成东亚儒学视域下的经典诠释研究,以东亚为研究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核心,重视中韩儒学之间的互动,从而探讨韩国儒学经典与价值理念的变迁。
        As an important form in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South Korean Confucianism has its unique status and character. At present,the methodologies of China on the study of South Korean Confucianism Intellectual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The first paradigm is Yanbian-centered study,which,in the early period,focuses on inspecting and understanding South Korean Confucianism intellectual history basing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while in the later peciod,stresses thoughts and features of Korean Confucianism thought through comparison among the Confucianism in China,North Korea,South Korea and Japan,highlighting South Korea Culture's shaping on the South Korean Confucianism thoughts. The second paradigm is Beijing-centered study,which tends to methodologically take Chinese Confucianism as basis and reference and view South Korean Confucianism from East Asian consciousness. The third paradigm is Taiwan-centered study,which starts from the Confucianism pluralism and forms classics annotation study under the sight of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It takes East Asia as study perspective,treat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s core of the study,pays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South Korean Confucianism,and discusse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values in South Korea.
引文
[1]崔凤翼:《十六世纪朝鲜卓越的唯物主义者徐敬德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57年第1期。
    [2]朱红星、李洪淳、朱七星:《朝鲜哲学思想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9年。
    [3]潘畅和:《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价值冲突——以古代朝鲜和日本的儒家文化比较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4]张立文:《李退溪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5]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陈来:《东亚儒学九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7]洪军:《韩国儒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韩国儒学史〉》,《当代韩国》,2012年第2期。
    [8]杨祖汉:《从当代儒学观点看韩国儒学的重要论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李明辉:《台湾学界关于韩国儒学的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9年第12期。
    [10]林月惠:《异曲同调——朱子学与朝鲜性理学》,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
    [11]蔡振丰:《朝鲜儒者丁若镛的四书学:以东亚为视野的讨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儒教求新论”以李健昌、金泽荣等为代表,强调攫取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中的“实践”因素,批判传统朱子学的空洞学说,试图建立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儒学。
    (2)文明开化思想以金玉均、朴泳孝、朴殷植等为代表,强调要在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在文化上否定封建意识。
    (1)李明辉:《四端与七情:关于道德情感的比较哲学探讨》,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杨祖汉:《从当代儒学观点看韩国儒学的重要论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黄俊杰:《东亚视域中的茶山学与朝鲜儒学》,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年;蔡振丰:《朝鲜儒者丁若镛的四书学:以东亚为视野的讨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林月惠:《异曲同调---朱子学与朝鲜性理学》,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黄俊杰:《朝鲜儒者对儒家传统的解释》,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2年。
    (1)《东亚近世儒学思潮的新动向---戴东原、伊藤仁斋与丁茶山对孟学的解释》,载《儒学传统与文化创新》,黄俊杰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从东亚儒学视域论朝鲜儒者丁茶山对〈论语〉“克己复礼”章的诠释》,载《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黄俊杰著,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从东亚儒学视域论朝鲜儒者郑齐斗对孟子“知言养气”说的解释》,载《韩国江华阳明学研究论集》,郑仁在、黄俊杰编,台北:台大出版社中心,2005年。
    (2)张敏:《立言垂教---李珥哲学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张敏:《韩国思想史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方浩范:《茶山实践伦理思想》(韩文),首尔:泉水出版社,2004年;方浩范:《儒学丁若镛哲学思想》,首尔:韩国学术情报(株),2004年;方浩范、李海涛:《韩国性理学与宗教文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邢丽菊:《南塘/巍巖人物性同异论的比较研究---与朱子的理气同异论相关联》,韩国成均馆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邢丽菊:《朝鲜儒者南塘与巍巖人物性同异论的比较研究》,首尔:新星出版社,2009年;邢丽菊编著:《韩国儒学思想与文化》,首尔:首尔出版社,2013年;邢丽菊:《韩国儒学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