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心理学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Building of Ethics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 作者:曾忠毅
  • 英文作者:Zeng Zhongyi;
  • 关键词:高等学校 ; 青年教师 ; 师德建设 ; 心理契约
  • 中文刊名:FZD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福州大学人事处;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3;No.150
  • 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项目(FJJKCG13-073)
  • 语种:中文;
  • 页:FZDS201902017
  • 页数:5
  • CN:02
  • ISSN:35-1048/C
  • 分类号:104-108
摘要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队伍是重要的主力军,尤其是青年教师,其师德对高校的建设、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从高校组织层面和高校青年教师个体层面给师德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契约特征及与师德建设的逻辑关系,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究。
        
引文
[1] 张晓宇、李世忠:《师德建设困境的单极认知思维与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4期。
    [2] Rousseau,D.M.,“Psychological and implied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no.2(1989),pp.121-139.
    [3] Maslow,A.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vol.50,no.4(1943),pp.370-396.
    [4] 林澜:《心理契约及其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高校组织情景的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72-178页。
    [5]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杨集梅、柴洁余:《构建积极心理培养完美师德——对高校师资培养的心理学思考》,《安顺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7] 王月玲:《从积极心理学层面探究高职师德建设》,《才智》2010年第21期。
    [8] 田建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内涵》,《人民日报》2010年9月9日第7版。
    [9] 尉峰、沈志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以理工类高校师德调研为例》,《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第10期。
    [10] 龙宝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人本观》,《高校教育管理》2010年第5期。
    [11] 刘建华、陈芳:《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着力点》,《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8期。
    [12] 廖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