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代义利观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启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解世奇
  • 中文刊名:HBHJ
  • 机构:河北省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环渤海经济瞭望
  • 年:2019
  • 期:No.293
  • 语种:中文;
  • 页:HBHJ201902131
  • 页数:2
  • CN:02
  • ISSN:12-1161/F
  • 分类号:183-184
摘要
古人云:天下之事,莫过义利二字。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当中,也有过数次"义利之辩"直到现在社会对义利的探讨仍然不绝于耳。可见"义与利"的关系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的纠结最后都能回归到"义利之争"例如: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就是一个经典的"义利问题"。中华民族正在日益强大,中国此时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义利关系的确定仍然影响着我们国家发展的整个方向,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当今时代,我们对义利观要有清晰的认识。
        
引文
[1]论语?颜渊[A].来可鸿.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义利?卫灵公[A].来可鸿,义利探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梁启超《墨子学案》,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6.
    [4]王桐龄《儒墨之异同》,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23.
    [5]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南京:南京国民印务局,19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