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工智能工作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Civil Liability of Damage to People by Work Pie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作者:环建芬
  • 英文作者:HUAN Jianfeng;
  • 关键词:人工智能载体致人损害 ; 致人损害责任主体 ; 民事责任竞合 ; 工作物操作者责任 ; 责任分担机制
  • 英文关键词:damage to people caused by work pieces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iability of damage to people;;civil liability concurrence
  • 中文刊名:SSF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8;No.265
  • 语种:中文;
  • 页:SSFS201902012
  • 页数:9
  • CN:02
  • ISSN:31-1120/C
  • 分类号:99-107
摘要
关于人工智能工作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问题,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自身可以作为责任主体;也有学者认为它与一般的产品责任没有区别。文章认为,人工智能自身不具有法律人格包括有限法律人格,人工智能工作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应该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基于人工智能的特点,其工作物致人损害责任与一般产品责任既不存在竞合,两者也不等同;该类民事责任主体,除生产者、销售者外,工作物操作者、使用者也应包括在内;此外,确立责任分担机制也是文章关注的内容之一。
        Concerning civil liability of damage to people caused by work pieces driven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me scholars hold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tself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ubject of liability, while other scholars think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AI and common products liability. The paper argues that AI itself does not have legal personality including limit legal personality. The subject of civil liability of damage to people caused by work pieces driven by AI should be such social organizations as the natural person and the legal person. On ba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AI, no concurrence between liability of damage to people by work pieces driven by AI and common products' liability exist, and they are not equal too. The subjects of such civil liability, besides producers and sellers, the operators and users of work pieces should be included.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ponsibility-sharing mechanism.
引文
(1)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东方法学》2017年第5期。
    (2)伦一:《人工智能治理问题的初步思考》,https://www.sohu.com/a/211997022_100044418,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2月22日。
    (3)王利明:《人工智能时代对民法学的新挑战》,《东方法学》2018年第3期。
    (4)刘雪婷:《人工智能技术对民法的影响》,《法制博览》2016年第5期。
    (5)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6)孙占利:《智能机器人法律人格问题论析》,《东方法学》2018年第3期。
    (7)郭少飞:《“电子人”法律主体论》,《东方法学》2018年第3期。
    (8)如“土地工作物及树木等致人损害责任”,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页。又如“工作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参见汪渊智:《侵权责任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32页。
    (9)根据笔者在第一部分的观点,这里应表述为“人工智能工作物的性质”。但基于尊重引用论文的原有表述,故这里依然表达为“人工智能的性质”。
    (10)参见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11)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12)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13)林竹静:《第三届上海青年法学创新论坛综述》,《上海法学研究》2017年第6期。
    (14)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15)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16)史尚宽:《债法总论》,第113页。
    (17)史尚宽:《债法总论》,第113页。
    (18)郑戈:《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19)刘云生:《人工智能的民法定位》。
    (20)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21)刘伟:《关于人工智能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http://www.xzbu.com/1/view-7310462.htm,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2月22日。
    (22)刘伟:《关于人工智能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23)刘伟:《关于人工智能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24)刘云生:《人工智能的民法定位》。
    (25)刘云生:《人工智能的民法定位》。
    (26)刘云生:《人工智能的民法定位》。
    (27)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28)http://tech.sina.com.cn/d/i/2017-10-27/doc-ifynfvar4425645.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3月10日。
    (29)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第377页。
    (30)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第377页。
    (31)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32)为尊重原文,故这里同样不用“人工智能工作物”而是“人工智能”。
    (33)齐恩平、曹一夔:《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民法问题分析》。
    (34)叶名怡:《民事责任及其竞合》,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NTE1ODk4OQ%3D%3D&idx=2&mid=2650564118&sn=61b208fc8c0e999f4883a4337a88eaa4,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3月3日。
    (35)张家勇:《中国法民事责任的解释论》,《交大法学》2018年第1期。
    (36)魏振瀛主编:《民法》,第710页。
    (37)王泽鉴:《侵权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6页。
    (38)G.爱德华·怀特:《美国侵权行为法:一部知识史》,王晓明、李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74页。
    (39)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40)汪渊智:《侵权责任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93页。
    (41)伦一:《人工智能治理问题的初步思考》。
    (42)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法》(下卷),焦美华译,张新宝审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页。
    (43)《解读〈联合国人工智能政策〉:人工智能导致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https://www.587766.com/news4/67521.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2月23日。
    (44)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45)G.爱德华·怀特:《美国侵权行为法:一部知识史》,第269页。
    (46)袁曾:《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