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家国文化下公共理性成长的局限及其可能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Limit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of the Public Rational Growth under the Family-nation Culture
  • 作者:陈青霞
  • 英文作者:CHEN Qing-xia;
  • 关键词:民族国家 ; 公共理性 ; 家族—国家 ; 道德理性
  • 中文刊名:WHJT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9 14:14
  • 出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2
  • 语种:中文;
  • 页:WHJT201902015
  • 页数:7
  • CN:02
  • ISSN:42-1660/C
  • 分类号:97-103
摘要
成熟的公共理性是民主体制得以优良运行的前提。传统中国在家庭为基础的农耕经济之上,形成了情理本位的思维模式,并造就了不同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共同体,家国不分的政治文化遏制了公共理性的成长。在家国文化政治传统基础上,如何发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公共理性成长的积极因素,并形成有利于政治良性运行的公共理性,是变革中的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引文
[1]郝大伟,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施忠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杨明佳,陈青霞.家国之间.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乡村治理[J].江汉论坛,2016(1):75-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4]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66.
    [5]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71.
    [6]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96-197.
    [7]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2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4.
    [8]谭安奎.公共理性与民主理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