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白电油中毒60例临床病例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linical analysis of 60cases of white-electric oil poisoning
  • 作者:邱茂青 ; 梁复欣
  • 英文作者:QIU Maoqing;LIANG Fuxin;
  • 关键词:白电油 ; 中毒 ; 正己烷 ; 吸入性肺炎
  • 英文关键词:white electric oil;;poisoning;;N-hexane;;aspiration pneumonia
  • 中文刊名:ZZLC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
  • 机构: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
  • 出版日期:2019-02-19 08:55
  • 出版单位:临床急诊杂志
  • 年:2019
  • 期:v.20;No.152
  • 语种:中文;
  • 页:ZZLC201902016
  • 页数:3
  • CN:02
  • ISSN:42-1607/R
  • 分类号:72-74
摘要
<正>白电油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有机溶剂,主要成分是"正己烷",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1],目前在工业上很多胶黏剂、清洁剂都用白电油取代苯系。其属低毒类,有蓄积作用,易引起机体氧自由基反应和神经系统毒害[2],生活中常见长期低浓度吸入导致的职业性慢性中毒,而较少见因主动或误服导致的急性中毒。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建成国际皮革皮具城,在皮革产业作业中常常用到白电油。由于白电油一般用饮料瓶分装使用,并且存放地方不
        
引文
[1]胡烈聪,叶立和,范衍琼,等.一起群发职业性正己烷中毒事件的调查及防治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35(4):393-395.
    [2]胡璐璐,宋巧武,王菁,等.职业接触正己烷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预防医学,2012,19(3):45-46.
    [3]彭明琦.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8):895-898.
    [4]梁冰,卓苏铵,陈海华.215例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12):602-603.
    [4]刘圣娣,乔莉,蒋雷,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抢救室479例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4):248-252.
    [6]胡璐璐,宋巧武,王菁.职业接触正已烷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3):203-204.
    [7]朱晓莉,李安,郝凤桐.急性有机溶剂中毒病因及发病特点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2):123-125.
    [8]邹和建,倪为民.有机溶剂中毒防治任重道远[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1):1-1.
    [9]朱德香,劳向前,余德新,等.正己烷中毒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10):789-791.
    [10]董伟,朴丰源,杨洋,等.正己烷灌胃致周围神经病大鼠的神经行为和神经电生理异常变化[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35(5):416-419.
    [11]卢燕玲,邓皓辉.七例白电油中毒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5):528-529.
    [12]邝守仁,梁伟辉,刘惠芳.正己烷接触和慢性正己烷中毒对心脏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1):37-38.
    [13]谢明珠,陈叙杰.正己烷接触和慢性中毒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5):514-514.
    [14]陈浩.慢性中毒的典型-正己烷中毒[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28(2):80-82.
    [15]林春晓,马文军,王天成,等.正己烷急性染毒对小鼠肝、肾损伤及机理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054-10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