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匠人”身份与作为语言本体论装置的“手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raftman's Identity and the Craftsmanship as a Device of Linguistic Ontology
  • 作者:李海鹏
  • 英文作者:LI Haipeng;
  • 中文刊名:YZJP
  • 英文刊名: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6
  • 出版单位:扬子江评论
  • 年:2019
  • 期:No.75
  • 语种:中文;
  • 页:YZJP201902013
  • 页数:7
  • CN:02
  • ISSN:32-1787/I
  • 分类号:66-72
摘要
<正>一"手艺"观念其实与语言本体论观念密切相关。对于诗人来说,"手艺"意味着对语言的制作。这即是说,诗歌的写作,是诗人尊重语言的本体论地位而完成的一个富有意义的符号系统。诗人在这过程中并不处在主体的位置上,诗歌的制作过程并不是诗人借助语言而完成对
        
引文
(1)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917页。
    (2)王小妮:《木匠致铁匠》,《随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91页。
    (3)(5)洪子诚:《诗人的“手艺”观念》,《文艺争鸣》2018年3期。
    (4)参见张松建:《现代诗的再出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6)西川:《诗学中的九个问题之我见》,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
    (7)陈东东:《技艺真诚》,《只言片语来自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6页。
    (8)此文发表于《江汉学术》,2013年10月,后收于《群岛之辨:“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另外,该论文集中专有一辑“新诗的技艺、体式与语言”,除雷武铃文,里面多篇文章值得参考。
    (9)李宏主编:《西方美术理论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陈中梅译,第29页。
    (11)谢林、诺瓦利斯之语,转引自[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走向绝对》,朱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26页。
    (12)[英]雪莱:《为诗辩护》,缪灵珠译,《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160页。
    (13)上面两句话,分别出自[英]柯勒律治:《诗的定义》《诗的本质》,刘若端译,《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111页。
    (14)[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走向绝对》,朱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27页。
    (15)(18)(21)爱伦堡:《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作品》,荣洁译,《茨维塔耶娃研究文集》,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208页、204页、205页。
    (16)[俄]安娜·萨基扬茨:《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生活与创作(中)》,谷羽译,广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2页;另外,茨维塔耶娃《手艺集》出版后,受到了一些评论家的关注和回应,其中,亚·巴拉赫拉的评论最具分量,这让茨维塔耶娃非常感动,因此,二者开始通信。
    (17)#12
    (19)洪子诚:《<玛琳娜·茨维塔耶娃诗集>序:当代诗中的茨维塔耶娃》,《文艺争鸣》2017年10期。
    (20)#12
    (22)宋海泉:《白洋淀琐忆》,刘禾编:《持灯的使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40页。
    (23)(24)张桃洲:《诗人的手艺》,《语词的探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69页、269页。
    (25)臧棣:《记忆的诗歌叙事学——细读西渡的<一个钟表匠的技艺>》,载《诗探索》,2002年Z1期,第57页。
    (26)西渡:《时间的诠释》,《草之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页。
    (27)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诗人西渡的书面采访》,《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