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重工业电影”形态下电影民族主体性表达的再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荆婧
  • 关键词:重工业电影 ; 民族主体性 ; 创作路径
  • 中文刊名:XJZT
  • 英文刊名:Home Drama
  • 机构:临沂大学;
  • 出版日期:2018-12-30
  • 出版单位:戏剧之家
  • 年:2019
  • 期:No.303
  • 基金:2017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全球化与中国电影民族主体性研究,立项号:201706168
  • 语种:中文;
  • 页:XJZT201903005
  • 页数:3
  • CN:03
  • ISSN:42-1410/J
  • 分类号:13-15
摘要
电影的民族主体性一直是中国电影人孜孜不倦的议题,当前中国电影市场面临再次升级,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被提上议程。随着"重工业电影"概念的提出,在新的产业形势下正确表达我国的电影民族主体性将成为时代的必然,同时新的电影形态也给中国电影民族主体性的表达带来了新的讨论空间。在"重工业电影"的创作中,可结合其自身特点,利用视效优势建立电影民族影像风骨,在类型化创作中把握民族审美心理,并在叙事中回归故事本身,表达民族精神及情感,从而达到民族主体性与"重工业电影"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话语的准确表达。
        
引文
[1]何小沁.独家对话张宏森:国片崛起不应该靠保护主义[EB/OL].http://ent.sina.com.cn/m/c/2015-10-26/docifxizwsi5604679.shtml,2015-10-26/2018-5-26.
    [2]饶曙光,李国聪.“重工业电影”及其美学:理论与实践[J].当代电影,2018(04):102-108.
    [3]王侃.电影的奇观本性及其构成[J].艺术广角,1999(04):31-35.
    [4]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河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
    [5]孙琳.源自东方的世界公民--许诚毅和他的《捉妖记》[J].影视制作,2015,21(08):16-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