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著作权法修订中的“用户创造内容”问题——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比较为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User-generated Contents Problem in Amendment Process of Copyright Law
  • 作者:刘颖 ; 何天翔
  • 英文作者:LIU Ying;HE Tianxiang;
  • 关键词:用户创造内容 ; 著作权合理使用 ; 著作权法》修订 ; 《版权条例》修订
  • 英文关键词:User-generated Content;;Fair Use;;Amendment of Copyright Law;;Amendment of Copyright Ordinance
  • 中文刊名:FXPL
  • 英文刊名:Law Review
  • 机构:暨南大学法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1
  • 出版单位:法学评论
  • 年:2019
  • 期:v.37;No.21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贸易中的数字知识产权执法研究”(批准号:13BFX15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反假冒贸易协定》中数字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批准号:GD12CFX03);; 香港城市大学启动项目“Civil Engagement and Statutory Copyright Exceptions in China and Hong Kong:A Comparative Analysis”(7200547/SLW)的成果之一
  • 语种:中文;
  • 页:FXPL201901011
  • 页数:13
  • CN:01
  • ISSN:42-1086/D
  • 分类号:128-140
摘要
"用户创造内容"是随着互联网以及相伴而来的兴趣社区的出现而引发的一种人类创作活动。不论按中国内地法律还是按香港地区法律,多数"用户创造内容"创作行为存在侵犯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可能。但是,"用户创造内容"也与著作权保护例外制度与司法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转换性使用"密切相关。为应对数字和网络技术对传统著作权制度带来的挑战,中国内地启动了对《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订,于2014年6月公布了《送审稿》,对著作权保护例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香港地区于2014年6月提出了《2014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2014年草案》既通过规定"向公众传播方式侵犯版权",将所规制之侵权传播行为由仅限于有线、无线和广播等特定形式的传播,扩张至以任何电子形式进行的传播,又规定了戏仿、讽刺、营造滑稽和模仿等版权保护例外。与内地《送审稿》之权利限制相比,香港《2014年草案》更为合理,值得借鉴。就戏仿等之外其他形式的"用户创造内容",著作权人应提前介入版权产品的市场化阶段,与"用户创造内容"创作者达成良好的沟通与合作。通过转换商业模式、利用授权许可以及"声明"等综合性手段,著作权人才能实现与"用户创造内容"创作者的共赢。
        " User-generated content"(UGC)is a type of human creativity action trigged by the Internet and the accompanying online communities of interest.According to the law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most UGC are possibly copyright infringements.However,the phenomenon of UGC is also firmly connected to copyright excep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ative use" that developed from judicial practices.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digital and internet technologies to the traditional copyright regime,Mainland China has launched the third revision process to the Copyright Law of China,and published the third draft on June 2014,which adjusted the copyright exceptions part greatly.Hong Kong has proposed its Copyright(Amendment)Bill in 2014.By added a section about "infringement by communicating to pubic",it has expanded the coverag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from specific forms of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to all electronic forms of communication.It also added an extra exception about "parody,satire,caricature and pastiche".Compared with the copyright exceptions part of the said draft of the Copyright Law of China,Hong Kong's proposal is more reasonabletherefore worth considering.For other types of UGC other than parod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pyright owners should step in early and establish agood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ir UGC creators.Only by updating their commercial models and utilizing legal instruments such as licenses and self-binding announcements,copyright owners can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with UGC creators.
引文
(1)OECD,Participative Web:User-created Content,DSTI/ICCP/IE(2006)7/FINAL,p.4,载OECD官网:http://www.oecd.org/internet/ieconomy/38393115.pdf,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2)熊琦:《“用户创造内容”与作品转换性使用认定》,载《法学评论》2017年第3期。
    (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说明,载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4-06/10/content_2697701.htm,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4)同上注。
    (5)《立法会参考资料摘要-版权条例(第528章)-2014年版权(修订)草案》附件H,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工商及旅游科官网:https://www.cedb.gov.hk/citb/doc/sc/LegCo_Brief_2014_c.pdf,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6)我国内地和香港对Copyright一词的翻译不同,且我国《著作权法》第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因此,本文将在同义语境下交替使用著作权和版权二词。
    (7)[美]理查德·波斯纳:《论剽窃》,沈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0-63页。
    (8)方乐迪:《内地惊现山寨版〈哈利波特〉内容涉成人情节》,载大公网: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focus/2014-02/2257067.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6月20日。
    (9)旭日阳刚是一组因翻唱摇滚歌手汪峰的《春天里》而在网上受到网民追捧的网络红人。参见温中豪、余淼文、洪波:《河南草根歌手走红网络翻唱<春天里>点击千万》,载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11-04/2633104.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6月20日。
    (10)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游戏直播行业研究报告》,载艾瑞咨询官网:http://www.iresearch.com.cn/Detail/report?id=3254&isfree=0,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6月20日。
    (11)王迁:《著作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6页。
    (12)孙战龙:《网络同人小说的权利界定》,载张平主编:《网络法律评论》(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13)“金庸诉江南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2016)粤0106民初12068号。
    (14)参见“美国沃尔特·迪斯尼公司诉北京出版社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1994)中经知初字第141号;“圆谷株式会社诉上海豫园公司”案,(2000)沪高知终字第43号。
    (15)参见“吴锐诉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案,(2007)海民初字第8079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诉新影年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案,(2015)沪知民终字第730号;“王莘与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谷歌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案,(2011)一中民初字第1321号、(2013)高民终字第1221号;“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015)粤知法著民初字第16号。
    (16)崔国斌:《著作权法:原理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72页。
    (17)有关此问题的具体讨论,参见王迁:《网络主播在直播中演唱歌曲的法律定性》,载《中国版权》2018年第5期。
    (18)黄晓宇:《主播直播网剧,平台被判侵权》,载《北京晨报》2017年8月13日第A03版。
    (19)崔国斌:《认真对待游戏著作权》,载《知识产权》2016年第2期。
    (20)参见“安乐影片有限公司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案,(2008)二中民初字第10396号;“上海观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案,(2008)浦民三(知)初字第483号。
    (21)同前注(19),崔国斌文。
    (22)国家版权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载新闻出版总署官网:http://www.gapp.gov.cn/govinteract/1081/84479.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23)张洪波:《著作权法修订应解决哪些“硬伤”》,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3月1日第005版。
    (24)Kenny Wong&Alice Lee,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Practice in Hong Kong,Sweet&Maxwell,2012,pp.172-183;Lionel Bently&Brad Sherman,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4ed.,2014,p.190.
    (25)Richard Arnold,Content copyrights and signal copyrights:the case for a rational scheme of protection,Queen Mar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Vol.1,2011,p.272.
    (26)《版权条例》第26条“以向公众提供复制品(making available of copies to the public)方式侵犯版权”第(2)款:在本部中,凡提述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复制品,即提述藉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提供,而如此提供的方法使公众人士可从其各自选择的地点及於其各自选择的时间观看或收听该作品(例如透过一般称为电脑互联网服务的服务而提供作品的复制品)。……第(4)款:在本部中,凡提述发放作品的复制品,包括发放原本的作品及发放电子形式的复制品。从此条来看,我国香港地区《版权条例》规定的向公众提供权,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类似。
    (27)香港《版权条例》承认电子形式的复制品之发放亦构成“向公众发放”,而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发行权只涉及有形的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发行,不包括信息网络传输复制件的的行为。参见王迁:《网络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35页。
    (28)Spelling Goldberg Productions Inc v BPC Publishing Ltd[1981]RPC 283.
    (29)《版权条例》第23条(因复制而侵犯版权)第(4)款:就影片、电视广播或有线传播节目而言,复制包括制作的构成该影片、广播或有线传播节目的全部或任何实质部分的任何影像的照片。
    (30)《版权条例》第39条“批评、评论及新闻报导”:(1)为批评或评论某一作品或另一作品或批评或评论某一作品的表演而公平处理该某一作品,只要附有足够的确认声明,即不属侵犯该某一作品的任何版权,而就已发表版本而言,亦不属侵犯其排印编排的版权。(2)为报导时事而公平处理某一作品,只要附有足够的确认声明(除第(3)款另有规定外),不属侵犯该作品的任何版权。(3)藉声音纪录、影片、广播或有线传播节目报导时事,不须附有确认声明。”
    (31)我国内地亦存在同样的问题。参见王迁:《我国<著作权法>中“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载《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32)《版权条例》第27条“以公开表演、放映或播放作品方式侵犯版权”:(1)公开表演有关作品是受文学作品、戏剧作品或音乐作品的版权所限制的作为。(2)在本部中,就作品而言,“表演”(performance)---(a)包括讲课、讲话、演说或讲道;及(b)一般而言,包括藉任何视像或有声方式表达,并包括藉声音纪录、影片、广播或有线传播节目表达。(3)公开播放或放映有关作品,是受声音纪录、影片、广播或有线传播节目的版权所限制的作为。
    (33)Lionel Bently,Brad Sherman,Dev Gangjee,&Phillip Johnson,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5ed.,2018,p.157.
    (34)《中国将“互联网条约”延伸适用于香港》,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网:http://www.wipo.int/pressroom/zh/articles/2008/article_0046.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35)又称“冗长演说”,指议员在议会利用议事规则,拖延某些其所反对之议案的行为。
    (36)《二次创作权关注组对<2014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之意见书》,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官网:http://www.legco.gov.hk/yr13-14/chinese/bc/bc106/papers/bc1061025cb4-67-115-c.pdf,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37)《立法会参考资料摘要<2014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第19段,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工商及旅游科官网:https://www.cedb.gov.hk/citb/doc/sc/LegCo_Brief_2014_c.pdf,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38)考察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可以发现在1991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7条中即有相类似的“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的规定,在1991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9条、2001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中也早有类“三步检验法”的相关规定。
    (39)Tim Wu,Tolerated Use,The Columbia Journal of Law&the Arts,Vol.31,2008,p.630;Pamela Samuelson,The Copyright Principles Project:Directions for Reform,The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Vol.25,2010,p.1230.
    (40)Edward Lee,Warming up to User-Generated Content,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Law Review,Vol.2008,2008,p.1486.
    (41)Arthur S.De Vany&W.David Walls,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Movie Piracy on Box-Office Revenue,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30,2007,p.29.
    (42)Felix Oberholzer-Gee&Koleman Strumpf,File Sharing and Copyright,in Josh Lerner&Scott Stern eds.,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pp.19-55.
    (43)《<2014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事实与真相》,载香港知识产权署官网:http://wwwi.pd.gov.hk/chi/intellectual_property/copyright/Q_A_FAT_2014.htm,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44)Tim Wu,Tolerated Use,The Columbia Journal of Law&the Arts,Vol.31,2008,p.617.
    (45)关文伟:《“用户衍生内容”例外与香港版权条例修订》,载李亚虹主编:《版权、网络和权利平衡》,香港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5页。
    (4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47)同前注(2),熊琦文。
    (48)同前注(44),Tim Wu文,第617-620页。
    (49)黄晓宇:《主播直播网剧,平台被判侵权》,载《北京晨报》2017年8月13日第A03版。
    (50)“珠海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2016)京0108民初6679号。
    (51)同前注(19),崔国斌文。
    (52)《<2014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事实与真相》,载香港知识产权署官网:http://www.ipd.gov.hk/chi/intellectual_property/copyright/Q_A_FAT_2014.htm,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53)何天翔:《音视频分享网站的版权在先许可研究---以美国You Tube的新版权商业模式为例》,载《知识产权》2012年第10期。
    (54)《<2014年版权(修订)条例草案>-事实与真相》,载香港知识产权署官网:http://wwwi.pd.gov.hk/chi/intellectual_property/copyright/Q_A_FAT_2014.htm,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55)[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56)李含、仇飞:《未获授权作品也有著作权》,载《法治周末》2014年10月24日。
    (57)具体设计可参考音视频分享网站与版权方所签订的在先许可实践。同前注(53),何天翔文。
    (58)Tianxiang He,Fansubs and Market Access of Foreign Audiovisual Products in China:The Copyright Predicament and the Use of No Action Policy,Oreg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Law,Vol.16,2014,pp.335-346.
    (59)例如,特斯拉公司于2014年6月17日在其官方博客上发布的“开放所有特斯拉专利”一文所采用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开放”指“不对任何怀有善意使用我们技术的企业发起专利诉讼”,而非“放弃”。参见Elon Musk,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载Tesla官网:https://www.tesla.com/zh_HK/blog/all-our-patent-are-belong-you,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0月23日。
    (60)Joseph E Stiglitz,Economic Foundation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Duke Law Journal,2008,Vol 57.p.1696.
    (61)“开放式创新”是指“利用具有特定目的的知识流入和流出来加速内部创新,并相应地扩展创新的外部利用市场。”See Henry Chesbrough,Open Innovation:A New Paradigm for Understand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in Open Innovation: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1.
    (62)[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李旭、沈伟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14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