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及其辽金室韦诸部地理分布研究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博
  • 关键词: ; 辽金 ; 室韦 ; 地理分布 ; 研究综述
  • 中文刊名:HLMZ
  •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 机构:延边大学;
  • 出版日期:2017-04-15
  • 出版单位:黑龙江民族丛刊
  • 年:2017
  • 期:No.157
  • 语种:中文;
  • 页:HLMZ201702016
  • 页数:6
  • CN:02
  • ISSN:23-1021/C
  • 分类号:99-104
摘要
唐朝时形成的二十余部室韦中,黄头室韦和达姤室韦是历史文献记载较为清楚的室韦部落。《旧唐书·室韦传》载:"黄头室韦,此部落兵强,人户亦多。"可知黄头室韦为室韦二十部中较为强大的一部。冯继钦据《新唐书·流鬼传》中"达姤,室韦种也,在那河阴,冻末河之东,西接黄头室韦,东北距达末娄云"的记载,将其考订在今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以西、洮儿河以南地区,即今吉林省农安、乾安、长岭一带,而与之毗邻的达姤则在今吉林省扶余地区。黄头室韦晚唐时期分化为大黄室韦和小黄室韦。黄头室韦始终活动在嫩江与黑龙江流域之间的室韦故地,辽时逐渐与契丹族融合[1]。
        
引文
[1]冯继钦.辽金时期的黄头室韦[J].社会科学辑刊,1985,(1).
    [2]干志耿,孙进己.室韦地理考述[J].社会科学战线,1983,(3).
    [3]张久和.北朝至唐末五代室韦部落的构成和演替[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5).
    [4]郑英德,刘光胜.室韦部落新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2).
    [5]冯继钦.辽金时期的黄头室韦[J].社会科学辑刊,1985,(1).
    [6]孙进己,冯永谦.东北历史地理(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17-19.
    (1)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只是根据文献中对室韦诸部地理方位的记载进行推定地望,无甚多考证内容。
    (2)干志耿、孙进己等将唐代室韦二十余部分为三区:第一区为隋代南室韦诸部,包括乌素固、移塞没、塞曷支、和解、那礼、乌罗护、达姤等七部;第二区为隋代大室韦诸部,包括大室韦、西室韦、东室韦、蒙兀室韦、落俎室韦;第三区为隋代北室韦诸部。
    (3)张久和认为,乌素固、移塞没、塞曷支、和解、乌罗护、那礼、山北、东室韦、黄头室韦、达姤室韦和达末室韦大致分布在室韦居住区南部一带,是由隋代南室韦发展而来。岭西、讷北支、大如者、小如者等室韦与隋代北室韦地域相符,大概是从北室韦分化出来的。唐代大室韦与隋代大室韦应为同一个。始见于唐代的西室韦则最有可能和深末怛室韦有关系。
    (4)干志耿等考证乌素固部时云:“过去考此诸部者,往往仅考虑乌素固部在俱伦泊西南,而将诸部置之过北。但所谓俱伦泊西南,仅有方位,未有距离,近些远些均可。且啜河前依考定为今霍林河,乌洛侯部已考定在今乌兰浩特至嫩江下游一线。故考此诸部必须兼顾此数点,才能准确。啜河既为今霍林河,则首先可确定居于啜河之南的塞曷支部应在今霍林河南……移塞没在塞曷支之西,当在今乌拉根郭勒河流域。乌素固部更在移塞没部之西,当在今蒙古扎尔加兰图南一带。此地正当今呼伦池之西南。”
    (5)张久和认为:“结合唐代突厥、回纥两汗国先后控制的东部地域以及其他部落的分布情况,室韦乌素固部不会距呼伦湖过远,以定在克鲁伦河下游沿岸为宜。”
    (6)张久和认为,《新唐书》作者将“次东有移塞没部落”改为“自(俱伦)泊而东有移塞没部”是错误的。“如果以此为据,移塞没等部的地望将会有很大不同。因乌素固在今呼伦湖西南,次在其东的移塞没只能在呼伦湖的南部或东南,而不会是呼伦湖东。所以,应以《旧唐书》移塞没在乌素固东为是。那么,根据《新唐书》而推导出来的移塞没部在伊敏河流域或海拉尔市一带的说法就不够准确。乌素固在克鲁伦河下游以南,东界大致到贝加尔湖,则移塞没当在哈拉和河流域,南达乌拉盖河一带。”
    (1)白鸟库吉、津田左右吉、丁谦等都认为,啜河和啜水实为同名异水,啜河为今哈拉哈河,啜水为今霍林河。张久和据此进一步阐述,结合《新唐书·地理志三》蓟州渔阳郡条记载卢龙至吐护真河(今老哈河)、奚和契丹衙帐至“室韦帐”的记载,以及唐玄宗年间室韦扰边,置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表明室韦已南迁近塞。所以,室韦当分布在霍林河以南、靠近唐代边界的区域。
    (1)张久和引《新唐书·回鹘传》及《地理志七》记载:“又有鞠,或曰裓,居拔野古东北。”“其(鞠)东十五日行有俞折国,亦室韦部落。”认为俞折、如者属同音异写。“拔野古在今蒙古国东方省的北部或西伯利亚外贝加尔地区南部,其东北的鞠当在石勒喀河上、中游两岸。由此东行15日之地约在伊勒呼里山一带,小如者就在这里。”大如者部应与小如者相邻,也应在伊勒呼里山周围。
    (2)方壮猷认为,婆莴室韦与隋代钵室韦同。干志耿等认为,婆莴室韦约在今阿伦河流域,钵室韦则在今甘河流域,两者地望不同,不能视为一部。
    (3)屠寄《蒙兀儿史记》卷一:“伊勒呼里山之阴有苹果河,一作潘家河,北流入黑龙江。苹果即婆莴之异文,古婆莴室韦所属之水。”因此,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将盘古河流域定为婆莴室韦分布区。
    (4)谭其骧等则认为:“旧书(即《旧唐书·室韦传》)所述黄头部位于岭西部东南,是迁徙以前;东北与达姤接,则是迁徙以后,旧书将不同时期的黄头部分布区混在一起,以致传文矛盾费解。”
    (5)达姤部在“那河阴,潥末河之东。”王德厚认为,“那河阴”即东流松花江南,“潥末河”为今第二松花江,故达姤部当在今第二松花江与东流松花江合流处的扶余一带。黄头室韦所在的绰尔河流域正在扶余一带西北,与达姤“西接黄头室韦”的记载相符,但与“东北与达姤接”相矛盾。故作者认为,“东北”应为“东南”之误,即“东南与达姤接。”
    (1)干志耿等考证:“骆驼室韦,《新唐书》及《通典》都作骆丹部,有人认为即落坦部。但落坦及骆丹两名均见于《新唐书》及《通典》,故仍应为两部。落坦部在今精奇里江,骆驼室韦作为北室韦九部之一,其他诸部均在今嫩江流域,故亦应在嫩江流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