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哲学的语言:老子如是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ao Zi’s Language of Philosophy
  • 作者:强昱
  • 英文作者:Qiang Yu;
  • 关键词: ; 不言之教 ; 正言若反 ; ; 知止
  • 中文刊名:ZZXS
  • 英文刊名: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7-25
  • 出版单位:中国哲学史
  • 年:2019
  • 期:No.108
  • 基金:教育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隋唐五代时期基本价值观的演化”(项目批准号:11JD720013)的相关报告之一
  • 语种:中文;
  • 页:ZZXS201904001
  • 页数:6
  • CN:04
  • ISSN:11-3042/B
  • 分类号:6-11
摘要
语言同思维以及形上学问题与自我存在问题、方法论问题乃至知识论问题,在老子的思想意识中密切相关。考察老子对复杂的语言问题的解决思路,是我们全面理解老子哲学的思想追求,并且也是道家哲学理论建构的重要途径。而哲学的语言除了逻辑的严谨明晰的要求,实际上与诗意并不截然对立。
        
引文
① 关于老子的形上学的讨论,可参看拙作《老子哲学的无的发现》(《哲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1)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对汉语的特性做出的精深论述,可供参考。参见高本汉:《汉语的本质和历史》,聂鸿飞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3页。徐通锵的《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的相关章节,同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2)葛瑞汉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认为老子《道德经》“无疑是长篇哲学诗或组诗,大都合辙押韵”。或许能够为我们把握《道德经》的内涵提供积极的启示。参见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的哲学论辩》,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5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