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澄江学山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lant Remains from the Xueshan Site in Chengjiang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 作者:王祁 ; 蒋志龙 ; 杨薇 ; 陈雪香
  • 英文作者:WANG Qi;JIANG Zhi-long;YANG Wei;CHEN Xue-xiang;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CASS;Institute of Archaeology;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ndong University;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 Shandong University;
  • 关键词:学山遗址 ; 石寨山文化 ; 古代农业 ; 植物考古
  • 英文关键词:Xueshan site;;Shizhaishan culture;;ancient agriculture;;archaeobotany
  • 中文刊名:ZGNS
  •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4-28
  • 出版单位:中国农史
  • 年:2019
  • 期:v.38;No.161
  • 基金: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1676);;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经费
  • 语种:中文;
  • 页:ZGNS201902001
  • 页数:9
  • CN:02
  • ISSN:32-1061/S
  • 分类号:5-13
摘要
学山遗址位于云南澄江县境内,是一处石寨山文化(约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世纪)遗址。笔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1年发掘采集的浮选土样中选择23份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上述样品共发现13800余粒炭化植物种子,包括7种农作物和20余种杂草,另外发现少量果类遗存。农作物以小麦数量最为丰富,且籽粒形态差异较大,值得注意。农作物遗存中的稻谷数量也很多,其他农作物遗存还包括粟、黍、荞麦、大豆和大麦。可见学山遗址农作物结构以小麦与水稻为主,以其他种类农作物为辅。
        The Xueshan site of the Shizhaishan culture(ca. 8 th century B.C. to 1 st century A.D.), is located in Chengjiang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we will systematically analyze 23 flotation samples. Thes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stitute of Yunnan Province in 2011. We found more than 13800 carbonized seeds from these samples, including 7 kinds of crops and 20 kinds of weeds. There is also a small amount of fruit remains. The identification showed wheat seeds were most common, followed by rice seeds. It is worth noticing that the size of wheat varies greatly. Foxtail millet, buckwheat, broomcorn millet, and soybean were also important crops for Xueshan's inhabitan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rop assemblage of Xueshan site is mainly wheat and rice, supplemented by other kinds of crops.
引文
(1)[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2013年,第3607页。
    (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第113页。
    (2)蒋志龙:《再论石寨山文化》,《文物》1998年第6期。
    (3)李小瑞、刘旭:《云南江川光坟头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农业考古》2016年第3期。
    (4)杨薇:《云南河泊所和玉碑地遗址植物遗存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5)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澄江县文物管理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云南澄江县金莲山墓地2008-2009年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第1期;蒋志龙、吴敬:《关于云南金莲山墓地的初步认识》,《考古》2011年第1期。
    (6)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澄江县文物管理所:《云南澄江县学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2010年第10期;国家文物局:《2011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65-71页。
    (7)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编:《中国木本植物种子》,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关广清、张玉茹、孙国友等:《杂草种子图鉴》,科学出版社,2000年;郭巧生:《中国药用植物种子原色图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8)刘长江、靳桂云、孔昭宸:《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1959-2004年。
    (1)王祁、陈雪香、蒋志龙、方辉:《炭化模拟实验在植物考古研究中的意义——以水稻和小麦为例》,《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2)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怎样鉴别籼、粳、陆、糯稻》,《农业科技通讯》1976年Z1期。
    (1)John Dodson, Guanghui Dong,“What do we know about domestication in eastern Asi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426(2016), pp. 2-9.
    (2)赵志军:《北京房山丁家洼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载《北京段考古发掘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29-237页。
    (3)孙永刚、赵志军:《内蒙赤峰巴彦塔拉辽代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4)杨春、徐坤、赵志军:《吉林省白城市孙长青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北方文物》2010年第4期。
    (5)杨家湾汉墓发掘小组:《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10期。
    (6)李毓芳:《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第9期。
    (1)张全超:《云南澄江县金莲山墓地出土人骨稳定同位素的初步分析》,《考古》2011年第1期。
    (2)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云南滇池地区聚落遗址2008年调查简报》,《考古》2012年第1 期。
    (1)李小瑞、刘旭:《云南江川光坟头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农业考古》2016年第3期。
    (2)杨薇:《云南河泊所和玉碑地遗址植物遗存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32页。
    (3)[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第171页。
    (1)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52-154页。
    (2)李璠、李敬仪、卢晔、白品、程华芳:《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3)杨青、李小强等:《炭化过程中粟、黍种子亚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考古中的应用》,《科学通报》2011年第9期。
    (4)陈雪香、王良智、王青:《河南博爱县西金城遗址2006-2007年浮选结果分析》,《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
    (5)王海玉、刘延常、靳桂云:《山东省临沭县东盘遗址2009年度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东方考古》(第八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霍邱堰台:淮河流域周代聚落发掘报告》附录四,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79-490页。
    (7)王祁、宫玮、蒋志龙、郭俊峰:《普通小麦炭化实验及其在植物考古学中的应用》,《东方考古》(第十一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王祁、陈雪香、蒋志龙、方辉:《炭化模拟实验在植物考古研究中的意义——以水稻和小麦为例》,《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