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空间经济联系的湖南省城市经济区划分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空间组织优化有赖于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全面评估与分析。以湖南省100个县、市、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中心职能得分计算出城市质量,根据城市之间综合交通距离得出交通可达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分析各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并考虑湖南省自身情况,在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原则下,把全省划分为六大城市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岳常益经济区、衡永经济区、娄邵经济区和怀张经济区(包含湘西州),由于郴州优越的经济区位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其在湖南省南部地区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形成一个单独的郴州经济区。
引文
[1]熊剑平,刘承良,袁俊.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1):63-70.
    [2]Reilly W J.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s[M].Texas: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1959.
    [3]Zipf G K.The PIP2/D Hypothesis: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6(12):677-686.
    [4]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1998,22(2):22-25.
    [5]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697-704.
    [6]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1):33-37.
    [7]沈山,陆宁,郭黎霞.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与整合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3):55-58.
    [8]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16(1):51-57.
    [9]张立荣,姜明军,陈娜.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3):52-57.
    [10]贺欢欢,吕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7):67-74.
    [11]何盛,唐承丽,周国华.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4):46-53.
    [12]戴旻,陈国生,陆利军.湖南省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划分与城市经济区问题[J].经济地理,2008,28(3):430-432.
    [13]郭源园,胡守庚,金贵.基于改进城市引力模型的湖南省经济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12):67-72.
    [14]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6):508-514.
    [15]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陈延诚.甘肃省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16]江璐璐,师谦友.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6):39-43.
    [17]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8]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9]李江苏,骆华松,曹洪华.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以昆明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53-58.
    [20]罗明义.中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思想战线,1999(3):7-14.
    [21]郑国,赵群毅.城市经济区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1):8-12.
    [22]丁于思,高阳,周震虹.基于混合聚类的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3):393-3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