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形象学视角下对中国文学外译问题的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形象学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这里的异国形象并不是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它可能是虚构的,不真实的。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学在传播中国文化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翻译是文化形象构建的重要工具,是为了输出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为了在"他者"心中树立真实、正面的"我者"文化形象。这是中国文学外译的根本任务。偏向异化的策略是我们文学外译的必然选择。
引文
[1]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79.
    [2]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J].孟华,译.中国比较1995(1):192-199.
    [3]伍依兰.形象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前景[J].社会科学论坛,2009(6):155-158.
    [4]萨义德(著),王淑燕,等(译).东方主义[M].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5]周宁.在西方现代性想象中研究中国形象[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4):70-78.
    [6]谢天振.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J].社会科学报,2013.
    [7]张春柏.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4):10-14.
    [8]江帆.他乡的石头记:〈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