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Marcus理论(1992年诺贝尔奖成果)错在哪儿?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Marcus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Rudolph A.Marcus于1956年在Libby的电子转移思想基础上利用连续介质理论和双球模型推导出来的,用于描述外层电子转移反应活化能与状态自由能变之间的函数关系。后来经过Marcus及其他许多化学家的发展,该理论也适用于内层电子转移反应甚至原子核转移反应。几十年来该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化学科学领域。Marcus因创建Marcus理论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然而,由于Marcus理论预言的化学反转区里的反应过渡态坐标不在反应始态坐标和反应终态坐标之间,南开大学朱晓晴教授一直怀疑Marcus理论的科学性,尽管Marcus理论预言的化学反转区1984年被美国化学家Miller和Closs用实验观察所"证实"。为了挖出Marcus理论科学性错误根源,朱晓晴教授利用科学基本原理和形式逻辑对Marcus理论的假设和推理,对Marcus反转区所有的实验证据的可靠性进行了一一考证,发现了Marcus理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1]),Marcus反转区所有实验证据都是假的~([2]),从而彻底否定了Marcus理论的科学性~([3,4])。该报告主要介绍Marcus理论原则性错误根源。
引文
[1]Zhu,X.-Q.;Yang,J.-D.J.Phys.Org.Chem.2013,26,271-273.
    [2]Zhu,X.-Q.;Yang,J.-D.Chem.J.Chinese Univ.2013,34(10),2247-2253.
    [3]Zhu,X.-Q.;Deng,F.-H.;Yang,J.-D.;Yang;Li,X.-T.;Chen,Q.;Lei,N.-P.;Meng,F.-K.;Zhao,X.-P.;Han,S.-H.;Hao,E.-J.;Mu,Y.-Y.Org.Biomol.Chem.2013,11,6071-6089.
    [4]Shen,G.-B.;Xia,K.;Li,X.-T.;Li,J.-L.;Fu,Y.-H.;Yuan,L.;Zhu,X.-Q.J.Phys.Chem.A,2016,120,1779-17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