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动态响应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基于系统论、人地关系理论,分别构建2000-2010年、2010-2015年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结构模型;将社会经济数据与GIS提取的林地、草地面积相匹配,在融合社会、经济与自然各驱动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于退耕还林政策,分析各因素对本区域植被覆盖的交互影响,探讨退耕政策在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及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15年来草地生长和恢复态势明显优于林地;(2)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表明,2000-2010年,政策对经济社会的直接推动效用>自然因素对植被覆盖的效用>社会经济对植被覆盖的效用>政策对植被覆盖的效用;2010-2015年,自然因素对植被覆盖的效用>政策对经济社会的直接推动效用>社会经济对植被覆盖的效用>政策对植被覆盖的效用;(3)2000-2010年政策实施的总效应为0.413,2010-2015年的总效应为0.102,表明工程第一阶段的总体实施效果比第二阶段的总体实施效果更优;(4)自然因素是研究区植被生长与恢复的制约性因素,需要进一步推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其推动效应,提高研究区人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逐步缓解研究区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不良循环。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