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遗产廊道范围界定及旅游空间构建初探——以关中汉唐帝陵带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遗产廊道起源于美国,这种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法重点强调遗产的文化意义,而又兼得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已被除美国以外的一些欧洲国家大范围采用,近几年在我国也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陕西省关中汉唐帝陵带,其分布满足遗产廊道的标准划定,并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但其现有的开发利用方式并不合理,也不统一,无法实现有效保护以及彰显其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基于遗产廊道的视角,以汉唐帝陵带为研究对象,借助GIS作为分析工具,对其被构建为遗产廊道的范围作了界定,同时,规划了廊道的旅游空间,并进一步提出旅游发展线路及空间优化对策,为其进一步整体性、有效性的保护和系统性旅游开发提供新思路。
引文
[1]Charles A.Flink,Rober M.Searns.Greenways.Washington:Island Press,1993,167.
    [2]Kirsten Lackstrom,Laura J.Stroup.Using a Local Greenway to Study the River Environment and Urban Landscape[J].Journal of geography,2009,108(02):78-89.
    [3]Kroeber,A.L.Kluckhohn,Clyde.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J].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Ethnology,Harvard University,47(l),1952,viii,223.
    [4]吕龙,黄震方.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探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
    [5]杜忠潮,柳银花.基于信息熵的线性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综合性评价——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A]干旱区地理,2011,34(3).
    [6]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A]城市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2007,(5).
    [7]颜永杰,徐卫民.渭北西汉帝陵的营建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A]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5).
    [8]杜忠潮,蒲玉琼.五陵塬西汉帝陵风光带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分析[A]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1).
    [9]岳红记.陕西唐十八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A]人文地理,2011,(5).
    [10]梁中效.东汉时期关中西汉帝陵的文化地位及影响[A]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