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政府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我国政府生态治理的实践活动出发,通过对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个案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政府生态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中国政府生态治理模式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政府和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向。
     第一章主要研究生态政治运动和生态政治理论的兴起,阐述了政府生态治理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第二章主要分析和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生态治理模式及其对中国政府生态治理的启示。
     第三章通过对中国政府现行生态治理模式的回顾与思考,提出了完善和健全生态治理体制、政策、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和路径。
     第四章为全文的理论核心部分。全面、创新地提出构建中国政府生态治理模式的理论性尝试。
     第五章主要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生态治理的绩效管理体制和机制
     第六章主要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生态治理模式为案例,提出了建立大长白山的生态特区的构想。是中国政府生态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Ecology is the postulate of the human being’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lso the premise of social econom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y politics is the political process which makes a harmonious combination of human ecological idea, political thinking, political value, government activ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Ecology governance correlates closely to ecology politics. Ecology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human activity concern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preserving good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achieving harmony of hunman and nature. Government ecology governance mode is the composite expression of governance logos, principle, mechanism & system, policy and mode & means which government takes in the ecology governance practice.
     The treatise establishes its theoretical principle and framework of government ecology governance on the basis of politics, administrative managerialics and system theory, with various method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and case study.After consulting materials, data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the author brings forward pointed bas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government ecology governance mode.
     The author makes a study of the ecology governance mod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cology cri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brought to the world,and then brings its reference value up to our country.By analyzing the ecology crisis in China, unscrambling the problems and faults of Chinese government’s present ecology governance mode,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brings forward two prolongable subjects: first, break the single and enclosed thought and method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as the ecology governance unit, but establish the‘special ecological area’or‘administrative ecological area’with the whole enviornment and ecological system as its character; second, change the ecology governance mode from governing traditional natural pollution source to the‘pollution source’of people’s idea and activity so as to restrict the ecological crisis from its‘root’.The treatise also makes study of‘ecology governance performance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and‘Evaluation System’which increase the scientific contents of ecology governance.There are also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anbaihan reserve district in the paper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values for studying and perfecting our government ecology governance mode.
引文
1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国网china.com.cn 2006-11-08
    
    1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述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
    2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M], 2007.4
    1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述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
    1杨永利.滨海重盐渍荒漠地区生态重建技术模式及效果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04
    
    1陈宗兴、刘燕华主编.循环经济面面观[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
    2吴继霞.当代环境管理的理念建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陈敏豪等.归程何处___生态史观话文明[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9
     1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1吴继霞.当代环境管理的理念建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曹垒.全球十大环境问题[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3吴继霞.当代环境管理的理念建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董险峰.持续生态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4
    2魏智勇赵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9
    3说明.论文中对国土面积使用平方公里表示,对耕地、森林、草原、湖泊等使用公顷表示。
    4本书编写组.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08.4
    2李泊言:绿色政治—环境问题对传统观念的挑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3傅治平:第四文明__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1张月红.政治视域下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2尚喆.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探论[J]经济前沿200(11)
    1郭庭天.生态危机的政治解决探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2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1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2说明:2008年12月我与赵闯同学在《行政与法》上发表了“政治实践领域的生态面向——绿色非政府组织的行动模式分析”的论文,经赵闯同学同意,本部分是在参阅其毕业论文“绿色政治的诉求与构设: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世界”其中一节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的。
    3 [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M],庄晨燕、丘寅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 Doyle, T. and walker, K.,‘Looking for a World They Can Call Their Own’, Campus Review, Australia, February 1-7: 10, 16.
    5 Doyle, T. and McEachern, D.,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 155.
    1 [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Phillips, A. Engendering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p 92, in Dobson, A. and Lucardie, P. (ed.), The Politics of Na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3, p 230.
    3 Goodin, R. E., Gree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p 53.
    1 Dobson, A. and Lucardie, P. (ed.), The Politics of Na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3,
    2 [德]乌尔利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生存问题、社会结构与生态启蒙[M],转自梁展编:全球化话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 [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2
    4 Saward, M., Must democrats be environmentalists?, in Doherty, B. and Marius de Geus (ed.), Democracy and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85.
    5 Eckersley, R., Liberal Democracy and the Rights of Nature: The Struggle for Inclusion, in Mathews, F., Ecology and Democracy, Great Britain: FRANK CASS & CO. LTD, 1996, p.169.
    6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 Smith, 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Environmen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53.
    2 Eckersley, R.‘Greening Liberal Democracy: The Rights Discourse Revisited’, in B. Doherty and Marius de Geus(eds), Democracy and Green Political Thoug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223.
    3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 [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2
    1 Wenz, P., Environmental Justice, Albany,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8, 247-50.
     1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杨筠.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1【美】斯蒂文·瓦戈.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周玉明.环境保护与构建和谐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6(7)
    3【美】贾雷德·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甘峰.比较政府新论——生态政治学视野中的政府与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秦虎、王菲.国外的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陈宗兴、刘燕华主编.循环经济面面观[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滕海键.略论美国现代史上的三次环保运动[J],赤峰学院学报,2006(1)
    3刘飞.美国环境许可证制度——建立公众参与型环境许可制度[D],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中国知网
    1秦虎、王菲编.国外的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盛晓白.德国的环保政策和措施[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4)
    2刘助仁.德国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5(1)
    1尤华等.德国环保政策的手段及相关的法律支持[J],中国软科学,1999(8)
    2 Chalmers Johnsom,MITI and Japanese: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1925-197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甘峰.比较政府新论——生态政治学视野中的政府与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石淑华.日本的环境监管体制及其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石淑华.日本的环境监管体制及其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5)
    2周永生.日本环境保护机制及措施[J],国际信息资料,2007(4)
    
    1 VICTOR.巴西环保考察报告泛美旅游网
    2王愿昌等.水利部“巴西城市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培训”总结报告,水利部网
    
    1徐大同主编.关于公共物品和政府职能的简明讨论[M],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汪士果.政府环境保护手段的比较分析相机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2006(8)
    
    1张淑琴.转轨时期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林业经济,2006(1)
    2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蒂姆·佛西.合作性环境治理:一种新模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3)
    1常纪文.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现状与走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2徐祖信等.完善我国环保法律的现实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06(2)
    1【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威廉克·拉克.环境问题的全球化[M],【美】约瑟夫·奈,约翰·唐纳胡主编.全球化世界的治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王蕴波.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合法性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
    4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11魏智勇、赵明主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姜春云主编:.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9
    1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4
    2刘权等.面向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策略探讨[J],人民长江2004(11)
    3刘权等.面向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策略探讨[J],人民长江,2004(11)
    44陈宗兴、刘燕华主编.循环经济面面观[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
    6毛如柏.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立法[J],法学评论,2008(2)
    
    1刘权等.面向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策略探讨[J] ,人民长江, 2004(11)
    2刘权等.面向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策略探讨[J] ,人民长江, 2004(11)
    3姜春云主编.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9
    4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4
    
    1姜春云主编.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9
    2姜春云主编.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9
    
    1马爱民.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 14(3)
    2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4
    
    1毛如柏.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立法[J],法学评论,2008(2)
     1曹光杰.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临沂师专学报,1999 21(3)
    1马桂铭主编.环境保护[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
    
    1杨朝霞.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2007 7(5)
    2马中吴健.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环境保护,2004(3)
    1杨朝霞.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2007 7(5)
    1王灿发.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政法论坛,2003(4)
    
    
    1丁文广主编.环境政策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2赵宇峰.试析环境管理与政府行政[J],社会科学家,1999(2)
    1王爱民.葛文光:.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选择[J],河北林业科技,2001(8)
    
    1严燕韵.论环境管理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2唐钧、谢一帆.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分析与转型预测[J],探索,2007(2)
    3吴荻等.建国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4唐钧、谢一帆.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分析与转型预测[J],探索,2007(2)
    5唐钧、谢一帆.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分析与转型预测[J],探索,2007(2)
    
    
    1吴荻等.建国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12)
    2蔡守秋.论中国的环境政策[J],环境导报,1997(6)
    3丁文广主编.环境政策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4王爱民、葛文光.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选择[J],河北林业科技.2001(8)
    
    1舒庆.应对挑战的中国环境政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
    2赵杰.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3
    3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5
    1严燕韵.论环境管理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1丁文广主编.环境政策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2莫创荣.我国环境管理中经济手段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5(10)
    3严燕韵.论环境管理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1马桂铭.环境保护[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4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杨爱平等.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1宋学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专项治理与综合利用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
    2毛显强等.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3宋敏等.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分析[J],理论界2008(5)
     1谢晶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和谐生态的关键[J],改革与开放,2008(5)
    
    1邹红美.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反思[EB/OL], 2009.3.6 http://www.ilib.cn/A-jjygl200707005.html。
    2洪尚群等.走出生态补偿困境[J],中国改革,2007(7)
    1余斌等。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初探[J]江西化工2006(4)
    1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3
    1陈剑锋.以机制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6)
     1卓越等.绩效评估: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元工具[J],公共管理研究,2008(6)
    1周志忍.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问题、责任与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1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领导干部政绩观畸变的政治生态环境分析[J],理论参考,2006(7)
     1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J],中国科学基金,2005(2)
    
    1李伟等.绿色GDP核算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生态经济,2006年(9)
    2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李淑文:绿色GDP探析[J],生态经济,2006(9)
    
    1陈宏伟.2006,中国绿色元年[J]中国经济时报,2007-01-03
    2李淑文.绿色GDP探析[J],生态经济,2006(9)
     1周志忍.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问题、责任与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12)
    1刘厚生.关于长白山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M],长白山文化论丛,张福有主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7
    
    1孙道玮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5)
    2张茵,许学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
    3章采烈.中国生态特色旅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6
    
    1李文华赵献英.中国的自然保护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梁金花.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及其保护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 2003(5)
    3张茵许学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
    1任海平、王思强: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EB/OL]“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2005-04-27。
    1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社,2007.4
    1郭宏忠.生态特区建设理论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M].庄晨燕、丘寅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英]克里斯托弗·卢茨.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M].徐凯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德]乌尔利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生存问题、社会结构与生态启蒙[M].转自梁展编:全球化话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8][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甘峰.比较政府新论:生态政治学视野中的政府与治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6
    [10]杨东平.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11]徐大同.关于公共物品和政府职能的简明讨论[M].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3]“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7.4
    [14]章采烈.中国生态特色旅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
    [15]李文华、赵献英.中国的自然保护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6]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
    [17]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8]刘东国.绿党政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9]陈宏伟.绿色GDP: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7.
    [20]舒惠国.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概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2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3]张创新.中国当代政府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5]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6]吴继霞.当代环境管理的理念建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7]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8]周生贤.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29]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0]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孔德新.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绿色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2]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4]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5]尹贵斌.反思与选择:环境保护视角文化问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6]丁文广.环境政策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7]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8]陈宗兴,刘燕华.循环经济面面观[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9]陈敏豪.归程何处___生态史观话文明[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0]曹垒.全球十大环境问题[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1]李泊言.绿色政治—环境问题对传统观念的挑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42]马桂铭.环境保护__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3]魏智勇、赵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44]董险峰.持续生态与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45]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6]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47]傅治平.第四文明: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48]张福有、梁琴.长白山文化论丛[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49]宋学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专项治理与综合利用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3月)
    [5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5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8月)
    [5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
    [5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
    [5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6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
    [6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6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
    [66]《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5年6月)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986年1月)
    [6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01年8月)
    [6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
    [70]《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5年6月)
    [7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
    [7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12月)
    [7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10月)
    [7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9月)
    [76]《退耕还林条例》(2002年12月)
    [7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7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
    [79]《我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8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
    [81]《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82]《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83]《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84]《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吉政发[2005]19号
    [85]《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和职能权限的意见》吉政发[2006]30号
    [86]《吉林省人民政府政府关于长白山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的批复》(吉政函[2007]141号)
    [87]《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十一五”规划》
    [88]《吉林省长白山生态经济圈“十一五”规划》
    [89]《长白山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
    [90]《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91]张月红.政治视域下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
    [92]郭宏忠.生态特区建设理论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4 .
    [93]黄晓云.生态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94]杨筠.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95]张月红.政治视域下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96]姚荔青.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政府治理[D].苏州大学, 2006.
    [97]葛郝锐.行政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的变革[D]武汉大学, 2004.
    [98]赵闯.绿色政治的诉求与构设: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世界[D].吉林大学, 2007.
    [99]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00]徐祖信等.完善我国环保法律的现实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06(2)
    [101]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102]周光辉.理解公民——关于和谐社会成员身份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6).
    [103]周光辉.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J].社会科学战线,2003(4).
    [104]杨爱平,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105]陆远如.环境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2OO4(7).
    [106]杨兴.从机构的设置析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不足及完善[J].中国环境管理,2001(3).
    [107]肖建华,邓集文.多中心合作治理:环境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J].林业经济问题,2007(2).
    [108]方世南,张伟平.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4(5).
    [109]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领导干部政绩观畸变的政治生态环境分析[J].党政干部论坛,2004(11).
    [110]王梅,杜典初.浅谈中国环境管理的手段及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1).
    [111]莫创荣.我国环境管理中经济手段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5(10).
    [112]王爱民,葛文光.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选择[J].河北林业科技.2001(8).
    [113]唐钧、谢一帆.我国环境政策的困境分析与转型预测[J].探索.2007(2).
    [114]吴荻、武春友.建国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115]蔡守秋.论中国的环境政策[J].环境导报.1997(6).
    [116]赵杰.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3.
    [117]赵宇峰.试析环境管理与政府行政[J].社会科学家,1999(2).
    [118]王灿发.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政法论坛,2003(4)
    [119]马中,吴健.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环境保护,2004(3).
    [120]俞穆清等.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1999(4).
    [121]毛显强等.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122]王国翠.谈生态环境破坏给长白山区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05(5).
    [123]梁金花.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及其保护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 2005(5).
    [124]李世源,刘伟.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困境的政治学思考[J].天府新论, 2007(6)
    [125]尚喆.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探论[J].经济前沿,2005(11).
    [126]刘权等.面向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策略探讨[J].人民长江,2004(11).
    [127]毛如柏.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立法[J].法学评论,2008(2).
    [128]曹光杰.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临沂师专学报,1999(6).
    [129]杨朝霞.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2007(9).
    [130]马中,吴健.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环境保护,2004(3).
    [131]严燕韵.论环境管理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132]汪士果.政府环境保护手段的比较分析相机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2006(8).
    [133]张淑琴.转轨时期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林业经济,2006(1).
    [134]蒂姆·佛西.合作性环境治理:一种新模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3).
    [135]常纪文.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现状与走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136]徐祖信等.完善我国环保法律的现实思考与建议[J].环境保护,2006(2).
    [137]王蕴波.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合法性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
    [138]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139]石淑华.日本的环境监管体制及其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40]舒庆.应对挑战的中国环境政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
    [141]宋敏等.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分析[J].理论界,2008(5).
    [142]谢晶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和谐生态的关键[J].改革与开放,2008(5).
    [143]洪尚群等.走出生态补偿困境[J].中国改革,2007(7).
    [144]余斌等.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初探[J].江西化工,2006(4).
    [145]卓越等.绩效评估: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元工具[J].公共管理研究,2008(6).
    [146]杨爱平等.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147]周志忍.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问题、责任与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148]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J].中国科学基金,2005(2).
    [149]李伟等.绿色GDP核算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生态经济,2006年(9).
    [150]李淑文.绿色GDP探析[J].生态经济,2006(9).
    [151]刘晓星.全国政协常委汪纪戎强调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N].中国环境报,2006-3-10
    [152]刘文仲.公众参与环保有新途径[N].中国环境报,1998-11-19
    [153]周长庆:长白山生态环境建设形象设计[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154]邹红美.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反思[EB/OL].2009.3.6 http://www.ilib.cn/A-jjygl200707005.html
    [155]任海平、王思强: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EB/OL].“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2005-04-27
    [156] Analysi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999,
    [157] Doyle, T. and McEachern, D.,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158] Doherty, B., Green Parties, Nonviolence and Political Obligation, in Doherty, B. and Marius de Geus , Democracy and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159] Capra, F. and Spretnak, C., Green Politics, London: Hutchinson, 1984, 160、Doyle, T. and McEachern, D.,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160] Porter, G. and Welsh Brow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Dilemmas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1,
    [161] Princen, T. and Finger, M. Environmental NGOs in World Politics: Linking the Local to the Global,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
    [162] Diani, M. and Donati, P. Organisational Change in Western European Environmental Groups: A Framework for Smith, G.,‘Taking Deliberation Seriously: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Green Politic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10, No.3, Autumn 2001,.
    [163] Doyle, T. and walker, K.,‘Looking for a World They Can Call Their Own’, Campus Review, Australia, February 1-7: 10, 16.
    [164] Doyle, T. and McEachern, D.,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 London and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 155.
    [165] Phillips, A. Engendering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p 92, in Dobson, A. and Lucardie, P. (ed.), The Politics of Na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3,
    [166] Goodin, R. E., Gree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167]Dobson, A. and Lucardie, P. (ed.), The Politics of Na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3,
    [168] Saward, M., Must democrats be environmentalists?, in Doherty, B. and Marius de Geus (ed.), Democracy and Green Political Though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169] Eckersley, R., Liberal Democracy and the Rights of Nature: The Struggle for Inclusion, in Mathews, F., Ecology and Democracy, Great Britain: FRANK CASS & CO. LTD, 1996,
    [170] Smith, 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Environmen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171] Eckersley, R.‘Greening Liberal Democracy: The Rights Discourse Revisited’, in B. Doherty and Marius de Geus(eds), Democracy and Green Political Thoug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172] Wenz, P., Environmental Justice, Albany,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