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国家的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关乎到该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和外交的方方面面。我国学界关于跨界民族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研究的内容较丰富,研究的领域较广泛,研究的思路也较宽广。但是关于跨界民族与国家外交的关系研究却非常罕见,近乎空白。由于本人具有民族理论和国际政治两个学科的学习经历,而且多年来一直对该问题非常关注,也做了很多的思考,所以决定把博士论文题目确定为“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
     “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尽管是两个内涵不同的理论范畴,但是二者之间却分明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就是:无论是“跨界民族”还是“我国周边外交”,它们都与我国的“周边安全”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讲,我国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的状况决定和影响着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我国周边安全的形势和需要又决定和影响着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
     因此,探讨“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的内在联系,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分别研究三种关系,即“跨界民族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国家安全与周边外交的关系”,以及建立在以上两种关系基础上的“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的内在关系”。这是贯穿本文始终的内在逻辑,也是本文写作的理论线索,从而也决定着本文的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
     从总体上看,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导言”为第一部分,它阐述了该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理论创新之处。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为文章的第二部分。该部分系统阐述了跨界民族、跨界民族关系和跨界民族问题的相关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也是整个课题的基础。因为只有把这些理论问题搞清楚了,才能进一步开展它们与国家安全、国家外交关系的研究。因此该部分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关于跨界民族的理论,第一章“跨界民族相关理论概述”予以了详细阐述;二是跨界民族关系特殊性的理论,第三章“跨界民族关系特殊性的调查与分析”以中缅边境跨界民族调查为例,从跨界民族人口流动上的频繁性、经济发展上的共赢性、文化上的相近性、社会问题上的渗透性、政治上的关联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三是跨界民族问题特殊性的理论,第四章“跨界民族问题特殊性分析与研究”以当前世界跨界民族热点问题为例,详细分析了跨界民族问题在国际政治和国家安全上的特殊性。
     第四章为本文的第三部分内容,即“跨界民族和我国的周边安全”。也就是说,从跨界民族的视角看我国的国家安全,或者说分析我国国家安全中的跨界民族因素。该部分根据跨界民族的分布状况,把我国周边划分为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四个部分,对每一部分的跨界民族状况都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国家安全的跨界民族因素。
     第五章和第六章为文章的第四部分内容。该部分指出了我国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外交选择,这是本文的研究结晶,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所在。第五章“中国周边外交新思维”,从“冷战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兴起”、“中国的新国家安全观”出发,指出了当前我国周边外交政策的现实选择。第六章“中国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两种多边主义外交政策模式”,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为例,分析研究了我国与相关国家在解决跨界民族问题上的成功合作,从而指出了我国解决跨界民族问题应采取的外交方针和策略。
     以上是文章的基本内容。本来到这里文章可以结束了,但是由于本人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对跨界民族现象和跨界民族问题产生了很多的思考,这些思考有的是对前人观点的再认识,有的是个人的一些新想法,不吐不快。因此又增加了有画蛇之嫌的“总结:关于我国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的思考”,以希望能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更多国人对该问题的更多的关注。
The significance of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re governed by their particularities. Demonstrably, in one nation , its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concerns every hands ,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affairs, safety, diplomacy. In our academic circles, research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is rising, plentiful in contents, broad in sphere, extensive in thought. But the study in the concerns between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diplomacy is rarely seen, truly is a blank space. As the author experienced two courses study of nationality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have given it a lot of attentions , have had a lot of thoughts, I decide to carry out this subject, and entitled my doctor article as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china surrounding diplomacy".
     Though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china surrounding diplomacy"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in the meaning, there are some inner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e inner relations can be described that either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or "china surrounding diplomacy" are closely linked to our national security. To some extent, the situation of our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control and work upon the trend of our surrounding security; the situation and demand of our surrounding security control and work upon the surrounding diplomacy policy. So that we make the study of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surrounding diplomacy policy" is virtually certain to take one step ahead to research three relations. Namely, the first relation is the inner link between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our national security"; the second between "our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surrounding diplomacy policy"; And the third, based the two upward relations, between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surrounding diplomacy policy". These relations are inner logics and theory leads although the article, and govern the article's framework and contents.
     Entirely speaking, this article composes four parts. Introductory words, the first part, elaborates the subject's meanings and objectiv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y, means of study and originality in theory.
     The first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e third chapter make up the article's second part. The part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some theorie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the relati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This is not only the article's base, but also the subject's ground. Since only make them clear, we can further come on other study of mutual concerns. So this part includes three theory systems. The first theory system refers to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elaborat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second theory system refers to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relationship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elaborat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entitled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i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relationship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Taking the case of investigate in China—Myanmar borders. it analysis this theory system from five areas, frequency in population flows, share victor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similarity in culture, interpenetration in social issues, relationship in politic; The third theory system refers to "the particularities about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elaborated in the fourth chapter entitled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i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Taking the case of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Hotspots, it details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diplomac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rticle's the third part. It discusses the subject, of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ies and our surrounding security". That is to say, appreciating our surrounding security from the view of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ies, or analyzing the factor and influence of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ies to our surrounding security. In this part,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ies, we divide our surrounding into four areas, northeastward, northwestward, southwestward and south china. In every area, we giv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ies and analyze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area safety from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ies.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chapter make up the article's the forth part. In thisPart, we give a diplomacy choice to deal with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This is my article's study result and study intention. In terms of "rising of no—traditional threats after cold war" and "china new safety opinion", in the seventh chapter, "multilateralism—china new thoughts of surrounding diplomacy", I point out our present diplomacy choice. Taking the case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and ASEAN, in the eighth chapter, "China two diplomacy policy models to deal with 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I analyze and study successfu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ASEAN countries, and point out China diplomacy policy and tactic should put into use to deal with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Those above-mentioned are my article's contents. Then, the article can be over, but in the course of study, I make a lot of thoughts about the cases and reasons about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In these thoughts, some is the reflection on predecessors 's opinion, some is new viewpoint of myself.To get it off my chest.,I add the summary into my article, "the reflections about our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the reasons about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I am desirous of more close attentions to them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引文
1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92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参见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3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第18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参见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2参见刘稚:《中国东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
    3参见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
    4参见《辞海》,167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5参见《辞海》,54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6参见《辞海》,76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1金春子 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1-2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2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3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4姜永兴:《我国南方的跨境民族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5胡起望:《跨境民族出探》,见马启成等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马曼丽 张树青著:《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20-21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2马曼丽:《中亚研究》第33页,民族出版社,1995年。
    3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4-5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4参见范宏贵论文集:《华南与东南亚相关民族》,民族出版社,2006年。
    5参见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6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6期。
    1参见《辞海》,24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2参见《辞海》,12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3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6期。
    4王建娥 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第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见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第10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刘稚:《跨界民族的类型、属性及其发展趋势》,《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 参阅乌小花著:《当代世界和平进程中的民族问题》,67-71、92页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6年。
    1参见石茂明著:《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79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
    2参见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12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3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见王建娥 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26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见王建娥 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2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见王建娥 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2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刘稚:《跨界民族的类型、属性及其发展趋势》,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5月。
    2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19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2月。
    1刘稚:《跨界民族的类型、属性及其发展趋势》,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5月。
    1 主要参阅马曼丽 张树青著:《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198-212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
    1周建新教授在《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中对“跨国民族关系”做了这样的表述,本文认为对“跨境民族关系”也是适合的。
    2 范宏贵 周建新:《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载《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3 按照越南的统计有26个,原因在于中越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不一样。
    4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载《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1主要参阅:鲁刚:《中缅边境沿线地区的跨国人口流动》,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2 数字由瑞丽市出入境管理局提供。
    1 参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第385页,《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2 数字由盈江县民宗局提供。
    1 参见章毅君著:《战后世界民族问题探源》,296-29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参见杨振贤文:《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载《历史学习》,2002年5期。
    1 参见熊坤新主编:《21世纪世界民族热点问题预警性研究》,78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
    2 参见葛公尚主编:《二十世纪世界民族问题报告·典型篇》,441页,民族出版社,2005年。
    1 参见刘泓:《由来已久的北爱尔兰问题》,载《中国民族》2004年5期。
    1参见章毅君著:《战后世界民族问题探源》,150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达道:《地缘政治理论研究的新篇章---读陆俊元<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有感》,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马细谱:《波黑内战透析》,载《世界历史》1996年3月。
    2参见章毅君著:《战后世界民族问题探源》,122、12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1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31-36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2以上参见: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14-317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43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2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10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3参见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54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4[韩]金大中:《建设和平与民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1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165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 参见:孟庆圣《朝鲜族群众在推进边境地区与朝鲜半岛经贸往来中的作用与思考》,载《满族研究》2003年 第4期。
    2 参见:郑信哲《朝鲜半岛局势对朝鲜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影响》,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1期。
    3 数字来源:郑信哲《朝鲜半岛局势对朝鲜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影响》,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2期。
    4 参见: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168、169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 主要参考:郝文明主编:《中国周边国家民族状况与政策》,60-62页,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
    2 数字来源:那·图木尔:《蒙古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与大国关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11期。
    1 李大军等:《蒙古国“多支点“的外交政策及其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载《东北亚论坛》2005年2期。
    2 以上内容主要参考郝文明主编:《中国周边国家民族状况与政策》,72-73页,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
    1 以上内容主林参考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144-146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 图门其其格:《转轨时期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
    2 主要参考图门其其格:《转轨时期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
    1参阅: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80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2 参阅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25、326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参阅: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126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2参阅: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127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也有人认为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维吾尔族有30万人,见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30页。
    3参阅: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145、146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4参阅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28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参阅: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92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2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94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3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35-337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参阅: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36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2参阅: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116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132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
    1 于营 于桂华:《中亚的战略资源价值及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1 朱文昌主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428页,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
    2 赵龙庚:《试析美国驻军中亚后的战略态势及其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影响》,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2期。
    3 成宁:《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利益及美俄争夺该地区的新态势》,载《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3期。
    4 王桂芳:《美俄中亚战略及其对中亚安全的影响》,载《国际论坛》2002年9月。
    5 祝政宏:《中亚地区安全与大国因素》,221页,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
    6赵龙庚:《试析美国驻军中亚后的战略态势及其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影响》,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2期。
    1 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142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9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丁建伟:《中亚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同源跨国民族问题》,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 张宏莉:《新疆与中亚跨国民族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载《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5 毛欣娟:《跨界民族问题与新疆社会稳定》,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 参阅:张宏莉:《新疆与中亚跨国民族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载《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2丁建伟:《中亚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同源跨国民族问题》,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 张运德:《浅析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载《新疆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 参阅周晓英硕士论文:《论中亚三股势力对中国西部新疆安全的影响》。
    2 杨发仁:《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削析》,载《实事求是》2002年第3期。
    3 陈蓝:《中国反击“东突”十七年》,载《新闻世界》2007年4月。
    1 国务院新闻办:《揭露“东突”恐怖势力本质》,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1月22日第002版。
    2 高永久 胡尚哲:《论“东突”恐怖势力对国家利益的威胁》。
    1 艾克拜尔:《新疆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载《公安教育》2003年第5期。
    1 何欣:《从国际《刑法》的角度看新疆及其周边地区毒品犯罪》,载2006年《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参阅:赵中原:《中亚跨国有组织犯罪概述》,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5月。
    1 塔尔博特:《在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的演讲》,路透社华盛顿1997年7月21日电。
    2 参阅:贾春阳:《阿富汗战争及美国中亚驻军长期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载《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8月。
    3 转引自:赵龙庚:《试析美国驻军中亚后的战略态势及其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影响》。
    4 赵龙庚:《试析美国驻军中亚后的战略态势及其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影响》,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2期。
    1 参阅:贾春阳:《阿富汗战争及美国中亚驻军长期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载《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8月。
    1 《中国民族人口资料》,第1042-104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1 《探访“东突秘密通道”》,载《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9月。
    2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296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 张大为 王筱欣:《中印边界问题研究》,载《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4年3月。
    2 伍昆明主编:《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353页,鹭江出版社2006年6月。
    3 见《英国外交部档案》.全宗535号15卷135-141页,1912。
    1 见《印度事务部致外交部》1914年8月26日:《东北边境备忘录附图》,转载自伍昆明主编:《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380页,鹭江出版社2006年6月。
    2 见《印度事务部致外交部》1915年8月6日:《锡金政治官致印度政府》,转载自伍昆明主编:《西藏近三百年政治史》,382页,鹭江出版社2006年6月。
    1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宸宇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5日报道称,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10月底曾发表一个声明,澄清立场强调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2 参阅马林:《第二代流亡藏胞状况及达赖集团对他们的影响和控制》,载《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 狄方耀 付选民 唐水江:《简析十四世达赖其人其事》,载《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1狄方耀 付选民 唐水江:《简析十四世达赖其人其事》,载《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1 王芳:《达赖集团与美国国会之间的关系》,《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12期。
    2 见“中央电视台网站”:2001年4月2日“专家评说达赖访台”。
    1参阅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47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52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参阅: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215-217页,民族出版社1994年。
    2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52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52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55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50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2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351页,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1 何跃:《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与安全治理》,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
    2 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223页,民族出版社2007年。
    1 罗芸等:《艾滋病流行与毒品蔓延问题调查》,载《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向力心:《缅北少数民族武装及其对中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载2000年《东南亚纵横》学术增刊。
    1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第29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第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常庆波,禚宝山:《论冷战后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载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
    1 王春霞:《非传统安全问题兴起的原因初探》,载《兰州学刊》2008年第8期。
    1 主要参阅熊光楷:《协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科学决策月刊2007年2月),常庆波、禚宝山:《论冷战后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
    1参阅李滨:《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及其排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3期。
    1 李英:《当代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载《法律研究》,2003年2期54-58页。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1 见:“饯其琛在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年7月24日(6)。
    2 见《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人民日报》,2002年8月2日(3)。
    3 《国际形势年鉴2005》,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70页。
    4 《国际形势年鉴2005》,上海教育出版社,第476页。
    1 刘国新:《论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及其在周边关系中的运用》,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1月。
    1 刘昌明 庞春恩:《从双边主义到多边主义:中国与东亚关系的新模式》,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期。
    1 方长平:《多边主义与中国周边安全战略》,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 陈寒溪:《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2期。
    1 许涛:《跨入第十年的上海合作进程》,载《世界知识》,2005年14期。
    1 孙壮志:《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安全合作:进程与前景》,载《当代世界》2008年11期。
    1 关丽丽:《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载《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3卷第5期。
    2 欧阳欢子:《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进程及前景》,载《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3 潘金娥:《中越贸易:现状、前景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载《东南亚纵横》2007年10月。
    1 参阅:保建云:《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载《学术探索》2007年第3期。
    1 方军祥:《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现状与意义》,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
    1 金炳镐主编:《民族钢领政策文献选编》,第92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金炳镐主编:《民族钢领政策文献选编》,第92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92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宇多文雄:《关于“民族问题”的几点思考》,《民族译丛》1994年第1期。
    1 《列宁选集》第2卷第719页。
    2 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第310、32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
    1 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第18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范宏贵著:《华南与东南亚相关民族》,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20 石茂明著:《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3) 马曼丽、张树青著:《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沦》,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4) 张新平著:《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亚民族关系》,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5) 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6) 古小松主编:《2007年越南国情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
    (7) 周敏凯著:《国际政治学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8) 陈向阳著:《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时事出版社,2004年1月。
    (9) 金正昆著:《外交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0)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0月。
    (11) 金炳镐主编:《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12) 马大正著:《中国边疆研究论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13) 秦华孙等主编:《亚洲区域合作路线图》,时事出版社,2006年8月。
    (14) 金炳镐等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理论研究(1978-2006)》(上、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1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编:《国际前沿问题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4月。
    (16) 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17) 宋新宁、陈岳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8) 邢广程、孙壮志主编:《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长春出版社,2007年4月。
    (19) 蒲宁、陈晓东著:《国际冲突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1月。
    (20) 古小松主编:《中国—东盟知识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1) 何平著:《中南半岛民族的渊源与流变》,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
    (22) 刘静波主编:《21世纪初中国田家安全战略》,时事出版社,2006年5月。
    (23) 乌小花著:《当代世界和平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4) 古小松编著:《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6月。
    (25) 郑必坚主编:《当代世界问题概论》,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6月。
    (26) 潘忠岐主编:《多边治理与国际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27) 熊光楷著:《国际形势与安全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28) 潘志平主编:《中亚的民族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10月。
    (29) 丁建伟、赵波著:《近代以来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月。
    (30) 李玉、陆庭恩主编:《中国与周边及“9·11”后的国际局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1) 李学保著:《当代国际安全合作的探索与争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32)年11月。
    潘志平主编:《中南亚的民族宗教冲突》,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33) 唐世平等主编:《冷战后近邻国家对华政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4月。
    (34) 陈峰君主编:《亚太安全析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5月。
    (35) 吴楚克著:《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36) 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37) 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38) 朱企泰等主编:《九十年代民族问题理论与实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39) 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40) 张贵洪主编:《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41) 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42) 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43) 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民族出版社,1994年9月。
    (44) 祝政宏著:《中亚地区安全与大国因素》,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
    (45) 吴仕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46) 方英楷主编:《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47) 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
    (48) 郝文明主编:《中国周边国家民族状况与政策》,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
    (49) 刘中民著:《挑战与回应—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11月。
    (50) 熊坤新主编:《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热点预警性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1) 马洪苍:《妥善化解民族问题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今日民族》,2004年第9期。
    (2) 乌小花:《试论中亚地区民族问题中的宗教因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3期。
    (3) 朱毓朝:《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民族问题》,《世界民族》,2004年第5期。
    (4) 何叔涛:《试论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重要性》,《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5) 赵伟:《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兵团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6) 闫文虎:《土耳其民族问题及其影响下的对外政策》,《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7) 姜勇:《泛化民族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定义》,《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 李瑞记:《正确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 乌小花:《论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2期。
    (10) 雷勇:《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理论与现实》,《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11) 熊坤新:《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对各国文化的警示》,《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2) 闫文虎:《中国的跨界民族问题与和平崛起战略》,《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3) 熊坤新:《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4) 束迪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事求是》,2005年第6期。
    (15) 王有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16) 闫文虎:《论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17) 李良玉:《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矛盾及对策》,《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8) 周建新:《浅析世界民族问题中的跨国民族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9) 闫文虎:《跨界民族问题与中国的和平环境》,《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5期。
    (20) 张宏莉:《新疆与中亚跨国民族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1) 乌小花:《对解决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新观察》,《满族研究》,2005年第1期。
    (22 常庆:《中亚国家如何解决民族问题》,《中国民族》,2005年第3期。
    (23) 乌小花:《论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对世界和平的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2期。
    (24) 杜怀亮:《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上)》,《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5) 白建灵:《论西北民族问题的起源》,《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26) 李建辉:《以大视野审视世界民族问题热点——访中央民族大学学者熊坤新教授》,《中国民族》,2006年第1期。
    (27) 严庆:《从正确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8) 王松德:《民族问题的国际性及对我国的影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29) 刘泓:《中亚地缘政治的焦点:阿富汗国家重建与民族问题》,《中国民族》,2006年第11期。
    (30) 青觉:《民族问题的新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31) 金炳镐:《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社会性分析》,《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第9期。
    (32) 茹莹:《冷战后的民族宗教问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3) 白雪芬:《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
    (34) 孙瑞华:《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5) 云秀清:《中国民族问题复杂性特点透析》,《前沿》,2006年第8期。
    (36) 郭梅花:《中亚地缘政治及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西部的影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7) 焦宇:《当前世界民族问题浅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8期。
    (38) 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39) 熊坤新:《世界十大民族热点问题现状》,《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5期。
    (40) 毛欣娟:《跨界民族问题与新疆社会稳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1) 王俊生:《民族、民族问题与中国对外关系》,《民族论坛》,2006年第4期。
    (42) 骆素青:《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浪潮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问题探析》,《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3) 顿珠:《试论当今世界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西藏发展论坛》,2006年第2期。
    (44) 任新丽:《关于民族问题的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5) 李红杰:《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民族论坛》,1995年第4期。
    (46) 杨绍猷:《二十一世纪中国民族关系的展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第12期。
    (47) 阮西湖:《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关系评析》,《和平与发展》,1998年第4期。
    (48) 左晓安:《民族、民族关系与国际关系》,《世界民族》,1998年第2期。
    (49) 高博:《浅淡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50) 周建新:《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51) 韩忠太:《试论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2) 金炳镐:《论民族关系理论体系》,《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53) 马太江:《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崭新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54) 徐黎丽:《“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问题”的再认识》,《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5) 杨成胜:《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湖湘沦坛》,2003年第1期。
    (56) 汪金国:《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国民族关系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影响》,《世界民族》,2003年第3期。
    (57) 徐晓萍:《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演进与调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8) 杨建新:《民族迁徙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9) 彭谦:《和谐社会构建中民族关系而临的挑战》,《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0) 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