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结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疆地区古墓葬出土人骨材料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历史学、考古学及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欧罗巴人种的“古欧洲类型”、“地中海东支类型”、“中亚两河类型”,与蒙古人种古代居民及其混杂类型的分布与迁徙情况作较为系统的分析归纳,探讨新疆历史上的楼兰、乌孙、车师、回鹘四个古国古民族的人种结构及其源流。
     本文的研究表明,古楼兰居民主要是地中海东支类型,他们是南帕米尔塞克东进到新疆后与当地人群融合的居民。乌孙人种的主体属于中亚两河类型,公元前二世纪西迁后,不断融入不同的部族,特别是蒙古人种的成分不断增加,形成了黄白两大人种的过渡类型——南西伯利亚人种,其基因的流向主要散布在哈萨克、吉尔吉斯等现代中亚民族之中。古车师人是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相混杂的民族,车师人种中不同的种系成分来源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欧罗巴人种成分与西方文化(人群)进入新疆有关,蒙古人种来源于东部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随着前、后车师的亡国,人种成分复杂的车师人融入到新疆的各古代民族之中。回鹘人的本体成分主要是北亚蒙古人种,公元840年后西迁回鹘一分为三,甘州回鹘在漫长岁月里发展演变为裕固族。高昌回鹘、葱岭西回鹘分别是西迁回鹘与当地中亚两河类型、地中海东支类型等人种的混血,随着塔里木盆地的回鹘化和伊斯兰化,经过漫长的融合过程,新疆地区的回鹘至元代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近代维吾尔。欧罗巴人种、蒙古人种两大人类群体在新疆地区的交汇、融合,形成了许多由上述两大人种交融而生的混血族群,使得新疆各民族在遗传结构上带有浓郁的基因多态性、复杂性特点。
Xinjia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history, has been an area with multi nationalities for long tim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and genic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peoples has got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finally evolved into what it is now with quite a few minorities living together in Xinjia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ncient residents– Europoid, Mongoloid and the mixed type of the two– has changed constantly and formed the racial diversity of ancient people in Xinjiang.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n bone materials from Xinjiang ancient cemeteries and the findings of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Europoid, Proto-European type, Mediterranean type, Pamir-Ferghana type, Mongoloid ancient population and the mixed type; and researches into the racial anthr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origin of Loulan, Wusun, Cheshi and Uyghur ancient popul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6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It introduces the geography, peoples of Xinjiang; defines the time and space frame, the objects, and the archa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illustrates the purpose and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is about Loula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ancient anthropological materials, ancient Loulan population mainly belongs to the eastern branch of Mediterranean type. When southern Pamirs Saka moved eastward into Xinjiang and further along the Tarim Basin, they integrated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Ancient Loulan has existed from as early as Han Dynasty. With the initiation of the Silk Road, by Eastern Han and Wei Jin period, Zhangshi of turkestan started to garrison Loulan and opened up wasteland to grow food grain. This is a period during which most Han people entered this reg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eastern branch of Mediterranean type and Mongoloid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gradually. This can be seen from the anthropological materials from the Eastern Han grave in suburb of Loulan city. At the end of 4th century AD, du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this group of people finally quit Loulan and distributed into eastern Xinjiang.
     Chapter three is about Wusun Type. The main part of Wusun people belongs to Pamir-Ferghana type. They inhabited in the wide range around Hami– from west of Hosi Corridor and Dunhuang to east of Xinjiang Tianshan Mountains– in the early phrase. In BC 2nd century, they migrated westward and occupied wide area with Yili River basin and Issyk Lake as the centre. They integrated with local Saka and Yueh-chih. With the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peoples and ethnics around Tarim Basin, this fusion merged into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percentage of Mongoloid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consequently formed a transition type of Mongoloid and Europoid– South Siberia type. Their gene existed in modern Central Asian peoples, such as Kazak, Kirghizia, etc.
     Chapter four is about Cheshi people.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physical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ve materials from Alagou, Yanhai and Subeixi ancient cemeteries, ancient Cheshi people are established on two kinds of mixed types: 1) the mixture of Pamir-Ferghana type, the eastern branch of Mediterranean type, ancient European type and their mixture, 2) the mixture of Mongoloid and Europoid. The different branches of Cheshi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Europoid part is linked with the entering of western culture; Mongoloi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eastern cultures. At least from Warring States period, Subeixi culture has linked to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simultaneously. After the collapse of Cheshi, they merged into various ancient Xinjiang peoples.
     Chapter five is about Uyghur people. The main body of Ancient Uyghur people belongs to Northern Asia Mongoloid. After AD 840, it separated into three parts. The northern Asian people characteristics of Ganzhou Uyghur was gradually diluted by eastern Asian Mongoloid and evolved into Yugu finally. The anthr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could be identified clearly from the providers in Dunhuang Murals and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Gannan Yugu people. Gaochang Uyghur integrated with local Europoid and Mongoloid types gradually. But the figures of the providers in murals of Gaochang Uyghur temple in Beiting remain the Mongoloid characteristic. Congling Uyghur, which move to Central Asian Steppe, occupied the region west of Pamirs at first and established the powerful Qarakhnid Dynasty in the 9th-12th century. This part of Uyghur in Central Asian integrated with the local peoples and then moved their capital to Kashkar on the upp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They finally annexed Gaochang Uyghur. With the Uyghurizing and Islamizing in Tarim Basin, Xinjiang Uyghur formed a new community– Uighur during the long integration process over 6-7 centuries.
     Chapter 6 is the summary.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d into the racial anthropological structure, the origin and the evolution of Loulan, Wusun, Cheshi and Uyghur ancient population on the basis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It concludes that the whole Central Asia including Xinjiang is an area where the Europoid type and Mongoloid type blended and integrated. The two types of peoples finally evolved into many mixed races and as a result led to the polymorphism and complexity on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Xinjiang peoples.
引文
1.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崔银秋:《新疆古代居民线粒体DNA研究——罗布泊与吐鲁番》,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3.潘其风:《20世纪我国古人类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四川文物》2008年第2期,25-37页。
    4.朱泓:《中国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69-77页;
    5.朱泓:《近年来我国古人骨研究前沿领域的新进展》,《史学集刊》2008年9月第5期,3-5页。
    6.朱泓:《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种族》,《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60-65页。
    7.张敬雷、常娥、朱泓:《古人骨研究跨世纪的新进展》,《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二辑,辽海出版社,2007年12月,178-189页。
    8.韩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骨研究》,《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36l-384页。
    9.韩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种系成分之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371-390页。
    10.韩康信:《新疆阿拉沟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71-122页。
    11.韩康信、张君等:《察吾呼三号、四号墓地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299-337页。
    12.韩康信:《新疆洛甫山普拉古墓人骨的种系问题》,《人类学学报》1988年8月第7卷第3期,239-248页
    13.韩康信、左崇新:《新疆洛浦桑普拉古代丛葬墓头骨的研究与复原》,《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91-99页。
    14.韩康信:《新疆楼兰城郊古墓人骨人类学特征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86年第5卷3期,227-242页。
    15.韩康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1-377页。
    16.韩康信:《塔吉克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新疆文物》1988年第1期,32-35页。
    17.韩康信:《塞、乌孙、匈奴、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8-413页。
    18.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的种族人类学研究和维吾族的体质特点》附表:新疆地区古代人头骨测量资料(男性),《西域研究》1991年第2期,1-13页。
    19.韩康信、潘其风:《新疆昭苏土墩墓古人类学材料的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503-523页。
    20.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的初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61-71页。
    21.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22.韩康信、潘其风:《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245-263页。
    23.韩康信、潘其风:《关于乌孙、月氏的种属》,《西域史论丛》第三辑,1990年。
    24.潘其风:《圆沙古城墓地出土人骨的观察与研究》(待刊)。
    25.潘其风:《1995年及1997年尼雅遗址出上的干尸和颅骨的观察研究》,《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中村印刷株式会社,1999年,日本东京,161- 176页。
    26.张君:《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人骨的主要研究结论》,《200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印刷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61-63页。
    27.陈靓:《鄯善苏贝希青铜时代墓葬人骨的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237-254页。
    28.陈靓:《鄯善苏贝希墓葬人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4期。65-78页。
    29.陈靓:《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23-340页。陈靓:《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1年。
    30.陈靓:《新疆石河子南山石堆墓人骨的种系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69-80页。
    31.陈靓:《石河子南山石堆墓出土颅骨研究》,《新疆文物》1999年第1期,66-75页。
    32.陈靓:《索墩布拉克墓地人骨人类学特征》,《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87-98页。
    33.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年第7期,79-94页。
    34.陈靓、汪洋:《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人骨的人种学研究》,《人类学学报》2005年8月第24卷第3期,188-197页。
    35.张全超、陈靓:《新疆喀什地区晋唐时期古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368-377页。
    36.张全超、崔银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270-273页。
    37.王博:《新疆楼兰铁板河女尸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68-71页。
    38.王博等:《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83-87页。
    39.崔静、王博:《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99年2月第18卷第1期,75-77。
    40.邵兴周、王博:《扎洪鲁克二号墓两具古尸的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第72-77页。
    41.王博:《阿勒泰古墓出土人颅的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文物》2005年第4期,38-41页。
    42.王博、常喜恩、崔静:《天山北路古墓出土人颅的种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24卷第1期,97-107页。
    43.崔静、王博、吐尔逊江、甘子明:《新疆和田民乐县尼雅遗址墓葬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解剖学杂志》2000年23卷1期,84-86页。
    44.邵兴周,王博:《吐鲁番盆地古墓人颅的种系研究一洋海古墓》,《新疆文物》1991年第3期,44-53页。
    45.崔静、邵兴周:《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墓葬和遗址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解剖学杂志》1996年19卷5期,444-449页。
    46.新疆博物馆等:《阿图什发现人头骨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81-85页。
    47.新疆医学院人体解剖研究室等:《温宿县包孜东乡古墓人颅的研究》,《新疆文物》1986年第2期,15-22页。
    48.邵兴周、王博:《包孜东M41古墓颅骨的研究》,《新疆文物》1990年第1期,23-31页。
    49.邵兴周、王博、孟丽珍:《新源县鱼塘古墓三具改形女颅的研究》,《新疆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4卷第2期,81-89页。
    50.邵兴周、王博:《木垒县古墓及出土颅骨的研究》,《新疆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12卷第1期,70页;《新疆文物》1988年第1期,34-50页。
    51.邵兴周、崔静、杨振江等:《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7卷第2期,153页。
    52.邵兴周等:《洛浦县山普拉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8年2月第7卷第1期,26-38页。
    53.邵兴周、崔静等:《新疆洛浦县山普拉人下颌骨的研究(一)》,《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7卷第2期,153-154页。
    54.王博、傅明才:《库车县麻扎甫塘古墓出土人颅骨的人种研究》,《新疆文物》2007年第1期,61-64页。
    55.巫新华、王睦等:《于田县昆仑山流水26号墓葬出土人骨架的古病理学——人类学初步研究》,《新疆文物》2007年第2期,60-62页。
    56.何惠琴、徐永庆:《新疆哈密五堡古代人学颅骨测量的种族研究》,《人类学学报》2002年5月第21卷第2期,102-110页。
    57.王博、崔静:《新疆哈密五堡古墓M151、M152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文物》1995年第1期,28-43页。
    58.王博:《吐鲁番盆地青铜时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交河故城保护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387-395页。
    59.崔静、邵兴周、王桂荣:《吐鲁番交河故城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 47-52页。
    60.王博:《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墓葬出土人颅骨的种族研究》,《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69-79页。
    61.王炳华:《新疆古尸发掘及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92年第4期,80-88页。
    62.张玉忠:《新疆古代干尸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综述》,《新疆文物》1992年第4期,89-96页。
    63.刘学堂:《考古发现的头骨穿孔现象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2期,49-67页。
    64.吕恩国:《论颅骨穿孔和变形》,《新疆文物》1993年第1期,107-120页。
    65.梁勇:《新源县铁木里克古墓人牙病分析》,《新疆文物》1987年第3期,92-110页。
    66.金建中、何惠琴:《中国新疆哈密等地区古人骨分子人类学研究》,《200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印刷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70-71页。
    67.何惠琴、金建中等:《3200年前中国新疆哈密古人骨的mtDNA多态性研究》,《人类学学报》2003年11月第22卷第4期,329-337页。
    68.金海燕、张全超、朱泓:《ICP-AES法测定古代车师人肋骨中的痕量元素》,《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第2期,223-225页。
    69.崔银秋、周慧:《从MtDNA研究角度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遗传结构的变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第31卷,34-36页。
    70.谢承志、崔银秋、李春香、蔡大伟、王海晶、朱泓、周慧:《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研究新疆小河古代样本的DNA》,《分析化学》2007年5月第35卷第5期,658-662页。
    71.崔银秋、段然慧等:《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8月第23卷,1510-1514页。
    72.刘伟强、崔银秋、张全超、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封闭人群常染色体基因座D5S818、D7S820和D13S317遗传多态性》,《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1月第33卷第1期,1-4页。
    73.段然慧、刘伟强、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封闭人群DYS19和DYS390多态性研究》,《人类学学报》2004年11月第23卷第4期,326-330页。
    74.谢承志、李春香、崔银秋、张全超、周慧、朱泓:《尼雅遗址古代居民线粒体DNA研究》,《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51-55页。
    75.孟宪安、陈保兴、郭明英、康洁、李永国、路世强、张霄:《穷克科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小考》,《黑龙江医药》2007年第4期,349-350页。
    76.段然慧、崔银秋、周慧、朱泓:《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隔离人群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遗传学报》2003年5月第30卷第5期,437-442页。
    77.崔银秋、段然慧、朱泓、李惟、周慧:《吐鲁番盆地古代居民的线粒体DNA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52-356页。
    78.崔银秋、张全超、段然慧、朱泓、周慧:《吐鲁番盆地青铜至铁器时代居民遗传结构研究》,《考古》2005年第7期,83-88(总563-568)页。
    79.张全超、常喜恩、刘国瑞:《新疆巴里坤县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西域研究》2009年第3期,45-49页。
    80.谢承志、刘树柏等:《新疆察吾呼沟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7月第43卷第4期,538-540页。
    81.张全超、王明辉、金海燕、朱泓:《新疆和静县察吾呼沟口四号墓地出土人骨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人类学学报》2005年8月第24卷第4期,328-333页。
    82.刘武、张全超、吴秀杰、朱泓:《新疆及内蒙古地区青铜一—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的分析》,《人类学学报》2005年2月第24卷第1期,32-53页。
    83.张全超、朱泓、金海燕:《新疆罗布淖尔古墓沟青铜时代人骨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6期,99-103页。
    84.崔银秋、许月、杨亦代、谢承志、朱泓、周慧:《新疆罗布诺尔地区铜器时代古代居民mtDNA多态性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7月第30卷第4期,650-652页。
    85.张全超、李溯源:《新疆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古代居民的食物结构分析》,《西域研究》2006年第4期,78-81页。
    86.金海燕、张全超、宇博:《新疆青铜时代古代人骨中痕量元素的ICP-AES法测定》,《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4月第2期,228-230页。
    87.谢承志、李春香、崔银秋、蔡大伟、王海晶、朱泓、周慧:《新疆山普拉古代居民线粒体DNA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17卷(7期),871-877页。
    88.张全超、朱泓:《新疆鄯善洋海青铜时代居民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调查》,《人类学学报》2006年5月第25卷第2期,102-105页。
    89.刘政、高扬、张全超、朱泓:《新疆洋海墓地青铜时代居民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及构成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月第32卷第1期,165-167页。
    90.葛斌文、王海晶、谢承志、崔银秋、朱泓、周慧:《新疆扎滚鲁克古代人群的线粒体DNA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年11月第46卷第6期,1206-1210页。
    91.高诗珠、崔银秋、杨亦代、段然慧、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朱泓、周慧:《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圆沙古城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第38卷第2期,《中国科学》杂志社,136– 146页。
    92.崔银秋、高诗珠、谢承志、张全超、王海晶、朱泓、周慧:《新疆塔里木盆地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分析》,《科学通报》,2009年第54卷第19期,《中国科学》杂志社,2912 - 2919页。
    93.谢承志:《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古代人群及山西虞弘墓主人DNA分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94.杨亦代:《新疆圆沙古城遗址古代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95.孙岳枫:《新疆且末古代人群mtDNA多态性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96.谭婧泽、徐智、王玲娥、金建中、金力:《古人骨研究新的发展领域》,选自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编:《吐鲁番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284-293页。
    97.贺菊莲:《从新疆史前考古初探其古代居民饮食文化》,《中国农史》2007年第3期,3-10页。
    98.常娥:《古DNA分析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文物春秋》2004年第1期,22-31页。
    99.黄颖:《古DNA技术:民族考古学研究的新视角》,《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30卷(总第147期),76-81页。
    100.周慧、万成、朱泓:《古人骨DNA的提取、扩增、测序与研究》,《北方文物》2001年第3期(总第67期),8-11页。
    101.常娥、朱泓:《古代人骨的分子考古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16-19页。
    102.姚永刚、张亚平:《古老人群mtDNA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科学通报》第48卷第6期2003年3月,632-636页。
    103.姚永刚、张亚平:《线粒体DNA和人类进化》,《动物学研究》2000年10月第21卷第5期,392- 406页。
    104.李春香、崔银秋、周慧:《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探索新疆地区人类起源和迁徙模式》,《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6月第17卷第6期,817-821页。
    105.崔银秋、段然慧等:《新疆古代居民的遗传结构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2月第23卷第12期,2278-2280页。
    106.朱泓:《吉林大学有关古人骨DNA的研究》,《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28日第7版。
    107.朱泓、周慧:《新疆地区古代DNA研究的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2002年12月27日第7版。
    108.朱泓、张全超:《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5月第3期,86-92页。
    109.张帆、李辉、黄颖、谭蜻泽、张丽苹、徐智、金建中、卢大儒、金力:《中国若干考古遗址古DNA样本的初步探索》,《央民族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月第12卷第1期,40-44页。
    110.张桦:《中国北方古代居民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111.高诗珠:《中国西北地区三个古代人群的线粒体DNA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12.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113.王明辉:《青海考古首次发现欧洲人种遗迹》,《中国文物报》2002年5月20日(总1011期)。
    114.崔静、王博、邵兴周:《新疆出土近代维吾尔族颅骨的初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7月第20卷第3期,103-111页。
    115.崔静、邵兴周、王静兰等:《新疆哈萨克族体质特征调查》,《人类学学报》1991年11月第10卷第4期,305 -313页。
    116.邵兴周、崔静、王静兰、王海涛、阿古:《新疆托里县哈萨克族体质特征调查》,《泸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1卷第6期,397-400页。
    117.邵兴周、崔静、朱新安、扬振江等,《新疆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体质特征》,《人类学学报》1987年11月第6卷第4期,315-323页。
    118.邵兴周、崔静、王静兰等:《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体质特征调查》,《人类学学报》1990年5月第9卷第2期,113-121页。
    119.邵兴周、王笃伦等:《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体质特征的调查》,《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7卷第2期,154页。
    120.邵兴周、王笃伦、崔静等:《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体质特征调查》,《人类学学报》1984年11月第3卷第4期,349-362页。
    121.郑连斌、崔静等:《乌孜别克族体质特征研究》,《人类学学报》2004年2月第23卷第1期,35-45页。
    122.王静兰、邵兴周、崔静等:《新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体质特征调查》,《人类学学报》1993年5月第12卷第2期,137 -146页。
    123.艾琼华、赵建新、肖辉等:《新疆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学学报》1994年2月第13卷第1期,46-55页。
    124.艾琼华、肖辉、赵建新等:《维吾尔族的体质特征研究》,《人类学学报》1993年11月第12卷第4期,357 -365页。
    125.沈晶晶、谭毓绘等:《新疆维族人群HLA-DR-DQ单倍型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7年8月第1卷第4期,234-238页。
    126.张咸宁、刘宇刚等:《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HLA-DQA1、-DQB1两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及与25个种族或民族的比较分析》,《遗传学报》1998年第25卷第3期,
    193-198页。
    127.俞民澍、邱信芳等:《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群体线粒体DNA多态性的研究》,《中国科学B辑》1988年第1期,60-70页。
    128.黄耀江、米佳、刘越、刘丽娜、李雪、许宙、冯金朝:《甘肃裕固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其族源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2008年第4期,649-652页。
    1.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肖小勇:《关于新疆史前研究的讨论》,《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74-83页。
    3.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古十五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4.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工作的新发展(1979-1989)》,《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343-351页。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169-183页。
    7.汤士华、陈爱峰:《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9年第1期,128-132页。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
    10.黄振华、张广达:《苏联的乌孙考古情况简述》,选自《乌孙研究》附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185-200页。
    11.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7-490页。
    12.水涛:《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6-47页。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队:《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新疆文物》1988年第3期。
    14.陈戈:《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1-35页。
    1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年第4期,1-12页。
    1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三号墓地》,《新疆文物》1994年第2期,1-20页。
    1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年第6期,42-57页。
    18.陈戈:《新疆史前时期又一考古学文化——苏贝希文化试析》,《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153-171页。
    19.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葬》,《考古》1984年第1期,41-50页。
    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吐鲁番艾丁湖古墓葬》,《考古》1982年第4期。
    21.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洋海墓地出土文物》,《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28-40页。
    2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考古新收获——鄯善洋海墓地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04年第1期,1-66页。
    2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新收获》,《考古》2005年第5期,3-7页。
    2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县洋海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1-27页。
    2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县洋海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28-49页。
    2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县洋海三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50-68页。
    2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年第1期,114-119页。
    2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3年第2期,8-46页。
    2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336-398页。
    30.伊弟利斯、李文瑛、胡兴军:《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0期,4-41页。
    31.新疆博物馆、巴州文管所、且末县文管所:《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8年第4期,1-53页;
    32.新疆博物馆文物队:《且末县扎滚鲁克五座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2-18页。
    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1-21页。
    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3年第1期,89-136页。
    35.龚国强等:《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9期,21-32页。
    3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新疆文物》1999年第3、4期1-18页。
    3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吐尔墓地第一次发掘》,《考古》2002年第6期,14-29页。
    3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4期,1-14页。
    3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古墓》,《新疆文物》1994年第4期,12-19页。
    40.张玉忠、邢开鼎:《石河子市南山发现一批2000多年前的墓葬》,《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100页。
    4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新疆文物》1999年第1期,1-7页。
    4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年第8期,38-46页。
    4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325-361页。
    44.陈戈:《略论焉不拉克文化》,《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81-96页。
    45.陈戈:《焉不拉克文化补说》,《新疆文物》1999年第1期,48-52页。
    46.王博等:《哈密焉不拉克墓葬的分期问题》,《新疆文物》1990年第3期,30-38页。
    47.李文瑛:《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单人葬、合葬关系及相关问题探讨》,《新疆文物》1997年第2期,24-28页。
    48.常喜恩:《哈密市雅满苏矿林场办事处古代墓葬》,《中国考古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年,274-275页。
    4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5-12页。
    5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五堡墓地151、152号墓葬》,《新疆文物》1992年第3期,1-10页。
    5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23-30页。
    52.新疆文物局等:《交河故城1993、1994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8年,18-73页。
    5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6年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墓地汉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9期,46-54页。
    5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交河沟西1994-1996年度考古发掘报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4-43页。
    55.伊弟利斯、张玉忠:《1993年以来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述略》,《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39-72页。
    5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1998年第12期,28-37页。
    5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以北地区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6年第1期,16-21页。
    58.岳峰、于志勇:《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以北地区1996年考古调查》,《考古》1999年第4期,11-17页。
    59.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第二卷,日本中村印利株式会社,1999年,3-311页。
    60.新疆博物馆文物队:《新源县七十一团一连渔场遗址》,《新疆文物》1987年第3期。
    6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新疆新源县七十一团一连渔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3期,5-15页。
    62.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63.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83-201页。
    64.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18-22页。
    65.吐鲁番地区文管所:《阿拉沟竖穴木棺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1年第2期,18-20页。
    66.张玉忠:《天山阿拉沟考古考察与研究》,《西北史地》1987年第3期,10-80页。
    6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洛浦县山普拉II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11-35页。
    6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洛浦山普拉古墓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89年第2期,。
    6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察吾乎四号墓地1986年度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7年第1期。
    7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乎沟四号墓地1987年度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8年第4期。
    7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乎沟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
    7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三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0年第1期。
    7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五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2年第2期。
    7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2年第4期。
    7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等《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一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年第1期,75-99页。
    7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二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6期,511-518页。
    7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三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0期,882-889页。
    78.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42-50页。
    79.李遇春:《新疆发现的彩陶》,《考古》1959年第3期,153-154页。
    80.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考古组:《昭苏古代墓葬试掘简报》,《文物》1962年第7、8期,98-107页。
    8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查布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年第8期,17-28页。
    8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2年第3、4期,13-53页。
    83.吐尔逊·艾沙:《罗布淖尔地区东汉墓发掘及其初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128-133页。
    84.穆舜英:《楼兰古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310-312页。
    85.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199-216页。
    86.张铁男:《叶城县群艾山亚古墓地和恰木萨克》,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文物出版社,2002年。
    8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温宿县包孜东墓葬群的调查和发掘》,《新疆文物》1986年第2期,1-13页。
    1.穆舜英、张平主编:《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2.丁晓仑编著:《尼雅遗址》,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年。
    3.王博、吴艳春、祁小山:《新疆历史图说》,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5.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6.安志敏:《中亚东部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38-249页。
    7.王明哲、王炳华:《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8.王锺翰:《中国民族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林梅村:《开拓丝绸之路的先驱——吐火罗人》,《文物》1989年第1期。
    10.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9-23页。
    11.王欣:《吐火罗人的族属与族源》,《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总第29期),101-107页。
    12.王欣:《吐火罗人的族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月第31卷第
    1期,102-105页。
    13.林梅村:《中国所出佉卢文书研究综述》,《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
    14.王欣:《睹火罗故国与吐火罗人》,《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
    15.王明哲、王炳华:《从文献和考古资料论乌孙历史的几个重大问题》,选自《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1-41页。
    16.钱伯泉:《乌孙的西迁、扩散和消失》,《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115-121页。
    17.羽田亨:《西域文化史》(耿世民译)第二章《西域的民族》,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8.余太山:《乌孙考》,《西北史地》1988年第1期。见《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第92页《乌孙考》文摘。
    19.黄振华、张广达:《苏联的乌孙考古情况简述》,选自《乌孙研究》附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185-200页。
    20.尼合买德·蒙加尼:《哈萨克族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洪涛:《关于乌孙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22-94页。
    22.钱伯泉:《乌孙的种族及其迁徙》,《西域研究》1997年第4期,28-39页。
    23.戴春阳:《乌孙故地及相关问题考略》,《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总第113期),38-46页。
    24.高荣:《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42期),23-32页。
    25.钱伯泉:《乌孙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104-112页。
    26.任冰心:《乌孙居住地探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57-60页。
    27.林梅村:《祁连与昆仑》,《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113-116页。
    28.水涛:《“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文物》2008年第12期,86-90页。
    29.水涛:《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98-101页。
    30.张光直:《考古学上所见汉代以前的西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二本,1970年。
    31.钱伯泉:《哈萨克族族源新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68-74页。
    32.续西发:《哈萨克族的族称、族源和系谱》,《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3-17页。
    33.付欣:《哈萨克族先民及其风俗信仰再探析》,《安徽文学》2007年第11期,208-209页。
    34.贾合甫·米尔扎汗:《乌孙与哈萨克族的源流关系》,《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99-102页。
    35.洪涛:《也谈哈萨克族族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2卷第3期,10-14页。
    36.李方:《西汉征讨西域楼兰、姑师军事力量考》,见汤士华、陈爱峰:《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9年第1期,128-132页。
    37.薛宗正:《车师考——兼论前、后二部的分化及车师六国诸问题》,《兰州学刊》2009年第8期,12-23页。
    38.李树辉:《车师(姑师)的语源语义及源流考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82-90页。
    39.钱伯泉:《乌揭——阿尔泰历史和草原丝路的早期主人》,《西域研究》2000年第4期,12-23页。
    40.钱伯泉:《维吾尔族的族源及其先民的西迁》,《西域研究》1996年第3期,52-61页。
    41.魏良:《维吾尔族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再思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83-88页。
    42.李树辉:《回鹘西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五》,《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6月第22卷第2期,25-34页。
    43.田卫疆:《漠北回鹘汗国在西域诸地的活动及其后果》,《西域研究》2000年第2期,14-25页。
    44.高自厚:《甘州回鹘渊源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0-17页。
    4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
    46.杨富学:《敦煌回鹘文化遗产及其重要价值》,《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32卷第1期,82-86页。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49.勒柯克:《火州》,A·V·LeCop,Chotscho,Berlin,1913。
    50.勒柯克:《中亚与新疆古代晚期的佛教文物》,Die Buddhistche Spa〞tantike in Mittelasien. Berlin,Ⅰ~Ⅶ,1922~1933。
    51.孟凡人,《新疆柏孜克里克窟寺流失域外壁画述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43-61页。
    52.杨承兴:《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居民及其语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8卷第1期,51-54页。
    53.钱伯泉:《大石国史研究——喀喇汗王朝前期史探微》,《西域研究》2004年第4期,37-46页。
    54.魏良弢:《关于喀拉汗王朝起源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58-63页。
    55.李树辉:《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及建立时间》,《西域研究》2004年第4期,47-57页。
    56.李树辉:《回鹘西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五》,《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第22卷第2期,26-38页。
    57.耿世民:《试论塔里木盆地民族的融合和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新疆历史论文续集》,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
    58.谢贵平、安晓平:《新疆南疆种族的历史变迁与统一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年12月第18卷第4期,23-28页。
    59.苗普生:《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维吾尔族的形成与发展》,《西域研究》2005年第4期,1-8页。
    60.林干:《关于匈奴、东胡、突厥三大族系人种的探索》,《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1-10页。
     [2]水涛:《“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文物》2008年第12期,86-90页。
    [3]王博:《阿图什发现人头骨的调查及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81-85页。
    [4]目前针对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界定标准以及具体的年代范围还存在着争论,因此有学者在阶段划分中不使用这些概念。
    [5]肖小勇:《关于新疆史前研究的讨论》,《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74-83页。
    [6]此章的材料主要参见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本文有关新疆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成果及结论基本采用邵会秋博士论文的观点。
    [7]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李述礼译,上海书店,1984年。
    [8]详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69-183页。
    [9]李遇春:《新疆发现的彩陶》,《考古》1959年第3期,153-154页。
    [10]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考古组:《昭苏古代墓葬试掘简报》,《文物》1962年第7、8期,98-107页。
    [11]王炳华:《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
    [12]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6-46页。
    [1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23-30页。
    [1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年第4期,1-1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三号墓地》,《新疆文物》1994年第2期,1-2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年第6期,42-57页。
    [15]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洋海墓地出土文物》,《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28-4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考古新收获——鄯善洋海墓地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04年第1期,1-66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新收获》,《考古》2005年第5期,3-7页。
    [1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3年第2期,8-46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年第1期,114-119页。
    [17]新疆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8年第4期,1-53页;新疆博物馆文物队:《且末县扎滚鲁克五座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2-18页;新疆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1-21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3年第1期,89-136页。
    [18]龚国强等:《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9期,21-32页。
    [1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新疆文物》1999年第3、4期1-18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吐尔墓地第一次发掘》,《考古》2002年第6期,14-29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4期,1-14页。
    [2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年第8期,17-28页。
    [2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2年第3、4期,13-53页。
    [22]伊弟利斯、张玉忠:《1993年以来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述略》,《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39-7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以北地区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6年第1期,16-21页;岳峰、于志勇:《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以北地区1996年考古调查》,《考古》1999年第4期,11-17页。
    [2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古墓》,《新疆文物》1994年第4期,12-19页;张玉忠、邢开鼎:《石河子市南山发现一批2000多年前的墓葬》,《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10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年第8期,38-46页。
    [2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洛浦县山普拉II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11-35页。
    [25] A.基思:《塔里木盆地古墓地出土的头骨》,《英国人类学研究所杂志》第59卷,1929年,149-180页。转引自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26] C.H.约尔特吉、A.沃兰特:《东土耳其斯坦考古考察发现的人类头骨和体骨》,《西北科学考察团报告》,1942,第7卷(德文版)。转引自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27] A.H.优素福维奇:《罗布泊湖附近出土的古代人头骨》,《人类学和民族学博物馆论集》,1949,第10卷(俄文版)。转引自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28]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29]韩康信:《塞、乌孙、匈奴、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8-413页;韩康信、潘其风:《关于乌孙、月氏的种属》,《西域史论丛》第三辑,1990年;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的种族人类学研究和维吾族的体质特点》附表:新疆地区古代人头骨测量资料(男性),《西域研究》1991年第2期,1-13页。
    [30]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
    [31]朱泓:《近年来我国古人骨研究前沿领域的新进展》,《史学集刊》2008年9月第5期,3-5页。
    [32]崔银秋:《新疆古代居民线粒体DNA研究——罗布泊与吐鲁番》,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33]朱泓:《中国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69-77页;张敬雷、常娥、朱泓:《古人骨研究跨世纪的新进展》,《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二辑,辽海出版社,2007年12月,178-189页。
    [34]朱泓、周慧:《新疆地区古代DNA研究的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2002年12月27日第7版;崔银秋、段然慧等:《新疆古代居民的遗传结构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第12期,2278-2280页;朱泓、张全超:《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5月第3期,86-92页;李春香、崔银秋、周慧:《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探索新疆地区人类起源和迁徙模式》,《自然科学进展》第17卷第6期,2007年6月,817-821页;姚永刚、张亚平:《古老人群mtDNA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科学通报》第48卷第6期2003年3月,632-636页;常娥:《古DNA分析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文物春秋》2004年第1期,22-31页;常娥、朱泓:《古代人骨的分子考古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南方文物》2008年第2期,16-19页;朱泓:《近年来我国古人骨研究前沿领域的新进展》,《史学集刊》2008年9月第5期,3-5页。
    [35]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36]韩康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1-377页;韩康信:《塔吉克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新疆文物》1988年第1期,32-35页。
    [37]陈靓、汪洋:《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人骨的人种学研究》,《人类学学报》2005年8月第24卷第3期,188-197页。
    [38]新疆医学院人体解剖研究室等:《温宿县包孜东古墓人颅的研究》,《新疆文物》1986年第2期,15-22页;邵兴周、王博:《包孜东M41古墓颅骨的研究》,《新疆文物》1990年第1期,23-31页。
    [39]王博、傅明才:《库车县麻扎甫塘古墓出土人颅骨的人种研究》,《新疆文物》2007年第1期,61-64页。
    [40]韩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骨研究》,《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361-383页。
    [41]穆舜英:《楼兰古尸的发现及其研究》,《新疆文物》1992年第3期,61页;王博:《新疆楼兰铁板河女尸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68-71页;韩康信:《新疆楼兰城郊古墓人骨人类学特征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86年8月第5卷第3期,227-242页。
    [42]韩康信、张君等:《察吾呼三号、四号墓地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299-337页。
    [43]张君:《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人骨的主要研究结论》,《200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印刷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61-63页。
    [44]邵兴周、王博:《扎洪鲁克二号墓两具古尸的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72-77页;邵兴周、王博:《扎洪鲁克2号墓古尸研究》,《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400-408页;王博:《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墓葬出土人颅骨的种族研究》,《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69-79页。
    [45]潘其风:《1995年及1997年尼雅遗址出上的干尸和颅骨的观察研究》,《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中村印刷株式会社,1999年,日本东京,161- 176页;崔静、王博、吐尔逊江、甘子明:《新疆和田民乐县尼雅遗址墓葬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解剖学杂志》2000年23卷1期,84-86页。
    [46]韩康信:《新疆洛普山普拉古墓人骨的种系问题》,《人类学学报》1988年8月第7卷第3期,239-248页;韩康信、左崇新:《新疆洛浦桑普拉古代丛葬墓头骨的研究与复原》,《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91-99页;韩康信:《洛浦山普拉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种系问题》、《洛浦山普拉古代丛葬墓头骨的研究与复原》,《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05-329、330-344页;邵兴周、崔静、杨振江等:《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7卷第2期,153页;邵兴周等:《洛浦县山普拉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8年2月第7卷第1期,26-38页;邵兴周、崔静等:《新疆洛浦县山普拉人下颌骨的研究(一)》,《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7卷第2期,153-154页。
    [47]潘其风:《圆沙古城墓地出土人骨的观察与研究》(待刊)。
    [48]陈靓:《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1年;陈靓:《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23-340页。
    [49]张全超、陈靓:《新疆喀什地区晋唐时期古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368-377页。
    [50]韩康信、潘其风:《新疆昭苏土墩墓古人类学材料的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503-523页。
    [51]陈靓:《新疆石河子南山石堆墓人骨的种系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69-80页。
    [52]陈靓:《索墩布拉克墓地人骨人类学特征》,《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87-98页;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年第7期,79-94页。
    [53]王博:《阿勒泰古墓出土人颅的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文物》2005年第4期,38-41页。
    [54]邵兴周、王博:《木垒县古墓及出土颅骨的研究》,《新疆文物》1989年第1期,34-50页。
    [55]邵兴周等:《新源县鱼塘古墓三具改形女颅的研究》,《新疆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4卷第2期,81-89页。
    [56]韩康信:《新疆阿拉沟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71-175页。
    [57]邵兴周,王博:《吐鲁番盆地古墓人颅的种系研究一洋海古墓》,《新疆文物》1991年第3期,44-53页。
    [58]崔静、邵兴周:《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墓葬和遗址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解剖学杂志》1996年19卷5期,444-449页;崔静、王桂荣等:《吐鲁番交河故城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47-52页。
    [59]陈靓:《鄯善苏贝希青铜时代墓葬人骨的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237-254页。
    [60]何惠琴,徐永庆:《新疆哈密五堡古代人类颅骨测量的种族研究》,《人类学学报》2002年5月第21卷第2期,102-110页;王博、崔静:《新疆哈密五堡古墓M151、M152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文物》1995年第1期,28-43页。
    [61]韩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种系成分之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371-390页。
    [62]王博等:《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83-87页;崔静、王博:《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99年2月第18卷第1期,75-77页。
    [63]王博、常喜恩、崔静:《天山北路古墓出土人颅的种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24卷第1期,97-107页;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64]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65]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66]潘其风:《新疆地区古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收获》,《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讨论会发言提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00年,12- 14页。
    [67]邵兴周、崔静、王静兰、王海涛、阿古:《新疆托里县哈萨克族体质特征调查》,《泸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1卷第6期,397-400页;崔静、邵兴周、王静兰等:《新疆哈萨克族体质特征调查》,《人类学学报》1991年11月第10卷第4期,305 -313页。
    [68]邵兴周、崔静、朱新安、杨振江等:《新疆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体质特征》,《人类学学报》1987年11月第6卷第4期,315-323页。
    [69]邵兴周、崔静、王静兰等:《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体质特征调查》,《人类学学报》1990年5月第9卷第2期,113-121页。
    [70]郑连斌、崔静等:《乌孜别克族体质特征研究》,《人类学学报》2004年2月第23卷第1期,35-45页。
    [71]王静兰、邵兴周、崔静等:《新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体质特征调查》,《人类学学报》1993年5月第12卷第2期,137 -146页。
    [72]艾琼华、赵建新、肖辉等:《新疆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学学报》1994年2月第13卷第1期,46-55页。
    [73]艾琼华、肖辉、赵建新等:《维吾尔族的体质特征研究》,《人类学学报》1993年11月第12卷第4期,357 -365页。
    [74]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年第7期,79-94页。
    [75]张桦:《中国北方古代居民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76]刘武、张全超、吴秀杰、朱泓:《新疆及内蒙古地区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的分析》,《人类学学报》2005年2月第24卷第1期,32-53页。
    [77]孟宪安、陈保兴、郭明英、康洁、李永国、路世强、张霄:《穷克科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小考》,《黑龙江医药》2007年第4期,349-350页。
    [78]刘政、高扬、张全超、朱泓:《新疆洋海墓地青铜时代居民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及构成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月第32卷第1期,165-167页。
    [79]梁勇:《新源县铁木里克古墓人牙病分析》,《新疆文物》1987年第3期,92-96页。
    [80]汤士华、陈爱峰:《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9年第1期,128-132页。
    [81]金海燕、张全超、宇博:《新疆青铜时代古代人骨中痕量元素的ICP-AES法测定》,《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4月第2期,228-230页;张全超、朱泓、金海燕:《新疆罗布淖尔古墓沟青铜时代人骨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6期,99-103页。
    [82]金海燕、张全超、朱泓:《ICP-AES法测定古代车师人肋骨中的痕量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第2期,223-225页。
    [83]张全超、王明辉、金海燕、朱泓:《新疆和静县察吾呼沟口四号墓地出土人骨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人类学学报》2005年8月第24卷第4期,328-333页。
    [84]张全超、常喜恩、刘国瑞:《新疆巴里坤县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西域研究》2009年第3期,45-49页。
    [85]张全超、李溯源:《新疆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古代居民的食物结构分析》,《西域研究》2006年第4期,78-81页。
    [86]朱泓、张全超:《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5月第3期,86-92页。
    [87]崔银秋、段然慧等:《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8月第23卷,1510-1514页。
    [88]崔银秋、段然慧、朱泓、李惟、周慧:《吐鲁番盆地古代居民的线粒体DNA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52-356页。
    [89]崔银秋、张全超、段然慧、朱泓、周慧:《吐鲁番盆地青铜至铁器时代居民遗传结构研究》,《考古》2005年第7期,83-88(总563-568)页。
    [90]何惠琴、金建中等:《3200年前中国新疆哈密古人骨的mtDNA多态性研究》,《人类学学报》2003年11月第22卷第4期,329-337页;金建中、何惠琴:《中国新疆哈密等地区古人骨分子人类学研究》,《200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印刷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70-71页。
    [91]崔银秋、许月、杨亦代、谢承志、朱泓、周慧:《新疆罗布诺尔地区铜器时代古代居民mtDNA多态性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7月第30卷第4期,650-652页。
    [92]谢承志、崔银秋、李春香、蔡大伟、王海晶、朱泓、周慧:《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研究新疆小河古代样本的DNA》,《分析化学》2007年5月第35卷第5期,658-662页。
    [93]谢承志、刘树柏等:《新疆察吾呼沟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7月第43卷第4期,538-540页。
    [94]谢承志、李春香、崔银秋、张全超、周慧、朱泓:《尼雅遗址古代居民线粒体DNA研究》,《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51-55页。
    [95]谢承志、李春香、崔银秋、蔡大伟、王海晶、朱泓、周慧:《新疆山普拉古代居民线粒体DNA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17卷(7期),871-877页。
    [96]孙岳枫:《新疆且末古代人群mtDNA多态性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7]葛斌文、王海晶、谢承志、崔银秋、朱泓、周慧:《新疆扎滚鲁克古代人群的线粒体DNA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年11月第46卷第6期,1206-1210页。
    [98]高诗珠、崔银秋、杨亦代、段然慧、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朱泓、周慧:《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圆沙古城古代居民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第38卷第2期,《中国科学》杂志社,136– 146页;杨亦代:《新疆圆沙古城遗址古代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99]朱泓、周慧:《新疆地区古代DNA研究的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2002年12月27日第7版。
    [100]崔银秋、高诗珠、谢承志、张全超、王海晶、朱泓、周慧:《新疆塔里木盆地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分析》,《科学通报》,2009年第54卷第19期,《中国科学》杂志社,2912 - 2919页。
    [101]谢承志:《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古代人群及山西虞弘墓主人DNA分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2]段然慧、崔银秋、周慧、朱泓:《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隔离人群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遗传学报》2003年5月第30卷第5期,437-442页。
    [103]刘伟强、崔银秋、张全超、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封闭人群常染色体基因座D5S818、D7S820和D13S317遗传多态性》,《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1月第33卷第1期,1-4页。
    [104]段然慧、刘伟强、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封闭人群DYS19和DYS390多态性研究》,《人类学学报》2004年11月第23卷第4期,326-330页。
    [105]于恩艳、张艺、马合木提·哈力克:《新疆塔吉克族人群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研究》,《生物技术》2007年10月第17卷第5期,9-11页。
    [106]塔吉古丽·阿布里克木、吐尔孙江·努尔麦麦提、阿迪力江·卡地尔、马合木提·哈力克:《现代罗布人群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多态性研究》,《生物技术》2008年18(3),16-18页。
    [107]张咸宁、刘宇刚等:《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HLA-DQA1、-DQB1两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及与25个种族或民族的比较分析》,《遗传学报》1998年第25卷第3期,193-198页。
    [108]俞民澍、邱信芳等:《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群体线粒体DNA多态性的研究》,《中国科学B辑》1988年第1期,60-70页;沈晶晶、谭毓绘等:《新疆维族人群HLA-DR-DQ单倍型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7年8月第1卷第4期,234-238页。
    [110]穆舜英:《古楼兰文明的发现及研究》,侯灿:《论楼兰城的发展及其衰废》,均见穆舜英、张平主编:《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1-9页、20-54页。
    [111]穆舜英、张平主编:《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孟凡人:《楼兰新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113] C.H.约尔特吉、A.沃兰特:《东土耳其斯坦考古考察发现的人类头骨和体骨》,《西北科学考察团报告》,1942,第7卷(德文)版。转引自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114]吐尔逊·艾沙:《罗布淖尔地区东汉墓发掘及其初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128-133页。
    [115]韩康信:《新疆楼兰城郊古墓人骨人类学特征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86年8月第5卷第3期,227-242页。
    [116]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帕米尔高原古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199-216页。
    [117]韩康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1-377页。韩康信:《塔吉克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新疆文物》1988年第1期,32-35页。
    [11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新疆文物》1999年第3、4期,1-8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吐尔墓地第一次发掘》,《考古》2002年第6期,14-29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4期,1-14页。
    [119]陈靓、汪洋:《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人骨的人种学研究》,《人类学学报》2005年8月第24卷第3期,188-197页。
    [1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温宿县包孜东墓葬群的调查和发掘》,《新疆文物》1986年第2期,1-13页。
    [121]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2]新疆医学院人体解剖研究室等:《温宿县包孜东乡古墓人颅的研究》,《新疆文物》1986年第2期,15-22页。
    [1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洛浦山普拉古墓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89年第2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124]韩康信:《新疆洛普山普拉古墓人骨的种系问题》,《人类学学报》1988年8月第7卷第3期,239-248页;韩康信、左崇新:《新疆洛浦桑普拉古代丛葬墓头骨的研究与复原》,《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91-99页;韩康信:《洛浦山普拉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种系问题》、《洛浦山普拉古代丛葬墓头骨的研究与复原》,《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05-329、330-344页。邵兴周、崔静、杨振江等:《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7卷第2期,153页。邵兴周等:《洛浦县山普拉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8年2月第7卷第1期,26-38页。邵兴周、崔静等:《新疆洛浦县山普拉人下颌骨的研究(一)》,《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7卷第2期,153-154页。
    [125]伊弟利斯、张玉忠:《1993年以来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述略》,《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39-72页。
    [126]潘其风:《圆沙古城墓地出土人骨的观察与研究》(待刊)。
    [12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尼雅遗址以北地区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6年第1期,16-21页;岳峰、于志勇:《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以北地区1996年考古调查》,《考古》1999年第4期,11-17页。
    [128]崔静、王博、吐尔逊江、甘子明:《新疆和田民乐县尼雅遗址墓葬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解剖学杂志》2000年23卷1期,84-86页。
    [129]张铁男:《叶城县群艾山亚古墓地和恰木萨克》,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文物出版社,2002年。
    [130]张全超、陈靓:《新疆喀什地区晋唐时期古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368-377页。
    [131]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18-22页。
    [132]韩康信:《新疆阿拉沟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71-175页。
    [13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年第4期,1-1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三号墓地》,《新疆文物》1994年第2期,1-2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年第6期,42-57页。
    [134]陈靓:《鄯善苏贝希青铜时代墓葬人骨的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237-254页。
    [135]魏东、陈靓:《鄯善苏贝希墓地出土颅骨种系特征的再探讨》(待刊)。
    [136]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7]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138]韩康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古墓出土人头骨》,《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1-377页。
    [139]韩康信:《新疆洛普山普拉古墓人骨的种系问题》,《人类学学报》1988年8月第7卷第3期,239-248页。
    [140]陈靓:《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1年;陈靓:《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23-340页。
    [141]贝格曼:《新疆考古记》,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293-315页。
    [1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1-21页。
    [143]龚国强等:《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9期,21-32页。
    [14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1998年第12期,28-37页。
    [145]邵兴周、王博:《扎洪鲁克二号墓两具古尸的初步研究》,《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第72-77页。
    [146]王博:《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墓葬出土人颅骨的种族研究》,《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69-79页。
    [147]张君:《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人骨的主要研究结论》,《200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印刷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61-63页。
    [148]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149]韩康信:《新疆楼兰城郊古墓人骨人类学特征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86年8月第5卷第3期,227-242页。
    [150]侯灿:《魏晋西域长史治楼兰实证——楼兰问题驳难之一》,《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总第70期),105-111页。建兴本系西晋末帝司马邺的年号,只使用了4年(313一316),但前凉张氏一直奉行建兴年号。
    [151]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二》。
    [152]“三绝三通”指东汉时期,北匈奴势力称霸西域,迫使东汉政权三次从西域撤退,又三次收复西域的曲折经历。此后,东汉对西域的统治日趋稳定,在这“三绝三通”过程中,班超、班勇父子是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
    [153]《三国志》卷三十引《魏略·西戎传》。
    [154]肖之兴:《试释“汉归义羌长”印》,《文物》1976年第7期,86页。见《文物》1975年第7期图版捌:1。
    [155]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
    [156]张君:《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人骨种系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第3期,381-413页;韩康信、谭婧泽、张帆:《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居民种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7]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的初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61-71页。
    [158]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251页。
    [159]朱泓:《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种族》,《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60-65页。
    [160]韩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种系成分之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371-390页。
    [161]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2]安志敏:《中亚东部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38-249页。
    [163]崔银秋、段然慧、朱泓等:《吐鲁番盆地古代居民的线粒体DNA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2-356页。并参见何惠琴:《中国新疆哈密等地区古人骨分子人类学研究》,《200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印刷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印,70-71页。
    [164]朱泓、周慧:《中国边疆地区汉代以后古人骨的研究》,《史学集刊》2006年7月第4期,118-123页。
    [165]崔银秋、段然慧、朱泓、李惟、周慧:《吐鲁番盆地古代居民的线粒体DNA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52-356页。
    [166]崔银秋、段然慧等:《新疆古代居民的遗传结构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2月第23卷第12期,2278-2280页。
    [167]杨亦代:《新疆圆沙古城遗址古代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68]崔静、邵兴周:《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墓葬和遗址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解剖学杂志》1996年19卷5期,444-449页。
    [169]邵兴周等:《新源县鱼塘古墓三具改形女颅的研究》,《新疆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4卷第2期,81-89页。
    [170]陈靓:《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23-340页。
    [171]丁晓仑编著:《尼雅遗址》,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年。
    [172]孟凡人:《尼雅59MNM001号墓的时代与新疆佉卢文资料年代的上限》,《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147-161页。
    [173]孙机:《丰饶角与双蛇杖》,《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次印刷,262-264页。
    [17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176]林梅村:《中国所出佉卢文书研究综述》,《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
    [177]王欣:《睹火罗故国与吐火罗人》,《西域研究》1997年第3期。
     [178]孟凡人:《楼兰古城所出汉文简牍的年代》,《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89-111页。
    
    [180]见《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
    [181]《汉书·乌孙传》。
    [182]《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183]钱伯泉:《乌孙的西迁、扩散和消失》,《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115-121页。
    [184]韩康信:《塞、乌孙、匈奴、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8-413页。
    [185]王明哲、王炳华:《从文献和考古资料论乌孙历史的几个重大问题》,选自《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1-41页。
    [186]这里的土墩墓与西周至春秋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墓葬形式有所不同。由于这些墓葬地表多有较大的封土堆,早期研究者一般称之为土墩墓,因此本文沿用这一称呼。
    [187]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古十五年》,文物出版社,174-175页,1979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考古组:《昭苏古代墓葬试掘简报》,《文物》1962年第7、8期,98-107页。
    [188]韩康信、潘其风:《新疆昭苏土墩墓古人类学材料的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503-523页。
    [189]邵兴周等:《新源县鱼塘古墓三具改形女颅的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第14卷第2期,81-89页。
    [190]朱泓:《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种族》,《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60-65页。
    [191]羽田亨:《西域文化史》(耿世民译)第二章《西域的民族》,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2]余太山:《乌孙考》,《西北史地》1988年第1期。见《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第92页《乌孙考》文摘。
    [193]戴春阳:《乌孙故地及相关问题考略》,《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总第113期),38-46页。
    [194]黄振华、张广达:《苏联的乌孙考古情况简述》,选自《乌孙研究》附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185-200页。
    [195]尼合买德·蒙加尼:《哈萨克族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6]颜师古注《汉书·西域传》:“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
    [197]洪涛:《关于乌孙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22-94页;钱伯泉:《乌孙的种族及其迁徙》,《西域研究》1997年第4期,28-39页。
    [198]王明哲、王炳华:《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199]高荣:《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42期),23-32页。
    [200]钱伯泉:《乌孙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104-112页。
    [201]余太山:《乌孙考》,《西北史地》1988年第1期。见《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92页《乌孙考》文摘。
    [202]任冰心:《乌孙居住地探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57-60页。
    [203]水涛:《“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文物》2008年第12期,86-90页;水涛:《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98-101页。
    [204]水涛:《“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文物》2008年第12期,86-90页;水涛:《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98-101页。
    [205]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206]林梅村:《祁连与昆仑》,《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113-116页。
    [207]张光直:《考古学上所见汉代以前的西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二本,1970年。
    [208]王明辉:《青海考古首次发现欧洲人种遗迹》,《中国文物报》2002年5月20日(总1011期)。
    [209]韩康信、潘其风:《新疆昭苏土墩墓古人类学材料的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503-523页。
    [210]黄振华、张广达:《苏联的乌孙考古情况简述》,选自《乌孙研究》附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185-200页。
    [211]张全超、崔银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270-273页。
    [21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年第8期,17-28页。
    [213]陈靓:《索墩布拉克墓地人骨人类学特征》,《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87-98页;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年第7期,79-94页。
    [2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伊犁地区文物普查队:《伊犁地区文物普查报告》,《新疆文物》1990年第2期,1-56页。
    [2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74页;陈戈:《关于新疆远古文化的几个问题》,《新疆文物》1985年第1期,31-33页。
    [216]陈戈:《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1-35页。
    [217]郭物首先提出了“索墩布拉克文化”的命名,见郭物:《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77-90页。
    [21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年第8期,17-28页。
    [219]韩康信:《塞、乌孙、匈奴、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8-413页。
    [220]陈靓:《索墩布拉克墓地人骨人类学特征》,《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87-98页;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年第7期,79-94页。
    [221]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22]阮秋荣:《新疆尼勒克县吉林台遗存发掘的意义》,《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80-82页。
    [223]吉林台墓葬人骨的研究系张林虎2010年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的内容,本文在此先引用其研究的结论。
    
    
    [224]王欣:《吐火罗人的族属与族源》,《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总第29期),101-107页。
    [225]王欣:《吐火罗人的族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月第31卷第1期,102-105页。
    [226]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9-23页。
    [22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察吾乎四号墓地1986年度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7年第1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乎沟四号墓地1987年度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8年第4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乎沟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三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0年第1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五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2年第2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和静县察吾呼沟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等:《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一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年第1期,75-9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二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6期,511-518页。
    [2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等:《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三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0期,882-889页。
    [229]韩康信、张君等:《察吾呼三号、四号墓地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230]陈靓:《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01年。陈靓:《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23-340页。
    [231]察吾呼古墓群共有5个大的墓地,其中一号、二号、四号和五号属于察吾呼文化,而三号墓地则属于较晚的遗存。
    [232]转引自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
    [233]韩康信:《塞、乌孙、匈奴、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8-413页。
    [234]朱泓:《体质人类学》第34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36]《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237]李方:《西汉征讨西域楼兰、姑师军事力量考》,见汤士华、陈爱峰:《第三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西域研究》2009年第1期,128-132页。
    [238]见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及韩儒林《穹庐集》等前人著述。
    
    
    [239]《北史》卷二《魏本纪》。
    [240]薛宗正:《车师考——兼论前、后二部的分化及车师六国诸问题》,《兰州学刊》2009年第8期,12-23页。
    [2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队:《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新疆文物》1988年第3期。
    [242]陈戈:《新疆史前时期又一考古学文化——苏贝希文化试析》,《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153-171页。
    [243]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洋海墓地出土文物》,《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28-4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考古新收获——鄯善洋海墓地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04年第1期,1-66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新收获》,《考古》2005年第5期,3-7页。
    [244]邵兴周、王博:《吐鲁番盆地古墓人颅的种系研究——洋海古墓》,《新疆文物》,1991年第3期,44-53页。
    [24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年第4期,1-12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鄯善苏贝希墓群三号墓地》,《新疆文物》1994年第2期,1-2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年第6期,42-57页。
    [246]陈靓:《鄯善苏贝希青铜时代墓葬人骨的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237-254页。
    [247]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18-22页。
    [248]吐鲁番地区文管所:《阿拉沟竖穴木棺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1年第2期,18-20页。
    [249]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50]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1-172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169-183页;张玉忠:《天山阿拉沟考古考察与研究》,《西北史地》1987年第3期,10-80页。
    [251]韩康信:《新疆阿拉沟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71-175页。
    [252]新疆文物局等:《交河故城1993、1994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8年,18-73页。
    [25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6年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墓地汉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9期,46-54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交河沟西1994-1996年度考古发掘报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4-43页。
    [254]朱泓、张全超:《中国边疆地区古代居民DNA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5月第3期,86-92页。
    [255]崔银秋、段然慧等:《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8月第23卷,1510-1514页。崔银秋、段然慧、朱泓、李惟、周慧:《吐鲁番盆地古代居民的线粒体DNA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52-356页。
    [256]崔银秋、段然慧、朱泓、李惟、周慧:《吐鲁番盆地古代居民的线粒体DNA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52-356页。
    [257]崔银秋、张全超、段然慧、朱泓、周慧:《吐鲁番盆地青铜至铁器时代居民遗传结构研究》,《考古》2005年第7期,83-88(总563-568)页。
    [258]崔银秋、周慧:《从MtDNA研究角度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遗传结构的变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第31卷,34-36页。
    [259]薛宗正:《车师考——兼论前、后二部的分化及车师六国诸问题》,《兰州学刊》2009年第8期,12-23页。
    [260] (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大月氏》,(唐)张守节正义引万震《南州志》。
    [261]韩康信、潘其风:《关于乌孙、月氏的种属》,《西域史论丛》第三辑,1990年,1-8页。
    [262]王锺翰:《中国民族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63]李树辉:《车师(姑师)的语源语义及源流考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82-90页。
    [264] A.H.优素福维奇:《罗布泊湖附近出土的古代人头骨》,《人类学和民族学博物馆论集》,1949,第10卷(俄文)版。转引自韩康信:《新疆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1-32页。
    [265]韩康信:《塞、乌孙、匈奴、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378-413页。
    [266]韩康信:《塞、乌孙、匈奴和突厥之种族人类学特征》,《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403-404页。
    [26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325-361页;
    [26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五堡墓地151、152号墓葬》,《新疆文物》1992年第3期,1-1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工作的新发展(1979-1989)》,《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343-351页。
    [26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23-3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5-12页。
    [27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考古》1999年第8期,17-28页。
    [27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年第8期,38-46页。
    [272]新疆博物馆文物队:《新源县七十一团一连渔场遗址》,《新疆文物》1987年第3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新疆新源县七十一团一连渔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3期,5-15页。
    [273]陈戈:《新疆伊犁河流域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二辑,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1-35页。
    [274]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42-5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
    [27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新疆文物》1999年第3、4期,1-8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县克孜尔吐尔墓地第一次发掘》,《考古》2002年第6期,14-29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4期,1-14页。
    [27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1-21页。
    [277]龚国强等:《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9期,21-32页。
    [27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1998年第12期。28-37页。
    [280]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阿拉沟竖穴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18-22页。
    [28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年第8期,38-46页。
    [28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古墓》,《新疆文物》1994年第4期,12-19页;张玉忠、邢开鼎:《石河子市南山发现一批2000多年前的墓葬》,《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10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年第8期,38-46页。
    [283]陈靓:《新疆石河子南山石堆墓人骨的种系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69-80页。
    [284]陈靓:《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人骨种系研究》,《新疆文物》1999年第1期,66-75页。
    [285]张全超、崔银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270-273页。
    [286]常喜恩:《哈密市雅满苏矿林场办事处古代墓葬》,《中国考古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年,274-275页。
    [287]王博、常喜恩、崔静:《天山北路古墓出土人颅的种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24卷第1期,97-107页。
    [288]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8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325-361页。
    [290]韩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种系成分之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371-390页。
    [291]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92]何惠琴、徐永庆:《新疆哈密五堡古代人学颅骨测量的种族研究》,《人类学学报》2002年5月第21卷第2期,102-110页。
    [29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五堡墓地151、152号墓葬》,《新疆文物》1992年第3期,1-1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工作的新发展(1979-1989)》,《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343-351页;王博、崔静:《新疆哈密五堡古墓M151、M152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文物》1995年第1期,28-43页。
    [294]何惠琴、金建中等:《3200年前中国新疆哈密古人骨的mtDNA多态性研究》,《人类学学报》2003年11月第22卷第4期,329-337页。
    [29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6年第2期,23-3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哈密——巴里坤公路改线考古调查》,《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5-12页。
    [296]王博等:《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83-87页。崔静、王博:《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99年2月第18卷第1期,75-77。
    [29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325-361页;陈戈:《略论焉不拉克文化》,《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81-96页;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6-46页。
    [298]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299]韩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种系成分之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371-390页。
    [300]张全超、崔银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270-273页。
    [301]邵兴周、王博:《吐鲁番盆地古墓人颅的种系研究——洋海古墓》,《新疆文物》1991年第3期,44-53页。
    [302]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83-201页。
    [303]韩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骨研究》,《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361-383页。
    [304]崔银秋、许月、杨亦代、谢承志、朱泓、周慧:《新疆罗布诺尔地区铜器时代古代居民mtDNA多态性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7月第30卷第4期,650-652页。
    [305]崔银秋、周慧:《从MtDNA研究角度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遗传结构的变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31卷,34-36页。
    [306]穆舜英:《楼兰古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310-312页。
    [307]徐永庆、何惠琴:《人类学观察和测量》,《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397-399页;穆舜英:《楼兰古尸的发现及其研究》,《新疆文物》1992年第3期。亦见《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370-391页;陈芝仪、徐永庆:《楼兰古尸研究综合报告》,《楼兰文化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392-396页。
    [308]王博:《新疆楼兰铁板河女尸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2卷第4期,68-71页。
    [309](瑞典)贝格曼著、王安洪译:《新疆考古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31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336-398页。
    [311]伊弟利斯、李文瑛、胡兴军:《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0期,4-41页。
    [31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2页、15页。
    [313]陈靓:《鄯善苏贝希青铜时代墓葬人骨的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237-254页。
    [314]魏东、陈靓:《鄯善苏贝希墓地出土颅骨种系特征的再探讨》,待刊。
    [315]邵兴周、王博:《吐鲁番盆地古墓人颅的种系研究——洋海古墓》,《新疆文物》,1991年第3期,44-53页。
    [316]韩康信:《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人骨种系成分之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371-390页。
    [317]王博等:《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83-87页。崔静、王博:《新疆哈密寒气沟墓地出土颅骨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99年2月第18卷第1期,75-77页。
    [318]王博、崔静:《新疆哈密五堡古墓M151、M152出土颅骨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文物》1995年第1期,28-43页。何惠琴、徐永庆:《新疆哈密五堡古代人类颅骨测量的种族研究》,《人类学学报》2002年5月第21卷第2期,102-110页。
    [319]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320]韩康信、张君等:《察吾呼三号、四号墓地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299-337页。
    [321]张君:《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人骨的主要研究结论》,《200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印刷技术服务中心,2002年,61-63页。
    [322]陈靓:《索墩布拉克墓地人骨人类学特征》,《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年第7期,79-94页。
    [32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罗布泊小河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吐鲁番学研究》2005年第1期,114-119页。
    [32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480页。
    [325] V.M.马松:《呼罗珊与外阿姆河地区的青铜时代》,《中亚文明史》(第一卷),2002年,160-176页。
    [326] E. E. Kuzmina: Cultural Connections of the Tarim Basin People and Pastoralists of the Asian Steppes in the Bronze Age,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 63-93。
    [327] Mallroy: A Eropean Perspective on Indo-Europeans in Asia, In: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Asia, edited by Victor H.Mair,1998,175-201.
    [328]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29]段然慧:《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古今人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专业博士论文,2003年6月。
    [330]水涛:《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6-47页。
    [331]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32]陈靓:《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墓地出土人头骨研究》,《考古》2003年第7期,79-94页。
    [333]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334]张全超、崔银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270-273页。
    [335]陈靓、汪洋:《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人骨的人种学研究》,《人类学学报》2005年8月第24卷第3期,188-197页。
    [336]韩康信:《新疆阿拉沟古代丛葬墓人骨的研究》,《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71-175页。
    [33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古墓》,《新疆文物》1994年第4期,12-19页;张玉忠、邢开鼎:《石河子市南山发现批2000多年前的墓葬》,《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100页;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石河子市南山古墓葬》,《文物》1999年第8期,38-46页。
    [338]陈靓:《新疆石河子南山石堆墓人骨的种系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69-80页。
    [339]张全超、崔银秋:《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270-273页。
    [340]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7-490页。
    [341]段然慧:《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古今人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专业博士论文,2003年6月。
    [342]崔银秋等:《吐鲁番盆地青铜至铁器时代居民遗传结构研究》,《考古》2005年第7期,83-88页。
    [343]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44]崔银秋、段然慧等:《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8月第23卷,1510-1514页。崔银秋、段然慧、朱泓、李惟、周慧:《吐鲁番盆地古代居民的线粒体DNA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52-356页。
    [345]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179-180页。
    [346]钱伯泉:《维吾尔族的族源及其先民的西迁》,《西域研究》1996年第3期,52-61页;魏良:《维吾尔族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再思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83-88页。
    [347]塔拉、恩和图布信:《蒙古国浩腾特苏木乌布尔哈布其勒三号四方形遗址发掘报告(2006)》,文物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348]中蒙联合考古队:《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首次发现回鹘贵族墓葬群》,《中国文物报》2007年11月2日第5版。
    [355]高自厚:《甘州回鹘渊源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0-17页。
    [356]朱泓:《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种族》,《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60-65页。
    [35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512-513页。
    [358]黄耀江、米佳、刘越、刘丽娜、李雪、许宙、冯金朝:《甘肃裕固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其族源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2008年第4期, 649-652页。
    [359]卢秀文:《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妇女饰唇——妆饰文化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04年第6期,37-41页。
    [360]谢静:《敦煌石窟中回鹘天公主服饰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总第54期),12-17页。
    [361]杨富学:《敦煌回鹘文化遗产及其重要价值》,《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32卷第1期,82-86页。
    
    [362]杨富学:《关于回鹘摩尼教史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138-148页。
    [363]《宋史》卷四九〇《高昌传》,中华书局,1974年,14112页。
    [364]丁晓仑、岳峰:《高昌故城》(中·英·日),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年4月。
    
    [3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3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367]勒柯克:《火州》(A·V·LeCop,Chotscho,Berlin,1913)图版11女供养人像,图版12男供养人像;图版30a男供养人行列,b女供养人行列;图版38b男供养人行列,图版38c男女供养人像;勒柯克:《中亚与新疆古代晚期的佛教文物》(Die Buddhistche Spa〞tantike in Mittelasien. Berlin,Ⅰ~Ⅶ,1922~1933)V册,图版22a、b男女供养人组像,图版25女供养人像。Ⅲ册图版13b女供养人像,图版14供养人组像,图版15男供养人像,图版17、18回鹘王像等。
    [368]孟凡人:《新疆柏孜克里克窟寺流失域外壁画述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43-61页。
    
    
    [36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370]阎文儒:《新疆天山以南的石窟》,《文物》1962年第7-8期,41-59页。
    [372]杨承兴:《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居民及其语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8卷第1期,51-54页。
    [373]魏良弢:《关于喀拉汗王朝起源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58-63页。
    [374]李树辉:《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及建立时间》,《西域研究》2004年第4期,47-57页。
    [375]李树辉:《回鹘西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辨(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五》,《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第22卷第2期,26-38页。
    [376]钱伯泉:《大石国史研究——喀喇汗王朝前期史探微》,《西域研究》2004年第4期,37-46页。
    [377]崔银秋、高诗珠、谢承志、张全超、王海晶、朱泓、周慧:《新疆塔里木盆地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分析》,《科学通报》,2009年第54卷第19期,《中国科学》杂志社,2912 - 2919页。
    [378]谢贵平、安晓平:《新疆南疆种族的历史变迁与统一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年12月第18卷第4期,23-28页。
    [379]郭物:《新疆早期文化发展的打断现象》,《新疆文物》2006年2期,56-63页。
    [380]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