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我们的教育是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忽视“为何而生”的思考,侧重于选拔精英,每一项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一部分人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升学主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学校,教育观念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教育中忽略情感的培养,不与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权利、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致使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缺少耐挫力和宽容度,轻则产生心理问题,重则走向自我毁灭,造成许多不应该酿成的悲剧。
     本文针对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状,探讨生命教育理论的特点、目的、内容、价值以及现状的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挖掘高中语文教材、阅读训练、生活习作、实践活动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At present is our education seeks "how for lives" the ability, theneglect "why lives" the ponder, stresses to selects the outstandingperson, each education content and educates the link the design mainlyis rises into higher level of schools for part of people, the testscore becomes weighs the student fit and unfit quality the standard,enters a higher school the principle shadow throughout to cover theschool, the education idea also is being distanced to all student'sfull scale development request really far. In the education neglectsthe emotion the raise, together does not discuss the life with thestudent the right, the life significance and the goal, caused theeducation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life source, caused the student tolack to the life significance understanding and the appreciation. Theylack facing the setback and the attack bear frustrate the strength andthe intolerance, lightly has the psychological question, the heavypiece of trend self- deconstruction, creates the tragedy which manyshould not breed.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life consciousnesslight present situation, the discussion life education theorycharacteristic, the goal, the content, the value as well as present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practice angle excavation high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the reading training, the lifeexercise, in the practice life education resources, seeps the life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guides the student correctly tounderstand the life, trains the student to treasure the life, therespect life, deeply loves the life the manner, the enhancement lifeconfidence and the soci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ts up positivelife view, causes the student to handle kindly the life, perfectpersonality, realization lif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引文
【1】摘自新浪网 2003 年 6 月 24 日
    【2】摘自《腾讯教育》2005 年校园暴力恶性事件大盘点
    【3】摘自《齐鲁晚报》
    【4】摘自 2007 年 02 月 21 日 CHINAREN 校园新闻
    【5】摘自《腾讯教育》2005 年校园暴力恶性事件大盘点
    【6】摘自新浪网
    【7】摘自《扬子晚报》 2004 年 10 月
    【8】摘自“教育在线”网站 2002 年 6 月 17 日发帖
    【9】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10】杨东平:《我们失去了什么》,《 北京文学》 1998 年第 3 期
    【11】唐晓云:《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 访语文教育家于漪》,《语文学习》2003 年第 4 期
    【12】摘自《东方早报》
    【13】摘自《新闻晚报》 2005 年 3 月 2 日肖波/文
    【14】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 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8 页
    【15】杨一鸣:《理解教育》,《上海教育科研》 2001 年第 3 期
    【16】袁卫星:《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
    
    
    
    1.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
    2.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3. 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1. 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24-25.
    2. 吴 新 武 . 生 命 教 育 理 论 的 基 本 原 理 及 其 现 实 意 义 【 J 】 . 金 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2001,(3):125-128.
    3. 李明.浅谈对青少年学生的热爱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5):96.
    4. 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4-6.
    5. 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7-8.
    6. 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5-8.
    7. 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的生命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7):5-7.
    8. 尹伶俐.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学校的生命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6):570-574.
    9. 邓涛.教育视域里的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02,(8):2-3.
    10. 张美云.如何在课程中体现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02,(6):6-8.
    11. 张美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1):5-7.
    12. 马兰霞.生命教育:怎一个课程了得【J】.思想·理论·教育,2003,(6):33-35.
    13. 包素茵.渗透生命意识的主题教学--“生命语文”教学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99-106.
    14. 姜广平.灌注生命意识,实施生命教育――《重塑生命》创作感悟【J】.教育文汇,2003,(2):62-63.
    15. 陈丹军,杜国兵.“生命教育”四探【J】.宁夏教育,2003,(7-8):102-103.
    16. 高 锦 泉 . 青 少 年 生 命 教 育 基 本 理 念 探 讨 【 J 】 .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2003,21(4):92-95.
    17. 王军.关注生命教育,实施整体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根本变化【J】.江苏教育研究,2003,(12):13-15.
    18. 李海燕.发展个性: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J】.江苏教育研究,2003,(12):35-36.
    19. 施群芬.浅议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增刊):54-55.
    20. 岳增学,秦其玉.语文,当教出民族的文化大气【J】.教书育人,2003,(1):23-24.
    21. 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J】.中学教育,2003,(8):3-5,47.
    22. 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再议【J】.中学教育,2003,(8):6-9.
    23. 燕国材.生命教育的原则【J】.中学教育,2003,(10):3-6.
    24. 燕国材.生命教育的实施【J】.中学教育,2003,(12):3-5.
    25. 冯建军.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29-32.
    26. 李骏修.性和生殖健康教育:学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重要切入点【J】.思想·理论·教育,2003,(7):26-28.
    27. 曹海永.关注生命:教育的应然选择――走进新课程的德育案例与反思【J】.湖南教育,2003,(18):28-29.
    28. 曹 海 永 . 关 注 生 命 : 教 育 的 选 择 ― ― 走 进 新 课 程 的 德 育 案 例 与 反 思 【 J 】 . 湖 北 教育,2003,(23):22-23.
    29. 周莉花.小舟撑出柳荫来――对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德育,2003,(23):19-20.
    30. 马式先.让语文课堂散发人性的光辉--课堂教学小议【J】.小学教学设计,2004,(7-8):15-17.
    31. 孙燕.教育的生命主题:从关注生命到生命教育【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22(4):1-4.
    32. 佚名.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当代校园亟待普及生命教育【J】.精神文明导刊,2004,(7):53-54.
    33. 张国定.论生命教育与新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4,(3):47-48.
    34. 叶平枝.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建构【J】.教育科学,2004,20(2):38-40.
    35. 刘济良.论“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2004,20(4):6-8.
    36. 刘济良.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5):35-36.
    37. 王北生.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J】.教育研究,2004,(5):37-38.
    38. 刘志军.生命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J】.教育研究,2004,(5):38-41.
    39. 柯政.生命教育与人格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4,(9):114-117.
    40. 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从“马加爵”案件反思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38-39.
    41. 王军.关注生命教育,实施整体教学【J】.综合天地,2004,(12):127-128.
    42. 高锦泉.生命教育传统资源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94-97.
    43. 申晶晶.生命教育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20(2):10-12.
    44. 易培录.试论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4,(9):3-4.
    45. 马亚丽.生命教育急需关注【J】.教学与管理,2004,(7):3-4.
    46. 朱雅玲.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小学德育,2004,(5):27-28.
    47. 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8-11,15.
    48. 彭 爱 波 . 台湾 地 区 学 校 的 生 命教 育 及 对我 们 的 启示 【 J 】.小 学 教 学参 考 · 教育 管理,2004,(6):13-14.
    49. 厉育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亟待填补的空白【J】.中国家庭教育,2004,(4):62-65.
    50. 佚名.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当代校园亟待普及生命教育【J】.精神文明导刊,2004,(7):53-54.
    51. 左小文.关于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育评论,2005,(5):69-72.
    52. 李润洲.生命教育的意味【J】.思想理论教育,2005,(10):43-46.
    53. 蔡蓉英.在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J】.教书育人,2005,(11):49-50.
    54. 徐影.珍爱生命,创造辉煌--谈生命教育与创新【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5,2(9):64.
    55. 薛爱健.语文教育:实现“人”的跨越--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之探识【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12):13-14,16.
    56. 翁铁慧.以生命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人格【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5,(10):4-5.
    57. 张善霞.谈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94-95.
    58. 阿莉萍.语文教学应注重生命教育【J】.语文教学之友,2005,(9):16-17.
    59. 王霞亚.触目惊心 促人警醒--中小学生自杀现象及生命教育浅议【J】.中国德育,2005,(10):65-68.
    60. 樊未晨.现行教育无力与游戏恶魔争夺孩子【J】.金色年华,2005,(9):14-15.
    61. 郑林娟.从大学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25-26.
    62. 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3):33-36.
    63. 南京市少工委课题组.少年儿童生命意识状况调查及对策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2):75-79.
    64. 陶士方.让生命更灿烂--关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生命教育【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4).
    65. 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教育情报参考,2005,(1):17.
    66. 任岚岚.论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0.
    67. 马中伟,马青.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1):137-140.
    68. 李斌辉.生命教育:语文课程的现实责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127-132.
    69. 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92-94.
    70. 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6):54-58.
    71. 阿莉萍.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J】.青海教育,2005,(7-8):41-42.
    72. 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3):33-36.
    73. 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9):22-27.
    74. 谈利兵.论“生命教育观”视域中的课堂教学【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4):35-37.
    75. 郑晓江.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5,(12):10-12.
    76. 王晓红.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新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5(10):9-11.
    77. 刘世漪.珍爱生命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5,(5):51-52.
    78. 胡燕琴.2004 年国内主要教育期刊生命教育研究新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4):35-38.
    79. 谭信青.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9(3):49.
    80. 吴增强.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完美人生奠定基础【J】.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2005,(7):16-20.
    81. 刘沪,顾咏梅.生命伦理学――生命教育的新课程【J】.基础教育参考,2005,(7):8-11,40.
    82. 胡央权.浅谈生命教育与中学课堂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6):30-31.
    83. 张巨杰.珍爱生命教育浅议【J】.中国德育,2005,(7):64-65.
    84. 上海市教科党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5,(10):6-11.
    85. 叶茂.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J】.今日教育,2005,(7):90-91.
    86. 胡淑波.初探生命教育【J】.辽宁教育,2005,(5):21.
    87. 佚名.上海多所中学试点生命教育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3.
    88. 佚名.强化学生生命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2005,(12):50.
    89. 张海荣.生命教育不容忽视【J】.教育艺术,2006,(1):10-10,22.
    90. 张美云.大众传媒:开展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J】.基础教育研究,2006,(2):3-5.
    91. 李延平.生命本体观照下的教育【J】.教育研究,2006,(3):35-38.
    92. 施超华.“感动”的追寻--呼唤诗意生命教育的回归【J】.语文教学通讯,2006,(2):37.
    93. 王云峰,冯维.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J】.教学与管理,2006,(1):36-39.
    94. 周莉花.一曲生命的壮歌【J】.小学德育,2006,(1):26-27.
    95. 王阿奋,何存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2):54-55.
    96. 伍阳斌.生命教育:素质教育的底色【J】.四川教育,2006,(2-3):26-27.
    97. 钱巨波,孟众,赵勇.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小学“热爱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6,(1):41-50.
    98. 阮海洋.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6,(1):43-45.
    99. 沈巧明.论关爱生命的语文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2):100-105.
    1. 刘光明.生命论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
    2. 刘萍.论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 吕由.中学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研究【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4. 付利平.论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5. 王钰.论生命课堂在语文学科中的构建【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6. 孙海燕.论生命教育与中学古典诗文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7. 王蓁.论语文教学的生命意蕴【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 屠建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3-08-20.
    2. 庞丽萍.语文教育应渗透生命意识【N】.广西日报,2004-10-08(007).
    3. 佚名.生命教育进课堂值得期许【N】.光明日报
    4. 佚名.首套《生命教育》教材在上海使用【N】.东方早报
    5. 佚名.上海大力推行生命教育【N】.中国青年报,2005-09-14.
    6. 菡月. 复旦学生虐猫事件凸显生命教育缺失【N】.新京报
    7. 肖波.家庭是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堂【N】.新闻晚报,2005-03-02.
    1. 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 http://life.ascc.net/
    2. 中华生命教育网 http://www.lifeedu.cn
    3. 生命化教育网 http://www.chinaschool.org/smh/index.html
    4. 慈济生命教育网 http://www.life.tcu.edu.tw/
    5.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http://www.bigyuwen.com/www/jstd/2005-12-27/1135621976d81063.html
    1. Heidergger, M., Being and Time , SCM Press Ltd., Great Britian, 1962.
    2. Kant, I, 1803, Education, Translated by A. Churt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1.
    3. Andrew Reid. The value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 vol.32, No.3, 1998.
    4. Andrew Garrod .Learning for Lif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Praeger, 1992.
    5. Elizabeth Telfer: Happines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0, p.33.
    6. Edward Shils, “ Mass Society and its Culture ” ,in Daedalus, Spring, 1960.Erich Fromm, The Fear of Freedom , London: Routledge, 1960, p.16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