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及当代价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利益范畴与社会矛盾理论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历史、理论和现实来建立逻辑框架。在考察马克思对利益范畴阐释的逻辑轨迹基础上,考察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定,重点揭示利益范畴在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基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和阶级、阶层分化的现实,进一步思考马克思社会矛盾学说的价值取向,利益群体理论及其意义、利益分析方法等等,以求全面、客观把握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认为,研究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内容本身需要把握马克思以前的西方文明史关于利益的认识与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关系;研究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需要把握马克思利益范畴与社会矛盾理论的关系;研究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地位的当代价值,有必要对马克思用于分析社会矛盾的阶级斗争学说、阶级分析、利益分析等理论随着历史变迁的发展进行梳理,考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际的关系。
     从马克思以前的西方文明史关于利益的认识与马克思利益范畴的关系来看,最早古人时期的思想家通过神话故事体现食色欲望、情爱人生动力作用论;古代希腊思想家将人的物质需要、情欲等利益追求的历史动力促进的朴素观点;以及中世纪西方思想家从抽象的人性角度论证利益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起因等等,围绕着利益概念的认识、利益的拥有和利益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以前的西方文明史关于利益问题的认识为马克思的利益范畴生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在总结前人利益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人的社会实践的现实,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利益问题进行了思考,构筑了科学的理论大厦,实现了利益范畴的历史超越。在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马克思对利益范畴的解读有了科学回应,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逻辑起点。在思考利益范畴的方法上,马克思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确立新唯物主义方法,正确地说明了利益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体现;通过批判非历史主义方法,确立了历史性方法,科学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对利益范畴坚持了一般和个别相统一的辩证方法,为马克思利益范畴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在利益的发生机制上,马克思认为现实需要是利益发生的前提,社会关系是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社会实践是利益形成的根本途径。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利益的发生。
     从马克思利益范畴与社会矛盾理论的关系来看,马克思利益范畴是其社会矛盾理论的核心。这个“核心”地位主要通过利益范畴在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中的范畴属性、利益在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运行基本规律中的地位、利益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中的地位以及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的价值追求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中,“利益”与“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和“生产劳动”等概念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分析社会的基础性范畴;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其根源在于追求利益所致,因而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利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利益分析法是马克思社会矛盾分析的基本方法;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利益共同体的现实形式,利益协调是马克思社会矛盾理论的价值追求。
     从揭示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的当代价值角度,重点考察其居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际中如何认识并协调当前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时期,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多元的市场经济转化、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向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体制转化,并导致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由此引发了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利益主体趋于复杂化,利益分化重组层出不穷,利益矛盾顺势而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尽管我国目前的利益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使得社会矛盾也纷繁复杂,但是中国目前的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利益矛盾。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重新、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拓展分析社会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新思路,正确处理利益群体理论与阶级理论的关系,契合利益协调的时代要求,规范利益集团发展,把握利益共享发展趋势,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体现了马克思利益范畴在社会矛盾理论中的地位的当代价值。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is established through research methods of unification of history and logics and cross-integration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build up this framework, it starts from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and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mbines the factors of history, theory and reality. The thesis also reveals interests category holds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ories of Marx's social contradictions by examining the logical trajectory that Marx interprets interests category, especially provision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bout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Based on the practice that China constructs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China social structures and polarization of its classes and strata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Furthermore, it investigat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doctrine of Marx's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eories of interest groups and their significances as well as analytical methods of interest. The aim i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grasp the statu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in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esearch on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requires precise comprehension of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s: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gnition of historical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interest before Marx and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2).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and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theories that Marx applies to analyz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problems, including doctrines of class struggle as well as theories of class analysis and interest analysis.
     Cognition of interests category in theories of Historical Western civilization before Marx lai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eneration of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In the earliest ancient periods, thinkers described motivation theories about the desire of food, sex, love life through myths. Ancient Greek thinkers formed the naive point of historical motivation theories through study of people's pursuit of their interests from material needs, sexual passions and so on. In the middle ages, Western thinkers argued interests were the origin of soci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oint of abstract human nature, and broadly investigated the concept of interests, the possession of interests and the effect of interests.
     By summarizing previous knowledge of interests and social practice of real men, from the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 built up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theories of interests, which exceeded its historical limit. Along with the research on economic problems, Marx scientifically interpreted interests category, which forme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originat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 established new materialism via criticizing the old one, and correctly explained the nature of interests. Marx criticized non-historical methods, set up historical methods and scientifically demonstra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istoricism. Moreover, Marx stipulated interests category using dialectical methods with integration of general and individual laws. By doing this, Marx scientifically described interests category and set up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Regarding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on a hand interest occurrence is the result of synthesis of interest'internal el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as part of human interests category, its occurrence is also attributed to the factors of human social relation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jointly promotes the interest occurrence and becomes its basi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 theories,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is the core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ions. The "core" position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properties of interests category in theories of Marx's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e status of interests in basic social contractions and basic social running laws, the status of interests in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s well as the value goal of Marx's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actions. Among them, the concepts of "interests","realistic human being","human needs" and "productive work" compose the underlying domain of Marx's analysis method of society. Marx reveale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are the source of all the contractions of human society. However it is resulted from the pursuit of interests. Thus, the essence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s interest conflict. The law revealed in interests category is the basic one of social operation. Interest analysis method forms the base of Marx's analysi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terests indicate the benefit of the law is the basic law of the social operation. Benefit analysis is the basic method adopted in Marx's social conflicts analysis. A communist society with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ity forces is the realistic form of interest community. Interest harmony is the value target of Marx's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By identifying the status of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i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how it is applied to recognize and harmonize current complicated and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t present, China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comes into a critical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past single planned economy is transformed to a diversified market one, while a single form of public ownership system is transformed to a system with a variety of economic forms. These transformation leads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distribution model. It then brings 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social strata, the rising complexity of stakeholders, the endless restructure of interests differentiation. As a consequence, interest conflicts intensify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complicate increasingly. Even though, however, nowadays the nature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China is interest conflicts. In the cur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 that China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re-study the "class struggle" in the sense of Marxism. It is helpful to expand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social classes, strata and interest groups,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est groups theories and class theories, to meet interests coordin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o standard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group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ests sharing,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se reflect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s interests category in theorie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① 维柯:《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① 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5页。
    ①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1页。
    ②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上卷,第30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96页。
    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57页。
    ②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60页。
    ③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58页。
    ④ 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02-103页。
    ⑤ 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96页。
    ⑥ 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96页。
    ⑦ 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71页。
    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37页。
    ②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37页。
    ③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60页。
    ④ 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2页。
    ①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页。
    ① 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8-59页。
    ② 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9页。
    ③ 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6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①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7页。
    ①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1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57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47页。
    ①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4-13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②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③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② 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① 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70—471页。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编》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12页。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编》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36页。
    ①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②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1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④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9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3页。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②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0页。
    ③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页。
    ④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①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① 《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S页。
    ②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89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95页。
    ①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8页。
    ①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6页。
    ① 汝信等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37页。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
    ① 张国钧:《邓小平的利益观》,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① 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① 卢恩来:中国农民权益保护,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② 李强:当地中国的四大利益集团,南方农村,2004(3)第5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5页。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0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9页。
    ② 吴忠民,公正——从传统到现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第20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9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1.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1、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8. 《资本论》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 《列宁全集》第15-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列宁全集》第21、23、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1.《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9.《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0.《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2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0.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会上讲话,《人民日报》,1995-10-9.
    3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37.张国钧:《邓小平的利益观》,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3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9.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0.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4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4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4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5.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4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7.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8.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9.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0.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51.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2.普列汉诺夫:《唯物主义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
    53.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
    5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5.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6.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57.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8.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9.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60.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年版.
    6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2.伯纳德·曼德维尔著:《蜜蜂的寓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3.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年版.
    64.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65.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布坎南:《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7.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8.汝信:《西欧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0.《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编》上卷[M].三联书店1959年版.
    7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编》上卷[M].三联书店1959年版.
    74.《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75.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6.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7.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78.雍涛:《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历史反思》[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9.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1.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3.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4.王伟光、郭宝平:《社会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5.王伟光:《经济利益·政治秩序·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层反思》[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86.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杨清涛等:《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8.郑忆石:《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9.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版.
    90.卢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现时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1.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2.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一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3.胡乃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孙立平:《转型和断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8.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9.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0. 刘晓凯:《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1. 洪远朋主编:《利益关系总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2. 洪远朋等:《共享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3. 洪远朋等: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4. 彭劲松:《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5. 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06. 王伟光:《社会矛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7. 彭心安:《阶层分化与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108. 严励:《秩序的中国解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09. 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10. 郭建宁:《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1. 张瑞敏:《执政新理念从阶层和谐走向社会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2. 靳江好、王郅强:《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调节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3. 卢恩来:《中国农民权益保护》[M].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5-2-20
    2.习近平.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J].求是,2010(9).
    3. 周永康.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J].求是,2010(4).
    4. 周永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J].求是,2011(9)
    5.王伟光.论利益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7(2).
    6.王伟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益问题的理论探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11).
    7.王伟光.论利益的类别[J].北京社会科学1998-11-15.
    8.谭培文.对和谐社会的利益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
    9.张玉堂.近年来利益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8(4).
    10.罗海钢.论利益和利益冲突[J].社会科学家,1988(1).
    11.孙浩声.利益分析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J].福建大学学报,1988(4).
    12.曾钊新.利益的心理诱因及其道德观念[J].求索,1986(3).
    13.张晓明.论利益概念[J].哲学动态,1995(4).
    14.俞吾金: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事方法之间的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6).
    15.陈锡喜:马克思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当代解读和启示[J].马克思主义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2009.
    16.陈锡喜: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5).
    17.陈锡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5).
    18.陈锡喜: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方法论及理论内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
    19.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J].社会,2005(1).
    20.王圣祯.对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范畴的探析[J].学术交流,2005(11).
    21.任保平.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2006(5).
    22.辛鸣.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J].理论研究,2006(8).
    23.骆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新发展[J].前沿,2006(9).
    24.吴家庆、吴敏.论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协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25.文学平.马克思青年时期法哲学视野中的理性与自由---利益协调过程中理性的自由秩序状态[J].求实,2006(5)
    26.李长健.论利益阶层对发展权理论与实践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8).
    27.李鉴修.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J].河北学刊,2008(5)
    28.胡俊花,李志强.试论阶级斗争的现实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29.杨供法.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与意义田[J].理论月刊,2002(6).
    30.刘保国.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J].天府新论,2004(6).
    31.雷云.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的问题)问世50周年而作[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1).
    32.向守俊.理想信念的阶级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3.李培挺.重思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发展动力机制之揭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4.孟素琴.论马克思的利益学说[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4(4)
    35.董晋骞.“共同利益”的现实性奠基及其“异化”的历史进程[J].社会科学辑刊,2011(2)
    36.郭晓先.马克思利益思想的价值性建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7.阿弗纳·格雷夫.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角度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5).
    38.蒋俊明.阶层分化中社会稳定的挑战及政府应对——基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9.李培林.中国贫富差距的心态影响和治理对策[J].新华文摘,2001(6).
    40.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J].理论探讨,2005(6).
    41.洪远朋.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系统理论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1(2).
    42.陈波、洪远朋、卢晓云.和谐利益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0(4).
    43.郭大俊,对邓小平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点认识[J].社会主义研究,2006(3).
    44.罗光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分析[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5(4).
    45.许全兴.建设和谐社会要切实解决重大的社会矛盾[J].理沦视野,2006(2),
    46.张文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J].理论界,2005(5).
    47.廖楚雄.现阶段人民内部_矛盾发展的新态势[J].湖湘论坛,2004(1).
    48.徐世澄,巴西劳工党政府应对礼会矛盾的主要做法[J].托丁美洲研究,2005(6),
    49.刘萍.西欧国家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时期缓解社会矛盾的一些做法[J].红旗文摘,2005(13).
    50.郑杭生.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N].人民日报,2006-01-23.
    51.黄德良.和谐创建解决矛盾的新方法[J].社会科学,2005(4).
    52.杨耕.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重读《神圣家族》[J].学术研究,2001(1).
    53.佟明忠.利益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方法[J].探索与争鸣,1986(8).
    54.梅荣政,孙金华.对列宁有关阶级斗争思想的解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5.
    55.郑宝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利益冲突与调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7).
    56.葛懋春.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阶级和阶级分析问题[J].东岳论丛,1980(4)
    57.李士坤,高振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共同体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58.李士坤,高振强.马恩的虚幻共同体理论与“三个代表”[J].安徽大学学报,2003(3)
    59.庞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理论基石——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7(4)
    60.段忠桥.(莱茵报)时期使马克思苦恼的“疑问”是什么[J].学术研究,2008(6)
    61.刘保国.从马克思主义阶级本质理论看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J].政治学研究,2003(9).
    62.张正元.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J].江淮论坛,1983(6)
    63.朱奎保.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1991(2).
    64.任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利益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5.周剑华刘国强.关于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分析与思考[J].东岳论丛,2005(4).
    66.孙素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成因分析与政策创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1(5)
    67.赵修义.经济伦理的研究对象和主要课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68.范铁中.快速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解析[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6).
    69.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70.杨宜勇,池振合.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1,(13).
    71.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3(10).
    72.胡晓义.“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J].保险研究,2011(5).
    73.封孝伦.对青年马克思提出的几个概念的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1(4).
    74.耿庆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及其解决策略[J].理论研究,2010(3).
    75.何伟.国进民退五定位[N].中国经济时报,2009-11-25.
    76.张仲涛,朱霞.论利益矛盾冲突中的妥协[J].求索,2007(11).
    77.吴佩芬.群体性事件与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思想战线,2010(4).
    78.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79.李海青.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及其中国语境: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9(1).
    80.齐慧敏、吕洪波.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5).
    81.韩红俊.早期马克思的法学思想[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82.曾祺林.马克思利益理理论及其当代诠释[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4).
    83.高鹏程.西方知识史上利益概念的源流[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84.任俊华.试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利益观的统一及其当代要求[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5(5).
    85.王桂泉.论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辽宁大学学报,1994(2)
    86.陶永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87.王静.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88.陈忠平,韩卫平.和谐与利益共享——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89.蒋红军.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多元利益关系的整合与矛盾化解[J].经济研究导刊,2010(14)
    90.赵长太.马克思需要范畴的三重意蕴[J].学术论坛,2007(11)
    91.栗彦卿.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原动力[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5)
    92.杨端茹,刘荣军.人的发展与财富生产的历史辩证法[J].探索,2007(9).
    93.焦娅敏.论马克思利益范畴生成的内在逻辑及现实意义[J].求实,2011(9)
    94.张建如.生产力与道德:历史进步评价中的冲突及其解决[J].现代哲学,2001(3).
    95.王音.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96.张强.和谐社会不能承受之重——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问题[J].社会科学,2008(8)
    97.蒋正明:关于分配公正的道德思考[J].齐鲁学刊,2006(3).
    98.韩乔生:利益共享:夯实社会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内在要求[J].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论文集.
    99.吴忠民:公正——从传统到现代E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3).
    100. 李强:当地中国的四大利益集团[J].南方农村,2004(3).
    101.社科院蓝皮书:去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3.13倍,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12-19/4419057.shtml
    102. 报告显示:亚太区富人数量首次超越北美跃居全球首位,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9/19/c_113137825.htm
    103.李克强:改革中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别无选择,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3-17/content_8518709.html
    1.郭跃.新时期社会矛盾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 高云涌.社会关系的逻辑.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
    3.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4.池勇海.共同利益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
    5.沈立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11.
    8. 张思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
    9.蔡翥.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10.
    10.曹晓飞.政治利益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11.杜建明.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
    12.邓晓臻.社会分层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6.
    13.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4.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15.郭太铭.马克思利益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刘佳.论马克思的物质利益观及其意义.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9.
    17.刘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和谐问题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18.田云鹤.马克思的利益理论及其历史在场.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1. Nancy Taylor Rosenberg, Conflict of Interest, Hyperion,2002.
    2.2.L. Mark, Lichbach and A. S. Zucherman. Comparative Politics:Rational, Culture and Stu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 Alexander, S.Yuu-Heng ChengCoan, B.Ghetie, A.Kaul, V.Siegell, B.Bellovin, S.Maxemchuk, N.F.Schulzrinne, H.Schwab, S.Stavrou, A.Smith, J.M, The Dynamic Community of Interest and Its Realization in ZODIAC,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9 (10).
    4. Hauser, Robert M. and David L.Featherman. The Process of Stratification:Trend and Analyse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7.
    5. Hout, Michael, Clem Brooks, and Jeff Manza. "The Persistence of Classes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1994 (8).
    6. Hatt Pall K. "Occup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0. vol.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