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区域农业经济研究是目前经济史研究的热门课题,至今已有许多成果问世。相对而言,巢湖流域农业经济的研究较为滞后,并且研究领域和成果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其主要原因应当是学术界常常会以明清时代的巢湖流域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不具备“典型性”为由,漠视了对巢湖流域的经济研究。因此,努力填补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经济研究的空白,正是选题的学术价值所在。
     论文以明清时期(1368-1911年)巢湖流域农业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探讨明清时期巢湖流域人口和农作物种植结构、亩产水平的变化,农田水利兴修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土地占有形态、租佃关系的发展演变和农村社会分层的变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等问题,进而对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进行总体评价。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历史学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之实证研究法,成为课题解释历史和行文的基本工具。同时,还借助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由于研究对象囿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的农业经济,因此特别注重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考察农业变迁,从时间序列与空间差异方面对于研究所需资料进行详细的清理与考辨。把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定量分析,对明清时期巢湖流域的农作物产量、劳动生产率作定量的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全面考察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程度与水平。利用历史学中的比较法,分析巢湖流域与安徽省其它区域、本地区前后期的关系、异同和兴衰。选题研究的主干性材料为地方志、家谱一类的地方文献,并充分发掘现存的文书资料,对《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清民国编》第1卷和第2卷收录的300份文书进行了学术辨正。从某种程度上讲,鸦片战争以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乃至辛亥革命以后,巢湖流域农村社会依然基本沿袭着固有的道路前行,基于这种原因,论文运用了民国前期的一些调查和统计资料。文中大量图表的运用,进一步增加了研究的说服力。
     论文前有导言后有结语,正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明清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第二章、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土地占有形态与租佃关系;第三章、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建设;第五章、明清时期巢湖流域作物种植与亩产水平;第六章、明清时期巢湖流域的农村商品经济;第七章、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评价。其主要内容如下:
     巢湖流域在地理条件、地方行政和文化类型上,具有较多的一致性,是一个比较完整、边界清晰、较为独立的地貌单元,可以划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综合区域,为我国东部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理想的案例。
     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水陆交通条件,重视水利的兴修,移民对巢湖流域农业的开发以及成熟的农业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生产力的运动总体上呈发展状态,传统农业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超过前代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农业发展的最高峰,对近代乃至现代巢湖流域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生产力的因素之一劳动对象来看,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土地得到了深度的垦种,经历了抛荒-垦复-开拓的过程,嘉庆、道光时期,农业垦殖和耕地总数达到高峰。在巢湖流域水旱耕地结构中,圩田面积在本区耕地总面积中占有重要比例。土地开发与利用的特点体现在屯田以军屯为主;出现了沙田、塘涂田、湖田围田等多种新的垦殖方式;巢湖流域人民在开发和利用丘陵山区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与本地区相适宜的兴修小型塘坝水利形式。从生产力另一个因素劳动者的情况看,巢湖流域农业人口在明清之际增加得很快。至19世纪初,巢湖流域人口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绝对人口数字增加之多、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已出现若干人口超百万的县。巢湖流域的人口构成中,外来移民一直占有较大比重。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有较大的提高。巢湖流域在长期的传承和积淀中,逐渐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链和农事活动。水稻生产的进步,表现在品种的繁多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上。亩产量基本在二石左右,大约三百市斤/市亩,丰腴圩田亩产可达三四石,大约五六百市斤/市亩。明清时期巢湖流域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都已超过国内的平均水平,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的稻田耕作技术,并有与生产各环节相匹配的生产工具。水稻耕作制度有明显进步,除双季稻是一个重大突破外,复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间作制和套种制也在不断发展,一年多熟的耕作制度已十分普遍,开始形成水、旱两种土壤耕作体系,实行水耕、旱耕结合,水旱轮作。土地的合理利用技术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利用山岗、湖溪、旱地、房屋田隙间等荒闲土地种植杂粮和经济作物上。巢湖流域经济作物品种齐全,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但种植面积零星分散,单产低,产量少,在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水利设施,圩田是能够集中体现本区水利特点、反映本区水利问题、成为影响本地区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农田水利形式,圩田的兴筑、维护、经营和管理,在防洪、排涝、灌溉、降渍等方面均起了积极作用。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是安徽重要产粮地区之一,粮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稻米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输出物品,粮食商品率有着显著提高,巢湖流域对保证江南粮食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巢湖流域农村墟镇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众多的墟镇分处于不同层级的市场,在各种商业活动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商品的上下流通,这些墟镇互为一体,基本形成了以集市与庙会相结合的、且具有多样性为特色的农村市场网络。农村市镇的发展和粮食作物的商品化,是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村市场网络体系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在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村商业活动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值得重视,即异常活跃的是以徽州商人为代表的客商而非土著商人,巢湖流域市场几乎为其所垄断,徽商对巢湖流域的农业发展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村土地制度、土地租佃关系和借贷关系等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些微变化。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的土地占有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同时并存,土地较本省其他地区占有相对集中,土地大量集中于乡绅之手。在晚清土地兼并中,以淮系军阀为主的军功地主的兴起,对巢湖流域土地制度所造成的影响深远,它构成了巢湖流域晚清土地关系变化的另一显著特征。明清时期巢湖流域自耕农经济有较大规模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之一,佃农也是巢湖流域从事传统农业的主力之一。租佃制是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农业租佃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租佃期限看,出现了永佃制;二是从地租剥削率来看,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三是从地租形态看,有力租、物租、钱租等三种主要形态,钱租的比重有微弱的增加;四是农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出现了以垦殖公司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中,缓慢地孕育出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由封建农业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变异性。清代巢湖流域的喜礼俗例不仅存在于土地买卖过程中,而且存在于住宅交易过程中,对巢湖流域田宅交易俗例的探讨,有助于了解巢湖流域田宅交易中各种习俗的现象和本质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的轨迹具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其内涵为:发展形式以渐进积累,数量缓慢增长为主,发展方向以内敛形式为主。从明清时期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着眼,巢湖流域应属于封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地域上属传统农业区的已发展地区,农业是最主要的门类,水稻生产在农业中占有最重要的份额。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明显的提高,农村市场发生了变化,区域市场网络基本建立起来,并且和省内外市场有了比较密切的关系。但农民的市场行为是被动的选择,是一种“饥饿的商品生产”,整个市场容量的扩大主要以农民“藉资生计”的温饱需求为界限,巢湖流域的农民生活是“节俭”型的糊口型消费,巢湖流域粮食商品化的程度存有一定虚假性。
     生产技术惯性渐进是以日积月累的经验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换取些许的技术变革。这一特点的出现,既反映了巢湖流域农业生产力基础的薄弱性;同时也反映了巢湖流域社会不同阶段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其运动变化的制约性。在巢湖流域安土重迁、农耕为本习俗的背后,人们容易产生重农抑商,安贫乐道,不思进取开拓的小农意识,不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数百年来发生在巢湖流域的多次战争造成政局不稳,江河不治,水利失修,大量人口亡徙,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巢湖流域频繁而严重的水旱灾害对灾地的农业生产力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由于巢湖流域农业开发模式的单一性、掠夺性,一味地追求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增加,导致和放纵了人们对土地的滥垦,致使河湖面积日益缩小,水道堵塞,水流因无处宣泄而导致河堤决口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土地兼并的加剧和租佃关系的扩大,高额的地租和繁重的捐税,加重了农民的贫困破产,农民生活日趋恶化。足以表示农村经济特质的农具、水利及肥料等农业生产技术,在明清时期的巢湖流域停滞明显。
     总之,巢湖流域在发展速度、规模和方式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区域特征。农业经济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对具体区域农业经济历史特点的研究和揭示,有助于理解不同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差异,也有助于研究巢湖流域在这经济形态转型过程中的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巢湖流域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轨迹,对巢湖流域现代和未来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的历史启示。
area in this area.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mainly embodies in reclamation of a wasteland by an army unit, producing many new land-cultivated methods such as sandy land, sandy pond, shoaly land and levee-surrounded field. Local people there, in the practice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lly area, gradually found out a set of forms of building small dyke water conservacy suitable with this area. Another factor from productive labourer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of Chuhao lake basi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creased quickly. Until the early 19th century, both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nd the absolut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was unprecedented in history. Several counties with population exceeding one million appeared. The population of immigrants into that area, has held larger proportion in the popoulation formation structur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of Chaohu Lake Basin had improv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ains and farming activities centerd by rice planting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inheritance and long-term accumulation. Rice production progress lies in the numerous varieties and the promotion of fine varieties. The yield per mu was about two shi, about three hundred shijin or shimu, while a fertile poder land could produce three or four shi,about five or six shijin or shimu.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way of farming land and land utilization in Chaohu Lake Basin was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other domestic parts, basically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ri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each production step had its matching production tools. Rice farming system has an obvious progress, besides two-crop-paddy, a major breakthrough, replanting became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interplanting of other crop was in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more than a year of farming system has become widespread. Two tillage system, drought soil and water soil began to form, combining two or crop rotation.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technology had developed, which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use of the hills, lakes, dry land, building field between the waste land to grow crops as idle and cash crops. Economic crop variety in Chaohu Lake Basin had a great variety of goods, planting area continuously expanded, but the planting area was fragmented with low yield, yield was not in proportion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working people of that regio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reated a variety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that were suitable for local conditions. Polder land is able to embody characteristics in water conservancy, reflecting its problem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m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at area.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lder land,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flood control, drainage, irrigation and reducing immersing.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aohu Lake Basi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rain-producing areas in Anhui. Grains became major part of income, rice the main goods for external trade, food commodity ra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haohu Lake Basin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regions south of the River.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arge numbers of market towns in Chaohu Lake Basin at different market levels played different roles in a variety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from top to bottom, these market towns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basically formed a diverse network of rural markets with a combination of temple fair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wn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food crops were the two most indispensable complements of the rural market network of Chaohu Lake Basi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uring these two dynasties, there's a phenomenon worthy of special attention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rural areas of Chaohu Lake Basin, that's especial activeness of Huizhou merchants rather than the indigenous businessmen, and they almost monopolized the market. Huizhou merchant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upo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aohu Lake Basin.
     There were slight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lations, such as:rural land system, land tenancy and credit relations of Chaohu Lake Basin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eudal land tenure of the period were the co-existence of appropriation of land on a large-scale by few landlords and small holding of land by some rich peasants. Compared to other regions within the province, the plowland of the region was heavily assembled and confined in the hands of regional landlords. The rising of Huai warlord- a landlord gained land for military merits-in the annexation of lan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a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land system of Chaohulake basin,which became another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land relation change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re was relatively great development in owner-peasant econom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enant farmers were aslo one of the main force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enant farming system was the main form of exploitation of tenant farmers. There were four major changes in the exploitational system during the time:firstly, from the aspect of the period of tenancy relationship, forever tenancy appeared; secondly, from the aspect of exploitational rates, there was a tendency of constant rise; thirdly, from the aspect of rental forms, there were labor rent, material rent and money rent, among these three, the rate of money rent increased slightly; lastly, new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mode of operation appeared.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a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igned by emergence of reclamation company appeared in Chaohu Lake Basin. In the old feud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 new capitalistic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was born and slowly developed, showing a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from feudalistic agricultural economy to capitalistic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Qing dynasty, costoms and rites not only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land trade, but aslo in house trade, probing into conventional house and land trade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and essence of various house and land trade customs in the reg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raject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aohu Lake Basin had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meaning:the form of development was mainly in gradual accumulation and slow in numerical growth, and its direction mainly reserved. From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aohu Lake Basin should belong to the areas where feudal economy was fully developed,or to be a traditional developed agricultural area, where agriculture was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and rice production obtained the most important share in the agricultur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haohu Lake Bas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was a change in the rural market, regional market network basically set up, and had a relativel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rovincial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However, the farmers market behaviors were passive,and was considered to be a kind of "hungery commodity produc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capacity of the market mainly confined to farmers's food and clothing needs "owned by a living", the "frugal" type life of the farmers in Chaohu Lake Basin was of subsistence consumption, and there was certain falsity exisited in the degree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food in Chaohu Lake Basin.
     Based on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t often takes a long time for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to achieve some of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emergence of this characteristic, not only reflected the weak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aohu Lake Basin, it was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restriction upon changes of the nature, and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environ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With the custom of stability not moving around and the belief that agriculture was basically important, it was easy for people to form the idea of small scale-farming,which emphsised agriculture but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and encouraged people to be content with poverty but not try to make progress and extension. That's not conducive to the adoption and extension of advanc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Chaohu Lake Basin suffered from many times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caused by the wars, rivers flooded, poor maintenance of irrigation and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migrated or in exile, which heavily influenced the socio-economic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Frequent and serious disaster of floods and drought in Chaohu Lake Basin also had tremendous impacts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system, accelerating the disorde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a result of the singleness and predat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the pursuit of the expansion of arable land and the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resulted in people's over-reclaimation of the land, the lake area shrinked and the blocked water without vent frequently overwhelming the embankment, all l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damag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land annex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enancy relationship.High rents and heavy taxes increased poverty and bankrupt of farmers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ir living standards. All above clearly indicates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rural economy of Chaohu Lake Basin -the farm tools, water and fertilizer and the other, apparently was in stagna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short, the Chaohu Lake Basin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peed, size and methods of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the historic starting point wher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regions of China begin its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and reveal of economic and historic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in specific regions can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ness in the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and can also help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aohu Lake Basin and other regions in this process of the economy transition. Traject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aohu Lake Bas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rovides very valuable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s to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 and in the future.
引文
1 周立三主编:《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2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施康强、顾良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间》,第
    3卷,三联书店,1992年,第1页。
    1 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期。
    2 侯仁之:《历史地理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1 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 参见贾风和等:《区域经济理沦与模型》,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叶显恩主编:《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研究》(上册),中华书局,1992年。
    2 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45页。
    1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1 参见应岳林、巴兆祥:《江淮地区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厦门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 参见王社教:《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李三谋:《清代安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杨松水:《清代皖中地区于江南米粮贸易的动因与影响》,《中国农史》,2006年第1期
    3 王文清:《凌家滩文化应是“三皇”时代的有巢氏文化》,《东南文化》,2002年第1期。
    4 朱定秀:《巢湖区域文化性格特征浅析》,《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 陈恩虎:《先秦时期巢湖流域文化特点浅析》,《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6 李忠林:《古巢国考》,《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 陆荣:《巢湖农耕文化特质初探》,《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 陈恩虎:《先秦时期巢湖流域文化特点浅析》,《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 《首届江淮文化暨巢文化研讨会在我院召开》,《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427页。
    1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2 闵煜铭、曹松涛、方觉曙、杨积述、过宝兴:《安徽省地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1 《皖政辑要》,卷九十八,《邮传科·水道》。
    1 安徽省巢湖地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编《巢湖地区土壤》,1987年印。
    1 参见何光岳:《群舒与偃姓诸国的来源和分布》,《江淮论坛》,1982年第5期。
    1 《资治通鉴》,卷一二四,《宋纪》六,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1 《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唐纪》七十五,唐昭宗景福元年。
    2 《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
    3 《明史》,卷四○,《地理志一》。
    4 《明史》,卷四○,《地理志一》。
    1 《明史》,卷四○,《地理志一》。
    2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五。
    3 《康熙会典》卷十八、道光《安徽通志》卷九。
    4 《世祖实录》,卷一八。
    5 季士家:《安徽建省考》,《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
    6 档·《咸丰三年三月十七日朱批李嘉端片》。
    7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一三。
    1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2 《史记》,卷一一四,《东越列传》及《集解》徐广注。
    3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1 《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王景》。
    2 参见韩国磐:《曹魏的屯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1期。
    3 《隋书》卷六四,列传第二十九,《陈棱传》。
    4 《册府元龟》,卷四九八。
    5 《旧唐书》,卷五,本纪第五,《高宗下》。
    6 《唐会要》,卷二七。
    7 《文苑英华》,卷六○五,宋之问:《为东都僧等请留驾表》。
    1 《资治通鉴》,卷二○九,《唐纪》二十五,唐中宗景龙三年。
    2 《旧唐书》卷八《玄宗纪》,《册府元龟》卷一五八《诫励》,开元十六年二月敕,“漕”字原讹“浚”,据《唐大诏令集》卷一○四,《文苑英华》卷四六0,《全唐文》卷二五四《敕朝集使》改正。
    3 《文苑英华》,卷四二二,《元和十四年册尊号赦》。
    4 《云笈七签》,卷一一二。
    5 《新唐书》,卷一九七,《罗珦传》;《全唐文》,卷四七八,扬凭:《庐州刺史罗珦德政碑》。
    6 《樊川文集》,卷一八,《卢搏除废州刺史制》。
    7 《全唐诗》,卷三六三,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8 《李直讲先生文集》,卷二八,《寄上富枢密书》。
    9 《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
    10 《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1 《文献通考》,卷二三,《国用考》,引陈傅良《止斋文集》。
    1 《长编拾补》,卷四八。
    2 崔思棣:《江淮地区圩初探》,《安徽史学》,1984年第6期。
    1 《旧唐书》,卷四四,志第二○,《地理三》。
    2 《新唐书》,卷四五,志第三一,《地理五》。
    3 乐史:《太平寰宇记》,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
    4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一,户口二,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合刊本;王存《元丰九域志》,1937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
    5 《宋史》,卷八八,志第四一,《地理四》。
    1 《明太祖实录》,卷四五。
    1 张克所主编:《巢湖文化全书·历史文化卷》,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404—-422页。
    2 《皖政辑要》,黄山书社,2005年,第318页。
    3 万历《休宁县志·舆地志·风俗》。
    1 康熙《巢县志》,卷七,《风俗志》,黄山书社,2007年。
    2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庆《无为州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嘉庆《合肥县志》,卷八,《风土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休宁《率口程氏续编本宗谱》,卷六。
    2 《丰南志》,第9册。
    3 王珍:《徽州木商述略》,《徽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1 《休宁汪姓誊契簿》,转引自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5—557页。
    2 康熙《休宁县志》,卷一,《风俗》。
    1 歙县《许氏世谱·邻溪行状》
    2 民国《歙县志》,卷一,《风俗》。
    3 《庐江县志》,黄山书社,1990年。
    1 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五○至一五一,《兵部·马政》。
    2 雍正《舒城县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1),中国书店,1992年。
    3 嘉庆《无为州志》,卷七,《食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光绪《庐江县志》,卷三,《赋役·田赋》,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卷十三。
    2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
    1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五十三, 《义行传》,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三一,《选举志·仕籍表》,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引自徐川一:《太平天国安徽省史稿》,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7页。
    3 郭汉鸣、洪瑞坚:《安徽省之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1936年,第47页。
    1 郭汉鸣、洪瑞坚:《安徽省之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1936年,第48页。
    2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第29781-29798页。
    3 欧阳昱:《见闻琐录》后集卷2,第24-25页,《中兴功臣家》;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82页。
    1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二三,第8-9页,《查抄卫汝贵家产摺》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81-184页。
    2 周馥:《周慤慎公全集》,《负暄闲话》,第15页;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81-184页。
    3 《光绪庐江县志》,卷一二,,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周恩煦:《晚华居遗集》,卷二,第16页。
    5 引自徐川一:《太平天国安徽省史稿》,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78页。
    6 《皖政辑要》(稿本),第3册。
    1 唐训方:《唐中丞遗集·奏稿》卷二,第13页,《旌别道守牧令淑慝摺》同治二年;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931页。
    2 姚锡光:《吏皖存牍》,卷中,第28页,《致赵太守上达和州地方情形函》光绪二七年四月。
    3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191页。
    5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191页。
    1 程必定主编:《安徽近代经济史》, 黄山书社,1989年,第50页。
    1 姜涛:《人口与历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3页。
    2 章有义编著:《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附录·各仆纪事》,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3 吴廷香:《上李抚军论团练书》,光绪《庐江县志》,卷一四,《艺文·详檄》,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佚名:《无为县小志》,第七,居民,民国二十年稿本。
    2 张研:《对19世纪中期以前安徽佃农经济的考察》,《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800-29813页。
    4 《中国经济年鉴续编》,第五章,农业,第28页。
    1 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调查编纂:《豫鄂皖赣四省土地分类之研究》,第208-209页。
    1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673页;郭汉鸣著,阿部良忠译:《安徽土地调查日记》上,满铁调查月报卷8号12,昭和13年12月,第154页。
    2 郭汉鸣、洪瑞坚:《安徽省之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1936,第45-46页。
    1 资料来源: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864—29866页。
    1 转引自王方中:《中国近代经济史稿》,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207页。
    1 王鹤鸣、施立业编著:《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6-157页。
    1 《肥西县志》,黄山书社,1994年,第84-86页。
    1 《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赋役》。
    2 《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户口·田制》。
    3 参见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刘永成:《清代前期的农业租佃关系》,《清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0年。
    1 《中国民事习惯大全》第二编第五类,1924年,第23页;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04页。
    2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870-29871页。
    3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100-102页。
    4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23页。
    5 魏金玉:《明清时代农业中等级性雇佣劳动向非等级性雇佣劳动的过渡》,载《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6 乾隆刑科题本租佃关系史料之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上),《安徽合肥县杨荣交所欠租谷折钱交付》,中华书局,1982年,第30-31页。
    1 乾隆刑科题本租佃关系史料之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下),《安徽庐江县王云有等伙租地亩借债交押》,中华书局,1982年,第352页。
    1 《肥东县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2页。
    2 《庐江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49-150页。
    3 见司法行政部《民商习惯调查报告录》,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编著:《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2页。
    4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豫鄂皖赣四省之租佃制度》,第109-110页。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251-252页。
    5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857页。
    1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豫鄂皖赣四省之租佃制度》,第109-110页。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252页。
    1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709-29710页。
    1 王钰欣等编:《徽州文书类目》,黄山书社,2000年,第484-487、493-497、516-519等页。
    1 道光《巢县志》,卷三,《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乾隆《含山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63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3 道光《巢县志》附录《劝民力田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道光《巢县志》附录《劝民开塘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第405-409页、第435-440页。
    1 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巢县、和县、南陵县物权习惯》下册,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第536页。
    1 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1 《三国志·魏书》,卷一五,《刘馥传》。
    2 《三国志·吴书》,卷五四,《吕蒙传》。
    3 《宋史》,卷一七六,《食货上四》。
    4 王之道:《和州含山县驱狼文》,见《相山集》卷二八。
    5 王之道:《与淮西提盐许子长书》,见《相山集》卷二五。
    1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六三,《戒谕两淮守令恤农诏》,嘉庆十五年(1810年)刻本。
    2 《宋史》,卷一七五,《食货上三》。
    3 仲并:《蕲州任满陛对札子》,见《浮山集》卷四。
    4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5 《宋史》卷一七四,《食货上二》。
    6 《宋史》,卷一七六,《食货上四》。
    7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六三,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8 《宋史》,卷四一六,《马光祖传》。
    9 《宋史》卷四一六,《吴渊传》。
    10 转引自周继中:《元代河南江北行省的屯田》,《安徽史学》,1985年第4期。
    11 《元典章·户部五·荒田》
    1 扬翮:《含山县题名记》,见《佩玉斋类稿》卷二。
    2 嘉靖《维扬志》,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184),齐鲁书社,1996年。
    3 《明太祖宝训》,卷四。
    4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三农纪》,中华书局,1985年,第72页。
    5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三四,洪武元年八月巳卯条。
    1 《明史》,卷七七,《食货志》。
    2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三○,洪武元年八月巳卯条;卷五三,洪武三年六月辛巳条。
    3 《明太沮洪武实录》卷二四三,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辛酉条。
    4 《明史》,卷七九,《食货志》。
    5 康熙《宿松县志》,卷七。
    6 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1-346页。
    7 正统《和州志》,卷一,《垦田》。
    8 正统《和州志》,卷一,《垦田》。
    1 《清史稿》,卷一二○,《食货一》。
    2 《清世祖实录》,卷四三,顺治六午四月壬子。
    3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二》。
    4 《清世宗实录》,卷六,雍正元年四月乙亥。
    5 《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三,乾隆五年七月。
    1 《清高宗实录》,卷一五三,乾隆六年十月乙卯。
    2 《清世宗实录》,卷一一三,顺治十四年十一月丁巳条。
    3 嘉庆《合肥县志》,卷六,《田赋志上·田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四,《田赋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张建民:《明清农业垦殖论略》,《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
    1 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0页。
    1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十二,癸卯岁二月壬申条。
    2 《明史》,卷一三五,《郭景祥传》
    1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九四,洪武二十一年十月丁未条。
    2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六十九,《食货志·田赋》,光绪四年(1878年)刻本。
    3 乾隆《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田赋考·屯田》,《四库全书·史部》,第626册。
    4 《清史稿》,卷一二○,《食货志一》。
    1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四,《田赋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甘韩:《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二,商绛雪斋书局,1902年。
    3 《皖政辑要》,黄山书社,2005年,第235页、239页。
    1 参见民国《安徽通志·水系稿》。
    2 《明孝宗弘治实录》,卷十,弘治元年闰正月丙寅条。
    3 《明世宗嘉靖实录》,卷七九,嘉靖六年八月丙午条。
    4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六一,《河渠志》,光绪四年(1878年)刻本。
    1 《明孝宗弘治实录》,卷十,弘治元年闰正月丙寅条。
    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3 嘉庆《旌德县志》,卷五,《食货》。
    4 《清朝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四》。
    5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六四,《户部·田赋》。
    6 《安徽通志·水工稿》。
    7 雍正《庐江县志》,卷二,中国方志丛书(728),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左辅《广农利示》;卷四《山水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陈才第、储国强:《巢湖沿岸地貌特征及巢湖成因探讨》,《安徽区域地质》,1990年第1期。
    1 邓英春:《水利工程对降低巢湖淤积速度的作用》,《水资源保护》,2002年第2期。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一二,《职官志·名宦》,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乾隆《历阳典录》卷一二,《职官二》,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4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7 顺治《庐江县志·水利》
    8 巢湖志编篡委员会:《巢湖志》,黄山书社,1989年,第1页、38页。
    1 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2页。
    1 《天下郡国利病书》第八册《庐州府志·水利》。
    2 《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四,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戊辰条。
    3 《明太祖实录》,卷二四三,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辛酉条。
    4 乾隆《江南通志》,卷六六,《河渠志·水利治绩》,台北: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嘉靖《和州志》卷九,《沟洫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0),中国书店,1992年,第353页。
    1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155页。
    2 康熙《巢县志》,卷一八,《艺文志中》,刘昂《丈量永议》。
    3 道光《巢县志》卷末《附录·劝民开塘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道光《巢县志》,卷四,《舆地·塘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一,《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康熙《庐江县志》卷五,《水利》,中国地方志汇刊(20),第506-509页。
    7 嘉庆《庐州府志》,卷二一,《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8 嘉庆《无为州志》,卷五,《水利志·蓄泄》,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9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川·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陈庆门:《请垦旱地详文》,光绪《庐江县志》,卷一四,《艺文·详檄》,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安徽通志水工稿》江系水工四。
    4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一,《沟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徐光启:《农政全书》凡例。
    1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安徽通志水工稿》江系水工四。
    1 《安徽通志水工稿》江系水工四。
    2 《安徽通志水工稿》江系水工四。
    3 《安徽通志水工稿》江系水工四。
    1 道光《巢县志》卷末《附录·劝民开塘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合肥市水利志》,第288—289页,黄山书社,1999年。
    1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一一,第23页。
    2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豫鄂皖赣四省之租佃制度》,1936年,第7页。
    4 姚锡光《吏皖存牍》卷上,第29页。
    5 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6-251页。
    1 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页。
    2 龚绍文主编:《中国农业资源与利用》,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1 康熙《巢县志》,卷九,《田赋志》,巢湖市图书馆据康熙十二年(1673年)复印本。
    2 《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3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一,《沟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1页。
    5 光绪《大清会典》,卷一七,《户部》。
    6 《民国安徽通志稿·财政考》卷五,《田赋上》,1934年。
    1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四,《食货志·赋役》,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卷七《食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乾隆《历阳典录》,艺文五,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七,《食货志·田赋》,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光绪《庐江县志》,卷三,《赋役·田赋》,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四,《田赋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3 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0页。
    4 光绪《庐江县志》,卷一四,《艺文》,陈庆门:《请垦旱地详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张承芳:《李公圩记》,见舒梦龄:道光《巢县志》,卷一五,《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蒋一鉴:《拟建神塘、泥汉二江口闸说》,见黄云、林之望: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3 丁翰清:《清开河建闸禀》,见黄云、林之望: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4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李本樟:《新修皇兴圩堤碑记》,见《皇朝经世文编》,卷一一六。
    6 韩梦周:《圩田图记》。
    7 乾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1 道光《巢县志》,附录《劝民力田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乾隆《沔阳州志》,卷六,《赋役志》。
    3 何炳棣:《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5页。
    4 民国《安徽通志稿·财赋考》,卷五,《田赋》。
    5 康熙《休宁县志》,卷三,《徭役》。
    1 参见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第77-98页。
    1 万历《和州志》,卷七。
    2 参见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8-120页。
    3 参见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
    1 《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九,康熙四十八年九月至十月。
    2 《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五,康熙五十年正月至三月。
    1 《清世祖实录》,卷四三,顺治六年三月至四月。
    2 《清圣祖实录》,卷二五,康熙七年三月至四月。
    3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
    4 《清世宗实录》,卷六,雍正元年四月。
    5 《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三,乾隆五年五月。
    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九,《江南一一》。
    2 参阅应岳林、巴兆祥著:《江淮地区开发探源》第6章第1节,《圩田的兴筑与发展》,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6-167页。
    3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三,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4 《相山集》卷三十,《赠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5 (宋)刘子澄:《砖石湖坝论》。
    6 《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7 《宋史》,卷三八四,《叶衡传》。
    8 《宋史》,卷四三四,《薛季宣传》。
    9 《叶适集》,卷一八。
    1 (宋)蔡沉:《禹贡》注。
    2 嘉庆《无为州志》,卷二,《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之三,灌溉篇第九。
    1 道光《巢县志》,卷六,《食货·户口》,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71页。
    1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民国二十年稿本。
    2 清章学诚《和州志》,列传第十二,马如融,清乾隆二十九年修,文物出版社《章学诚遗书》影印本,1985年。
    1 康熙《巢县志》,卷一八,《艺文志中》,刘昂《丈量永议》。
    2 《巢湖市志》,黄山书社,1992年,第258页。
    3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65页。
    1 雍正《舒城县志》,卷一一,《水利》,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1),中国书店,1992年。
    2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一,《沟恤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水利》,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第668页。
    4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水利》,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第669页。
    5 道光《巢县志》卷一五,张承芳《李公圩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水利》,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第669页。
    7 (清)李应珏:《皖志便览》卷一,《和州直隶州序》,中国方志丛书(224),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8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田制·农桑诀·田制篇》。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一二,《职官志·名宦》,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乾隆《历阳典录》,卷一二,《职官二》,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4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
    2 (清)魏源:《湖广水利论》。
    3 乾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4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97页。
    5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参见陆应诚:《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皖东南圩田结构特征与开发驱动因素分析》,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 陆应诚、王心源、庄华峰、高超:《基于遥感信息的皖东南圩田图型结构特征及功能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t期.
    1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19页
    2 雍正《舒城县志》卷一五《名宦》,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1),中国书店,1992年,第335页。
    3 嘉庆《舒城县志》,卷五,《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6页。
    2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7页。
    3 嘉庆《舒城县志》,卷五,《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清)董诰: 《全唐文》,卷八七一, 《复练塘奏状》。
    5 (清)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治地》
    6 何绍基等:光绪《安徽通志》卷六八,《水利治蹟》,光绪四年(1878年)刻本。
    7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乾隆《历阳典录》,卷一二,《职官二》,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3 乾隆《历阳典录》,卷一二,《职官二》,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4 康熙《庐江县志》,卷五,《水利》,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0),中国书店,1992年。
    1 乾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2 黄云:《泥汉、神塘二河建闸折》,丁翰清:《请开河建闸禀》,均见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元]任仁发:《浙西水利议答录》;[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七,《江南五》。
    2 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蓄泄》,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清]李应珏《皖志便览》卷一,《和州直隶州序》,中国方志丛书(224),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第74页。
    5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7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蓄泄》,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靖《和州志》,卷一六,《艺文志》,(明)宋濂《重修铜城闸记》,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0),中国书店,1992年,第415页。
    4 嘉靖《和州志》卷一六,《艺文志》,(明)宋濂《重修铜城闸记》,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0),中国书店.1992年,第415页。
    5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皖政辑要》卷九十七《邮传科·水利》。
    2 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卷三三,周凤鸣《条上水利六事》。
    3 道光《来安县志》,卷五,《水利志》附韩梦周:《圩田图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沈镐《修西圩碑记》,见乾隆《望江县志》,卷八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3),江苏古藉出版社,1998年。
    1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92页。
    1 [明]耿桔:《常熟县水利全书》。
    1 《四坝说》,见乾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2 道光《来安县志》,卷五,《水利志》附韩梦周:《圩田图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4 嘉庆《无为州志》,卷六, 《水利志二·捍卫》,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道光《巢县志》,卷一五,《艺文》,张承芳《李公圩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 《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开河筑坝议略》,见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六一,光绪四年(1878年)刻本。
    4 乾隆《无为州志》,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1 《挖洲说》,见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嘉庆《无为州志》,卷二,《舆地志·山川》,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4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7页。
    5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8页。
    1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明史》,卷八八,《河渠六·直省水利》。
    1 嘉靖《江阴县志·水利》。
    2 道光《巢县志》卷末《附录·劝民开塘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万历《和州志》,卷二。
    4 嘉庆《无为州志》,卷三一,《艺文志·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鹊头山怀古》。
    6 [清]朱万滋:《官圩修防汇述》。
    7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东南水利》,引自(明)林应训:《修筑河圩以备旱潦以重农务事文移》。
    8 [明]沈 《吴江水考》卷二。
    1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水利》,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第668页。
    2 阮先:《扬州北湖续志》卷一,《水利》,扬州丛刻本。
    3 嘉庆《舒城县志》,卷三三,《艺文·诗》,芒文缜:《三堰余泽》,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嘉庆《舒城县志》卷三三,宋骥:《过七门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刘增:《西圩禁碑记》,见乾隆《望江县志》,卷八中,《艺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明沈:《吴江水考·水蚀考》。
    3 (宋)杨万里: 《诚斋集》卷三二, 《圩丁词十解序》。
    4 万历《和州志》,卷二。
    5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合肥市志》卷九《水利》,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23页。
    2 蒋士铨:《札吴翥堂观察》,见《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八。
    1 万历《和州志》,卷二。
    2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一《宦游纪》,中华书局,1985年,第10页。
    3 乾隆《无为州志》,卷六,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4 《明史》,卷八八,《河渠志》。
    5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二○○,洪武二十三年二月乙未条。
    6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二三四,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乙亥条。
    7 《明宣宗宣德实录》卷五四,宣德四年五月乙丑条。
    8 《明英宗正统实录》卷三二,正统二年七月戊申条。
    1 《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651页。
    2 嘉庆《无为州志》,卷六,《水利志·蓄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二,《包世臣致江西陈府书》。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朱万滋《当邑官圩修防汇述》三编卷一,《修筑·筑搪浪埂以护堤注》。
    5 雍正《建平县志》,卷九,《田赋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八《城池·桥梁》黄山书社,2007年。
    2 朱万滋《当邑官圩修防汇述》三编卷四,《夫役·顶夫换夫注》。
    3 《皖政辑要·民政科》,卷二一,《拯救》。
    4 《清高宗实录》,卷七二五,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癸己。
    1 《军机处录副奏折》。缩微号第693-2892。乾降七年四月十二日两江总督苏那图、户部侍郎周学健、安徽巡抚张楷查办上江水利事宜折。
    2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清)章学诚《和州志》,列传第十二,马如融,清乾隆二十九年修,文物出版社,1985年,《章学诚遗书》影印本。
    4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五四,《义行传三》,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5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五四,《义行传三》,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6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五四,《义行传三》,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7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二六,《人物志·义行》,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8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水利》,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30辑,第488页。乾降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两江总督高晋奏报二麦收成丰稔及沿江一带圩堤修理完整情形折。
    2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25辑,第451页。乾降三十年七月初九日江南安徽巡抚托庸奏报安省地方雨水禾苗情形折。
    3 雍正《舒城县志》,卷一五,《名宦》,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1],第335页。
    4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一二三,《庐州府二·名宦》。
    1 王宇尘:《清代安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
    2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文物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5页。杨立新:《江淮地区的原始农业及与文明形成的关系》,《文物研究》第13辑,2001年。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农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1 《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
    2 《晋书》,卷一○○,《陈敏传》。
    1 《全唐诗补逸》,卷八。
    2 《全唐诗》卷二一一。
    3 《旧唐书》,卷五三,《食货下》。
    4 《宋史》,卷一七三,《食货上一》。
    5 《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6 《宋史》,卷一七三,《食货上一》。
    7 滕白:《观稻》。
    8 《宋会要辑稿》,《食货·水利》七之十三,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9 范祖禹:《范太史文集》,卷四二,《吕希道墓志铭》。
    1 王社教:《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稻生产和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
    2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农事》。
    1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九《田赋·土产》,黄山书社,2007年。
    2 民国《南陵县志》,卷一六,《食货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庆《舒城县志》,卷十二,《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道光《巢县志》,卷三,《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明史》,卷七九,《食货三》。
    1 冯煦主修:《皖政辑要》,黄山书社,2005年。
    2 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第109—111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
    1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2 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调查编纂:《豫鄂皖赣四省土地分类之研究》,第439页。
    1 《事物纪原》。
    2 《宋史》,卷一一,《仁宗二》。
    3 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一四,《固邦本·制民之产》。
    4 道光《巢县志》,卷三,《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中华书局,1976年。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七,2488。
    1 安徽省气象局资料室《安徽气候》,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2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3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中华书局,1976年。
    4 程瑶田:《九谷考》。
    5 裴宗锡:《抚皖奏稿》,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七日《奏为恭报地方情形事》。
    6 《宋书》,卷三三,《五行志》;《晋书》,卷二九,《五行志》。
    1 道光《怀宁县志》,卷一七。
    2 韩茂莉:《论宋代小麦种植范围在江南地区的扩展》,《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 《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
    4 《宋史》,卷三九,《宁宗纪三》。
    5 参见王社教:《明代苏皖浙赣地区麦类作物的生产和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1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五二,《江南总部·艺文一》。
    1 包世臣:《安吴四种齐民四术》。
    2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参见王社教:《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杂粮作物及其分布》,《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
    2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3 裴宗锡:《抚皖奏稿》。
    4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八二四,《庐州府物产考》。
    1 《清高宗实录》,卷二八五,乾隆十二年二月条。
    1 嘉庆《无为州志》,卷八,《食货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参见曹树基:《玉米和蕃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4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2 康熙《合肥县志·名宦》。
    3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
    4 杨凭:《唐庐州刺史本州团练史罗珦德政碑》,见《全唐文》卷四七八。
    5 杨凭:《唐庐州刺史本州团练史罗珦德政碑》,见《全唐文》卷四七八。
    1 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五。
    2 《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后梁均王贞明四年。
    3 《宋史》,卷一七三,《食货上一·农田》。
    4 《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农桑》。
    5 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七,《户部四·农桑》。
    6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九《田赋志·农桑》,黄山书社,2007年。
    7 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七,《户部四·农桑》。
    8 康熙《巢县志》,卷九,《田赋志》,黄山书社,2007年。
    1 雍正《舒城县志》,卷十,《物产》,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1),中国书店,1992年。
    2 嘉庆《舒城县志》,卷一二,《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安徽通志》卷六四《食货志·物产》:光绪《安徽通志》卷八五《食货志·物产》;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物产》。
    4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嘉庆《无为州志》,卷八,《食货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物产》,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李林甫、陈仲夫:《唐六典》卷二○,《太府寺》,中华书局,1992年。
    2 万历《和州志》,卷六,《食货志·货属》。
    3 万历《和州志》,卷二,《田赋志》。
    1 乾隆《江南通志》卷八六《食货志·物产》;道光《安徽通志》卷六四《食货志·物产》:光绪《安徽通志》卷八五《食货志·物产》。
    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物产》,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3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汪灏等:《广群芳谱》卷一二《桑麻谱二·大麻》。
    5 李璠:《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24页。
    6 万历《和州志》,卷六,《食货志·贡物》
    7 康熙《江南通志》卷二四《食货志·物产》;康熙《巢县志》卷九《田赋志·土产》,黄山书社,2007年。
    8 康熙《江南通志》,卷二四,《食货志·物产》。
    1 嘉靖《南畿志》卷三六、四○;嘉靖《安庆府志》卷一二《食货志·土产》;万历《六安州志》卷三《食货志·土产》。
    2 《王祯农书》,卷二十一附木棉序。
    3 《元史》,卷一五,《世祖本纪十二》
    4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七,龙凤十一年六月乙卯条。
    5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二三二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庚戌条。
    6 尹会一:《敬陈农桑四务疏》,见《经世文编》卷三六。
    1 乾隆《无为州志》,卷七,《物产》,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2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广农利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康熙《江南通志》卷二四《食货志·物产》;乾隆《江南通志》卷八六《食货志·物产》;道光《安徽通志》卷六四《食货志·物产》。
    4 乾隆《无为州志》,卷七,《物产》,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5 嘉庆,《无为州志》,卷八,《食货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物产》,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十,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农工商部《棉业图说》,卷三,《中国棉业现情考略》,第2页,宣统二年。
    1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物产》,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民国《怀宁县志》,卷六,《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三》。
    2 见陈椽:《茶叶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
    1 王宇尘:《清代安徽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期。
    2 康熙《巢县志》,卷九,《田赋志·贡课》,黄山书社,2007年。
    3 《合肥市志》,第二册,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25页。
    4 李润田:《中国烟草地理》,农业出版社,1988年。
    1 康熙《含山县志》,卷一○,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三,《食货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庆《舒城县志》,卷一二,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水利附》,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三年四月丁亥。
    6 《益闻录》,第一二七六号,光绪十九年五月一日。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460页。
    7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六,《食货志·榷税》,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 姚锡光:《吏皖存牍》卷中,第26-27页,《致赵太守上达和州地方情形函》光绪二七年四月。
    2 《皖抚朱家宝奏禁烟情形折》。
    3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物产》,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4 雍正《舒城县志·物产》,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1),中国书店,1992年。
    5 光绪《霍山县志》,卷二,《地理下·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3),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
    2 徐光启说:“水旱二灾,有轻有重,欲求恒丰,虽唐尧之世犹不可得,此殆由天之所设。”见《农政全书》,石声汉校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299页。
    1 陈宝忠《安徽田赋上亩法研究》第10033-10034页,1935年,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21册,成文影印资料,第10033-10034页。
    1 参见郭松义《清代的亩制和流行于民间的田土计量法》,《平准学刊》,第3辑;又《清代的量器和量法》,《清史研究通讯》,1986年第1期:黄冕堂:《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文史哲》,1990年第3期。
    1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十二,《胶庠志》,黄山书社,2007年。
    2 康熙《含山县志》,卷三六,《艺文》,同知胡永成《学田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庆《合肥县志》,卷十,《田赋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一七,《食货志·公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七,《学校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附录“古今度量衡亩的比较”,农业出版社,1985年。
    2 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第74页。
    3 史志宏:《清代前期的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4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4页。
    2 陈连营:《清代河南农村商业交流状况》,《史学月刊》,1993年第6期。
    3 参见加藤繁:《清代村镇的定期市》,《东洋学报》1934年23卷2期。后王兴瑞译成中文,载《食货》1937年5卷1期。60年代中叶,美国学者施坚雅将中心地理论引入区域市场研究,使集市研究进人一个新的阶段,七八十年代区域市场成为经济史研究的热点之一,论著颇丰。如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4 李陈续:《中华史前文明重要源头》,光明日报,2006-11-23(2)。
    5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036页。
    1 参见《通典·食货典·轻重》。
    2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3 《重修安徽通志》,卷七八,《关榷》。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6,嘉祐7年。
    1 《宋史》,卷八八,《地理志》。
    2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三》。
    3 《太平广记》,卷二六五。
    4 《容斋随笔》,卷9。
    5 《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三》。
    6 《庐江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82页。
    1 《唐语林》,卷八。
    2 《通典》,卷一七七。
    3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南直一》。
    4 《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逸文》,卷二。
    1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
    2 陈鸣:《庐州同食馆记》,《全唐文》卷六一二。
    3 德奥古斯特·勒施,王守礼译:《经济空间次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5—95页。
    4 宋雪帆:《水流云在馆奏议》。
    5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卷六,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九之七至十五,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2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
    1 《新编方舆胜览》,卷四八。
    2 《宋史》,卷三八六,《金安节传》。
    3 民国《重修蒙城县志》,卷二,《建置志·集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地理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36-41页。
    2 《庐江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82页。
    3 《舒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12页,48页。
    1 清尹继善等修,黄之隽等纂:《江南通志》卷二十八,《舆地志·关津·含山县》,清乾隆元年刻本。
    2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36-41页。
    1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六,城镇略述,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2-213页。
    2 李国祁:《由苏浙两湖四川及闽粤七省都市人口状态论清末民初我国南方的都市化现象》,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民国70年(1981年)10月,第518页。
    3 《重修安徽通志·关津》。
    4 《肥西文史资料》,第1辑,《古镇三河》。
    5 《舒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1 《合肥市志》第二册,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31页。
    2 《舒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3 《合肥市志》第二册,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30页。
    1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第233页。
    2 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3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舒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44页。
    5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75-276页。
    1 《舒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44页。
    2 加藤繁: 《清代村镇的定期市》《东洋学报》23,2,1936。转引自山根幸夫: 《中国史入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田实发:《金斗河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2 侯永、刘景龙:《安徽市场大观》,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184页。
    3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六,城镇略述,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合肥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第189页。
    2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疆域志·关口》,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庆《合肥县志》卷首《序》,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巢湖志》,黄山书社,1989年,第131页。
    5 《舒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44页。
    1 上海社会经济调查所:《无锡米市调查》,转引自政协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1辑。
    2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3 单强:《江南区域市场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4 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3-14页。
    5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283页。
    1 《庐江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
    2 余谊密等修,鲍实纂:《芜湖县志》,卷二十四,《赋税志·关税》,民国8年(1919年)石印本。
    3 余谊密等修,鲍实纂:《芜湖县志》,卷三五,《实业志·商业》,民国8年(1919年)石印本。
    4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页。
    5 [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147页。
    1 施坚雅著,史建云等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11页。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商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1页。
    1 参见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 侯永、刘景龙:《安徽市场大观》,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184页。
    2 《望江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267页。
    3 张德生:《安徽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14,18页。
    4 《清朝文献通考》,卷四,《田赋》。
    1 参见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陈振汉编:《清实录经济资料》农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 [清]裴宗锡:《抚皖奏稿》,乾隆三十七年三月奏折。
    3 嘉庆《舒城县志》,卷一二,《风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闵宗殿:《清代的人口问题及其农业对策》,《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1期。
    5 《清史稿》,卷四七七,《陈庆门传》。
    6《清史稿》,卷三○七,《陈大受传》。
    1 《明史》,卷七九,《食货三》。
    2 宋雪帆:《水流云在馆奏议》卷上。
    3《清经世文编》《工政·各省水利三》。
    4 嘉庆《无为州志》,卷七《食货志·民赋》;卷五,《水利志》:卷八,《食货志·仓储》,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嘉庆《无为州志》,卷七,《食货志·民赋》,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九册,五年三月。
    1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齐鲁书社,1996年,第670页。
    2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四,物产,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3 乾隆《无为州志》,卷七,《风俗》,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4 嘉庆《无为州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第153页。
    6 《清朝通志》卷八八,《食货略八》。
    1 道光《鄱阳县志》,卷三十一,《艺文》,胡克家《为安徽省被早筹备剂粜疏》。
    2 俞森:《救荒全书》,中华书局,1991年。
    3 (明)张陛:《救荒事宜》,中华书局,1991年。
    4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294页。
    5 《庐江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91页。
    1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十五,《食货志·蠲赈》,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清高宗实录》,卷二二,乾隆元年七月己亥。
    3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八十四,《食货志·储积》,光绪四年(1878年)刻本。
    1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六,《食货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六,《食货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3 光绪《庐江县志》,卷三,《赋役志·积储》,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六,《食货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5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六,《食货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6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六,《食货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7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七,《食货志·积储》,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8 徐渊:《农业仓库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34页。
    1 徐渊:《农业仓库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37页。
    2 陈鸣:《庐州同食馆记》,《全唐文》,卷六一二。
    3 《明史》,卷七九,《食货三》。
    1 转引自《安徽航运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1 《清仁宗实录》,卷二九五,嘉庆十九年八月条。
    2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288页。
    1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道光《和州志》,卷七,《舆地书二·山川》。
    3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关津》,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吏皖存牍》,卷中,《(和州)致赵太守上达和州地方情形函》(光绪辛丑四月)。
    1 佚名纂:《无为县小志》,第五,《交通与商务》,1960年据民国20稿本石印本。
    2 道光《和州志》,卷七,《舆地书二·山川》。
    3 徐正元等《芜湖米市述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第14-16页。
    1 参见孙晓村:《关于中国米谷商品化的一个分析》,《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二期1935.9。
    1 [明]吴应箕:《楼山堂集》卷十,《兵事策第十》。
    2 [清]高晋:《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皇清奏议》,卷六一。
    3 包世臣:《安吴四种》,卷二十六。
    4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七,《食货》。
    5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元年十月陈允恭奏。
    6 《清高宗实录》,卷七九五。
    7 《歙田少请通浙米案呈稿》,光绪刻本。
    8 [清]裴宗锡:《抚皖奏稿》。
    9 上海社会经济调查所:《无锡米市调查》,转引自《无锡文史资料》第1辑。
    10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六,城镇略述,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1 徐正元等:《芜湖米市述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第14-16页。
    2 徐正元等:《芜湖米市述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第21-23页。
    3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第五,《交通与商务》,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4 鲍实纂,余谊密修:《芜湖县志》卷三五,《实业志·商业》,民国8年(1919年)石印本。
    1 《大泌山房集》,卷六十九,《卢太公家传》。
    1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四,转引《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2 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十,《淳庵处士许君六十序》。
    3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六,《明光禄寺署丞乡大宾岩福公暨配金孺人墓志铭》,转引《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4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故处士许君德实行状》,转引《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5 民国《歙县志》,卷八,《孝友》,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 道光《徽州府志》,卷六,《人物志·孝友》,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7 《汪氏统宗谱》,卷一一六,《汪添祥墓志铭》,转引《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8 《黟县四志》,卷六,《质行》。
    9 《大泌山房集》,卷一百十二,《黄伯子墓碑》。
    10 嘉庆《庐江县志》,卷二,《风俗》,中国方志丛书(7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1 江登云:《橙阳散志》,卷四,《人物志·义行》。
    12 乾隆《含山县志》,卷十五,《佘烈妇传》,中国方志丛书(63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3 程庭:《苦庵集》,《春帆纪程》。
    1 《大鄣山人集》,卷四十一,《宜斋程长公程母戴氏行状》。
    2 乾隆《含山县志》卷十五《许贞女传》,中国方志丛书(63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商业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71页。
    1 刘建生:《明清时期山西市镇与晋商活动简析》,《税收与企业》,2003年,第3期。
    2 赵冈:《中国经济史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363页。
    1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七,《风俗志》,黄山书社,2007年。
    2 乾隆《历阳典录》卷二五,《艺文二》,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3 嘉庆《无为州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6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二,《集文第二》,孙承恩《县学田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7 嘉庆《合肥县志》,卷八,《风土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8 道光《巢县志》卷三《舆地·风俗》载,“土田瘠,贱商贵农”;又附录《劝民力田示》载,其民“拙于谋生,无材木之饶,无蚕桑之利,无巨商大贾挟赀以游四方”,“全靠几顷薄田”;又附录《劝民开塘示》载,其民“间服用器,具仰外来商贩”;又乾隆《含山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载:“贵农贱商,乡城不异,惟运镇五方杂处,风尚较靡”。
    9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乾隆《无为州志》卷七,《风俗·四民》,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2 《明史》,卷八十,《食货四·盐法》。
    3 《两淮盐法志》,卷八,《转运》。
    4 乾隆《含山县志》,卷十六,《云雾庵永禁盗卖香火田碑》,中国方志丛书(63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5 程嘉遂:《耦耕堂集》,文卷下,《程孝妇》。
    6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七《风俗志》.黄山书补.2007年。
    7 《丰南志》,第9册,《松石庵》。
    8 道光《徽州府志》,卷一二,《人物志·孝友》,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卷二六,《人物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卷二六,《人物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六,《食货志》:卷八,《风土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4 鲍应鳌:《瑞芝山房集》,卷十一,《程次公传》。
    5 《朱世荣分家簿》,1册,上海图书馆藏。
    6 王振忠:《一部反映徽商活动的佚名无题抄本》,《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1 《休宁汪姓誊契簿》,转引自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3页。
    1 《丰南志》,第9册,《松石庵》。
    2 《休宁汪氏誊契簿》,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史论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
    3 嘉庆《庐江县志》,卷八,《书院》,中国方志丛书(7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4 [明]汪道昆: 《太函集》,卷四十七, 《明故处士吴公孺人陈氏合葬墓志铭》。
    5 《徽州千年契约·清民国编》卷一。
    6 《徽州千年契约·清民国编》卷二;卷三。
    7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四。
    1 道光《巢县志》,卷十五,《艺文·建宏济桥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故处士许君德实行状》。
    3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邻溪行状》。
    4 民国《歙县志》,卷九,《义行》,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乾隆《含山县志》,卷十六,《云雾庵永禁盗卖香火田碑》,中国方志丛书(63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商业志》第二篇《市场·合肥市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第446页。
    3 休宁《方塘汪氏宗谱·墓志铭》。
    4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故处士许君德实行状》。
    5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邻溪行状》。
    1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河渠志》;卷二六,《人物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七,《风俗志》,黄山书社,2007年。
    3 乾隆《含山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方志丛书(63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4 佚名:民国《无为县小志》,卷十六,《义行》,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5 《汪氏统宗谱》卷一百一十六《汪添祥墓志铭》。
    6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五《东庄黄公存芳行状》。
    1 歙县《许氏世谱》第五册《邻溪行状》。
    2 嘉庆《庐江县志》,卷十(上)《笃行》,中国方志丛书(7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3 乾隆《含山县志》,卷十五,《仓山吴氏孝义传》,中国方志丛书(637),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 龙文彬:《明会要》,卷五四,《赐田租》。
    2 参见陈休颍:《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经济地理》,2003年第7期。
    3 康熙《巢县志》,卷九,《田赋志》,黄山书社,2007年。
    1 嘉庆《合肥县志》,卷四,《山水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道光《和州志》,卷七,《舆地书二·山川》。
    3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舆地志·关津》,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吏皖存牍》卷中,(和州)致赵太守上达和州地方情形函(光绪辛丑四月)。
    5 佚名纂:《无为县小志》,第五,交通与商务,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6 道光《和州志》,卷七,《舆地书二·山川》。
    1 阮先:《扬州北湖续志》卷一《水利》,扬州丛刻本。
    1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李卫华主编:《无为大堤志》,第1页,九州出版社,2005年。
    1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五三,洪武三年六月条。
    2 转引自同治《东乡县志》,卷一五。
    3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水利》,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齐鲁书社,1996年,第668页。
    4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1 《宋书》,卷三五,志第二五,《州郡一》。
    2 《宋书》,卷三五,志第二五,《州郡一》。
    3 《宋书》,卷三五,志第二五,《州郡一》。
    4 《通典》,卷七。
    5 《旧唐书》,卷八,本纪第八,《玄宗上》。
    1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2 傅筑夫:《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0页。
    3 中国国家图书馆编族姓史料汇编《王氏族姓史料类编》,《合肥义门王氏续修宗谱稿》,2000年10月。
    4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87页。
    5 见黄麓镇周黄疃村志《可爱的家乡》。
    6 泰和县旧属吉安府,见黄麓镇军张村《张氏宗谱》。
    1 《肥东县志·人口志》,1990年(油印稿)。
    2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3 《和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113页。
    4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豫鄂皖赣四省之租佃制度》,1936年,第7页。
    1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建炎四年十二月。
    2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炎兴下帙四十。
    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绍兴三年二月庚申。
    4 《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一三,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5 《宋史》,卷三六○,《赵鼎传》。
    6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九之六四,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7 周紫芝:《太仓禾弟米集》卷六○《振民堂记》。
    8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九之五八,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9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八,炎兴下帙一百三十八。
    10 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五上。
    11 《宋史》,卷四五四,《赵时赏传》。
    12 《宋会要辑稿》兵一五之二三,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3 《至正直记》,卷二,《淮南可居》。
    14 《文忠集》,卷二九。
    15 《宋史》,卷四五一,列传二一○,《忠义六》。
    16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淮民浆枣》,丛书集成初编本。
    2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绍兴二十年四月癸酉。
    3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4 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三,《赵善俊神道碑》。
    5 《乞选江北监司守臣接纳流民耕种疏》,载《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七。
    6 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三,《赵善俊神道碑》。
    7 卫泾:《论淮民当恤疏》,载《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
    8 罗愿:《新安志》卷一,《风俗》。
    9 《浮山集》卷四,《蕲州任满陛对札子》,四库全书本。
    1 《明史》卷七七,《食贷志一》。
    2 《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九六,洪武二十二年四月乙亥条。
    1 见荆塘村《缪氏宗谱》。
    2 参见张靖华、郭华瑜:《“九龙攒珠”与江西移民者的开拓——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考察报告》,《农业考古》,2008年第4期。
    1 道光《巢县志》附录告示《劝民力田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道光《巢县志》附录告示《劝民力田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广农利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道光《巢县志》附录告示《劝民力田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五,《集文·广农利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范业宽等:《土壤肥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1 王秀清、谭向勇主编:《百年农经(1905-2005)》第一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258页。
    Frank cllis:pcasant economics. cambridgc university Press,1988.
    1 左丘明: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国语·周语》。
    1 《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下》。
    2 杜牧:《樊川文集》。
    3 《明会要》,卷四一,《职官》。
    4 《清史稿》,卷五九,志第三四,《地理六》。
    5 郭松义:《清代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分类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2期。
    1 史志宏:《清代前期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 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9页。
    3 李三谋:《清代安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4 同治《祁门县志》卷一五,《食货志·茶税》,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张瀚:《松窗梦语》,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
    2 李兆洛:嘉庆《凤台县志》,卷二,续修四库全书(710),史部·地理类,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 靳辅:《生财裕晌第一疏》,《皇朝经世文编》卷二六,《户政》。
    4 《清高宗实录》,卷九一七,乾隆三十七年九月。
    5 赵清藜:《请减谷价并兴水利疏》,见《皇清奏议》,卷四四。
    6 《申报》光绪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7 罗愿:《新安志》,卷二,《叙贡赋》。
    1 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0-16页。
    2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凤宁徽》,四部丛刊本。
    3 《案底汇抄》“设立专员管理瑞匠各条”,转引自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334页。
    4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资料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6页。
    5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6 《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唐纪》五三。
    7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三,《水利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李三谋:《清代安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3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乾隆《无为州志》,卷七,《物产》,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5 嘉庆《无为州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乾隆《无为州志》,卷七,《风俗》,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2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3 冯煦主修:《魄政辑要》,黄山书社,2005年。
    4 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
    1 《清经世文编》,卷五一。
    1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物产》,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齐鲁书社,1996年。
    2 嘉庆《无为州志》,卷二,《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何泉达:《清实录江浙沪地区经济资料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 (明)杨循吉:《庐阳客记·物产》,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47),齐鲁书社,1996年。
    1 丁长清:《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南开经济研究》1985年,第3期。
    1 戴乐仁等著: 《中国农村经济实况》(中译本),北平农民运动研究会1928年,第62页。
    2 符致逵:《商业银行对于农村放款问题》,《东方杂志》第32卷第22号,1935年11月。
    2 李宏略:《数字中的农家生活》,《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4月。
    1 李宏略:《数字中的农家生活》,《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4月。
    2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801页。
    1 李伯重:《“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
    2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1 《含山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590页。
    2 《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555页。
    3 道光《巢县志》附录告示《劝民力田示》,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647-29650页。
    1 道光《保安州志》,卷七。
    2 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6-148页。
    3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厦门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3页。
    2 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0页。
    3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4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卷六,《舆地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上海书店据广益书局1923年版影印,1986年。
    6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舆地·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7 佚名纂:《无为县小志》,第七,居民,1960年据民国20年稿本石印本。
    8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9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清)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纂辑:《巢县志·巢湖志》卷七《风俗志》,黄山书社,2007年。
    10 乾隆《历阳典录》,卷二五《艺文二》,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 葛守礼:《葛端肃公家训》卷下,转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2页.。
    2 《毅山笔尘》卷一,转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8页。
    3 [明]陈全之:《蓬窗日录》卷一《南直隶》,《中华野史》明朝卷,泰山出版社,2001年,第995页。
    4 嘉庆《合肥县志》卷三一,《集文第一·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隋书》卷七十,《杨玄感传》。
    6 《李渊罢差科徭役诏》,黄诰等篡修:《全唐文》,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1 《鸡肋编》,卷中。
    2 吕颐浩:《论经理淮甸》,见《忠穆集》卷二;《宋会要辑稿》食货二。
    3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一一,第23页。
    4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161页。
    5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6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98-399页。
    1 《安徽巡抚陈彝奏明秋禾歉收蠲缓漕粮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4辑。
    1 张崇旺:《试论明清江淮地区的水旱灾害与农业耕作的变迁》,《中国农史》,2006年第1期。
    1 《合肥市水利志》,黄山书社,1999年,第8页。
    1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1,138,238,300,446,477页。
    1 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水旱灾害史料整理分析》,1981年。
    1 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四,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 乾隆《历阳典录》卷一二,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1 黄道日:《山水城池议》,见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九八,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2 民国《续修舒城县志》,卷十一,《水利志》。
    3 乾隆《无为州志》卷六, 《圩口·总说》,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年。
    4 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三五。
    1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57页。
    2 江士铎:《乙丙日记》。
    3 郭汉鸣、洪瑞坚:《:安徽省之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第48页,1936年。
    4 《张文襄公全集·奏稿》卷23,第9页,《查抄卫汝贵家产摺》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81-184页。
    1《庐江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49—150页。
    2 见司法行政部《民商习惯调查报告录》,转引自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2页。
    3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251页。
    4 参见孙翊刚、董庆铮主编:《中国赋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第276页。
    1 参见孙翊刚、董庆铮主编:《中国赋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第276页。
    2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340页。
    3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97页。
    4 《和州志》,黄山书社,1995年,第349—350页。
    5 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七,《食货志》。
    6 《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97—298页。
    7 光绪《庐江县志》,卷二,《食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徐畅:《耕畜借贷与农业经营——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中游地区农村为中心》,《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2 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见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成文影印资料,第29985页。
    3 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农业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295页。
    [1][清]于觉世修,[清]陆龙腾等纂.康熙巢县志[Z].巢湖市图书馆据康熙十二年(1673)复印本.
    [2][清]尹继善,赵国麟修.[清]黄之隽,章士凤纂.(乾隆)江南通志[Z].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清]陶澍,邓廷桢修.[清]李振庸,韩玖纂.道光安徽通志[Z].刻本.1830(道光十年).
    [4][清]吴坤修,等修.[清]何邵基,杨沂孙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Z].刻本.1878(光绪四年).
    [5][清]章学诚纂.(乾隆)和州志[Z].章氏遗书本.1922(民国十一年)刻.
    [6]安徽通志馆纂修.民国安徽通志稿[Z].铅印本.1934(民国二十三年).
    [7]安徽省政府.安徽概览[Z].铅印本.1944(民国三十三年)
    [8][清]常廷璧修,[清]吴元桂纂.乾隆.无为州志[Z].合肥古旧书店据原刊本影印,1960.
    [9][清]黄云修,[清]林之望等纂.(光绪)续修庐州府志[Z].1885(光绪十一年)刊本.中国方志丛书(86).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10][清]陈廷桂纂辑.(乾隆)历阳典录[Z].据嘉庆三年(1798)修、同治六年(1867)刊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11][清]陈廷桂纂辑.(乾隆)历阳典录补编[Z].清嘉庆年修、同治六年(1867)刊本.中国方志丛书(230).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12][清]李应珏.皖志便览[Z].据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224).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13]周始.皖志述略(上、下册)[Z].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印,1983.
    [14]黄山书社.安徽风物志[Z].合肥:黄山书社,1985.
    [15]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地震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6]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气象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17]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水产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18]肥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肥东县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19]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粮食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0]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大事记[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2.
    [21][明]易鸾纂修.嘉靖和州志[Z].嘉靖七年(1528)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0).中国书店,1992.
    [22][清]赵良墅修,[清]田实发等纂.雍正合肥县志[Z].雍正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0).中国书店,1992.
    [23][清]吴宾彦修,[清]王方岐纂.(康熙)庐江县志[Z].康熙三十七年(1698)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0).中国书店,1992.
    [24][清]陈守仁修,[清]贾彬、郭维棋纂.(雍正)舒城县志[Z].雍正九年(1731)刻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21).中国书店,1992.
    [25]巢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巢湖市志[Z].合肥:黄山书社,1992.
    [26]庐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庐江县志[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7]庐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庐江县志[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8]无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无为县志[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9]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民政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30]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纺织工业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31]肥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肥西县志[Z].合肥:黄山书社,1994.
    [32]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县志[Z].合肥:黄山书社,1995.
    [33]舒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舒城县志[Z].合肥:黄山书社,1995.
    [34]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供销合作社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35]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人口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36]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林业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37]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商业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38]含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含山县志[Z].合肥:黄山书社,1995.
    [39][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Z].续修四库全书(625)(史部·地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0]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41]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科学技术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42]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农垦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43][清]张样云修,[清)孙星衍,等纂.(嘉庆)庐州府志[Z].据嘉庆八年(1803)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4][清]熊载陞,杜茂才修,[清]孔继序纂.(嘉庆)舒城县志[Z].据嘉庆十二年(1807)抄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5][清]吕林钟等修,[清]赵凤诏等纂.(光绪)续修舒城县志[Z].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木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6][清]钱爃修,[清]俞燮奎.卢钰纂.(光绪)庐江县志[Z].据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7][清]顾浩修,[清]吴元庆等纂.(嘉庆)无为州志[Z].据嘉庆八年(1823)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8]佚名纂.(民国)无为县小志[Z].据民国二十年(1931)稿本.据1960年石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9][清]舒梦龄纂修.(道光)巢县志[Z].据道光八年(1828)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0][清]朱大绅修,[清]高照纂.(光绪)直隶和州志[Z].据光绪二十七年(1901)活字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7).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1][清]赵燦修,唐廷佰等纂.(康熙)含山县志[Z].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2]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民俗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53]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农业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54]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城乡建设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55]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财政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56]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57]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物资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58]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价格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59]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附录[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60]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61]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交通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62]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烟草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63]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64]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总述[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65]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水利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66]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金融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67]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肥市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68][明]申时行,等.(万历重修)明会典[Z].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9][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Z].四库善本从书初编本.
    [70][清]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71]续文献通考[Z].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5-1937年)
    [72]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调查编纂.豫鄂皖赣四省土地分类之研究[Z].1936.
    [73]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调查编纂.豫鄂皖赣四省之典当业[Z].1936.
    [74]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调查编纂.豫鄂皖赣四省之棉产运销[z].1936.
    [75]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调查编纂.豫鄂皖赣四省土地之租佃制度[z].1936.
    [76]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安徽省农村调查[z].1952.
    [77]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农业生产情况[Z].1953.
    [78]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资料室编.中国气温资料[Z].1954.
    [79]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Z].三联书店,1957.
    [80]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Z].三联书店,1957.
    [8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Z].三联书店,1957.
    [82][清]储枝芙蓉塘.皖樵纪实[Z].北京:中华书局,1961.
    [83]明实录[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
    [84][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微璧.明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
    [85][明]徐学聚.国朝典汇[Z].中国史学从书(7).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5
    [86][清]李国杰辑.近代中国史料丛刊(62):合肥李氏三世遗集[Z].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
    [87]大清历朝实录[Z].台湾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1970.
    [88][明]张廷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
    [89]赵尔翼.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77.
    [90]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教研室编.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参考资料(一)[Z],1981.
    [91]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92]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93]谢毓寿,蔡美彪.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Z].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94]张海鹏,王廷元.明清徽商资料选编[Z].合肥:黄山书社,1985.
    [95][明]张瀚.松窗梦语[Z].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96].[清]陈梦雷编纂,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1985.
    [97][清]徐珂.清稗类钞[Z].北京:中华书局,1986.
    [98]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编.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Z].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9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顺治六年江北水灾题本[Z].历史档案.1988(4).
    [100]谢国兴.农业经济的困局:近代安徽的土地问题[A].见: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论文集[C].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12.
    [101]安徽地方志办公室编.安徽水灾备忘录[Z].合肥:黄山书社,1991.
    [102][清]贺长龄,魏源,等.清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3]宋正海.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Z].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104]傅玉璋,等.明实录类纂·安徽史料卷[Z].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
    [105]张波,冯风,张纶,李宏斌.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Z].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06](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Z].续修四库全书(789)·史部·地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7][明]王圻.续文献通考[Z].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8][明]申时行,等.明会典[Z].续修四库全书(789)·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道光十一年苏皖赈灾史料[z].历史档案.1997,(3)、(4).
    [110][清]钱澄之,储伟奇校点.田间诗集[Z].合肥:黄山书社,1998.
    [111]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1999.
    [112][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13][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典[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14]傅玉璋,王鑫义.明实录安徽经济史料类编[Z].合肥:黄山书社,2003.
    [115]安徽概况[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16]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水灾备忘录[M].合肥:黄山书社,1991.
    [117]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安徽省水旱灾害史料整理分析[M].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印刷厂印刷,1981.
    [118]安徽文化史(上)(中)(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9](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M].张履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120]陈高佣,等.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影印版)[M].上海书店,1986.
    [121]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122]陈文科,等.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123]陈正漠.中国各省的地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24]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三联书店,1980.
    [125]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126]程必定,汪青松.皖江文化探微[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27](美)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M].宋海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28]邓拓.中国救荒史[M].生态·读书·新知书店出版,1958.
    [129]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
    [130]翟虎渠.农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1]丁长清,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近代中国农业结构、商品经济与农村市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13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133]费修竹,等.安徽特产风味指南[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134]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35]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论[M].黎明书局,1934.
    [136]冯柳堂.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
    [137]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138]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39]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40]郭万清,朱玉龙.皖江开发史[M].合肥:黄山书社,2001.
    [141]郭文韬,等.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42](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林尔蔚,陈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143]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44]何爱平.灾害经济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145]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146](美)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M].葛剑雄,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47]胡明思,骆承政.中国历史大洪水[M].北京:中国书店,1989.
    [148]黄春长.环境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49]蒋德隆.长江中下游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150]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51]康竹沛.灾荒与晚清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2]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灾害·社会·减灾·发展——中国百年自然灾害态势与21世纪减灾策略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153]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1935.
    [154]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5]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6]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57]李文海,林敦奎,宫明,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58]李文海,林墩奎,周源,宫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59]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160]李文海,周源.灾荒与饥懂(1840-191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61]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62]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63]李原,黄资慧.20世纪灾祸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164]李则纲.安徽历史述要(上、下)[M],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印,1982.
    [16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66](美)罗伯特·D·史蒂文斯,等.农业发展原理一经济理论与实证[M].叶长生,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167]骆承政,乐嘉祥.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M].中国书店,1996.
    [168]罗祖德,徐长乐.灾害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69]马茂棠.安徽航运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170]马世骏,等.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171]毛振培.传统水利和近代水利技术[A].见:中国近代水利史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
    [172]孟昭华,彭传荣.中国灾荒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173]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174]闵煜铭,等.安徽省地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175]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
    [176]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177]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178]欧阳发,洪钢.安徽竹枝词[M].合肥:黄山书社,1993.
    [179]欧阳发,周明洁,施立业.安徽重要历史事件丛书·经济史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180]欧远方.可爱的安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181]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82]彭雨新,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83]秦佩珩.明代经济史述论丛初稿[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
    [184]邱国珍.三千年天灾[M].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185]沈光化.庐阳民俗风情[M].合肥:黄山书社,1997.
    [186]申曙光.灾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187]施和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88]史州.安徽史志综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89]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190]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19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
    [192](日)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M].汪馥泉,译.大东书局,1934.
    [193]万绳南,等.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7.
    [194]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195]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196]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97]王建革,李群.农业发展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98]王洪道,等.中国的湖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199]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00]王思明、姚兆余.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01]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02]王子平.灾害社会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03](法)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M].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04]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205]翁飞,等.安徽近代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06]夏明芳.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07]夏明方,康竹沛.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8]向元珍,包澄澜.长江下游地区的四季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
    [209]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210]徐淑英,许孟英.大气活动中心和夏季江淮流域持久的水旱[A].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地理集刊(第九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211]徐学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212]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213]姚汉元.中国水利史纲要[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214]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15]应岳林,巴兆祥.江淮地区开发探源[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216]臧厉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
    [217]曾昭璇.中国的地形[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
    [218]张秉伦,等.安徽科学技术史稿[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19]张秉伦,方兆本.淮河和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年表与早涝规律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220]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21]张芳.明清农田水利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222]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223]张南,等.简明安徽通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224]张研.清代经济简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225]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6]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27]郑功成.灾害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28]郑肇经.中国水利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
    [229]郑肇经.中国水利史(据商务印书馆1939复印)[M].上海:上海书店,1984.
    [230]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3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32]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1.
    [233]周军,赵德馨.长江流域的商业与金融[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34]朱道华.农业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35]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36]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资料搜集组.安徽地区水灾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4、5).
    [237]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资料搜集组.安徽地区地震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10).
    [238]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资料搜集组.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10).
    [239]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资料搜集组.安徽地区风雹雪霜灾害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60,(2).
    [240]巴兆样.江淮地区圩田的兴筑与维护[J].中国农史,1997,(3).
    [241]鲍迪之.安徽农业之面面观[J].安徽农业,1947,第10,11,12合刊.
    [242]卜风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J].农业考古,1997,(3).
    [243]卜凤贤.民国时期农业灾情及其成因[J].古今农业.1999,(2).
    [244]卜风贤.农业灾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1999,(3).
    [245]卜凤贤.中国农业灾害史料灾度等级量化方法研究[J].中国农史,1996,(4).
    [246]布雷特·辛斯基.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J].蓝勇等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2).
    [247]陈伴勤.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J].自然灾害学报,1996,(2).
    [248]陈江.清代经济增长轨迹试析[J].思想战线,1991,(6).
    [249]陈守实.我国历史上的义仓制度[N].解放日报,1961-7-7(第4版).
    [250]崔思棣.江淮地区圩田初探[J].安徽史学,1984(6).
    [251]崔思棣.铜城闸与和州圩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252]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253]丁夫凡.本省塘堰工程之展望[J].建设汇刊,1947,第10号.
    [254]二千年来之荒歉次数[N].农林新报,1924,6.
    [255]方伟华.区域化变量理论在历史洪涝灾害空间格局重建中的应用——以长江流域1736-1911年洪涝灾害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1999,(2).
    [256](德)费师孟.长江下游的地理问题[J].王德基,译,地理,1941,(4).
    [257]冯明义,金伯义.长江流域自然灾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大自然探索,1998,(1).
    [258]傅玉璋.明代安徽、江苏地区的水灾与赈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259]刚田巧.中国仓库制度之史的考察[J].张汉译,中国经济,1934.
    [260]高晓清,汤惫苍.天灾成因的一种新认识[J].自然灾害学报,1995,(3).
    [261]高亚宾.安徽林政余论[J].安徽实业杂志,1918(13).
    [262]龚高法等.十八世纪我国长江下游等地区的气候[J].地理研究,1983,(2).
    [263]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J].中国农史,1989,(1).
    [264]郭春华.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265]郭松义.清前期南方稻作区的粮食生产[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1).
    [266]韩昭庆.明清时期(1440-189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异常冷暖气候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6).
    [267]杭宏秋.安徽沿江沙洲开发历史和现状探讨[J].中国农史,1990,(1).
    [268]杭宏秋.安徽古代治水史例[J].志苑,1991,(1).
    [269]杭宏秋.长江的泥沙、围湖、洪水古今谈[J].古今农业,2000,(3).
    [270]杭宏秋.长江中下游圩形成发展及其展望[J].农业考古,1994,(1).
    [271]杭宏秋.无为大堤历史演变和现状[J].长江志季刊,1990,(3).
    [272]何炳棣.南宋至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上)[J].中国社会科学,1985,(2).
    [273]何炳棣.南宋至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下)[J].中国社会科学,1985,(3).
    [274]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J].中国农史,1987,(4).
    [275]黄崇福等.以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1998,(2).
    [276]黄忠恕.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J].人民长江,2003,(2).
    [277]惠富平.清末民初兴农思想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278](韩)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1997,(4).
    [279]李伯重.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J].中国农史,1984,(1).
    [280]李伯重.“桑稻争田”与江南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J].中国农史.1985,(1).
    [281]李伯重.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J].中国农史,1986,(2).
    [282]李德英.生态环境、乡村社会与农民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
    [283]李鸿毅.农民生活费用之分类价值及比较[N].农业周报,1933,2(38).
    [284]李家年、魏荣萍.安徽省长江流域近500年水早灾害浅析[J].人民长江,2000,(7).
    [285]李三谋.清代安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3).
    [286]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3).
    [287]李锡勋.如何解除中国农民在夹攻中的苦痛[J].农村经济,1935,2(12).
    [288]刘广惠.中国历代仓库制度与现代农业仓库的推进[J].经理月刊,1936,(1).
    [289]罗桂环.清中期以后的环境失调及治理[J].古今农业,1996,(2).
    [290]罗丽馨.明代灾荒时期之民生——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J].史学集刊,2000,(1).
    [291]吕荫南.安徽地区历代旱灾情况[J].史学工作通讯,1957,(2).
    [292]满志敏.明崇祯后期大蝗灾分布的时空特征探讨[J].历史地理.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93]闵宗殿.关于清代农业自然灾害的一些统计——以(清实录)记载为依据[J].古今农业,2001,(1).
    [294]闵宗殿.从方志记载看我国明清时期水稻的分布[J].古今农业,1999,(1).
    [295]倪玉平.水旱灾害与清代政府行为[J].南京社会科学,2002,(6).
    [296]潘风英.晚全新世以来江淮之间湖泊的变迁[J].地理科学,1983,(4).
    [297]彭珂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3).
    [298]彭世奖.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J].中国农史,2000,(3).
    [299]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J].历史研究,2001,(5).
    [300]慎思.长江水灾的前因后果及治理的意见[J].中兴周刊,1933,(3).
    [301]施和金.安徽历史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安徽史学.2004,(4).
    [302]孙语圣.民国时期安徽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03]孙语圣.民国时期安徽灾荒成因浅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1,(1).
    [304]谭其骧.中国历代政区概述[J].文史知识,1987,(8).
    [305]田庚垣.各地农民状况调查[J]·安徽合肥:东方杂志,1927,24(16).
    [306]王春芳.清代前期安徽在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307]汪家伦.明清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术[J].中国农史,1991,(2).
    [308]王静爱,方伟华.中国清代中后期(1776-1911年)水灾受灾比动态变化及风险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1998,(4).
    [309]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1979,(4).
    [310]王社教.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利建设[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
    [311]王社教.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J].中国农史,1999,(4).
    [312]王社教.清代安徽人口的增减和垦田盈缩[J].安徽史学,1994,(1).
    [313]王思明.诱发性技术变迁——谈明清以来的农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
    [314]王思明.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J].古今农业,2004,(1).
    [315]王业键,黄莹珏.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316]王宇尘.清代安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2).
    [317]王铮,等.中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1995,(3).
    [318]吴敌.清前期长江流域粮食贸易的几个问题[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3).
    [319]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J].中国农史,1992(4).
    [320]吴福祯.中国蝗虫问题[J].农报,1935,2(13).
    [321]吴毓昌.中国灾荒之史的分析[J].中国实业,1935,(10).
    [322]象九.中国农村破产之原因与及现状[J].农村月刊,1932,(15).
    [323]象九.中国农村破产之原因与及现状(续)[J].农村月刊,1933,(16).
    [324]谢万里.试论明清人口迁移的特点[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4).
    [325]谢永刚.对有关历史水旱灾年统计成果的比较分析[J].古今农业,2000,(1).
    [326]谢肇华.清前期永佃权的性质及其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1985,(3).
    [327]熊鼎盛.改善农民生活之途径[N].农业周报,1935,4(35).
    [328]徐道一、李树菁、高建国.明清宇宙期[J].大自然探索,1984,(4).
    [329]徐建青.从仓储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积累及其对社会再生产的作用[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3).
    [330]徐渊若.苏浙皖农仓考察记[J].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1934,2(2).
    [331]徐钟渭.中国历代之荒政制度[J].经理月刊,1936,(1).
    [332]阎永增,池子华.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33]杨仕升.自然灾害不同灾情的比较方法探讨[J].灾害学,1996,(4).
    [334]杨树贤.粮食问题下仓储制度之研究[J].国民经济建设月刊,1937,(2).
    [335]叶成林.安徽水早灾害及减灾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1,(1).
    [336]叶显恩.谈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3).
    [337]佚名.皖中水灾.益闻录,1880-7-31(第60号).
    [338]佚名.安徽灾情[J].东方杂志,1910,(8).
    [339]佚名.皖省水灾记[N].圣心报,1911,(12).
    [340]佚名,皖省水灾殃民[N].大同报,1911-6-11.
    [341]应成一.中国灾荒发生原因之臆测[J].复旦大学社会学期刊,1934,(1).
    [342]于树德.我国古代之农荒预防策——常平仓、义仓和社仓[J],东方杂志,1921,(14-15).
    [343]于树峦.皖中农村灾荒的严重状况.东方杂志[J],1935,32(8).
    [344]张爱民.近代安徽人口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3).
    [345]张波.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历史资料方面观[J].中国科技史料,1992(3).
    [346]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农耕社会环境论析[J].江海学刊.2004,(4).
    [347]张崇旺.试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垦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3).
    [348]张帆.江淮丘陵森林的盛衰及中兴[J].江淮论坛,1981,(6).
    [349]张建民.江苏、安徽沿江平原的圩田水利研究[J].古今农业,1993,(3).
    [350]张建民.江苏、安徽沿江平原的圩田水利研究(续)[J].古今农业,1993,(4).
    [351]张建民,鲁西奇.深化中国传统社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03-1-14.
    [352]张建民.论传统农业时代的自然保护思想[J].中国农史,1999,(1).
    [353]张建民.试论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农田水利——以长江流域为中心[J].中国农史,1994,(2).
    [354]张润霞.安徽省主要自然灾害及综合减灾战略构思[J].自然灾害学报,1994,(1).
    [355]张铁铮.中国仓储制度[J].国民经济建设月刊,1937,(2).
    [356]张晓.水旱灾害与中国农村贫困[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
    [357]章有义.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1).
    [358]张隐仁.江淮中间地带的地理概观[J].地学杂志,1935,(2)、(3).
    [359]周魁一.社会进步对洪水灾害影响的历史研究[J].水利史志专刊,1993,(1、2).
    [360]周翔鹤,米红.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和粮食生产[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
    [361]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2).
    [362]竺可祯.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J].东方杂志,1925,22(3).
    [363](日)佐藤武敏.江淮地方的水利开发[J].历史教育,1968,(10).
    [364]陈敬宇.清代安徽集镇经济发展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7.
    [365]陈佐立.明代粮仓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366]董谋勇.清代湖南农业经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67]梁诸英.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368]鲁燕.明代安徽屯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3.
    [369]沈世培.文明的撞击与困惑——近代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2.
    [370]汪志国.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以近代安徽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371]赵赞.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D].上海:复旦大学,2005.
    [372]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