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人类历史行程的推进,各民族文明的交流日趋加强,并呈现出一种汇融的态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各文明之间的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长期存在,如果各文明主体不能以一种“多元共荣”的文明观来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关系,那么相互之间就会形成对立甚至是冲突,这就会带来人类的悲剧。因此,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加强中西两大文明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受中西民族历史实践活动的决定,中西文明各自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同时也有着一致性,即如庞卓恒先生所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中西文明的特色在其形成初期——先秦和古希腊时期就已形成,并表现于他们的精神产品——神话传说中。先秦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体现出这个两个民族在初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本文就拟对先秦与古希腊民族神话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观照中西文明的异同。
     全文共分“绪论”“上编”“中编”和“下编”四个部分。
     由于笔者的着眼点是透过先秦与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来考察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就决定了在“绪论”中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学科研究现状溯源工作:一是先秦与古希腊神话各自的研究及二者比较研究的状况;二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进程及现状。在第一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作者得出这样的认识:先秦与古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或者更宽泛地说中西神话的比较研究正在成为神话研究的主战区,并且研究者呈现出明确的、自觉的中西文化比较意向性;但由于缺乏一种科学的理论基础,这种比较研究带有强烈的主观印象式认识、琐碎性和穿凿附会等局限。在第二个方面笔者着重分析了近代中国以来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两次高潮的得失,并指出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根本弊端是二元对立的文化分析模式,而没有从中西民族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去比较中西文化。
     “上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共分五章。第一章集中探讨了克里特文明残余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奥林匹斯诸神形象及其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三章集中探讨了古希腊英雄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对作为古希腊神话传说最高范本的荷马史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本考察,来探讨它所体现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第五章则在前四章的基础上,对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希腊先民价值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尚争”与“神本”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价值观的本质内容。
     “中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亦共分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重点探讨作为先秦神话传说主体的古史圣王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一章集中分析了“三皇五帝”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夏商周部族祖先的神话传说。第三章探讨了后羿神话、夸父逐日神话、精卫填海神话和共工神话等英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五章探讨分析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自然价值观。
     “下编”部分是在上编和中编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了集中的比较研究。第一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二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三章则是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istory, the exchange of various nations' civilization is strengthened, which indicates a trend of fusion. However, w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 difference of various nations' civilization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If every civilization subject can not deal with other civilizations in a view of pluralism, the conflict between each other will occur. This situation mak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necessary. Decided by their practice,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indicate characteristic distinction between each othe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were taken in shape o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m during the pre-Qin and the ancient Greek period, displaying in their intellectual products— the myths and the legen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book, the second book and the last book.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advance of research in two aspects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is the advance of the research for the pre-Qin myths, the Greek myths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In this aspect the writer obtains such an understanding as the myths is looked on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by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nd the mythical comparative stud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ever, because of lacking th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scholars' comparative studies have the limitation of subjective impression, being trifling and given a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etc. In another aspec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basic drawback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for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s the dual-opposition mode. Many scholars carry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hile ignoring the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ers.
    In the first book the author concentrates on the values that the Greek myths and the Greek legends reflect. The book deals with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has been concentrated on the probing into the values that Crete's mythology reflects.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values of image of the Olympic gods and their tales. Chapter three has been concentrated on the values that the ancient Greek hero's legend reflects. In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probes carefully into the value of the epic of Homer, who was the supreme model of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and legend. In chapter five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values that ancient mythology and legend reflect.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advocacy of competition is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the values of Greek mythology and legend.
    The second book has been discussed the value which the pre-Qin myth fable manifests. The book is also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chapter one and chapter two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values that the salt-kings tales have been manifested. Chapter one is concentrated on the .probing into the values that sanhuangwudi-mythology reflect. Chapter two is concentrated on the probing into the values that the tales of ancestors of xia dynasty, shang dynasty and zhou dynasty reflect.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values that the heroic myth manifests. .In chapter four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social values that the pre-Qin myth manifests on the basis of the
引文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
    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马振彪:《周易学说》,花城出版社2002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
    王先谦:《庄子集解》,三秦出版社1998年
    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李守奎、李轶《尸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柯、李克和:《管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石磊:《商君书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何宁:《淮南鸿烈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胡平生:《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彭林:《仪礼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林尹:《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季羡林、张光麟:《东西方文化议论集》,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李修松:《先秦史探研》,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智勇:《先秦社会文化丛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刘泽华:《洗耳斋文稿》,中华书局2003年
    王保国:《两周民本思想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
    郭沫若:《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三联书店1990年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
    李则鸣:《先秦.秦汉经济文化史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王勇:《东周秦汉关中农业变迁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
    崔明德:《先秦政治婚姻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沈长云:《上古史探研》,中华书局2002年
    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巴蜀书社,2002年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
    江晓原、钮卫星:《中国天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傅道彬:《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
    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袁珂:《中国神话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
    苑利:《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张启成:《中外神话与文明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
    吴天明:《中国神话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作家出版社1991年
    刘毓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2002年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尹荣芳:《神话求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
    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叶舒宪:《英雄与太阳》,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魏善浩:《东方神话概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通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师大出版社1999
    魏庆征:《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丰华瞻:《世界神话传说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年
    鲁刚:《世界神话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杨亦军:《老庄学说与古希腊神话》,巴蜀书社2001年
    李天祜:《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王晓朝:《希腊宗教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咏吟:《原初智慧形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巨平:《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吴晓群:《古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裔昭印:《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
    郝际陶:《古代希腊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徐善伟、顾銮斋:《如歌岁月——古希腊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柯特勒尔:《爱琴文明探源》,卢剑波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石敏敏:《希腊人文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
    陈康:《论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85年
    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
    翁绍军:《神性与人性——上帝观的早期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平:《神祗时代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吕新雨:《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朱龙华:《希腊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
    罗念生:《论古希腊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赵林:《西方宗教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
    水建馥:《古希腊抒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罗念生:《希腊罗马散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孟昭毅、俞久洪:《古希腊戏剧与中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徐庆平、洪洋、邵亮:《光荣属于希腊》,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杜丽燕:《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探源》,华夏出版社2005年
    吴雅凌:《俄耳甫斯教祷歌》,华夏出版社2006年
    高乐田:《神话之光与神话之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吕凯等:《新拉罗斯神话学全书》,徐汝舟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鲍特文尼克:《神话辞典》,黄鸿森、温乃铮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雷蒙德.范.奥弗:《太阳之歌:世界各地创世神话》,毛天祜译,中国人大出版社1989年
    塞.诺.克雷默:《世界古代神话》,魏庆征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荷马:《伊利亚特》,陈中梅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
    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
    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 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色诺芬:《长征记》,崔金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苗力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996年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陆永庭、吴彭鹏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刘超之、艾英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葛斯塔.舒维普:《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奇》,叶青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
    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悲剧集》,陈中梅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版
    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悲剧集》,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罗念生:《古希腊悲剧经典》,作家出版社1998年
    刘魁立:《西方神话学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简.艾伦.赫丽生:《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谢世坚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利奇德:《古希腊风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库朗热:《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谭立铸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芬利:《希腊的遗产》,张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三联书店2001年
    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三联书店1996年
    欧文:《古典思想》,覃方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让-皮埃尔.韦尔南:《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杜小真译,三联书店2001年
    E.勒策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科尔宾斯基:《希腊罗马美术》,严摩罕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B.C.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缪灵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
    兹拉特科夫斯卡雅:《欧洲文化的起源》,陈筠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谢维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年
    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居代.德拉孔波:《赫西俄德:神话之艺》,吴雅凌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李培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依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葛海滨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陈修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译,三联书店1988年
    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孙席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Graves, R., Greek Myths, Oxford,1942
    Yves Bonnefoy, Mythologie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1
    Pindar, Pindar, translated by Sandys, J. E.,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Reprinted, 1946
    Hesiod, Hesiod and Homeric Hymns, translated by A. G. E.White,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Reprinted, 1977
    Pausanias, Description of Greece, 5 Vols, translated by W. H. S., jone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Reprinted, 1968
    Strabo, Geogrphy, 8Vols, translated by H.L.Jone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Reprinted, 1974
    Morford and Lenardon, Classical Myt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Rose, H. J., A Handbook of Greek Mythology, 6th ed. London, 1958
    Vernant, Jean Pierre, Myth and Thought Among the Greeks, London, 1983
    M. R. Lefkowitz, Women in Greek Myth. London, 1986
    Tyrrell, Wm. Blake & Brown, Frieda S., Athenian Myths and Institutions, Oxford,1991
    Raglon, Lord, The Hero: A Study in Tradition, Myth and Drama,1936,repr, Newyork,1956
    Walker, Henry. J., Theseus and Athens,, Oxford, 1990
    Kramer, Samuel. N., ed. Mythologies of the Ancient World, repr, Gardon City. N Y 1961
    
    Guthrie , W .K. C ., The Greeks City and Their Gods , Newyork,1962
    
    Hack , God in Greek Philosophy to the Time of Socrates , Newyork,1958
    
    Water Burkert, Greek Relig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5
    
    Murray, G . A., Five Stages of Greek Relig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25
    
    Martin P . Nilsson, A history of Greek Relig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49
    
    Martin P . Nilsson , Greek Folk Religion , Philadelphia , 1972
    
    George Thomson ,Studies in Ancient Greek Society , London, 1977
    
    Glotz, G ., The Greek City and its institutions , London, 1929
    
    Glotz, G ., The Aegean Civilization , London , 1925
    
    Johannes Hasebrook , Trade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Greece Chicago ,1933
    
    M.I. Finley , The Ancient Economy , London , 1985
    
    M.I. Finley, Economy and Society in Ancient Greece , London , 1981
    
    M.I. Finley , The World of Odysseus , Penguin Books, 1962
    
    Chadwick, J ., The Mycenaean Worl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6
    
    WaLter Kaufman , Tragedy and Philosophy , Princeton ,1992
    
    Lange , The World of Homer, London , 1910
    
    Rhodes , P J., The Greek City State , Cambridge , 1945
    
    WILAMOWITZ-Mollendorff , The Religious Faith of Gree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3
    
    Cornford , F .M ., Greek Religious Thought :From Homer to the Age of Alexander, Newyork,1969
    
    J . V. Luce Homer and the Herioc Age, London , 1963
    
    Burnet ,J ., Early Greek Philosophy, London , 4th ed, 1930
    
    Cornford , F .M ., From Religion to Philosophy, Newyork,1957
    
    Jan N . Bremmer, Greek Relig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
    
    Farnell, L. R ., Greek Hero-Cults and Ideas of Immortality, Oxford ,1921
    
    Jaeger, W ., The Theology of the Early Greek Philosophers , Oxford ,1947
    
    Jaeger , W ,,Paedeia : 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 , translated by G . Highet , Oxford ,1947
    
    V.Desborough , The Greek Dark Age of Greece , London, 19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