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纵观女性主义问题在近两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以研究女性问题,寻求女性解放为核心目标的女性主义理论,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与历史的演变实现了从产生到壮大的历史性发展,成为了使广大女性个性得到彰显、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的重要理论阵地。在女性主义看来,女性是人类个体璀璨的历史,具有独立的、理想的光辉,她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历史性作用,同时,她们也是一支易被世人低估的力量。女性主义的出现极大程度上瓦解了男权社会与父权制的社会结构,使女性提高主体意识,实现个体解放成为可能。然而,就女性主义理论本身来说,其理论局限困境,使人们开始对女性主义重新定位、思考。本文集中分析了现代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难点,从文化哲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了女性的发展问题,最终采取了吸收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和文化哲学理论,将女性的个体解放与整个人类的解放联结在一起,充分尊重女性生理与心理的独特气质,探讨重塑女性文化对解决女性主义发展的意义,从而得出重塑女性主义理论、建构新型女性文化的未来发展路径。具体来说,女性文化的自身特点决定其发展宗旨不可与男性文化割裂,而是要求寻找出自身的精神支柱和行为方式,这也验证了女性文化的主旨是为实现“人”的类本质彻底解放与人的个体的全面发展,而并非将男性视为压迫女性的“敌人”。新型女性文化旨在通过实现“人”的自由、决策、学识、选择等目标的最大化,从而试图建立基于男女两性差异平等基础上的、两性相互依存的全新女性文化。实际上,自女性主义理论产生之时,一种文化自觉便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应运而生了。可以说女性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类文化自觉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某种意义而言,建构新型女性及新型女性文化也是从另一方面探讨人类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意向的问题。文化批判理论,尤其是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文化建构思想,为新型女性及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她们的文化意向与价值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未来女性主义及女性文化的走向,使女性主义向更为成熟的理论模式转变。
The theory of Feminism which focuses on the female issues and takes the femaleliberation as the final goal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during which it hasgrown up into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osition in which the female individuality andpersonality are admit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InFeminism, the females have a history of their own and the glory of ideal. They played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meanwhile they are alwaysunderestimated. Feminism has greatly impacted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the structureof patriarchy, improved the female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made the individualliberation possible. However, its theoretical dilemmas made people relocate and rethinkabout it.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se dilemmas, rethink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Feminism from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hilosophy, takes the cultural critical theoriesof post-feminism, western Marxism and the cultural philosophy of Marxism to discussthe meaning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culture to the female development by whichthe liberation of female individual and the human beings are combined and the feminine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 are highly respected and finally to conclude the wayof reconstructing the feminism theory and new feminine culture. In detail, the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culture makes it inseparable from the male culture with whichit seeks its own spiritual pillar and way of act, which improves that the goal ofFeminism is to realize the complete liberation in human nature and the comprehensivedevelopment of human but not taking the males as the enemy of the females. The newfemale culture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new culture which bases on the equality of genderdifferences and interdependency by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human freedom in optionand knowledge. Actually, there was a female self-consciousness in Feminism theorysince it appeared. In other words, the history of Feminism is the history of humanculture. More or less, to construct the new females and new female culture is to discuss the huma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intention. The cultural critical theories,especially the cultural constructive thought of post-feminism, provides the new femalesand new female culture with abundant theoretical resources. Their cultural intention andvalue have effect on the future of Feminism and female culture in different levels tomake Feminism a better theoretical pattern.
引文
①Julia Kristeva,Revolusion in Poetic Language,trans,leon,S.Roudiez,Columba UniversityPress,NewYork,1984,P.278.
    ①李银河.李银河自选集-女性主义理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11页.
    ②李银河.李银河自选集-女性主义理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39页.
    ①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2003年版,第22页.
    ②谭兢嫦.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45页.
    ③Richardson,D.and Robinson,V.(ed.)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marmillan,1993,50,P.140.
    ④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2003年版.第114页.
    ⑤Bryson,V.Femisnt Political Theory,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2,93.P.32.
    ①Donovan,Femisnist Theory:The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of American Feminism,NewYork,1993,P.36
    ②Alice Walker,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New York:Harcourt,Brace Jovaovich,1983,P.11.
    ①田雨.女权主义的划界、反思与超越[D].博士论文,2006年版,第23页.
    ①转引自张广利、杨明光.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与女性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载于周汉林等编著.西方思想宝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①[英]莫尔.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页.
    ①侯钧生.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②[法]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27页.
    ③[法]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38、617页.
    ①刘显娅.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妇女观[J].前沿,2001(2),第62页.
    ①Betty Friedan,The Second Stage,New York:Summit Books,1981,P.112.
    ①Betty Friedan,The Feminine Mystique,New York:Dell,1974,P.104.
    ②Jane English,Sex Rodes and Gender:Intrduction,1989,P.11
    ①Carol Stack, All Our Kin,New York:Harper&Row,1974,P.45.
    ②Carol Stack, All Our Kin,New York:Harper&Row,1974,P.46.
    ①Totowa,N.J.:Rowan&Allanheld,1983,P,256.
    ①Kate Millett《Sexual politics》,1991,P.245,
    ②Pearll,M.Women and Values,Readings in Feminist Philosophy,Wadsworth PublishingCompany,1993,P,137.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②Bacchi,C,L.Same difference,Feminsm and Sexual Difference,Allen and Unwin,1990,PP,86-88.
    ③Appendix I,Minneapolis,Minn.,Code of Ordinancs,title7,ch,139,1amending39.10
    ①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②.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①Juliet Mitchell,Woman’s Estate,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1,PP,100-101.
    ②Juliet Mitchell, Psychoanalysis and Femisn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4,P.408.
    ①Alison M.Jagger,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Totowa,N.J.:Rowman&Allanheld,1983,PP.350-351.
    ①Iris Young,Beyond the Unhappy Marrige:A Critique of the Dual Systems Theory,
    (Sargent,Women and Revolution,58),P.374.
    ①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①Plumwood,V.Feminism and the Mastery of Nature of Nature,Routledge,London and NewYork,1993,P.97.
    ①Anne Fauste-Sterting.Myths of Gender.Basic Books.Inc.1985.Introduction,1985,P.163.
    ①张宽.男权回潮——当代美国的反女权思路[J].读书,1995(8),第7页.
    ②西蒙·波伏娃.女人是什么[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都岚岚.后回潮时代的美国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J].博士论文,2009年版,第45页.
    ①都岚岚.后回潮时代的美国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J].博士论文,2009年版,第56页.
    ②2011年10月21日14:46来源:中国新闻网.
    ③2011年10月21日14:46来源:中国新闻网.
    ①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第89页、第285页.
    ①王治河、曲跃厚.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后现代走向[J].武汉理工大学党报,2008(4),第
    5页.
    ①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朱莉亚·克里斯蒂娃.思考之危境——克里斯蒂娃访谈录[M].台湾:麦田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①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M].上海: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
    ①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P.32.
    ②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第124页.
    ③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第223-224页.
    ①Thinking Sex: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ctics of Sexuality,见Pleasure andDanger:Exploring Female Sexuality.1993,P.5.
    ①陈铉美.当今世界女权主义批评的潮流与动向[J].东南亚研究,2001(2),第70页.
    ①The Laugh of the Medusa,New York:Schocken Books,1981,P.249.
    ①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8-99页.
    ①(Kourany,J.A.etal.(ed.)Feminist Philosophies,Prentice Hall,New Jerey,1992,P362-363)
    ②(Jaggar,etal.79)
    ①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P.74.
    ②查伦·斯普雷特纳克.妇女精神的政治学:关于女权运动中精神力量之兴起的论文集[M].
    1982年版,第18页.
    ①[美]艾斯勒著.圣杯与剑[M].程志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①[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王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
    48页.
    ①转引自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①[美]凯特·米利特著.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TONG,R.P.Feminist thought [M].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8.P.157.
    ③Michele Barrett,Women’s Oppression Today-The Marxist/FeministEncounter,London:Verso,1988.P.44.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①芮德伟.认识思想意识的接缝:大众文化,分析方法和政治实践[M],第9卷.通迅,1986年版,第100页.
    ①Michelle Zimbalist Rosaldo,“Woman,Culture and Society:A Theoretical Overview”,载于Woman,Culture and Society,mh Michelle Zimbalist Rosaldo和Louise Lamphere合编,Stu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年版,第17-42页.
    ②[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王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页.
    ③[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妇女的从属地位[M].王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页.
    ①Carol Gilligan,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Development,Can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P.230.
    ①Janice·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1987,P.63.
    ②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7页.
    ③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9页.
    ①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5-6页.
    ②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妇理论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1页.
    ①Donna Landry and Gerald Maclean,Materialist Feminisms,Blaekwell Cambriage MA andOxford,1993,P.105.
    ②Valerie Bryson,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_An Introducti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2,P.223.
    ③鲍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Nancy Fraser and Linda Nicholson,“Social Criticism without Philosophy:An Encounter BetweenFeminism and POstmodernism”,引自The Polictics of Postmodernism,Andrew Ross,University ofMininesota Press,Minneapolis,1988;PP.83-104.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6页.
    ①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6页.
    ②禹燕.女性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①Susan Moller Okin:Women Polictical Thought,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P16.
    ②禹燕.女性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页.
    ③Fran Hosken,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 and Human Rights,Feminist Issues1,No.3,1981,P.42.
    ①[希]荷马.伊利亚特[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①海迪·哈特曼.资本主义、父权与性别分工.转引自李银河.妇女漫长的革命[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①石红梅.己婚女性的时间配置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199页.
    ①石红梅.己婚女性的时间配置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页.
    ①密尔.论自由[M].李宏图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①密尔.论自由[M].李宏图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马抗美、常绍舜.西方评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296页.
    ①密尔.论自由[M].李宏图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②李银河.女性权利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①弗洛姆.追求自我[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①任鸿杰.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3),第3页.
    ①刘涓.“从边缘走向中心”:美、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转引自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24页.
    ②刘涓.“从边缘走向中心”:美、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转引自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24页.
    ③刘涓.“从边缘走向中心”:美、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转引自鲍晓兰.西方女性主
    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27页.
    ①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①柏棣.平等与差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转引自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页.
    ②埃里西·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76页.
    ③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
    ①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①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5页.
    ①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6页.
    ①鲍晓兰.美国妇女史研究和女史学家.转引自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3页.
    [1] Alcoff,L.and Potter,E.Feminist Epistemologies,Routledge,New York and London,1993.
    [2] Altimore,M.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Myth:New York and London,1993.
    [3] Amico,E.b.(ed.)Reader’s Guide to Women’s Studies,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Chicago and London,1998.
    [4] DonnaHaraway.The Haraway Reader.NewYork:Routledge,2004.
    [5] FhyrazaNieholsGoodeve.Howlikealeaf,ainterviewaboutDonnaHaraway.NewYork:Routledge,2000.
    [6] DonnaHaraway.TheComvanionSpeeiesManifesto:DogsPeopleandSignifieantOtherness. r1eklyParadigmPress,2003.
    [7] DonnaHaraway.Simians,CyborgsandWomen:TheReinventionofNature.FreeAssoeiation,1991.
    [8] onnaHaraway.SeeondillenniumFemaleMan_Meets_OneoMouseTMNewYork&London,1997
    [9] EvanSelinger,Philosophyofteehnology5questions—byDonnaHaraway,2006,12.
    [10] KathyDavis.Reelaimingwomen,5bodies:Colonialisttropeoreritiealepistemology,TheEditorialBoardoftheSoeiologiealReview,UK:BlaekwellPublishingLtd.
    [11] Haraway,z.SituatedKnowledges:TheSeieneeQuestioninFeminismandthePrivilege of PartialPersPeetive,InSimians,Cyborgs,andWomenbyDonna,araway.London:FreeAssoeiationBooks.1991.
    [12] arawayD.TheVirtualSpeeulumintheNewWorldOrder.InRevisioningWomen,Health and Healing,ed.AdeleE.ClarkeandVirginiaL.Olesen NewYork:Routledge.1999.
    [13] HardingWhoseSeienee?WhoseKnowledge:Thinkingfromwomen’lives.MiltonKeynes:OPenUniversityPress.1991.
    [14] Kruks,RetrievingExperienee.SubjeetivityandReeognitioninFeministPolitiC:.1thaea and London: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1.
    [15] AnneKull.TheCyborgasaninterpretationofeulture_nature, theJointPubliCationBoardofZygon.2001
    [16] Kristeva, Julia Hatred and forgiveness/Julia Kristeva; translated by Jeanine Herman. Columbia University,1992
    [17] Julie peters and andrea wolper,Women’s Rights Human Rights,Routledge Press,1995
    [18] David Kelley,A life of One’s Own:Individual Rights and the Welfare State,Cato insatitute1998.
    [19] Carol Devine,Carol Rae Hansen,Ralph Wilde,Daan Bronkhorst,Frederic A.Moritz,Baptiste Rolle,Rebecca Sheman,Jo lynn Southard and Robert Wilkinson,Human Rights:the Essential Reference,Oryx Press,1999.
    [20] Eric Rakowski,Equal Justice,Clarendon Press,1991.
    [21] Roslyn Muraskin,Women and Justice: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cy,Gordonand Breach Publishers,1999.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埃利斯.男与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
    [10]爱森堡等.了解女性[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11]贝蒂.弗里丹.非常女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12]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1995年版.
    [13]布鲁玛.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14]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弗里丹.非常女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6]盖格农.性社会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格里尔.女太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18]哈斯等.人与性[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19]海德.女性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0]海斯.危险的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索菲亚.孚卡:后女权主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2]凯查杜里安.人类性学基础[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
    [23]拉里亚等.人类性心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24]米德.性别与气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25]塞威特兹等.性犯罪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26]斯坦能.行动超越语言[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斯坦能.内在革命[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坦娜希尔.历史中的性[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29]韦克斯.性,不只是性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30] D·L·卡莫迪.妇女与世界宗教[M].徐钧尧,宋立道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沃斯通克拉夫特.为女权辩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2]沃特金斯(Watkins, S. A.).女性主义[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
    [33] E·M·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M].刁承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34]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35]朱莉亚·克里斯多瓦.汉娜·阿伦特[M].刘成富等译.上海:江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6]朱莉亚·克里斯多瓦.反抗的意义和非意义[M].林晓,宦征宇,王琰,黎鑫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37]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中国妇女[M].赵靓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8]朱丽娅.克里斯蒂瓦.黑太阳:抑郁症与忧郁[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39]朱丽娅.克里斯德瓦.反抗的未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奈奥米.R.高登博格.身体的复活——女性主义宗教与精神分析[M].李静,高翔编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1]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林建法,赵拓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2]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安德烈.比尔基埃,克里斯蒂亚娜.雪伽兰,弗朗索瓦拉.佐纳邦德主编.家庭史[M].袁树仁,赵克非,邵济源,董芳滨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44]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45]萨特.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熙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46]海伦.凯勒.伟大的三大女性自传[M].王亚欣编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
    [47] George Myerson.波伏娃与第二性[M].丁琳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克洛德.弗朗西斯,弗朗德.贡蒂埃.波伏娃——激荡的一生[M].唐恬恬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哈维.C.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M].刘玮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50]密尔.论自由[M].顾肃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51]阿莉森.贾格尔.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M].孟鑫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2]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53]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M].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54]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55]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6]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9]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0]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香港: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2]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M],香港: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3]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65]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家与人[M].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66]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村庄与城市[M],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67]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M].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68]明恩薄.中国乡村生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69]罗素.中国问题[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70]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71]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2]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吉尔伯特等.后殖民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斯皮瓦克.底层人能说话吗?[M].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6]卡罗尔·帕特罗.性契约[M].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7]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M].王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78]佩吉·麦克拉肯.女权主义理论读本[M].艾晓明,柯倩婷副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80]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石红梅.已婚女性的时间配置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4]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5]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禹燕.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7]张广利.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8]荒林.中国女性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荒林,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10]仝华,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12]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版.
    [13]裔昭印.西方妇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4]李平.世界妇女史[M].香港书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15]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余宁平.女性主义政治与美国文化研究[M].北京:叶联书店,1995年版.
    [17]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18]王逢振.性别政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9]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衣俊卿.21世纪新马克思主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24]朱谦之.文化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5]许苏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7]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8]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29]俞吾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孟宪范.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陶春芳等.中国女性社会地位概观[M].北京:中国女性出版社,1993年版.
    [32]国家统计局.中国的女性与男性[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
    [33]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
    [34]潘允康.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5]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36]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7]林语堂.中国人[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3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0]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1]牧原(编).给女人讨个说法[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5年版.
    [42]段中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1999年版.
    [44]钱明怡等.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5]张恒山.休谟与《人性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6]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章太炎.国家讲演录[M].香港: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48]王政.美国女性健康运动的起因与发展——中国女性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9]宋兆麟.共夫制与共妻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50]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1]苏红军等.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柏棣.平等与差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53]刘文明.上帝与女性———传统基督教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女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王宏维.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学习与探索,2009(4).
    [2]闫薇.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概念、发展与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3]秦美珠.试论马克思女性解放思想的哲学意义[J].兰州学刊,2004(6).
    [4]沃野.关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6).
    [5]继红.新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2).
    [6]王谨.新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J].教学与研究,1995(4).
    [7]宏维.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解读模式[J].学术研究,2002(4).
    [8]叶苗.略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2(5).
    [9]许鸿翔、周敏.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吸收与借鉴[J].大连大学学报(哲学会科学版),2000(3).
    [10]刘莉、王宏维.重释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回应麦金侬“对马克思和格斯的女权主义批评”[J].妇女研究论丛,2003(1).
    [11]何萍.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与妇女解放的观念变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12]陈学明.西方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独特批判[J].毛泽东邓小平理研究,2007(1).
    [13]赵凯.反本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者立场——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批判评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4(5).
    [14]戴雪红.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女权主义的理论透视[J].妇女研究论丛,2001(6).
    [15]强乃社.超越女性同一性与回归马克思主义——论第三波女性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一种倾向[J].社会科学辑刊,2007(2).
    [16]刘晓芳.从西方女权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看现代女性的发展[J].学术交流,2004(11).
    [17]秦美珠.历史的误读: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社会科学版),2005(2).
    [18]杨晓宁.社会性别概念与女权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社会性别概念的产生[J].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9]何平、吴风.“超级女声”与性别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J]南开学报(哲学会科学版),2005(5).
    [20]凌海衡.话语批判的力量——评吉布森—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的终结》[J].国外理论动态2002(12).
    [21]肖巍.关于“性别差异”的哲学争论[J].道德与文明.2007(2).
    [22]王志勇.援用与批判——试论后现代视阈下的女性主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23]巴雷特.关于马克思主义女权运动理论概念的分析.国外社会科学[J],1983(3).
    [24]贾格尔等.女性主义理论概览[J].国外社会科学,1989(1).
    [25]伦伯特.从女性的角度看女性健康:文献的回顾[J].女性与发展,1993(2).
    [26]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从经济角度看美国劳动大军中的女性[J].经济译文,1988(2).
    [27]R.科沃德.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女性主义吗?[J].国外社会科学,2000(3).
    [28]沃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理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7(5).
    [29]埃伦赖特等.疾病和错乱——疾病的性别政治学[J].女性与发展,1993(2).
    [30]马凡.女性解放岂能以男性标准为转移?[N].中国女性报.1988年3月18日.
    [31]马庚存.民国初年新旧势力较量中的女性运动[J].青岛大学学报.1991(3).
    [32]韩志俊等.我国近代史上三次女性文化教育运动探讨[J].唐都学刊.1989(3).
    [33]王新田.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概说"[J].镇江师专学报.1990(4).
    [34]沈智.辛亥革命时期的女知识分子[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