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包容性发展视阈的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成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也使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困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积极争取新一轮科技创新主动权的趋势推动下,我国进入了以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以机会平等和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理念成为指导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关系调整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又会进一步传导至区域,使区域产业转移将会成为未来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常态现象,区域产业转移不仅是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和产业布局的再调整,同时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区域产业转移在强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融合、缩小区域差距、协调区域发展步调等方面将担当着重要角色。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有关包容性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在阐释包容性发展和区域产业转移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两者的密切关系,构建了包容性发展视阈下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指导下,从包容性发展的角度梳理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践,凝练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包容性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和消极影响,并从动态的视角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趋势进行前瞻性评判。按照包容性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我国包容性区域产业转移的战略要求和思路定位,以我国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方法,得出了承接区域的产业选择、转移产业的区域选择、可实施的战略等方面的结论。着眼于包容性发展理念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思维转变,从横向和纵向层面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包容性区域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policy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chieved the mirac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owever,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it induced limite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Motivated by the trend of chan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striving for the initiativ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ur country enter a critical period of adjusting economic structure, in whic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ill be more stressed and the upgrade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be regarded as principal character. Hence,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idea which takes the equal opportunity and benefit sharing as its core is a necessarily choice for guiding the adjust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in the new period. The financial crisis induces a new wave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 Furthermore, the wave will be transmitted forward to regional industry and will make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s a normal phenomenon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ctivity in the future. Not only is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 reassignment of the resource elements and readjustment of industry through the country, but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method to minimize the ga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Taking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as guiding principle,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inforcing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promoting the regional combination, decreasing the regional gap and coordinat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ory and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theory related to Marxism, an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is thesis interprets the essence of inclusiv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discusses their close relations, presents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study of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clusive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this thesis reviews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clusive development, conclud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to inclusive development given by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a foresight judgement on the trend of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from an dynamic perspectiv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inclusive development, the thesis proposes the strategic requirement and idea location of inclusive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By tak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from the eastern regions to cer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our country as an example, the thesis presents some conclus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industrial choice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s, the regional choice of the transfering industr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ocusing on the change of mindset about the reginonal economic developing policy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concept of inclusive development, the thesis proposes advises to promote the inclusive regin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our country from a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evel.
引文
[1]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长期贫困研究中心(CPRC)脱离贫困陷阱:2008/2009年度长期贫困报告综述[J],《国际减贫动态》,2009年第2期。
    [1]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J],《求是》,2011年第11期。
    [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冯之浚.上海产业结构要实行战略转移[J].《晾望》,1984年第25期。
    [2]张寿连.有关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一些情况[J].《宏观经济管理》,1988年第4期。
    [3]崔建华.域际产业转移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J].《开发研究》,1990年第2期。
    [4]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1] Ali, I.&Zhang. 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Prosperouw Asia:Policy Implications, ERD Working Paper No.97, Economic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nila,2007。
    [2]唐钧.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N],《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4日。
    [3]Ifzal Ali and hyun H·son. 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clusive growth:application to the Philippines, ERD Working Paper No 98, http://www.adb.org/economics,2007。
    [4] Besley, Timothy, Robin Burgess, and Berta Esteve-Volart. The Policy Origins of Growth and Poverty in India, in Besley, Timothy and Lousie J.Cord (Eds.).Deliveringon the Promise of Pro-Poor Growth, Palgrave Macmillan and the World Bank, New York, pp.59-78,2007.
    [5] Birdsall, N..Reflections on the Macro Foundations of the Middle Clas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Working Paper, No.130, Centre for Global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2007。
    [6]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7]杜志雄.胡锦涛提出要实现“包容性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网站(rdi.cass.cn),2010年11月16日。
    [8]马晓河.何谓包容性增长[J].《时事报告》,2010年第11期。
    [1]汝绪华.包容性增长:内涵、结构及功能[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2]Felipe, J.: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Inclusive Growth, mimeo, 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nila,2007。
    [2]杜志雄,肖卫东.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4]俞宪忠.“包容”是民众发展的制度诉求[N].《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4日。
    [1]Ali, I.&H.H.Son. Measuring inclusive growth,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2007,24(1)。
    [2]McKinley, T.. Inclusive growth certeria and indicators, ADB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0(14).
    [1]韩睿玺.要素融入与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实现包容性增长[J].《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4期。
    [2]郝继伟.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的共享实现路径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陈华,张梅玲.基于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约束条件及路径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Haddad M and Harrison. Are Thre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from Panl Data for Morocdo Journal of 1993.42.51-74.
    [2] Aitken, Brian J. and Ann E. Harrison.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h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89(3).
    [3] Rodriguez-Clare, Andres. Multinationals, Link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88(5)。
    [4]安虎生主编.《区域经济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日]荒山裕行.三次产业部门两地区模式中的所得转移[J].《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1期。
    [2]卢根鑫.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3]潘未名.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1994年第12期。
    [4]王先庆.《产业扩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2003年第4期。
    [1]许经勇.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转移的正负效应[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孙浩进.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福利变化——基于广东省的经验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3期。
    [2]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第2期。
    [1]刘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兼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12期。
    [2]张孝峰,蒋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
    [3]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年第4期。
    [4]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5]鱼震海.对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6期。
    [1]杨俊生.产业转移、能力结构与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5期。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8页。
    [2]余章宝,杨玉成.《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3][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3页。
    [1][美]Allen E.Buchnan.Ethics,Efficiency and the Market[M].Rowrnan & Allanheld,1985,第18页.
    [2][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第118页。
    [3]余章宝,杨玉成.《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153页。
    [2][美]Allen E.Buchna and the Ethics,Efficiency and the Market[M].Rowman & Allanheld,1985,第5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3]《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4]《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页。
    [1]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1]李闽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理论依据(上)[J].《福建通讯》,2004年第8期。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4]《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5]《资本论》(第1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2页。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783页。
    [2]《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6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4]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1页。
    [2]许珞华.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与西部大开发[N].《经济日报》,2000年5月30日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2页。
    [2] Brezis, E.S., Krugman, P.R., and Tsiddon, D.:"Leapfrogg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Theory of Cycle in National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3, No.5,1993, pp.1213。
    [3][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22页。
    [3] Paul 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99(3)。
    [4] U.Walz.Transport Costs, Intermediate Goods, and localized Growth[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 1996,26(6).
    [1] Kojima K. Reorganization of North-South Trade:Japan'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for the 1970's.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
    [2]陈建军.《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2页。
    [1]李闽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理论依据(上)[J].《福建通讯》,2004年第12期。
    [1] Hymer,S.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mbridge, MA:MIT Press,1960.
    [2]Kindleberger, C.P., Monopolistic Theor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George Modelskie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World Orders:Reading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1975。
    [1]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 John A. Cantwell and Paz Estrella E. Tolentino.,"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e Multinational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Studies,1990。
    1李慧莲,徐伟等:《国际新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1月4日
    [1]“包容性增长”,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N].《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4日,第6版。
    [1]王先庆.跨世纪整合:粤港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J].《广东商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1期。
    [3]王忠平,王怀宇.区际产业转移形成的动力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马子红.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6期。
    [2]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3页。
    [1]陈建军.《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102页。
    [1] Marie E. Kelly, George C. Philippato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valuation Parties by US-based Manufacturing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2:pp.19-40.
    [1]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2]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4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郑胜利.谨防产业转移造成产业空洞化.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9-05-20。
    1龚雪.《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福利效应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98-99页。
    [1]卫兴华主编.《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226页。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1]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4页。
    [2]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55-56页。
    [3]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1]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2]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
    [3]刘国平.《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比较》[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1]国家统计局投资司:《中国重点建设》,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1]薛毅.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5-08-02。
    [2]薛毅.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5-08-02。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2]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3]曾培炎.《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1]汤文,张新菊.“东锭西移”的概况[J].《新疆财经》,1997年第3期。
    [2]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3期。
    [3]产业西进新一轮转移热潮正汹涌而来[J].《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第26期。
    [2]付宗保.《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2]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报告.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预测: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走强八年,2003年12月。
    [3]左学金.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J].《江淮论坛》,2010年第1期。
    [1]张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1]高鸿鹰.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1]言咏.三线建设: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特殊标本[N].《经济观察报》,2009-04-03。
    [1]吴利学,魏后凯,刘长会.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15期。
    [1]安增军,许剑.福建省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1.《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
    [1]李向升.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6期。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1]余明勤.《区域经济利益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张玉台.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4期。
    [1]郑雄伟.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国迎来机遇[N].《人民日报》,2011-9-20。
    [1]万建民,来洁.“东优西快”成趋势,区域合作渐深入[N].《经济日报》,2011-12-07
    [1]张红梅.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区域产业转移[J].《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8]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0]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5]陈征.陈征选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16]陈征.《资本论》解说(第1~3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7]陈征.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18]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19]陈征.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和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0]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1]陈征,李建平,李建建等主编.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2]陈征,李建平,郭铁民主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3]陈征,李建平,李建建主编.《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4]李建平,李闽榕等主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5]李建平,李闽榕等主编.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6]李建平,李闽榕等主编.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7]李闽榕,李建平,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8]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9]郭铁民.中国企业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0]李建建.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1]吴宣恭主编.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2]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产权学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3]胡培兆.《资本论》概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34]胡培兆.《资本论》研究之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5]胡培兆.社会主义国有资本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6]胡培兆.经济学本质论——三论三别[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38][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39][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0][美]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1][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2][美]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43][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4][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45][德]奥古斯特.勒施.空间经济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6][德]A.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7][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8]周叔莲等.产业政策问题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49]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0]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51]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2]江小涓.西部经济崛起之路[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53]王先庆.产业扩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4]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5]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56]陈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7]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8]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59]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0]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1]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2]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4]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5]安虎生主编.《区域经济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6]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7]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8]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9]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70]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1]陈建军.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72]黄茂兴.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7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日]赤松要.日本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J].《商业经济论丛》,1936年第8期.
    [2]翁铁慧.生产力布局的理论评述—兼论苏联生产力布局东移[J].《世界经济文汇》,1989年第2期.
    [3]崔建华.域际产业转移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J].《开发研究》,1990年第2期.
    [4]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5]权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6]王公义.轻工业东西不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8期.
    [7]刘辉煌等.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求索》,1999年第1期.
    [8]翟松天,徐建龙.中国东西部产业结构联动升级中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9][日]小岛清.雁行型经济发展论[J].《世界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10]于治贤.论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 2期.
    [11]李兴华.邓小平生产力布局理论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12]李勇齐,颜蔚兰.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过程及其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3]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3期.
    [14]魏后凯.中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差异[J].《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15]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16]刘怀德.经济发展中的企业迁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17]苏华.产业转移理论与实践认识的两个误区[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8]刘正刚.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9]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1期。
    [20]王钰,曹立.反梯度推进理论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1]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22]段从清.论产业转移的国际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24]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25]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6]潘伟志.论经济全球化与加快产业转移[J].《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4期.
    [27]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亚太经济》,2003年第4期.
    [28]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2003年第4期.
    [29]杨永华.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0]原小能.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31]陈甬军,陈爱贞.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J].《当代财经研究》,2004年第12期.
    [32]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33]俞国琴.产业区域转移与东西部产业结构优化[J].《四川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34]李闽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理论依据(上)(下)[J].《福建通讯》,2004年第8期,第12期.
    [35]单丽霜.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6]高见,覃成林.基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J].《经济经纬》,2005年第5期.
    [37]吕政,黄群慧.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回顾[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2期.
    [38]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0期.
    [39]付桂生,翁贞林.试论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兼论江西省工业生产力布局[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0]陈仲常,张建升.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第7期.
    [41]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2]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
    [43]刘珊珊,陈刚.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第10期.
    [44]段应碧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环境优化政策安排[J].《改革》,2006年第7期.
    [45]郭少新.区域产业转移与西部优势产业培育[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 第3期.
    [46]张春法,冯海华.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第12期.
    [47]王殿华.俄罗斯生产力布局理论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地理》,2006年第6期.
    [48]李福柱,刘曙光.马克思劳动协作观与产业地域分工的理论渊源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49]王忠平,王怀宇.区际产业转移形成的动力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0]孙久文,叶振宇.产业集聚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51]陈伟鸿,王会龙.企业迁移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脉络[J],《经济评论》,2007年第3期.
    [52]王业强.国外企业迁移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7年第1期.
    [53]邹积亮.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向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54]孙彦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5]郁鹏.“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态势及未来政策取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56]唐珏岚.《资本论》中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57]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第2期.
    [58]刘世庆.东部产业转移趋势及其对四川的影响[J].《四川省情》,2008年第4期.
    [59]唐智敏,陈福生.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点[J].《理论导报》,2008年第11期.
    [60]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年第4期.
    [61]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8 年第10期.
    [62]许经勇.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转移的正负效应[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3]马子红.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6期.
    [64]李冬梅.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70期.
    [65]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09.
    [66]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09.
    [67]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年第1期.
    [68]李瑞林.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产业分工:新经济地理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5期.
    [69]陈德铭.关于国内外贸易的几个认识问题[J],《求实》,2009年第7期.
    [70]黎金钊.国际产业转移: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71]梁琦,黄利春.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J],《经济前沿》,2009年第10期.
    [72]张少军,刘志彪.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动力、影响与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1期.
    [73]杨俊生.产业转移、能力结构与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5期.
    [74]杜志雄,肖卫东,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75]于挺.产业分工对产业创新的促进机制[D].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10年.
    [76]贾广森.产业转移效应评价及其区域政策取向[D].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10年.
    [77]陈宇韬.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当代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78]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2期.
    [79]何添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政策演变的回顾及启示[J].《经济论坛》,2010年第5期.
    [80]胡增文,陈晓娟.新经济政策:列宁应对经济危机的包容性发展思想与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2期.
    [81]黄茂兴,叶琪.近代以来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82]黄茂兴,叶琪.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历史考察与趋势展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83]左小德,张力方,梁云.产业转移的引力模型及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1年第5期.
    [84]向晓梅.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11年第5期.
    [85]朱幼棣.关于包容性发展的四点思考[J].《人民论坛》,2011年第12期.
    [86]李斌,陈超凡,万大艳.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87]项桂娥,胡鹏.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区域间产业转移机理与特征—以泛长三角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7期.
    [88]刘双.论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22期.
    [89]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90]石竟成,陈雪梅,刘艳艳.区域政策对广东产业转移的推动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1年第12期.
    [91]汝绪华.包容性增长:内涵、结构及功能[J].《学术界》,2011年第1期.
    [92]韩睿玺.要素融入与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实现包容性增长[J].《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4期.
    [93]郝继伟.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的共享实现路径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94]陈华,张梅玲.基于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约束条件及路径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95]鱼震海.对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6期.
    [96]钱凯.“包容性增长”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24期.
    [97]李刚.“包容性增长”的学源基础、理论框架及政策指向[J].《经济学家》,2011年第7期.
    [98]顾淑林.包容性发展:历史经验和全球趋势[J].《人民论坛》,2011年第8期.
    [99]周佰成,朱斯索,秦江波.包容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范式[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100]黄茂兴,叶琪.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国强民富"思想演变与实践探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7期.
    [101]周连春.包容性增长:一种新的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23期.
    [102]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J],《求是》,2011年第11期.
    [1]E.M.Graham, Oligopolistic Imitation and European Direct Investment [D], Ph.D.Dissertation,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75.
    [2]L.T.Jr Well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rm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M], in T.Agmon and C.P.kindle berger(eds) Multinationals from Small Countri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77.
    [3]Forthergill,S., N.Guy. Retreat from Regions:Corporate Change and the Closure of Faetories[M]. London:Jessiea Kingsley Publishers and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1990.
    [4]Ilaria Mariotti. Firm relocation and regional policy, Afocus on Italy,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Kingdom[M]. Utrecht/Groningen,2005.
    [5]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y, May 1966, pp.190-207.
    [6]Dixit, A.Stiglitz.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77, pp.67-83.
    [7]Asheroft and Taylor. M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effect of regional Policy [J]. Oxf. Econ.. Pap.1977, pp.84-101.
    [8]Jim Taylor and Jim Twomey.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interregional m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reat Britain[J],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5,32(3),pp.257-277.
    [9]Jim Taylor and Jim Twomey. The M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reat Britain:An Inter-County Analysis,1972-1981 [J]. Urban Studies 1988,25(3):228-242.
    [10]Dunning J.H.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dies.1988, pp.2-31.
    [11]Bernard Fingleto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olicy:a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t [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991,70(3), pp.267-285.
    [12]Brezis, E.S., Krugman, P.R., and Tsiddon, D. Leapfrogg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 Theory of Cycle in National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83(5), pp.1213.
    [13]U.Walz.Transport Costs, Intermediate Goods, and localized Growth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1996,26(6), pp.264-258.
    [14]S.Ellis, C.Riger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Game:Were caught in a Trap, I can't walk out[R]. The Reg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prepared for the Souther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Meetings,1997.
    [15]Ali, I.&Zhang. 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Prosperouw Asia:Policy Implications, ERD Working Paper No.97, Economic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nila,2007.
    [16]Ali, I.& hyun H·son. 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clusive growth:application to the Philippines, ERD Working Paper No 98, http://www.adb.org/economics,2007.
    [17]Besley, Timothy and Lousie J.Cord (Eds.).Deliveringon the Promise of Pro-Poor Growth, Palgrave Macmillan and the World Bank, New York,2007, pp.59-7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