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为题,阐述了陈述、指称的概念,对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选择了与陈述、指称相关的部分现代汉语语法现象开展研究,旨在探求谓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与陈述、指称之间的关系。
     本文在语义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做了相对开放性的研究。本文坚持对语言事实进行描述并在对语言事实的描述的基础上对语法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对陈述、指称的概念及相关语法现象本文提出了以下新的认识:
     第一,陈述和指称指的是语言符号和外部世界相联系的不同方式。语言符号直接联系外部世界中的事物的方式叫做指称,语言符号不直接联系事物,而是联系外部世界中的某种动作、行为或关系的方式叫做陈述。陈述、指称的概念建立在哲学中的涵义和指称、逻辑学中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的基础之上。
     第二,“N的V”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极为特殊的结构,其实质是一种谓词性结构,是由作为主谓结构的“N V”和作为述宾结构的“V N”等陈述形式转变而来的特殊的指称形式。“N的V”结构中的“V”仍然是谓词性成分,一般来说是动作性较弱、及物性较低的谓词。
     第三,现代汉语中动词性主、宾语的陈述、指称和语句、谓语动词的叙实性紧密相关。现代汉语中动词性主语的陈述、指称具有这样的特点:有条件叙实性容器语句和非叙实性容器语句中的主语一般来说是指称性的,纯叙实性容器语句中的主语一般是陈述性的。现代汉语中动词性宾语的陈述、指称问题较为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有条件叙实性谓词和非叙实性谓词所连接的宾语一般来说是指称性的;纯叙实性谓词连接的光杆动词和动词性词组一般是指称性的,连接的小句宾语都是陈述性的。
     第四,名词性词语在某种条件下,可以显现内涵,用于陈述。名词性成分做谓语时,主要显现理性意义,用于陈述。名词性成分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主要显现联想意义,用于陈述。名词性成分做定语直接修饰其他名词或动词时,有时显现理性意义,有时显现联想意义,也是用于陈述。
     第五,名词性成分联系实体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指称特征。按照是联系实体还是联系属性首先可以把名词性成分的指称划分为有指和无指。有指的名词性成分按照是指向整个一类实体还是指向特定的实体可以划分为类指和非类指。非类指按照是指向现实世界的实体还是指向想象世界的实体又可以划分为实指和虚指,实指按照所指称的实体能否被听话人所识别可以划分为定指和不定指。名词性成分的指称特征受词汇形式和句法条件的制约。
     第六,陈述和指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陈述和指称的转化包括词汇层面的转化和句法层面的转化。陈述向指称词汇层面的转化包括添加后缀“子”、“儿”、“头”等和直接转化的无标记形式。陈述向指称句法层面的转化包括复指、加名词化标记“一个”、加助词“的”、加定语、做主语和宾语等方式。指称向陈述词汇层面的转化主要是添加后缀“化”等,句法层面的转化包括添加语气助词“了”或语气词“呢”、做“是”的宾语、做“当成”、“看做”、“担任”等的宾语、用于比况和充当定语、充当谓语、受副词修饰等。
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n Grammatical Features Related to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in Modern Chinese". This thesis elaborates on the concepts of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and gives a summary of related studies. The body of the text focuses on some of the unique grammatical features related to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The author intends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predicative components, substantive components and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In light of basic semantic theory, this paper contains an opening study on some of the unique grammatical features that are related to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This theis explores linguistic description and all of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based on language phenomena from texts. Below are the main conclusion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this thesis:
     1.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are two different ways of connecting linguistic signs and the outer world. Reference is the way that linguistic signs connect outer material directly. Predication is the way that linguistic signs connect action in relation to the outer world. The concepts of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sense and reference in philosophy and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in logic.
     2. The "N de V" is a very unique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It's a predicative structure by nature, it's a special reference form transferred from predication form of th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NV" and the predicate-object structure "VN". "V" is still a predicative component in the "N de V" structure, in general the "V" in this structure is always low in transitivity scale.
     3. Predication, reference of predicative subject and object in modern Chinese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factuality of the predicate. A predicative subject in conditional factive container sentences and nonfactive container sentences is always referential, while a predicative subject in pure factive container sentences is predicative. A predicative object connected with a conditional factive predicate and a nonfactive predicate is referential, and a predicative object such as bare-verb or verbal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a pure factive predicate is referential. A clausal object with a pure factive predicate is predicative.
     4.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substantive components can point to intension as predication. Substantive components in substantive predicated sentences always point to conceptual meaning as predication. Substantive components in "adverb + noun" structures point to associative meaning as predication. In "noun + noun" and "noun + verb" structures the first noun sometimes points to conceptual meaning, other times it points to associative meaning. All of these nouns fall under predication.
     5. Refer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Refer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referential and non-referential; referential can be divided into generic and non-generic; non-generic can be divided into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specific can be divided.into definite non-definite. The referential features are decided by glossari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
     6. Predication and reference can convert to each other. Predication can be converted to reference when followed with "zi", "er", "tou", or can just convert in glossarial ways with no marks. In syntactic ways predication can be converted to reference when followed with "yi ge", "de", with an attributive, to be subject or object of a sentences etc. Reference can be converted to predication when followed with "hua" in glossarial ways. In syntactic ways reference can be converted to predication when followed with "le", "ne", to be the object of "shi", "dang cheng " ,"kan zuo " ,"dan ren ", or to serve as an attributive, predicate etc.
引文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68、1753页。
    [1]A.P.马蒂尼奇编,牟博 杨音莱 韩林合等译,2004,《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75页。
    [2]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91页。
    [3]A.P.马蒂尼奇编,牟博 杨音莱 韩林合等译,2004,《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75页。
    [1]管子,《管子·白心》,选自刘柯等,《管子译注》,2002,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270页。
    [2]管子,《管子·心术上》,选自刘柯等,《管子译注》,2002,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260页。
    [3]Susan Haack,1978,Philosophy of Logics,Cambridge Press,第56-70页。
    [1]J.S.Mill,1910,A system of Logic,London,Longman,第17页。
    [2]J.S.Mill,1910,A system of Logic,London,Longman,第31页。
    [3]J.S.Mill,1910,A system of Logic,London,Longman,第20页。
    [1]弗雷格,《论涵义和指称》,选自A.P.马蒂尼奇编,牟博 杨音莱 韩林合等译,2004,《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80页。
    [2]弗雷格,王路译,1994,《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9页。
    [3]弗雷格,《论涵义和指称》,选自A.P.马蒂尼奇编,牟博 杨音莱 韩林合等译,2004,《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80页。
    [4]弗雷格,王路译,1994,《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9页。
    [1]罗素《数理哲学导论》中译本,晏成书译,1982,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63-164页。
    [2]罗素《数理哲学导论》中译本,晏成书译,1982,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64页。
    [3]罗素《数理哲学导论》中译本,晏成书译,1982,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66页。
    [1]Carnap:〈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载P.A.Schilpp编〈The Philosophy of Rudolf Carnap〉,1963,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第63页。
    [1]詹斯·奥尔伍德等著,王维贤等译,1984,《语言学中的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84页。
    [2]詹斯·奥尔伍德等著,王维贤等译,1984,《语言学中的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84页。
    [3]詹斯·奥尔伍德等著,王维贤等译,1984,《语言学中的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51页。
    [1]詹斯·奥尔伍德等著,王维贤等译,1984,《语言学中的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63页。
    [2]詹斯·奥尔伍德等著,王维贤等译,1984,《语言学中的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64页。
    [1]陆俭明,2004,《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第95-96页。
    [1]马庆株,《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七),1995,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9页。
    [2]朱景松,《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1996,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1页。
    [3]朱景松,《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1996,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1页。
    [1]张斌,1998,《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83页。
    [2]姚振武,2000,《指称与陈述的兼容性与引申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第568-569页。
    [3]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第84-86页。
    [4]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第93页。
    [5]袁毓林,2006,《对“词类是表述功能类”的质疑》,《汉语学报》第3期,第19页。
    [1]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页。
    [1]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1页。
    [2]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1-102页。
    [3]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2页。
    [1]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24页。
    [2]朱景松,1996,《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1页。
    [1]彭可君,1990,《谓词性宾语补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21-31页。
    [1]萧国政,1991,《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选自《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1997,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4-39页。
    [2]周国光,2004,《现代汉语陈述理论述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第44-51页。
    [1]朱德熙,1988,《关于先秦汉语里名词的动词性问题》,发表于《中国语文》第2期,第81-86页。
    [1]马庆株,1991,《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第59-8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马庆株,1995,《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9-152页。
    [3]朱景松,1996,《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0页。
    [1]姚振武,2000,《指称与陈述的兼容性与引申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第564-570页。
    [1]王珏,2005,《体词的陈述性与非个体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76-84页。
    [1]王红旗,2006,《非指称成分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汉语学习》第1期,第7-13页。
    [1]彭可君,1992,《关于陈述和指称》,《汉语学习》第2期,第14-18页。
    [2]朱景松,1996,《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8-199页。
    [1]吕叔湘 朱德熙,2002,《语法修辞讲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7页。
    [2]黎锦熙 刘世儒,1957,《汉语语法教材》,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页。
    [3]姚振武,1995,《现代汉语的“N的V”与上古汉语的“N之V”(上)》,《语文研究》第2期,第2-9页。
    [4]朱德熙 卢甲文 马真,1961,《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选自《朱德熙文集》第2卷,1999,北京,商务印书馆,第79页。
    [1]胡裕树,1981,《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41页。
    [2]董晓敏,1987,《“N的V”功能类别质疑》,《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27-33页。
    [3]邢福义,1998,《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7页。
    [1]司富珍,2002,《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35-40页。
    [2]陆俭明,2003,《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中国语文》第5期,第387-391页。
    [1]朱景松,《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1996,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1页。
    [1]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引自《<马氏文通>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1]张志公主编,1956,《语法和语法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第17-18页。
    [2]张静,1984,《新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35-336页。
    [3]陈宁萍,1987,《汉语名词的扩大》,《中国语文》第5期,第379-389页。
    [4]施关淦,1988,《现代汉语里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中国语文》第4期,第265-273页。
    [5]胡明扬,1996,《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学院,第237页,第248-249页。
    [1]杨成凯,《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选自《语法研究和探索》(五),1991,北京,语文出版社,第68-86页。
    [2]张学成,《动词名化和动名词》,《语法研究和探索》(五),1991,北京,语文出版社,第87-98页。
    [3]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第244-282页。
    [1]朱德熙 卢甲文 马真,1961,《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选自《朱德熙文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64-94页。
    [2]张伯江,1993,《“N的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第4期,第252-259页。
    [1]胡裕树 范晓,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第2期,第81-85页。
    [2]王冬梅,2002,《“N的V”结构中“V”的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55页。
    [1]黎锦熙,1957,《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第76页。
    [2]黎锦熙 刘世儒,1960,《语法再讨论--词类区分和名词问题》,《中国语文》1月号,第5-7页。
    [3]史振晔,1960,《试论汉语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中国语文》12月号,第422-425页。
    [1]Hopper & Thompson,1980,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se,Language 56,第251-299页。
    [1]詹卫东,1998,《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第2期,第25-26。
    [1]项梦兵,1991,《论“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对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的再认识》,《天津师大学报》第4期,第76页。
    [1]陈庆汉,1996,《“N的V”短语的句法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66-67页。
    [2]詹卫东,1998,《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第2期,第25-26。
    [1]沈家煊 王冬梅,2000,《“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第25-32页。
    [1]姚振武,1995,《现代汉语的“N的V”与上古汉语的“N之V”(下)》,《语文研究》第3期,第27页。
    [1]姚振武,1995,《现代汉语的“N的V”与上古汉语的“N之V”(下)》,《语文研究》第3期,第27页。
    [1]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5页。
    [1]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90-91页。
    [2]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28-430页。
    [1]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31-432页。
    [2]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44页。
    [1]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46-447页。
    [2]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449-450页。
    [3]Lyons,John,1977,Semantics,Vols.Ⅰ and Ⅱ,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第443页。
    [1]方梅,2005,《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中国语文》第6期,第507页。
    [2]王冬梅,2003,《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词化之间的共变关系》,《中国语文》第4期,第315-328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25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72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85页。
    [1]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语义学》,李瑞华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2页。
    [1]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选自《吕叔湘全集》(第1卷),2002年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56页。
    [1]胡明扬,1992,《“很激情”、“很青春”等》,《语文建设》第4期,第35页。
    [2]张伯江,1994,《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第5期,第341-342页。
    [3]谭景春,1998,《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第368-369页。
    [4]张谊生,199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57-75页;
    张谊生,1997,《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135-142页。
    [5]储泽祥 刘街生,1997,《“细节显现”与“副+名”》,《语文建设》第6期,第15-19页。
    [6]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中国语文》第3期,第212-224页。
    [7]肖奚强,2001,《从内涵角度看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修辞学习》第5期,第26,22页。
    [8]宋培杰,2003,《名词的内涵意义和副名结构》,《许昌学院学报》第3期,第87-90页,第79-80页。
    [9]邵敬敏 吴立红,2005,《“副+名”组合及语义指向新品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第12-22页。
    [1]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15-316页。
    [1]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19-320页。
    [1]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第81-92页。
    [1]徐烈炯,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第7-8页。第254-257页。
    [1]张伯江,1997,《汉语名词怎样表现无指成分》,选自中国语文编辑部编《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建所45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2-199页。
    [2]杨成凯,2003,《关于指称的反思》,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6页。
    [1]邹韶华,2003,《现代汉语的同形异指现象现象》,《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7-29页。
    [2]张谊生,2003,《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74-195页。
    [1]王红旗,2004,《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第16-24页。
    [1]王红旗,2006,《指称不确定性产生的条件》,《语文研究》第3期,第37页。
    [1]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6页。
    [2]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第96页。
    [3]Chao,Y.R,1968,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Li,C.& S.Thompson,1981,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LaPolla.R.J.1995.Pragmatic Relations and Word Order in Chinese,Word Order in Discourse,297-369。
    [1]范继淹,1985,《无定NP主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第322-328页。
    [2]Carlson,G.& Pelletier,F.J.1995,The Generic Book,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第86页。
    [2]张伯江 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第156-157页。
    [3]方梅,2002,《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第348页。
    [1]方梅,2002,《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第349页。
    [2]张伯江 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第157页。
    [1]马庆株,1995,《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48页。
    [2]马庆株,1995,《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48页。
    [3]朱景松,《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97-204页。
    [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75页。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221页。
    [1]朱德熙,1983,《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之、所”的语法功能与语义功能》,《方言》第1期,选自《朱德熙文集》第3卷,1999,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0页。
    [1]袁毓林,2003,《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1期,第10-11页。
    [1]邢福义,1984,《说“NP了”》,《语文研究》第3期,第21页。
    [2]邢福义,1984,《说“NP了”》,《语文研究》第3期,第25页。
    A.P.马蒂尼奇编,牟博 杨音莱 韩林合等译,2004,《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2003,北京,人民出版社。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2003,北京,人民出版社。
    蔡文兰,《带非名词性宾语的动词》,第327-343页。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1987,北京,语文出版社。
    蔡英杰,2001,《“所”的指代功能考察》,《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11-113页。
    曹宏,2005,《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中国语文》第3期,第205-213页。
    曹翔,2001,《谓词能否直接充当“有”的宾语》,《哈尔滨学院学报》第6期,第112-114页。
    曹翔,2002,《“有”的谓词宾语性质》,《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第2期,第81-83页。
    陈昌来,1998,《论语义结构中的与事》,《语文研究》第2期,第22-27页。
    陈辉 陈国华,2001,《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当代语言学》第3期,第175-186页。
    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建民,1986,《现代汉语句型论》,北京,语文出版社。
    陈满华,2006,《60年来的体词谓语句研究述评》,《汉语学习》第4期,第42-49页。
    陈宁萍,1987,《汉语名词的扩大》,《中国语文》第5期,第379-389页。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第81-92页。
    陈平,2004,《汉语双项名词句与话题-陈述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第493-507页。
    陈庆汉,1996,《“N的V”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综述》,《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哲社版)》第2期,第122-126页。
    陈庆汉,1996,《“N的V”短语的句法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64-67页。
    陈庆汉,2002,《“N的V”短语研究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83-87页。
    陈庆汉,2002,《“N的V”短语中心语“V”语法性质研究综述》,《汉语学习》第5期,第53-57页。
    陈庆汉,2005,《20世纪“N的V”短语研究评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51-155页。
    陈小红,2005,《论“们”的语法意义和“N们”的指称特点》,《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第6期,第125-132页。
    陈晓平,1998,《谓词的指称与通名的外延--对弗雷格的意义理论的一点改进》,《自然辩证法研究》第9期,第16-19页。
    陈晓平,1997,《符号的涵义和指称--简评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24-31页。
    陈新义,2006,《变化义名谓句的认知语义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19-123页。
    陈勇,2005,《体词性谓语句NP_1+NP_2中NP_2述谓义的获得》,《宿州师院学报》第2期,第35-37页。
    储泽祥 刘街生,1997,《“细节显现”与“副+名”》,《语文建设》第6期,第15-19页。
    储泽祥,1998,《两个指人名词组合造成的复指短语》,《汉语学习》第3期,第6-9页。
    程工,1994,《从汉语“自己”一词的历时性演变看新格赖斯主义语用照应理论》,《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第6期,第10-15页,第22页。
    程工,1994,《汉语“自己”一词的代词性》,《现代外语》第3期,第7-11页,第22页。
    程工,1999,《汉语“自己”一词的性质》,《当代语言学》第2期,第33-43页,
    程工,1999,《名物化与向心结构理论新探》,《现代外语》第2期,第128-144页。
    程工,2005,《汉语“者”字合成复合词及其对普遍语法的启示》,《现代外语》第3期,第232-238页。
    邓思颖,2003,《数量词主语的指称和情态》,《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92-208页。
    刁晏斌,1994,《谈名词的一种新用法》,《语言与翻译》第2期,第127-129页。
    刁晏斌,2003,《新时期语法变异现象研究述评》,《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第83-89页。
    刁晏斌,2005,《略论程度副词修饰动词性词语》,《锦州医学院学报》第1期,第68-71页。
    刁晏斌,2005,《当代汉语中新的“名_1+名_2”形式--名词陈述化的一种新形式》,《语言与翻译(汉文)》第4期,第23-27页。
    刁晏斌,2006,《“程度副词+动词性词组”论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第92-94页。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董晓敏,1987,《“N的V”功能类别质疑》,《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27-33页。
    董晓敏,2005,《“名词+形容词”估量短语》,《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第76-82页。
    董秀芳,2003,《定语位置上的指代词、反身代词和零形式》,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0-43页。
    杜道流,2004,《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95-100页。
    方经民,2003,《现代汉语空间名词性成分的指称特征》,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6-209页。
    方立,2000,《逻辑语义学》,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方梅,2002,《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 期,第343-356页。
    方梅,2005,《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中国语文》第6期,第495-507页。
    冯棉,1997,《名称的涵义与指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第22-29页。
    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1994,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名凯,1948,《汉语句法论》,上海,开明书店。
    葛清林,2005,《助词“的”介入的称说变动--从叙述到指称到判断》,《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03-108页。
    古川裕,2001,《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线、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当代语言学》第4期,第264-274页。
    桂诗春,1995,《从“这个地方很郊区”谈起》,《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第24-28页。
    郭锐,2000,《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37-52页。
    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丹 许宁云,2006,《指称转喻的回指照应机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第6-10页。
    韩蕾,2001,《略论指称与陈述的转化》,《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第75-79页。
    韩蕾,2003,《指称在现代汉语双名同位组构中的作用》,《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41-163页。
    韩蕾,2006,《事件名词的语义基础及相关句式》,《语言研究》第3期,第26-29页。
    何英玉 孙蕾,2000,《代词的指称特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第17-20页。
    贺阳,1994,《“程度副词+有+名”试析》,《汉语学习》第2期,第22-24页。
    贺阳,1994,《汉语完句成分试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26-38页。
    贺义宏,2005,《非时地名词语作状语的形式和语义分析》,《皖西学院学报》第 2期,第72-74页。
    胡安顺,2006,《名词动用与兼类词的划界》,《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第1-6页。
    胡爱萍 胡静,2006,《英汉语中N+N复合名词的图式解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66-72页。
    胡建华,1998,《约束、述谓与特征核查--最简方案框架内的反身代词化研究》,《外国语》第5期,第58-64页。
    胡建华 潘海华,2002,《NP显著性的计算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46-60页。
    胡建华 潘海华,2003,《指称性、离散性与集合:孤岛中的疑问句研究》,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09-316页。
    胡建华 石定栩,2005,《完句条件与指称特征的允准》,《语言科学》第5期,第42-49页。
    胡明扬,1992,《“很激情”、“很青春”等》,《语文建设》第4期,第35页。
    胡明扬,1996,《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胡明扬,2000,《关于“名物化”问题》,《华文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29-35页。
    胡培安,2006,《呈现与指称:语言中的两种时间表现及其语言学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91-96页。
    胡裕树,1981,《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裕树 范晓,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第2期,第81-85页。
    胡泽洪,2002,关于专名的涵义和指称,《自然辨证法通讯》第5期,第20-25页。
    黄伯荣、廖序东,1979,《现代汉语(修订本)》,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黄南松,1994,《试论短语自主成句所应具备的若干语法范畴》,《中国语文》第6期,第441-447页。
    黄南松,1995,《论省略》,《汉语学习》第6期,第37-41页。
    黄南松,2001,《现代汉语的指称形式及其在篇章中的运用》,《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第28-37页。
    黄瓒辉,2003,《人称代词“他”的紧邻回指和紧邻预指》,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5-82页。
    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江怡,2005,《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的指称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第15-21页。
    蒋严 潘海华,1998,《形式语义学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语义学》,李瑞华等译,198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孔令达,1992,《“名_1+的+名_2”结构中心名词省略的语义规则》,《安徽师大学报》第1期,第105-107页。
    孔令达,1994,《影响汉语句子自足的语言形式》,《中国语文》第6期,第434-440页。
    李丛禾,2005,《有定描述语的指称功能辨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第40-45页。
    李大勤,1992,《“对(NP_A的VP)”中的“V”的性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84-88页。
    李大勤,2003,《Vs前多项NP句及汉语句子的语用构型分析》,北京,语文出版社。
    李国山,2005,《柏拉图语言哲学探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107-112页。
    黎锦熙,1957,《新著国语文法》1992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黎锦熙 刘世儒,1957,《汉语语法教材》,北京,商务印书馆。
    黎锦熙 刘世儒,1960,《语法再研讨--词类区分和名词问题》,《中国语文》12月号,第5-9页。
    李立成,2006,《名词化的“没的”和“有的”》,《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第37-43页。
    李敏,2005,《“N+的+V”结构的性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91-95页。
    李胜梅,2001,《两项体词性偏正短语连用成句的表义特点》,《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5期,第119-124页。
    李铁根,1995,《“V的N”与“VN”》,《汉语学习》第4期,第14-17页。
    李欣,2006,《“NP的VP”短语的句法结构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4卷第1期,第71-74页。
    李宇明,1986,《所谓的“名物化”现象新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第117-120页。
    李宇明,1996,《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中国语文》第1期,第1-9页。
    林芳,2003,《名词词组的语段指称及其语篇结构组织功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第16-21页。
    刘丹青,2002,《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国语文》第5期,第411-422页。
    刘丹青,2006,《名词短语句法结构的调查研究框架》,《汉语学习》第1期,第70-80页。
    刘慧清,2005,《名词作状语及其相关特征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第28-34页。
    刘街生,2000,《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汉语作为语用敏感型语言的一个实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导师邢福义教授。
    刘街生,2003,《名词和名词的同位组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64-173页。
    刘景秀,2005,《80年来“副+名”的研究方法综述》,《天中学刊》第1期,第92-95页。
    刘琼竹,2000,《数量名主语句的句法分析》,《汉语学习》第5期,第36-40页。
    刘顺,2004,《现代汉语通指的指称地位和分布位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第1期,第26-30页。
    吕叔湘,2002,《吕叔湘全集》(第1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龙果夫,1958,《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刘润清 刘正光,2004,《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第1-13页。
    刘顺,2001,《影响名词谓语句自足的语言形式》,《汉语学习》第5期,第18-22页。
    刘顺,2003,《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刘探宙,2003,《汉语的相互代词及其指称特点》,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8-140页。
    刘秀君 唐伟盛,2003,《英语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80-82页。
    刘勋宁,1990,《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第80-87。
    刘永耕,1999,《试论名词性定语的指称特点和分类--兼及同位短语的指称问题》,第86-91页。
    刘月华 潘文娱等,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正光,2000,《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第335-339页。
    刘正光 刘润清,2003,《Vi+NP的非范畴化解释》,《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243-250页。
    刘正光 崔刚,2005,《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结构》,《外国语》第2期,第37-44页。
    刘正光,2005,《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外语研究》第1期,第9-15页。
    刘正光,2005,《“非理想”的语言事实在理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同义反复”的非范畴化理论解释》,《现代外语》第2期,第111-121页。
    刘志平,2006,《概念语法隐喻之“三化”现象》,《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第111-121页。
    吕叔湘 朱德熙,2002,《语法修辞讲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龙涛,2005,《名词类指、个指的语息表达余名词次范畴(二)》,《华中科技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74-78页。
    楼宇烈,1980,《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陆俭明,1982,《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中国语文》第6期,第435-438页。
    陆俭明,1990,《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64-72页。
    陆俭明,1994,《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第28-34页。
    陆俭明 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2003,《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中国语文》第5期,第387-391页。
    陆俭明,2004,《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素,《数理哲学导论》,晏成书译,1982,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丙甫,1985,《关于语言结构的内向、外向分类和核心的定义》,第338-351页。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丙甫,2003,《“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第14-29页。
    陆丙甫,2005,《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从形式描写到功能解释的一个个案》,《中国语文》第4期,第291-299页。
    鲁力进 鲁力达,2006,《从配价理论看汉语“VP+的+NP”中NP的省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8期,第153-155页。
    马臣雨,2006,《“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刍议》,《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第13-16,第26页。
    马庆株,1988,《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57-180页。
    马庆株,1991,《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9-83页。
    马庆株,1995,《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9-152页。
    马庆株,1998,《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2004,《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木村英树,2003,《“的”字句的句式语义及“的”字的功能扩展》,《中国语文》第4期,第303-314页。
    彭可君,1990,《谓词性宾语补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21-31页。
    彭可君,1992,《关于陈述和指称》,《汉语学习》第2期,第14-18页。
    彭玉兰,2000,《“NP的VP”的指称及其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1期,第77-81页。
    朴重奎,2003,《单个动词做主语的语义语法考察》,《汉语学习》第6期,第25-31页。
    钱书新,2004,《也谈“N_1+N_2”结构中“的”之使用规律》,《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6期,第160-163页。
    钱书新,2005,《“虎视”之类“N+V”结构的语境变异》,《修辞学习》第3期,第48-50页。
    钱书新,2006,《现代汉语“的”字语法功能类别新论》,《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33-136页。
    戚东华,2006,《现代汉语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类型界定与差异分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121-125页。
    齐沪扬,1994,《“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汉语学习》第6期,第21-28页。
    齐沪扬,1996,《表示静态位置的一种零动词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125-131页。
    齐沪扬 葛新,2003,《汉语研究中信息分类的若干问题》,《修辞学习》第1期,第22-24页。
    曲凤荣,2002,《结构助词“的”出现条件》,《哈尔滨学院学报》第10期,第127-128页。
    邵敬敏,2003,《“人家”的指代功能及语义分析》,《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1-117页。
    邵敬敏 吴立红,2005,《“副+名”组合及语义指向新品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第12-22页。
    沈家煊,1994,《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第1期,第12-20页。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选自马庆株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第81-97页。
    沈家煊,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第242-250页。
    沈家煊,1999,《转指与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3-15页。
    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王冬梅,2000,《“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第25-32页。
    沈家煊,2005,《分析和综合》,《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第16-18页。
    沈园,2003,《汉语中另一种“无定”主语》,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0-223页。
    盛广智,1998,《管子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施春宏,2000,《使用规范汉字和规范使用汉字》,《语文建设》第7期,第18页。
    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中国语文》第3期,第212-224页。
    施春宏,2002,《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第17-25页。
    石定栩,2004,《动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选自《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55-273页。
    石定栩,2005,《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汉语学习》第4期,第3-10页。
    施关淦,1981,《“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从“向心结构”理论说起》,《中国语文通讯》第4期,第8-12页。
    施关淦,1988,《现代汉语里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中国语文》第4期,第 265-273页。
    史金生,1994,《试论汉语主题的陈述性--从一种副名组合谈起》,《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第2期,第77-81,第87页。
    史锡尧,1991,《结构助词“的”有时不表修饰限制》,《汉语学习》第5期,第7-12页。
    史振晔,1960,《试论汉语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中国语文》12月号,第422-425页。
    石毓智 李讷,1998,《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165-179页。
    石毓智,2000,《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第16-27页。
    石毓智,2001,《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语言研究》第2期,第82-91页。
    石毓智,2002,《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方言》第2期,第117-126页。
    石毓智,2002,《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25-37页。
    石毓智,2003,《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语言研究》第2期,第40-50页。
    税昌锡,2003,《从功能角度看反身代词“自己”的语义指向》,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83-100页。
    司富珍,2002,《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35-40页。
    司富珍,2004,《中心语理论和汉语的DeP》,《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26-34页。
    司富珍,2006,《中心语理论和“布龙菲尔德难题”--兼答周国光》,《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60-70页。
    宋培杰,2003,《名词的内涵意义和副名结构》,《许昌学院学报》第3期,第87-90页,第79-80页。
    宋文辉,2005,《词序与“量”否定的结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73-80页。
    宋玉柱,1988,《名词谓语存在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87-90页,第9页。
    孙良明,2005,《当今古汉语语法分析质疑--古注语法分析启示琐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100-107页。
    孙勉志,2005,《名词定语的语法功能与语义特征》,《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第4期,第62-65页。
    谭景春,1998,《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第368-377页。
    王灿龙,2000,《人称代词“他”的照应功能研究》,《中国语文》第3期,第228-237页。
    王灿龙,2003,《制约无定主语句使用的若干因素》,《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24-239页。
    王灿龙,2006,《试论“这”“那”指称事件的照应功能》,《语言研究》第2期,第59-62页。
    王冬梅,1997,《指代词“人家”的句法语义考察》,《汉语学习》第4期,第50-53页。
    王冬梅,2000,《“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第25-32页。
    王冬梅,2001,《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博士论文。
    王冬梅,2002,《“N的V”结构中“V”的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55-64页。
    王冬梅,2003,《动名互转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74-191页。
    王冬梅,2003,《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词化之间的共变关系》,《中国语文》第4期。第315-328页。
    王光全,2003,《过去完成体标记“的”在对话语体中的使用条件》,《语言研究》第4期,第18-25页。
    王光全 柳英绿,2006,《定中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第115-121页。
    王红斌,2001,《谓宾心理动词与其后的非谓动词所表动作的语义所指》,《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87-90页。
    王红旗,2004,《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第16-24页。
    王红旗,2004,《框架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语言研究》第1期,第12-18页。
    王红旗,2006,《非指称成分产生的原因和基础》,《汉语学习》第1期,第7-13页。
    王红旗,2006,《指称不确定性产生的条件》,《语文研究》第3期,第31-37页。
    王洁,2001,《说“N满(一、浑)N_1的N_2”句式》,《汉语学习》第4期,第37-40页。
    王珏,2005,《体词的陈述性与非个体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76-84页。
    王珏,2001,《现代汉语名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珏,2006,《释“有+名”式名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第118-121页。
    王莉莉,2000,《“指称性主语、陈述性主语”分类质疑》,《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91-95页。
    王仁法 李东,2001,《现代汉语中的非预设性“NP的VP”宾语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52-58页。
    王淑华,2005,《现代汉语指称与陈述问题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第5期,第151-154页。
    王跃平,2005,《语词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21-124页。
    王先谦,1981,《荀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王文娟,2005,《“曾经+的+NP”浅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5期,第63-65页。
    王小莘 张舸,1998,《“程度副词+名词”是当前汉语运用中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第42-43页。
    王远杰,2005,《能否加“的”的根据--对陆俭明先生提出的一个问题的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第6期,第127-129页。
    温锁林,郝蕾,1995,《体词谓语句的范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66-71页。
    温锁林,2004,《真谓宾动词带疑问句形式宾语的语气问题》,《语文研究》第2期,第28-31页。
    文军 董平荣,2003,《第三人称隐性指称的图式理解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5-68页。
    文炼,2000,《指称与析句问题》,《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78-80页。
    吴长安,2002,《汉语中存在“名”修饰“形”结构》,《汉语学习》第4期,第41-43页。
    吴长安,2004,《单音词指称与陈述转化的标记模式和类型--兼谈单音词的词汇地位》,《汉语学习》第4期,第12-17页。
    吴云芳,2005,《“和”“与”“并”“而”连接谓词性成分时的区别》,《语文研究》第1期,第13-16页。
    吴正基,2003,《体词谓语句研究说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8-31页。
    项开喜,2001,《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汉语学习》第2期,第13-17页。
    项梦兵,1991,《论“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对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的再认识》,《天津师大学报》第4期,第75-80页。
    萧国政,1997,《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萧国政,1999,《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第2期,第45-53页。
    肖奚强,2001,《从内涵角度看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修辞学习》第5期,第26,22页。
    邢福义,1984,《说“NP了”句式》,《语文研究》3期,第21-26页。
    邢福义,1997,《“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语言研究》第2期,第1-10页。
    邢福义,1998,《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熊仲儒,2001,《零成分与汉语“名物化”问题》,《现代外语》第3期,第228-236页。
    熊仲儒,2005,《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当代语言学》第2期,第148-165页。
    徐烈炯,1997,《语言学理论与语言事实》,《现代外语》第3期,第26-32页。
    徐杏雨,2006,《“副+名”结构--一种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第3期,第112-113页。
    徐阳春,2002,《论“之”、“的”互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65-67页。
    徐阳春,2002,《确定“S+VP+的(+NP)”结构中“的”的归属之我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123-126页。
    徐阳春,2004,《结构助词“的”与“地”的分合问题》,《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151-155页,第186页。
    徐阳春 钱书新,2004,《“N_1的N_2”结构歧义考察》,《汉语学习》第5期,第20-25页。
    徐阳春,2005,《也谈“NP的VP”结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28-131页。
    徐阳春,2005,《试论“的”字语用功能的同一性》,《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第45-55页。
    徐阳春,2006,《也谈“N_1的N_2”内部语义关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08-113页。
    许余龙,2002,《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外国语》第1期,第28-37页。
    许余龙,2003,《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语验证》,《外国语》第2期,第17-24页。
    颜红菊,2000,《动宾结构“VN”和潜存动宾关系“V的N”》,《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第115-120页。
    杨成凯,1987,《小句作宾语的划界问题》,第225-241页。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成凯,1991,《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五),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8-86页。
    杨成凯,1992,《广义谓词性宾语的类型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第26-36页。
    杨成凯,2003,《关于指称的反思》,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6页。
    杨国荣,2004,《语言与实在》,《湖南社会科学》第1期,第29-31页。
    杨海明,2003,《汉语涉人指称强度与小句衔接的动态考察》,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40-254页。
    杨涛,2003,《指称的修辞功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87-90页。
    杨永林,2000,《试析现代汉语中“程度性副词+非程度性形容词化名词短语”结构》,《现代外语》第2期,第137-150页。
    杨亦鸣 徐以中,2003,《“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第43-52页。
    晏鸿鸣,2005,《古汉语谓宾关系的研究成果可解现代汉语同类之惑》,《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第53-57页。
    姚晓柏 董颖红,1997,《试论汉语主谓结构的性质和功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第24-26页。
    姚振武,1994,《关于自指和转指》,《古汉语研究》第3期,第10-15页。
    姚振武,1995,《现代汉语的“N的V”与上古汉语的“N之V”(上)》,《语文 研究》第2期,第2-9页。
    姚振武,1995,《现代汉语的“N的V”与上古汉语的“N之V”(下)》,《语文研究》第3期,第26-29页。
    姚振武,1996,《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和规律》,《中国语文》第1期,第31-39页。
    姚振武,1997,《“以为”的形成及相关问题》,《古汉语研究》第3期,第25-32页。
    姚振武,1998,《个别性指称与“所”字结构》,《古汉语研究》第3期,第45-49页。
    姚振武,1999,《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中国语文》第1期,第43-53页。
    姚振武,2000,《指称与陈述的兼容性与引申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第564-570页。
    姚振武,2001,《上古汉语第三身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题》,《古汉语研究》第4期,第30-36页。
    姚振武,2005,《论本体名词》,《语文研究》第4期,第1-7页。
    叶正渤,2006,《名词的指称问题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82-85页。
    于根元,1991,《副+名》,《语文建设》第1期,第19-22页。
    于鑫,2000,《虚幻名词的指称与意义》,《中国俄语教学》第2期,第36-41页。
    喻浩朋,2005,《汉语“的”后名词短语主题化的制约条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93-96页。
    袁毓林,1994,《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汉语学习》第3期,第2-10页。
    袁毓林,1994,《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第241-253页。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54-170页。
    袁毓林,1995,《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的语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4期,第154-170页。
    袁毓林,1997,《“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 160-174页。
    袁毓林,1999,《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含》,《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第185-199页。
    袁毓林,2001,《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汉语学习》第3期,第1-5页。
    袁毓林,2002,《名词代表动词短语和代词所指的波动》,《中国语文》第2期,第99-110页。
    袁毓林,2003,《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1期,第3-15页。
    袁毓林,2003,《无指代词“他”的句法语义功能--从韵律句法和焦点理论的角度看》,《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4-64页。
    袁毓林,2006,《对“词类是表述功能类”的质疑》,《汉语学报》第3期,第15-25页。
    岳中奇,2002,《“的”的有无与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语义差异》,《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55-59页。
    泽诺·万德勒(Zeno Vendler),《哲学中的语言学》,陈嘉映译,2002,北京,华夏出版社。
    曾美燕,2004,《结构助词“的”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法共性》,《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48-54页。
    詹斯·奥尔伍德等著,王维贤等译,1984,《语言学中的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张斌,1998,《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斌,2000,《谈谈句子的信息量》,《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第1-3页。
    张伯江,1993,《“N的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第4期,第252-259页。
    张伯江,1994,《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第5期,第339-346页。
    张传彪,2006,《论名词动词化与“语言经济原则”》,《中国科技翻译》第3期, 第40-43页。
    张高远,2006,《认知语法理论关照下的V-ing三构式》,《外国语言文学》第3期,第150-157,185页。
    张国宪,1989,《“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中国语文》第3期,第186-192页。
    张国宪,1994,《“的”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淮北煤师院学报》第1期,第100-107页。
    张国宪,1997,《“V_双+N_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第176-186页。
    张国宪,1998,《略论句法位置对同现关系的制约》,《汉语学习》第1期,第3-7页。
    张金城 唐红梅,2006,《“问题+X”结构探微》,《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第47-49页。
    张静,1984,《新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黎,2003,《“界变”论--关于现代汉语“了”及其相关现象》,《汉语学习》第1期,第17-21页。
    张时阳,2006,《“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内部提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5期,第225-229页。
    张廷远,2006,《名词“动用”、“状用”的语境修辞价值》,《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97-100页。
    张文国,2006,《论古汉语的名词谓语句》,《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5页。
    张学成,1991,《动词名化和动名词》,《语法研究和探索》(五),北京,语文出版社,第87-98页。
    张亚军,1996,《与“NP的V”有关的歧义问题》,《汉语学习》第1期,第28-31页。
    张谊生,199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57-75页。
    张谊生,1997,《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135-142页。
    张谊生,2000,《试论结构助词“的”和“之”的前置--兼论现代汉语的骈合结构》,《汉语学习》第5期,第1-7页。
    张谊生,2001,《“N”+“们”的选择限制与“N们”的表义功用》,《中国语文》第3期,第201-211页。
    张谊生,2003,《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74-195页。
    张志公主编,1956,《语法和语法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詹卫东,1998,《“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语文研究》第1期,第16-23页。
    詹卫东,1998,《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第2期,第24-28页。
    赵世举,2003,《关于定中结构的指称问题》,《古汉语研究》第1期,第43-47页。
    赵元任,1952,《北京口语语法》(李荣编译),北京,开明书店。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1987,《句型和动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周斌武 张国梁编著,1996,《语言与现代逻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崇谦,2005,《“N_1+N(的)_2+便是”的句法分析》,《古汉语研究》第2期,第18-22页。
    周春林,2006,《“程度副词+专有名词”的修辞语用条件及其语义特征》,《广西社会科学》第9期,第157-160页。
    周国光,2002,《现代汉语的语义属性系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第14-20页。
    周国光,2002,《释“合情合理”与“偏听偏信”的对立》,《语言教学与研究》 第1期,第22-27页。
    周国光,2004,《现代汉语陈述理论述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第44-51页。
    周国光,2005,《对“中心语理论和汉语的DeP”一文的质疑》,《当代语言学》第2期,第139-147页。
    周建设,2002,《先秦指称理论研究》,《中国语文》第6期,第567-573页。
    周日安,1994,《体词谓语句的分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第49-53页。
    周日安,1994,《体词谓语句的范围》,《河池师专学报》第1期,第50-55页。
    周一民,2006,《名词化标记“一个”构句考察》,《汉语学习》第2期,第14-18页。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99,《朱德熙文集》(第1-5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景松,1996,《陈述、指称与汉语词类理论》,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八),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7-204页。
    朱景松,1997,《汉语研究论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朱景松,2001,《语法理论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
    朱景松,2004,《语义学要点》,博士生《语义学》课程阅读材料。
    朱水林主编,1993,《逻辑语义学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清凯,2006,《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如动词”问题研究》,《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第62-66页。
    朱淑君,2005,《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有+名”结构》,《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94-96页。
    朱英贵,1994,《复指短语的辨识》,《汉语学习》第6期,第32-36页。
    邹崇理,2000,《自然语言逻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邹崇理,1995,《逻辑、语言和蒙太格语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邹韶华,1986,《名词在特定环境中的语义偏离现象》,《中国语文》第4期,第 267-271页。
    邹韶华,1990,《名词形状特征的外化问题》,《语文建设》第2期,第21-26页。
    邹韶华,2003,《现代汉语的同形异指现象现象》,选自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7-29页。
    Susan Haack,1978,Philosophy of Logics,Cambridge Press,。
    J.S.Mill,1910,A system of Logic,London,Longman。
    Carnap:,1963,载P.A.Schilpp编,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Hopper & Thompson,1980,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se,Language 56,251-299。
    Zeno Vendler,1970,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von,Telmy,1980,The binding hierarchyand the typology of complements,Studies in Language,4。
    Givon,Telmy,1982,Evidentiality and epistemic space,Studies in Language,6。
    Givon,Telmy,1984/1990,Syntax:A functional- typological Introduction,Vol Ⅱ.John Benjamins。
    Seilor,Hansjakob(ed.) 1978,Language Universals,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
    Seilor,Hansjakob(ed.)1978,Determination:A functional dimension for interlanguage comparis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