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井冈山:一个文化符号的意义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透视井冈山这一文化符号形式的意义层面、符号理解的解释层面和符号运用的操作层面,并以此作为本文分析井冈山的核心框架。首先论述井冈山在民间叙述中具有一个当地人所共同拥有的能够跨越时空的思维模式,即在一个共同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思想内容(意义);其次分析井冈山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即这一过程中意义本身的模糊性逐渐明朗化、意义研究的多重性逐渐单面化;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井冈山这一文化符号的探究过程是交织着多种合作与冲突的整合,即要揭示民间叙述与政治话语两种千差万别解释之间的相互补充利用。这既需要考虑到井冈山的历史,也要观照到现实的具体因素。通过这个文化符号,某些意义被生产出来、暂时固定下来,某种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study Jinggangshan-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ural symbol, which is to be subject to main analysis of the text. First ,in the folkway,there is a common local meaning of Jinggangshan which is based on the similar mental factors, second, during the history ,the obscure and multiple meanings of Janggangshan gradually become single and clear ,what is a main ideology now, meanwhile,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the study represents the conflicts and corporations of folk narration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All need to consider the specific history of Janggangshan and the practical backgrounds.Through this cultural symbol, certain significances are produced, certain significances are fixed temporarily, some kind of social reproduces are carried on.
引文
(1) 《新约·约翰福音》,第4章 第13—14节。
    (2) 转引自叶舒宪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页。
    (3) 苏特·杰哈利著 马姗姗译:《广告符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4) 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3页。
    (5) 刘浦江著:《正视陈寅恪》,《读书》,2004年第2期,第91页。
    (6) 转引自《哥伦比亚媒体:“八荣八耻”值得借鉴》,《参考消息》2006年3月23日第8版。
    (7) 参见李世福、裴惠云、胡艳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民俗心理的影响》,《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8) 两副结构图形引自戴锦华著:《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9) 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0)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1页
    (11) 参见《井冈山报》2005年1月30日 第二版 晓农《“井冈山”的得名由来》
    (12) 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527页
    (13) 池上嘉彦著:《符号学入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页。
    (14) 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9页。
    (15) 季广茂著:《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文艺理论》,2006年第3期,第59页。
    (16) 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版,第385页。
    (17) 霍克斯著、翟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18)(19)(20)(21) 罗兰·巴尔特著、许蔷蔷等译:《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68页、第173页、第190页、第200页。
    (22) 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最先由黑格尔引入,将其作为与政治社会相对的概念从而与国家作出学理区分,用以描述一个与国家相区别的私人经济活动领域,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的定义,并用以同国家相区别,哈贝马斯将它视为一个“私人自治领域”。后来学者一般将市民社会、国家和经济社会一起视为一种三元结构。戈登怀特在《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廓清分折的范围》中下的定义比较全面:“它[市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他们的利益或价值。”硬性是指不能改变,没有灵活性的意思。政治社会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推陈出新比较缓慢,与此相对,市民社会中的舆论风向转变是比较快的,大多时候无需政令强制行动。
    (23) 罗伯特·戈尔曼著、赵培杰等译:《“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重庆出版社 1990年版,第362页。
    (24) 祁述裕著:《市场经济中的文艺作品》,《东方》1995年第3期。
    (25) 参见邹广文著:《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研究》2003年 第4期。
    (26) 陈志迅、林雨松、凌帝江著:《一场“风光”的婚礼》,《湛江日报》2000年6月18日第1版。
    (27) 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龙、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3页。
    (28) 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版,第12页。
    (29) 参见欧力同等著:《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418页。
    (30)(32) 转引自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第65页。
    (31) 《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就发展红色旅游答问》,新华网2005年2月21日。
    (33) 陈思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34) 莫里斯著、罗兰等译:《指号、语言和行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35) 陈创生著:《时尚符号与大众生活风格》,《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36)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1页。
    (37) 瑞恰兹著:《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0页。
    (38) 金元浦著:《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209页。(1) 傅道彬著:《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 苏特·杰哈利著 马姗姗译:《广告符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 参见李世福、裴惠云、胡艳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民俗心理的影响》,《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5) 戴锦华著:《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 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8) 晓农著:《“井冈山”的得名由来》,《井冈山报》2005年1月30日 第1版
    (9) 刘锡成、游琪主编:《山岳与象征》,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 尤瑟夫·库尔泰著、怀宇译:《叙述与话语符号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1) 苟志效、陈创生著:《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 季广茂著:《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文艺理论》,2006年第3期。
    (13) 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版。
    (14) 霍克斯著、翟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5) 罗兰·巴尔特著、许蔷蔷等译:《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 李彬著:《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 陈来著:《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8) 祁述裕著:《市场经济中的文艺作品》,《东方》1995年第3期。
    (19) 邹广文著:《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研究》2003年第4期。
    (20) 陈志迅、林雨松、凌帝江著:《一场“风光”的婚礼》,《湛江日报》2000年6月18日第1版。
    (21) 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龙、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2) 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版。(23) 庄晓东主编:《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 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5) 曹卫东选编:《文化研究》第2、3期,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 陈思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 陈创生著:《时尚符号与大众生活风格》,《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29)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0)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 章启群著:《意义的本体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