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城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融合的新城建设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新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从本质上说,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具体路径探索,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模式之一,深入研究生态科技新城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方面,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有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科学的理论支撑。总的来看,中国传统生态和科技思想以及西方生态和科技思想,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提供了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科技理念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阐述,以及科技创新理论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给予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也有其现实基础与客观要求。例如,全球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新型工业的发展,为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提供了契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出现,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城市化扩张,经济转型与产业技术升级,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等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给当代高新科技园区走生态转型之路、建设生态科技新城提出了客观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著名的生态科技新城都是在科技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美国硅谷、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日本筑波科技城和新西伯利亚科技城等。这四大著名科技园区的建设实践一方面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以高科技带动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科技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向生态科技新城转型。同时,也提供了可供中国建设生态科技新城借鉴的经验: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倡导低碳产业发展、注重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建设良好文化与生活条件。
     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要摈弃传统的、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要求;科技、生态、城市高度融合的价值选择。此外,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基于实践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样才能兼顾方方面面的问题,才能符合整理战略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建设生态科技新城,要坚持三大基本理念,即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生态园区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还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即“规划引领、生态为本、科技为翼、产业支撑、多元融合”。同时,建设生态科技新城,还要进行全面的总体规划,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已经有些城市在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走出了较为成功的模式。例如,天津中新生态科技城的产业新城模式、东滩生态科技城的田园新城模式、京津生态科技新城的资源新城模式和大连的智慧新城模式。这些模式为南昌高新区建设生态科技新城提供了可从借鉴的经验。从现实情况来看,南昌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这说明已经具备了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基础与条件。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本质上来说就是生态城、科技城与新城的有机结合。因此,南昌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实践,必须始终围绕生态建设与科技园区有机结合以及科技园区与新城建设有机结合来进行。当然,要有效地推进南昌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措施的支撑。具体来说,政府应积极推进投融资制度改革,强化项目与政策支撑,推动孵化环境建设,健全规划实施与监督,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渠道。
In the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 there is a statement:"construction of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long-term plan that connects people's happiness and benefit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nation’s future. Facing the grim situation of resourceconstraint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system degradation, we must foster aseries of concep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cluding the respects for nature, in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o protect the nature, placing the ecological cultivationconstruction at a prominent position, and integrate with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etc, thus to strive tobuild a beautiful China,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How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social sciences, realizing the "beautiful China" are the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issues we are facing 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Technology Park is a new urban construction mode that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scientific&technological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 rur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t is the direction fordomestic hi-tech parks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s and upgradings. In essence,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nstruction is a specific path for us toresearch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society into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ode. It’sa path selection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modes. Therefore, the in-depth study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issues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ne hand, rich source of ideas and technological theories supportecological&new town construction. Both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and technologicalthoughts in China and the ecological&technological thoughts in Western countriesprovide source of ideas for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theecological theories from classical works of Marxist writers,the philosophy and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and science&technology from three generations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Party of China lai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in the CPC18’th congress repor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well as thetheo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for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nstruction, together give a scientifictheoretical guida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Park also has its basis in reality and objective requirements. For example,the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industrialdevelopmen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andTechnology Park.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industrial park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the eco-industrial park provide a realisticbasis; the expansion of urbanizatio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to build a beautiful livable cities in economic and socialscientific development, take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y to acontemporary high-tech park, all de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new objective requirements.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many well-known eco-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regraduall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uch as the U.S.Silicon Valle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Sophia Antipolis, France, Tsukuba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Japan and Novosibirs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These four well-known technology parks’ practice, while noting that the futuredevelopment trend i.e., high-tech driving urba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industrial and urban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the smart city’s construction and transition to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it also offer experiences available for China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Park: adhering to market-oriented government guidance role, promote the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industries, fostering the SME clusters, building a goodculture and sound living conditions.
     To undertake the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thetraditional, backward values should be discarded, and we should establish correctvalue orient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pecifically, it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core values of the pursuit of people-oriented; harmonybetween man and nature-value target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value requirements; technology, ecology, urban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he valueof choice. In ad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srelat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top-down" top-level design, so as to take into account al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in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olidation strategy development. On the onehand, to under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eshould adhere to the three basic concepts,i.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park and the organicintegr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must follow certain basicprinciples, namely planning guide, eco-oriented, technology-wing, industry-based,diverse fusion. Meanwhile, to under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Park, we also need make comprehensive overall planning and give full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government.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in China, some cities has gathered usefulexprerieneces i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and worked outsome successful model, such as: the Ecological Science Hub industrial town modefrom Tianjin sino-Singarpore, the pastoral new town mode from Dongtan Eco City,the resource new town mode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Beijing andTianjin, and the smart new town mode of Dalian city. These modes and parks provideexamples for Nanchang National High-tech Zone. From a realistic point of view,Nanchang High-tech Zone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economy. The strategicdevelopment of pillar industrie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and fruitfu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mproving, which shows thereare good basis and conditions to bui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Ecologic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ilding, in essence,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Eco-City,Science&Technology City and new town. Therefore, for Nanchang High-tech Zone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ts overal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ustalways focus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cally integrated with building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s well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with new town.Nevertheles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Park in Nanchang High-tech Zone, can not do without the support ofsafeguard measures. Specifical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of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support from projects andpolici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cubator environment, perfect the 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supervision, expand the channels of participation of the people.
引文
1王缉慈:《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新型工业化研究报告》之六(内部报告),2003年版。
    2范晓屏:《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根植性、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1页。
    4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重庆:重庆出版2007年版,第1-3页。
    5马克斯 霍克海默:《科学及其危机札记》(《霍克海默集》,曹卫东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6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8Theodor W. Adorno,Prismen. Kulturkritik und Gesellschaft,Berlin:Frankfurt amMain,1955,pp68。
    9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8页。
    10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11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12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82-103页。
    13Jürgen Habermas,Legitimationsprobleme im Sp tkapitalismus,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73,pp1-66。
    14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4页。
    15Ebenezer Howard,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10,pp18,25,120。
    16Robert E. Park,The City:Suggestion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in the UrbanEnvironment (with R. D. McKenzie&Ernest Burges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25,pp3-22。
    17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8Robert E. Park,Human Communities: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 Glencoe,Ill:The Free Press,1952,pp1-3。
    19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页。
    20德内拉.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110页。
    21Barbara Ward and Rene J. Dubos,Only One Earth,NewYork:W W Norton&Co Inc,1972,pp5-16。
    22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孙施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3中野尊正、沼田真、半古高久:《城市生态学》(孟德政,刘德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24John Ormsbee Simonds,Earthscape:a Manu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New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78,pp1-12。
    25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6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27沈清基、沈贻:《‘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一书评介》,《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3期。
    28肖小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先驱论坛》,2008年第28期。
    29M.Roseland,Dimensions of the Eco-city,Cities,1997,14(4),pp197-202。
    30Richard Register,Ecocities:Rebuilding Cities in Balance With Nature,Berkeley:Berkeley Hills Press,2002,pp23-35。
    31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2页。
    32王如松:《城市生态学》(见:《现代生态学透视》,马世骏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33沈清基、沈贻:《‘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一书评介》,《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3期。
    34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35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6T. Dominski,,The Evolution of Eco-Cities,IN Context#35,1993,pp53。
    37M. Roseland,Eco-city Dimensions,New York: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7,pp1-12。
    38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网站资料. http://www.urbanecology.org.au/whyalla/
    39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年第25期。
    40H.Amirahnadi and G.Staff,Science Parks:a Critical Assessment,Journal ofPlanning Literature,1993(8),pp107-123。
    41P. Nijkamp, G. van Oirschot, A.Oosterman,Knowledge Networks, Science Parks andReg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itical SuccessFactor, In J. Cuadrado-Roura, P. Nijkamp and P. Salva (Eds), Moving the Frontiers:Economic Restructur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merging Networks, England,Avebury,1994,pp16-23.
    42D.Doloreux,Technopoles et Trajectoires Stratégiques: Le cas de la Ville de Laval(Québec), Cahiers de Géographie du Québec,1999,pp31-34.
    43J.Maleckie,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dinburgh: Longman,1997,pp2-13..
    44胡钢:《国外科技园区的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7期。
    45N.Komninos,After Technopoles. In J. Simmie (ed) Innovation, Networks andLearning Regions? 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8,pp22-25.
    46R.Shearmur and D. Doloreux,Science Parks: Actors or Reactors?Canadian ScienceParks in Their Urban Context,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000(32),pp1065-1082.
    47N.Linka,On the Growth of U. S. Science Parks,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3(28),pp81-85.
    48P.Lindelof and H. Lofsten,Science Park Location and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in sweden: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0),pp245-258.
    49C.Druihle and E.Garnsey,Emergence and Growth of High-tech activity in Cambridgeand Grenoble,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0(12),pp163-177.
    50J.Phillimore, Beyond the Linear View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Park Evaluation:an Analysis of Western Australian Technology Park, Technovation,1999(19),pp673-680.
    51N.Varsakelis and S. Kessapidou, National Culture and Its Impact on the Choiceof Managing Director i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the Case of Foreign Firms in Gree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3(14),pp285-295.
    52胡钢:《国外科技园区的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7期。
    53L.Bengtsson, Forskningsparkens betydelse f r f retagens och regionensutveckling och tillv xt-en studie av Ideon1983-2003,Eknomihogskolan, Lundsuniversitet,2003.
    54余谋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5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56刘仁胜:《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57郭剑仁:《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8费多益:《马克思的自然观与恩格斯的自然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6期。
    59胡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60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4期。
    61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62王如松、欧阳志云:《生态整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科学通报》,1996第41期。
    63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华中建筑》,1997年第15期。
    64郭中玉:《珠江三角洲生态城市类型与调控》,《城市问题》,2000年第4期。
    65任倩岚:《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长沙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
    66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年第25期。
    67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8期。
    68王如松、欧阳志云:《天城合一:山水城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见《城市学与山水城市》(鲍世行、顾孟潮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295页。
    69Rusong Wang,Ancient and Recent Ecological City The ory and Practice inChina.Village Wisdom/Future Citie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Ecocity and EcovillageConference,edited by R. Register and B. Peeks. Ecocity Builders, Oakland, CA,USA.pp56-58.
    70王如松等:《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生态学报》,1991第11期。
    7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年第6期。
    72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市环境与生态城市》,1999年第12期。
    73梁鹤年:《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城市规划》,1999年第7期。
    74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2页。
    75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年第25期。
    76李海超、齐中英:《美国硅谷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特区经济》,2009年第6期。
    77王卫红、魏巍:《中外高新区发展与管理模式研究——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的比较》,《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2期。
    78张克俊:《中关村科技园区与美国硅谷的比较》,《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8期。
    79桑登平:《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群众》,2011年第5期。
    80钱学敏:《从筑波、竹科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当代经济》,2007年第8期。
    81许晟:《从硅谷、新竹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大众标准化》,2002年第2期。
    82谭旭峰、孟庆华:《日本筑波科技城——“现代科技的乌托邦”》,《中国高新区》,2004年第9期。
    83王治河:《中国式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84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85陈学明:《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能摆脱生态危机吗?——评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世界观当代意义的揭示》,《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86赵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87苏志加:《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88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4期。
    89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90马世骏:《展望90年代的生态学》(载于《现代生态学透视》,马世骏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91邹德慈:《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一九九七北京国际会议综述》,《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92周谦:《关于无锡新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化科技新城建设的思考》,《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第6期。
    93李薇、姚崇怀:《武汉科技新城景观生态格局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
    94袁宇:《高新区生态系统向科技新城生态系统演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7期。
    95袁宇、李福华:《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的生态产业实现路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0期。
    96朱志荣:《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7《论语·孟子》。
    98《论语·孟子》。
    99《荀子·天论》。
    100《春秋繁露》。
    101《正蒙·乾称》。
    102《道德经》。
    103《道德经》。
    104《礼记·祭义》。
    105《论语·孟子》。
    106《春秋繁露》。
    107潘岳:《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光明日报》,2009年1月14日。
    108《管子·立政》。
    109《论语·孟子》。
    110《论语·孟子》。
    111《荀子·王制》。
    112参见陈万求等:《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13参见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9-20页。
    114参见蒋洁:《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简述》,《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15参见蒋洁:《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简述》,《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17参见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32-36页。
    118参见蒋洁:《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简述》,《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19[苏]H.T.弗罗洛夫:《人的前景》,王思斌、潘信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页。
    120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1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1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123参见薛德震:《论马克思的“物我一体”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124参见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1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560页。
    1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1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1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129徐文越:《自然的异化、物质变换与联合生产者——马克思生态观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131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1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1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1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28-929页。
    1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187页。
    13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8页。
    1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
    138参见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1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1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1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14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9页。
    1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1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14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14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147John Bellamy Foster: Marxps Ecology,Monthly Review Press,2000,pp141-142.
    14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9页。
    1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8页。
    150Karl Marx, Capital,vol.1, London: Penguin,1976,pp283,290,348,636-639,860;Marx,Capital,vol.3,pp911,949,959.另转引自,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阶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
    15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152程恩富、王中保:《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2期。
    153许洋:《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154《毛泽东论林业》,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155孟浪:《环境保护事典》,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1页。
    15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页。
    157《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15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页。
    15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16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页。
    16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16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7-378页。
    163薛建明:《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16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82页。
    166《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168《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2页。
    169《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
    170《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17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页。
    17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325页。
    17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17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83页。
    175王真,马承伦,张勇:《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蕴涵》,《解放军报》,2006年9月14日,第6版。
    176参见冯之俊:《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光明日报》,2009年1月2日,第4版。
    17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178叶文虎:《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中国科学报》,2012年12月3日。
    180参见孙文广、武儒海:《看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人民日报》,2013年2月1日。
    18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页。
    183参见《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152页。
    18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22页。
    18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23页。
    187参见刘兴云:《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的思路》,《光明日报》,2013年2月27日,第11版。
    188王远鸿:《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推动作用如何》,《上海证券报》,2012年11月8日,第A08版。
    1910.P.德怀维迪:《政治科学与环境问题》,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7年第4期。
    192(英)A.J.麦克迈克尔:《危险的地球》,罗蕾、王晓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04顾强、王缉慈:《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载《新型工业化研究报告之六》,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2003年版,第12页。
    208参见牛文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0参见牛文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3参见陆利华、张克俊:《我国与国外高新科技园区比较研究》,载《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3期。
    215柳卸林.促进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7大要素〔J].中国科技论坛,2000,(5):18—23.
    216庄贵阳.中国环境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明.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79一87.
    217王如松:城市生态调控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45、47卷[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M],人民出版社。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7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1-3卷[M],人民出版社。
    [7]《江泽民文选》第1-3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年。
    [1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G],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5]《论语·孟子》[M]。
    [16]《荀子·天论》[M]。
    [17]《春秋繁露》[M]。
    [18]《正蒙·乾称》[M]。
    [19]《道德经》[M]。
    [20]《礼记·祭义》[M]。
    [21]《管子·立政》[M]。
    [22]《荀子·王制》[M]。
    [23]李秀林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4]范晓屏:《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根植性、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5]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6]王如松:《城市生态调控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27]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28]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9]张学全:《黄河三角洲开发与崛起新论》[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顾强、王缉慈:《新型工业化研究报告之六》[M],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2003年版,
    [31]牛文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2]顾朝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深圳:中信出版社,1998。
    [33]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34]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2007年版。
    [35]马克斯·霍克海默:《科学及其危机札记》(《霍克海默集》,曹卫东编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36]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37]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9]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0]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1]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唐正东、臧佩洪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幸无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43]大卫·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刘颖译)[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45]德内拉.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6]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孙施文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47]中野尊正、沼田真、半古高久:《城市生态学》(孟德政,刘德新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8]赫伯特·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载于《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9]A.J.麦克迈克尔:《危险的地球》(罗蕾、王晓红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1]杨东明:《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思考》[J],《求是》,2004年第12期。
    [52]肖小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J],《先驱论坛》,2008年第28期。
    [53]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第25期。
    [54]胡钢:《国外科技园区的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7期。
    [55]余谋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6]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57]刘仁胜:《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生态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58]郭剑仁:《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9]费多益:《马克思的自然观与恩格斯的自然观》[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6期。
    [60]胡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61]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第4期。
    [62]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J],《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63]王如松、欧阳志云:《生态整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J],《科学通报》,1996第41期。
    [64]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1997年第15期。
    [65]郭中玉:《珠江三角洲生态城市类型与调控》[J],《城市问题》,2000年第4期。
    [66]任倩岚:《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
    [67]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8期。
    [68]王如松等:《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1991第11期。
    [69]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年第6期。
    [70]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生态城市》,1999年第12期。
    [71]梁鹤年:《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J],《城市规划》,1999年第7期。
    [72]宋永昌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第12期。
    [73]顾传辉、陈桂珠:《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1年第11期。
    [74]韩庆利、陈晓东、常文越:《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第31期。
    [75]牛海鹏、齐永安、袁占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第24期。
    [76]周海燕、周国华:《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及案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12期。
    [77]吴琼、王如松、李宏卿、徐晓波:《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5年第25期。
    [78]李海超、齐中英:《美国硅谷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9年第6期。
    [79]王卫红、魏巍:《中外高新区发展与管理模式研究——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的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2期。
    [80]张克俊:《中关村科技园区与美国硅谷的比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8期。
    [81]桑登平:《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J],《群众》,2011年第5期。
    [82]钱学敏:《从筑波、竹科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J],《当代经济》,2007年第8期。
    [83]许晟:《从硅谷、新竹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J],《大众标准化》,2002年第2期。
    [84]谭旭峰、孟庆华:《日本筑波科技城——“现代科技的乌托邦”》[J],《中国高新区》,2004年第9期。
    [85]王治河:《中国式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86]陈学明:《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能摆脱生态危机吗?——评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世界观当代意义的揭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87]赵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88]苏志加:《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89]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第4期。
    [90]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J],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91]邹德慈:《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一九九七北京国际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92]周谦:《关于无锡新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化科技新城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第6期。
    [93]李薇、姚崇怀:《武汉科技新城景观生态格局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2期。
    [94]袁宇:《高新区生态系统向科技新城生态系统演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7期。
    [95]袁宇、李福华:《高新区向科技新城发展的生态产业实现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0期。
    [96]朱志荣:《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7] Robert E. Park,Human Communities: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 Glencoe,Ill:The Free Press,1952。
    [98] Rachel Carson,Silent Spring,London:Penguin Classics,2000。
    [99]Barbara Ward and Rene J. Dubos,Only One Earth,NewYork:W W Norton&Co Inc,1972。
    [100]Ian L. McHarg,Design With Nature,NewYork:Natural History Press,1969。
    [101] John Ormsbee Simonds,Earthscape:a Manu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and Design,New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78。
    [102]M.Roseland,Dimensions of the Eco-city,Cities,1997,14(4)。
    [103] Richard Register,Ecocities:Rebuilding Cities in Balance WithNature,Berkeley:Berkeley Hills Press,2002。
    [104]T. Dominski,,The Evolution of Eco-Cities,IN Context#35,1993。
    [105]M. Roseland,Eco-city Dimensions,New York: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7。
    [106]H.Amirahnadi and G.Staff,Science Parks:a Critical Assessment,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1993(8)。
    [107]J.Maleckie,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dinburgh: Longman,1997。
    [108]N.Komninos,After Technopoles. In J. Simmie (ed) Innovation,Networksand Learning Regions? 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8。
    [109]Theodor W. Adorno,Prismen. Kulturkritik und Gesellschaft,Berlin:Frankfurt am Main,1955。
    [110]1N.Linka,On the Growth of U. S. Science Parks,Journal of TechnologyTransfer,2003(28)。
    [111] P.Lindelof and H. Lofsten,Science Park Location and New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sweden: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andperformance,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0)。
    [112] J.Phillimore, Beyond the Linear View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ParkEvaluation: an Analysis of Western Australian Technology Park,Technovation,1999(19)。
    [113] N.Varsakelis and S. Kessapidou, National Culture and Its Impact onthe Choice of Managing Director i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the Caseof Foreign Firms in Gree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2003(14)。
    [114] Rusong Wang,Ancient and Recent Ecological City The ory and Practicein China.Village Wisdom/Future Cities:The Third InternationalEcocity and Ecovillage Conference,edited by R. Register and B. Peeks.Ecocity Builders, Oakland, CA,USA。
    [115] Ebenezer Howard,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116]Patrick Geddes,Cities in Evolution,London:Williams&Norgate,1915。
    [117]Robert E. Park,The City:Suggestion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in the Urban
    [118]William Leiss,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Toronto:University ofToronto Press,19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