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
     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In recent years, urban historical research on Qingdao has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which expands the depth and the width of research, but more achievements have concentrated on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urban modernizatio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lack deep research and systematic expression.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891, Qingdao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stages of the rule of Germany, Japanese and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on Qingdao concentrates on the German occupation and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but lacks of in-depth study on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ignores the in-depth and overall study, such as on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municipal institutions, etc. Therefore,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on Qingdao is not enough and comprehensive.
     Based on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of Qingdao from 1898 to 1949,I try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historical research on Qingdao, and reveal the laws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nd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urrent urban modernization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modern city.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in Qingdao has undergone three phases: the traditional town, commercial harbor city, multi-central city. In 1891, the Qing Dynasty appointed Zhang Gao-Yuan to build harbor, fort, military facilities and civilian facilities. After several years of construction, Qingdao's business and trade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Qingdao developed into a traditional small town. After 1898, Germany began to lease Qingdao, and formulated "Qingdao Urban Planning" and "Qingdao Urban Expansion Plann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dvanced urban theory, and enga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and public facilities, including building Qingdao Harbor, Jiaoji Railway, building irregular shape and divergence-shaped roa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opographical features, building water pipeline and sewers, etc.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construction, Qingdao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town to a commercial harbor city. After 1914, Japan invaded and occupied Qingdao, and began to be engaged in urba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urban planning. Because Japanese focused on economic plunder, they relied on the local resources and cheap labor to set up factories and dump large quantities of Japanese products, and stimulated the economy to prosperity. When Shen Hong-Lie served as mayor of Qingdao in the 20th century 30s, he attached to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cluding developing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developing national industry, developing rural and urba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under the government's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Qingdao had developed rapidly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city.
     In Qingdao municipal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wa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times. During the time of German-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dea German constructed urban government, established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port authority and so on that each department have a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and clear responsibilities. Counselor was a consulting department. German formulated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manage urba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law. Compared to other cities in the feudal, this management approach was progressiv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invasion of Japanese, Japanese ruled Qingdao depending on military. Qingdao Garrison Command was the highest military and political leaders and had the executive power, military power and judicial power. Although the Japanese established Civil Affairs, Japanese managed urban on the basis of military pressure and severe penal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econd invasion of Japanese, Japanese controlled Qingdao depending on Chinese, but Japanese held the actual authority. Besides Mayor and Conference, Japanese established Consultant advisor that was controlled by Japanese. Qingdao wa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Japanese. When Qingdao was in the reign of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though the institutions were overstaffed an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was very low, the government had a sense of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nd formulated a large number of laws such as rewards and penalties, clearing specific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right of department and so on tha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nicipal management system. So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had a positive meaning. During the rule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City Organization Act" and divided into departments according to functions. Besides four primary management systems, Qingdao established creatively the agency of rural areas. On the one hand Qingdao government carried ou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order,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the right to a certain degree of self-management that it could formulate the laws of city in the case of non-contradiction with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regulations. During Shen Hong-Lie was the mayor of Qingdao, urban governance was characterized by appointment of experts, including hir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sending experts to lear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setting up special municip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groups in order to improv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n modern Qingdao was built on the basis of urban planning. Major urban planning was the following points: in 1900, "Qingdao Urban Planning", 1910, "Qingdao Expansion Planning", 1935, "Qingdao Urban Planning of Implementing", 1939, " Qingdao Special Urban Planning" and "Qingdao Master Planning". Theses urban plan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layout of urban space, city siz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landscape and cultural. "Qingdao Urban Planning" and "Qingdao Expansion Planning" made Qingdao form a "North-South-long" spatial structure. "Qingdao Urban Planning of Implementing" focused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Qingdao and built five major functional divisions that were composed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harbor areas, residence, commercial area and industrial regions. "Qingdao Special urban planning" and "Qingdao Master Planning " planed to establish so-called "Big Qingdao "in order to make Qingdao be Japanese strategic base and the looting of goods harbor. As to the impact of these urban plans, "Qingdao Urban Planning "and" Qingdao Expansion Planning" had a profound and positive impact on Qingdao. "Qingdao Special Urban Planning" and "Qingdao Master Planning" had a negative impact because the plans were unrealistic and aggressive.
     Qingdao built infrastructure with modern methods, including building Qingdao Harbor with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connecting Jiaoji rail and Qingdao Harbor that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ding roads in irregular shape and divergent shaped that emphasized on both th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landscape function, laying two kinds of water pipeline that rain pipes and sewage pipes were mixed or separated and separated pipes were relatively more.
     Qingdao developed urban publ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with modern methods, including providing people with adequate water, providing with adequate industrial electricity and life electricity, providing with fast and conveni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sisting on public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that stressed early prevention and later control, building urban green space that was composed of forest, trees, Green Triangle, park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variety of entertainment and cultural life and guide people have a healthy life. Along with urban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creasing, Qingdao had three large-scale housing constructions. In the thirties, government built houses for the po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civilians.
     In Qingdao, 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were complete because there were beach, theater, cinema, dance hall, et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people's cultural quality had been improved.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First,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consistent and continuous, and becomes more scientific, exhaustive, and comprehensive. Second, financial capital is so sufficient that makes Qingdao have enough money to construct. At last,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s are executed according t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ystem in details, uniform architectural standards and more normalized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so on.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李佑新,李炎.市政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0.
    [3]张钟汝.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4]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许崇德.城市政治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6]陈一筠.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R].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7]顾炎晴.市政管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8]张国祺.市政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9]于洪俊.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0]许学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1]张仲礼.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2](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3]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4](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5]王云骏.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6]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7]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8]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9]皮明麻.近代武汉城市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0]潘君祥,沈祖炜.近代中国国情透视—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1]周勇,刘景修.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 [M].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22]费成康.中国租界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23]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4]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2.
    [25]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26]曹洪涛,刘金声.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27]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8]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M].三联书店,2007.
    [29]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 [M].台湾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1982.
    [30]山东友谊书社.青岛风物[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31]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2]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M].新华出版社,1999.
    [33]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M].新华出版社,1999.
    [34]闻一多等著.客居青岛[M].青岛出版社,1999.
    [35]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6]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7](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著,殷陆君等译.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8]马长林.上海的租借[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9]姜进,李德英.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M].新星出版社,2008.
    [40]南开大学胶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胶州历史文化初探[C].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1]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沈鸿烈生平轶事[M].新华出版社,1999.
    [42](德)斯本格勒.西方的没落[M].商务印书馆,1963.
    [43]鲍运昌,李国增.青岛民俗[M].青岛出版社,1997.
    [44]胶济铁路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
    [45]孔令仁,李德征.周村开埠与山东近代化[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46]青岛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青岛工人运动史(1897—1949年)[M].中国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47]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8]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9]张崇纲.青岛的传说[M].淑馨出版社,1991.
    [50]鲁海,鲁勇.青岛思往录[M].青岛出版社,1999.
    [51]青岛历史上的今天[M].青岛出版社,1999.
    [52]鲁海.海城青岛[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53]郑培昕,鲁海.青岛风景名胜[M].青岛出版社,1997.
    [54]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三联书店,1997.
    [55]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中国城市建设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56](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中华书局,1989.
    [57]陈锦华,胡文龙.香港城市与房屋:城市社会学初探[C].三联书店,1997.
    [58](美)帕克.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论文集[C].华夏出版社,1987.
    [59]董树藩.都市管理概论[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60]徐飞鹏,张复合,村松伸,堀内正昭.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1]王守中.德国侵略山东史[M].人民出版社,1988.
    [62]马立宪.解放青岛[M].青岛出版社,1999.
    [63](日)井上清.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M].人民出版社,1984.
    [64]刘大可,马福震,沈国良.日本侵略山东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65]罗荣渠.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6](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7](苏)安德列耶娃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68]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旧事[M].青岛出版社,1991.
    [69]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70]张仲礼.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C].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71]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M].上海三联书店,1995.
    [7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岛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岛文史资料名胜古迹特辑[C].1985.
    [73]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青岛涉外足迹[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
    [74]青岛市档案馆.帝国主义与胶海关[M].档案出版社,1986.
    [75]马小奇.青岛海港史(古代部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76]寿杨宾.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77]交通部烟台港务管理局.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1859—1949)[C].对外贸易交易出版社,1986.
    [78]卡勒尔著,黄正柏.德意志人[M].商务印书馆,1999.
    [79]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所.青岛——过去·现在·未来[M].山东省出版总社青岛分社,1985.
    [80]山东省出版总社青岛分社.青岛游记选[C].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8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日关系史料欧战与山东问题[G].1974.
    [82]于佐臣.青岛回归[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83]王炜.城市交通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84]董卫.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85]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6]陆可人,欧晓星.房屋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导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8]胡汶本.帝国主义与青岛港[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89]韩冬青.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90]耿毓修,黄均德.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91](德)阿尔伯斯(Albers,G)著,吴唯佳.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M].2000.
    [92]王珂.城市广场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93]吴明伟.城市中心区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94]马芹桥,周荃,青岛文博论丛[C].青岛出版社,1991.
    [95]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工业布局与城市规划[M].科学出版社,1981.
    [96]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97]扈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98]张利.从CAAD到Cyberspace——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99](法)拉卡兹.城市规划方法[M].商务印书馆,1996.
    [100]李宝金.青岛历史古迹[M].青岛出版社,1997.
    [101]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102]郭彦弘.城市规划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03]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4](日)秋山政敬著,孙继文译.城市规划[M].广州:华南工学院出版社,1986.
    [105]青岛市黄岛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黄岛文史资料第1辑[G].1989.
    [106]青岛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岛文史资料第7辑[G].1986.
    [107]张启人.城市规划系统工程[M].1990.
    [108]鲍世行.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M].商务印书馆,1993.
    [109]王洪芬.城市规划与管理[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
    [110](日)菊竹清训.城市规划与现代建筑[M].新华书店,1987.
    [111]中国地理学会.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M].科学出版社,1985.
    [112]李长莉,左玉河,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113]世界大城市规划与建设编写组.世界大城市规划与建设[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114]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15]诺曼·穆尔.奇特新世界—世界著名城市规划与建筑[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16]孙守信,王玉华.青岛崂山[M].青岛出版社,1997.
    [117]朱育和.封闭与开放[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科学的青岛[M].1933.
    [2]倪锡英.青岛[M].上海中华书局,1936.
    [3]叶春墀.青岛概要[M].商务印书馆,1922.
    [4]青岛市政府招待处.青岛概览[M].1937.
    [5]骆金铭.青岛风光[M].兴华印刷局,1935.
    [6]谋乐.青岛全书[M].1912.
    [7]李森堡.青岛指南[M].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
    [8]张武.最近之青岛[M].1919.
    [9]芮麟.青岛游记[M].乾坤出版社,1947.
    [10]叶钟英.增修胶志[M].1931.
    [11]黄宗昌.崂山志[M].1934.
    [12]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M].1934.
    [13]青岛市教育局.教育行政计划[R].1933.
    [14]青岛市工务局.工务纪要(1934年)[R].1935.
    [15]青岛市社会局.青岛市工厂工业手工业调查[R].1933.
    [16]青岛市农林事务所.青岛农林[M].1931.
    [17]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下) [G].1932.
    [18]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G].1936.
    [19]青岛市政府秘书处.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R].1933年.
    [20]青岛市政府.青岛市行政组织[R].1933.
    [21]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统计年表[R].1922.
    [22]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R].1926.
    [23]青岛市港务局.青岛市港务行政年刊(1934年度)[R].新华兴印书馆,1935.
    [24]青岛市港务局.青岛港务辑览[M].新华兴印书馆,1933.
    [25]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G].1926.
    [26]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R].1929.
    [27]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R].1934.
    [28]青岛市立民众教育.图书馆概况[M].1936.
    [29](德)沙美著,朱和中译.胶州行政[M].民智书局,1923.
    [30]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M].上海中华书局,1920.
    [31]青岛市港务局.青岛市港务行政年刊(1934年度)[N].新华兴印书馆,1935.
    [32]青岛市政府人事处.青岛市政府职员录[R].1947.
    [33]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G].1935.
    [34]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N].
    [35]青岛市政府秘书处.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R].
    [36]赵琪.胶澳志[M].1928.
    [37]龚振黄.青岛潮[M].上海泰东图书局,1919.
    [38]杨隽时.建筑学ABC[M].世界书局出版,1930.
    [39]青岛市港务局.青岛港务辑览[M].1933.
    [40]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M].成都开明书店,1936.
    [41]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R].正中书局,1935.
    [42]青岛市工务局.青岛名胜游览指南[M].1935.
    [43]欧洲战记社.青岛[N].上海中华书局,1914.
    [44]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工作报告[R].1939.
    [45]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礼教科.青岛指南[M].1939.
    [46]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赵市长对僚属训话汇编[G].1941.
    [47]青岛市港务局.青岛市港务局现行法规汇编[G].新华兴印书馆,1935.
    [48]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第三届学校成绩展览会纪念册[R].1934.
    [49]班鹏志.接收青岛纪念写真[M].1924.
    [50]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三周纪要(1939-1941)[R].
    [51]青岛市政府.青岛工潮纪略[M].1930.
    [52]景本白.胶州湾盐业调查录[R].北京盐政杂志社,1922.
    [53]国立青岛大学一览[M].国立青岛大学出版社,1931.
    [54]青岛市观象.月及日蚀[M].
    [55]山东鲁案善后事宜公署.青岛[M].1922.
    [56]胶济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胶济铁路旅行指南[M].青岛胶州路文化印刷社,1934.
    [57]青岛大学农事实验场.国立青岛大学农事实验场民国十九年研究及调查报告[R].1931.
    [58]青岛市政府暨国立北平研究院合组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青岛市观象台.参加第一、二期测量报告[R].
    [59]青岛市观象台十周年纪念册[M].1934.
    [60]实业部青岛商品检验局.实业部青岛商品检验局三周年纪念特刊[J].1932.
    [61]青岛市观象台编刊.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气候节侯表[J].
    [62]青岛市观象台.青岛市观象台五十周年纪念特刊[J].1948.
    [63]李清悚.学校之建筑与设备[M].商务印书馆,1934.
    [64]青岛市港务局.港政纪要[R].新华兴印书馆,1931.
    [65]蒋丙然.青岛温度之研究[M].1929.
    [66]胶澳租借始末电存[N].1933.
    [67]武康魏镜.青岛指南[M].胶东书社,1933.
    [68]胶济铁路局总务处公益课.胶济铁路教育概况[M].青岛聚丰印书馆,1931.
    [69]鲁大公司第一次事业报告书[R].1923.
    [70]青岛市工务局.青岛名胜游览指南[M].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
    [71]加藤政之助论胶州湾[C].
    [72]孙祖烈译.日本应抛弃胶州[N].
    [73]山东农业调查会.山东之农业概况[M].济南启明印刷社,1922.
    [74]山东省政府实业厅.山东农林报告[R].1931.
    [75]陈博文.山东省一瞥[M].1928.
    [76]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科学的山东[M].醒民印刷局,1935.
    [77]马鹤天.山东河南印影录[M].公记印书局,1924.
    [78]山东省国货推销委员会.山东省各种特产调查报告[R].
    [79]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山东省地方教育讨论会会议记录[R].1932.
    [80]黄泽苍.山东[M].中华书局,1935.
    [81]曾鲁.山东省各县概况一览(1941年6月)[R].新民印书局,1942.
    [82]张一志.山东问题汇刊[J].文海出版社,1986.
    [83]唐巨川.日本蹂躏山东痛史[M].上海大东书局印行,1929.
    [84]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山东省政府教育厅视察报告第一集(1927年6月-1930年6月)[R].1930.
    [85]邢契莘.考察日本市政工程报告[R].青岛市工务局,1936.
    [86]巴黎会议关于胶澳问题交涉纪要[J].
    [87]林传甲.大中华山东省地理志[M].1920.
    [88]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山东棉业调查报告[R].1935年.
    [89]山东省政府实业厅编印.山东工商报告[R].1931.
    [90](美)马克斯威尔(BertramW.Maxwell)著,杨临青译.德国现代市政府[M].商务印书馆,1936.
    [91]宋介.市卫生论[M].商务印书馆,1935.
    [92]督办南京市政公署秘书处.南京市政概况(1938年)[M].南京宜春阁印书馆,1938.
    [93]张慰慈.市政制度[M].亚东图书馆,1925.
    [94]董修甲.市政新论[M].商务印书馆,1924.
    [95]济南市政府秘书处.济南市道路调查统计报告(1937年4月调查)[R].1937.
    [96]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建筑上海市政府新屋纪实[R].1934.
    [97]蒋慎吾.近代中国市政[M].上海中华书局,1937.
    [98]殷体扬.中国市政问题[M].
    [99]私立青岛大学一览[R].
    [100]朱心佛.还我青岛[M].大商公司印刷,1919.
    [101]凌鸿勋.市政工程学(Municipal Engineering)[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102]金国珍.市公安(Municipal public safety)[M].商务印书馆,1931.
    [103]日本都市研究会著,李耀商译.都市计划讲习录[M].商务印书馆,1929.
    [104]A·E·Buck主编,曾迪先译.市财政学(Municipal Finance)[M].商务印书馆,1937.
    [105]董修甲.市政学纲要[M].商务印书馆,1928.
    [106]孟洛著,宋介译.市政原理与方法[M].商务印书馆.
    [107]马饮冰.都市政策论[M].1928.
    [108]白敦庸.市政举要[M].上海大东书局,1931.
    [109]陆丹林.市政全书[M].道路月刊社,1931.
    [110]金国珍.市政概论[M].新民印书局,1941.
    [111]沈观准.市政学大纲[M].百城书局,1935.
    [112]刘遒诚.比较市政学[M].商务印书馆,1936.
    [113]李明.城市政策[M].智慧出版社,1949.
    [114]沈怡.市政工程概论[M].商务印书馆,1931.
    [115](日)安部矶雄著,张更生译.应用市政论[M].京都市政公所,1927.
    [116]刘友惠.都市政策[M].上海华通书局,1929.
    [117]阮毅存.市政府论[M].世界书局,1927.
    [118]白敦庸.市政述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119]李宗黄.市政指南[M].商务印书馆,1928.
    [120]上海法政学院.市政演进[M].
    [121]杨哲明.市政计划ABC[M].世界书局,1929.
    [122]杜国庠.市政论[M].内务部编译处发行,1921.
    [123]杨哲明.都市政策ABC[M].世界书局.
    [124]张锐.比较市政府[M].上海华通书局,1931.
    [125]王雲五.东方文库续编·市政问题[M].商务印书馆,1933.
    [126]董修甲.市政问题讨论大纲[M].青年协会书局,1929.
    [127]董修甲.市组织论[M].商务印书馆,1928.
    [128]高平叔,丁雨山.外人在华投资之过去与现在[M].中华书局,1947.
    [129]谢家荣,朱敏章.外人在华矿业之投资[M].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发行,1932.
    [130]C.F.Remer著,蒋学楷,赵康即译.外人在华投资论[M].商务印书馆,1937.
    [131]陈树棠.道路建筑学[M].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1934.
    [132]国有铁路建筑标准及规则[R].武汉大学印刷,1935.
    [133]方棣堂.道路概况[M].上海民智书局发行,1933.
    [134]薛次莘.房屋[M].商务印书馆,1933.
    [135]凌鸿勋.工厂设计[M].商务印书馆,1933.
    [136]莫朝豪.园林计划[M].1935.
    [137]沈云龙.上海市政概要(民国二十三年)[M].文海出版社,1988.
    [138]上海市政概要(民国二十三年)[M].文海出版社,1988.
    [139]南京市政概况(1938年)[M].文海出版社,1938.
    [140]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1937年)[M].文海出版社。
    [141]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中国土地问题和商业高利贷[M].黎明书店,1937.
    [1]市政建设[N].1948.
    [2]新市政[N].1943.
    [3]市政期刊[N].1934.
    [4]市政评论[N].1935-1941.
    [5]交通杂志[J].1932-1935.
    [6]东方杂志[J].1912-1922.
    [7]关声[N].1934-1935.
    [8]四川经济月刊[N].1935-1936.
    [9]农学[N].1936.
    [10]农林新报[N].1936-1937.
    [11]客观[N].1935.
    [12]银行周报[N].1923.
    [13]中国实业杂志[J].1935.
    [14]教育部公报[N].1935.
    [15]中国建设[N].1933.
    [16]道路月刊[N].1935.
    [17]工业中心[N].1936.
    [18]大中华[N].1915.
    [19]每周评论[N].1919.
    [20]独立评论[N].1934.
    [21]旅行杂志[J].1934.
    [22]工商半月刊[N].1933.
    [23]商学季刊[N].1923.
    [24]上海物价年刊[N].1934年.
    [25]中央银行周报[N].1933.
    [26]众志月刊[N].1934.
    [27]教育部公报[N].1935
    [28]新青年[N].1916-1917.
    [29]建筑[N].1933.
    [30]新建筑[N].1936.
    [31]史地学报[N].1923.
    [32]妇女杂志[J].1927.
    [33]港务统计季刊[N].1947-1948.
    [34]港工[N].1947-1948.
    [35]经济统计简报[N].1947.
    [36]青纺统计年报[N].1946.
    [37]港务统计年报[N].1930.
    [38]青岛市物价指数月刊[N].1946.
    [39]青岛市物价月报[N].1948.
    [40]青岛观象台海洋年刊[N].1949.
    [41]青岛市观象台学术汇刊[N].1947.
    [42]胶济日刊[N].1934-1935.
    [43]青岛教育[N].1936.
    [44]胶东文艺[N].1947.
    [45]科学[N].1925-1934.
    [46]新教育[N].1923.
    [47]钱业月报[N].1922.
    [48]中国新论[N].1935.
    [49]地学杂志[J].1913-1934.
    [50]山东杂志[J].1908.
    [51]胶东大众[N].1946.
    [52]中外经济周刊[N].1922-1936.
    [53]旅行杂志[J].1934.
    [54]人言周刊[N].1927.
    [55]农林新报[N].1936-1937.
    [56]农学月刊[N].1941.
    [57]复兴月刊[N].1934-1935.
    [58]水产月刊[N].1936-1947.
    [59]青年界[N].1933.
    [60]劳工月刊[N].1933.
    [61]科学[N].1925-1934.
    [1]Chi-ming Ho,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1840-1937[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J.E.Schrecker,Imperialism and Chinese Nationalism:Germany in Shantung[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David.D.Buck,Urban Change in China[M].The University of Sin(Wislonsin)Press,1978.
    [4]Forsyth,R.C.Shantung,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M].Shanghai,1912.
    [5]Nevius,Helen S.C.,The Life of John Livingston Nevius[M].for Forty Years a Missionary in China[M].New York,1895.
    [6]O.E.Baker.Agriculture and the Future of China[M].Foreign Affairs,4,1927.
    [7]A.Williamson.Notes on the Production, Chiefly Minerals of Shantung[M].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New series,No,Ⅳ.Dec.,1867.
    [8]Willian·C·KirBy.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M].Stanford Univ. Pr.,1984.
    [9]青岛日本商工会议所.青岛商工案内[M].昭和14年度版.
    [10](日)中山优.关于大东亚宣言[M].1944年.
    [11](日)满铁北支事务局调查部.北支农业要览[M].昭和13年11月.
    [12](日)中山优.关于大东亚宣言.1944年.
    [13](日)白泽保美.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M].1935年.
    [14](日)支那驻屯军司令部.胶济铁路调查报告—运输关系[R].昭和12年4月.
    [1]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经济科.青岛之农业概况.1939年10月,第1页,A830.
    [2]青岛工业考察团报告书.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2号,1934年6月,A7437.
    [3]青岛特别市公署.都市计划要领.1939年12月,B31-001-140-001号.
    [4]青岛特别市总务局.青岛市政公报特刊.1939年1月,A594.
    [5]周世德.高压用户的研究.青电月刊.第6期,1949年5月,A1313.
    [6]青岛市公共汽车之过去与现在.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4号,1934年12月,A811.
    [7]青岛特别市公署.防疫卫生注意事项——劝告市民不要遗弃尸体.1940年5月21日,B31-001-140-258号.
    [8]伍无畏.公共汽车熬公司之组织与管理.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2号,1934年6月,A7437.
    [9]青岛特别市公署.防疫卫生注意事项——劝告市民不要遗弃尸体.1940年5月21日,B31-001-140-258号.
    [10]青岛特别市公署行政年鉴(1930年).卫生第10页,A820.
    [11]青岛市政府秘书处.青岛市政府行政报告(1930年11月份).第13页,A718.
    [12]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政府卫生局施政报告.1946年3月,A992.
    [13]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秘书处.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工作报告.1930年9月,A799号.
    [14]青岛特别市总务局.青岛市政公报.第2期,1939年8月,A659.
    [15]青岛电厂.青岛电厂概况.1934年,第4页,A4281.
    [16]青岛特别市政府秘书处.市政公报.第16期,1931年1月,A604.
    [17]青岛特别市秘书处.市政公报.第2期,1929年9月,A569.
    [18]青岛特别市秘书处.市政公报.第4期,1929年11月,A597.
    [19]青岛特别市教育局.青岛特别市教育半月刊.第1期,1929年6月15日,A570.
    [20]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第1卷第1期,A572.
    [21]青岛市职工教育委员会编印.青岛市职工补习教育一览.1937年,A842.
    [22]青岛市公安局.游民收容所管理准则.1929年,A0017-001-00089-0211.
    [23]胶澳商埠警察厅.传各署队巡警刘俊卿拾金不昧应特予奖励通传.1924年4月21日,A0017-001-00088-0103.
    [24]青岛特别市公署社会局经济科.青岛市中国工商总览.1939年,A837.
    [25]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国日货调查对照表日货进口价值与种类.1932年,A1071.
    [26]青岛工商学会.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4号,1934年12月,A811.
    [27]青岛工商学会.青岛工商季刊.第3卷第1号,1935年3月,A812.
    [28]青岛工商学会.青岛工商季刊.第4卷第1号,1936年3月,A813.
    [29]青岛工商学会.青岛工商季刊.第4卷第2号,1936年6月,A814.
    [30]青岛保险业概况.会报.第1卷第1期,1944年8月,A836.
    [31]青岛特别市社会局贫民免费中医诊疗处.周年概况.1943年6月,A833.
    [32]青岛特别市公署卫生局.青岛特别市霍乱预防工作报告书.1939年,A845.
    [33]卫生署青岛港检疫所.青岛海港检疫所年刊.1946年,A983.
    [34]青岛市公安局.印花税法令摘要.1936年,A1070.
    [35]青岛特别市粮食增产实行委员会.青岛特别市主要粮食作物增产奖励五周年计划.1942年,A832.
    [36]青岛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青岛市都市计划委员会1947年度4-12月份临时、经常费预算书.1947年12月,B31-001-185-117.
    [1]斯丢克尔.1861-1894年德国对华商业渗透[J].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A·J·艾玛.胶州湾的获取(1894-1898)[J].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王守中.由盲目排外到文明抗争(1897-1911)—中国对德占胶州湾的反应[J].山东师大学报.1997(5).
    [4]黄尊严.1914-1922年日本帝国主义对青岛盐业的经营与掠夺研究[J].北方论丛.1995(4).
    [5](美)威廉·柯尔比著,陈霞编译.1914年以前德国在中国的状况[J].青岛教学院学报.2000(2).
    [6]李东泉.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J].德国研究.2006(1).
    [7]王守中.德占胶澳时期的青岛贸易[J].东岳论丛.1986(3).
    [8]张忠国,吕斌,王志美.近现代青岛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转型[J].城市问题.2004(6).
    [9]李东泉,周一星.从近代青岛城市规划的发展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J].城市规划学刊.2005(4).
    [10]曹胜.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的特点与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1).
    [11]任银睦.近代青岛城市发展与腹地农村社会经济[J].扬州大学学报.2004(4).
    [12]李宝金.青岛近代城市经济简论[J].文史哲.1997(3).
    [13]高玉玲.开埠后青岛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端[J].旅游学刊.2006(2).
    [14]董良保.略论近代青岛城市发展对内地的影响[J].东方论坛.2004(6).
    [15]李百浩,李彩.青岛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91~1949[J].城市规划学刊.2005(6).
    [16]李宝金.青岛近代城市经济简论[J].文史哲.1997(3).
    [17]孙新兴.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J].抗日战争研究.2003(1).
    [18]聂家华,杨树标.略论近代济南市政建设的现代转型(1904—1937)[J].历史教学问题.2006(3).
    [19]任银睦.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J].民国档案.1997(4).
    [20]吕颖慧.德占时期青岛的崛起与山东近代城市体系的形成[J].东方论坛.2004(6).
    [21]傅清沛.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青岛的殖民统治与掠夺[J].山东社会科学.1995(5).
    [22]李万荣.试论德租时期青岛的对外贸易与城市的近代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2).
    [23]陆安.论日德青岛之战[J].航空史研究.2000(2).
    [24]刘善章.青岛城市风貌与中西文化的交融[J].德国研究.1998(2).
    [25]周荃,李厚基.谈一九一四年日德青岛之战[J],齐鲁学刊.1987(4).
    [26]林耕.青岛城市1897年—1914年的规划建设[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7(3).
    [27]李东泉,周一星.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J].城市规划.2006(4).
    [28]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城市规划汇刊.2003(1).
    [29]郭钦.民国前期长沙市政现代化初步发展述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6(6).
    [30]董玉明,方太元.青岛的历史文化地位及其内涵[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3).
    [31]李少红.青岛德占时期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32]赵可.20年代我国留美知识分子对市政体制改革的探索[J].四川大学学报.1999(4).
    [33]钟建安.论民国时期湖南的城市消防事业管理—以1935年的湖南消防调查为中心[J].求索.2005(10).
    [34]姚新平.青岛的日本侨民及其政治活动(1914-1937)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
    [35]周子峰.近代厦门市政建设运动及其影响(1920—1937)[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2).
    [36]高玉玲.滨海型城市旅游业之演进——以青岛地区为中心(1898-2000)[D].厦门大学.2006.
    [37]刘志英.近代上海的地方公债[J].财经论丛.2005(4).
    [38]姚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J].城市规划.2007(2).
    [39]王亚男,赵永革,近代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对北京发展方向的讨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7(2).
    [40]郭钦.民国前期长沙市政现代化初步发展述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6(6).
    [41]熊浩.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42]熊月之,罗苏文,周武.略论近代上海市政[J].学术月刊.1999(6).
    [43]方秋梅.近代武汉市政与城市环境变迁研究刍议[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4]梁进设.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和利导原则及其应用.城市规划[J].2006(2).
    [45]涂文学.民国时期汉口市政改革概说[J].武汉文史资料.2007(4).
    [46]林成西.清代成都的市政建设[J].中华文化论坛.2005(4).
    [47]赵可.孙科与20年代初的广州市政改革[J].史学月刊.1998(4).
    [48]贾秀慧.近代乌鲁木齐的市政文明建设述评[J].新疆大学学报.2007(2).
    [49]王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1933至1935年的北平市政建设[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50]汪志强,胡俊修,闵春芳.近代市政设施中的公共管理之难-以汉口中山公园(1929—1949)为表述对象[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6).
    [51]郭钦.论近代市民社会的区域特质和历史轨迹—以清末民初湖南长沙为个案[N].湖南社会科学.2005(5).
    [52]李壮松.美国市政体制的确立及其成因[J].城市规划.2002(6).
    [53]李百浩,吕靖.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60—1949)[J].城市规划学刊.2005(5).
    [54]何刚.近代视角下的田园城市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6(2).
    [55]于淑英.清末城市市政机构的萌芽[J].湘潮.2007(9).
    [56]满振祥.租界市政与上海近代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
    [57]陈文彬.民营公用事业:“监理”还是“监督”——关于近代上海公用事业管理方式的一场官商之争(1927-1930)[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
    [58]何刚,陈镜颖.民国时期市政学者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引介研究[J].山西建筑.2006(8).
    [59]曹胜.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60]廖礼莹.德占时期青岛的“华洋分治”与人口变迁(1897-1914)[D].中国海洋大学.2007.
    [61]李万荣.胶澳开埠与青岛城市的早期现代化(1898-1914)[D].东北师范大学.2002.
    [62]周金凤.青岛德占时期租借地园林[D].北京林业大学.2004.
    [63]李彩.青岛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64]杨蕾.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65]孟川.近代青岛货币金融述论(1897-1937年)[D].苏州大学.2007.
    ①周荃、李厚基:《谈一九一四年日德青岛之战》,《齐鲁学刊》,1987年第4期。王守中:《德占胶澳时期的青岛贸易》,《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
    ②王守中:《由盲目排外到文明抗争(1897-1911—中国对德占胶州湾的反应)》,《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③黄尊严:《1914-1922年日本帝国主义对青岛盐业的经营与掠夺研究》,《北方论丛》,1995年第4期。
    ④孙新兴:《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1期。
    ⑤陆安:《论日本对青岛的“思想战”》,《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月第14卷第1期。
    ⑥傅清沛:《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青岛的殖民统治与掠夺》,《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⑦张树枫:《近代青岛的三大会馆与青岛商会》,引自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577-587页。
    ①李宝金:《青岛近代城市经济简论》,《文史哲》,1997年第3期。
    ②吕颖慧:《德占时期青岛的崛起与山东近代城市体系的形成》,《东方论坛》,2004年第6期。
    ③刘善章:《青岛城市风貌与中西文化的交融》,《德国研究》,1998年第13卷第2期。
    ④张忠国吕斌王志美:《近现代青岛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转型》,《城市问题》,2004年第6期。
    ⑤李东泉周一星:《从近代青岛城市规划的发展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4期。
    ①王守中:《德占胶澳时期的青岛贸易》,《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
    ②任银睦著:《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自序第2页。
    ③曹胜:《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专业,2003年硕士论文。
    ④杨蕾:《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历史地理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⑤廖礼莹:《德占时期青岛的“华洋分治”与人口变迁(1897-1914)》,中国海洋大学,历史地理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⑥周金凤:《青岛德占时期租借地园林》,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04年硕士论文。
    
    ①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页。
    ②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5页。
    ③董修甲:《市政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28年11月版,第7页。
    ④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2页。
    ⑤张国祺主编:《市政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2页。
    ①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①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②(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3页。
    ③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22页。
    ①蒋丙然:《青岛气候之大概》,《科学》,第9卷第10期,1925年3月。
    ②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一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5页。
    ③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8页。
    ④《青岛市观象台学术汇刊》,1947年第1号,第21页。
    ⑤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8页。
    ①蒋丙然:《青岛气候之大概》,《科学》,第9卷第10期,1925年3月。
    ②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19页。
    ①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1页。
    ②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1页。
    ③青岛史学界把章高元驻防作为青岛建市的开始。
    ①青岛市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25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1页。
    ①《国际条约大全(上编)·卷七》,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0页。
    ②《今日之青岛》,《地学杂志》,第5年第10期,第52号,1914年10月。
    ③汉声:《德国青岛之经营》,《东方杂志》,第9卷第12期,1913年6月1日。
    ④伧父:《德国之经营胶州湾》,《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1912年5月1日。
    ⑤伧父:《德国之经营胶州湾》,《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1912年5月1日。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81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81页。
    ③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82页。
    ④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80页。
    ⑤任银睦著:《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第334页。
    ⑥汉声:《德国青岛之经营》,《东方杂志》,第9卷第12期,1913年6月1日。
    ⑦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82-83页。
    ①甘永龙:《德人经营青岛之成绩》,《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1908年7月。
    ①(日)井上清著:《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318页。
    ②刘大可马福震沈国良著:《日本侵略山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版,第72页。
    ③谭书奎:《港口发达之经济原理与青岛市之前途》,《交通杂志》,第2卷第6期,1934年4月。
    ④希哲:《青岛实业现状记略》,《钱业月报》,第2卷第6号,1922年6月。
    ⑤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山东棉业调查报告(1935年)》,第179页。
    ⑥(日)樋口弘著北京编译社译:《日本对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版,第213页。
    ①班鹏志著:《接收青岛纪念写真》,1924年版,第192页。
    ②《沈市长在图书馆博物馆年会联合演词—青岛市政建设概况》,《青岛教育》,第4卷第4期,1936年。
    ③张锐:《南京上海青岛市政建设实况》,《市政评论》,第3卷第1、2合期,1935年。
    ④张锐:《南京上海青岛市政建设实况》,《市政评论》,第3卷第1、2合期,1935年。
    ⑤《从都市计划观点论目前青岛市难民迁移问题》,《市政建设》,第1卷第1期,1948年。
    ⑥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页。
    ①《雷局长对于四沧区村镇长训练班之训话》,《青岛教育》,第4卷第4期,1936年。
    ②黄泽苍著:《山东》,中华书局,1935年5月,第95页。
    ③《沈市长在图书馆博物馆年会联合演词——青岛市政建设概况》,《青岛教育》,第4卷第4期,1936年。
    ④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礼教科编:《青岛指南》,1939年10月,第67页。
    ⑤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三)山东省》,1934年版,第53(丙)页。
    ⑥周世德:《高压用户的研究》,《青电月刊》,第6期,1949年5月,青岛档案馆资料,A1313。
    
    ①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三)山东省》,1934年版,第54(丙)页。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三)山东省》,1934年版,第54(丙)页。
    ③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三)山东省》,1934年版,第54(丙)页。
    ④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三)山东省》,1934年版,第55-56(丙)页。
    
    
    ①问渔:《近年青岛市乡建设成绩之一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②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山东》,醒民印刷局,1935年6月1日,工业,第1页。
    
    
    ①任银睦著:《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第276页。
    ②叶钟英修:《增修胶志·卷五十二》,民社志,1931年铅印本,第11页。
    
    ①高凤华:《青岛船坞撮要》,《交通杂志》,第2卷第10期,1934年。
    ②王柢:《参观青岛海港工程归来》,《交通杂志》,第1卷第3期,1932年12月。
    ①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统计年表(1922年)》,第14页。
    
    
    ①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山东棉业调查报告(1935年)》,第178页。
    ②青行调查:《青岛金融机关》,《中央银行周报》,第2卷第10期,1933年10月,第1634页。
    ①青行调查:《青岛金融机关》,《中央银行周报》,第2卷第10期,1933年10月,第1636页。
    ②金城银行总经理处天津调查分部:《山东棉业调查报告(1935年)》,第181页。
    ③童果顺:《青岛济南商工业调查记》,《商学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11月。
    ④童果顺:《青岛济南商工业调查记》,《商学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11月。
    ⑤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礼教科编:《青岛指南》,1939年10月,第50页。
    ⑥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42页。
    ⑦孙云蔚:《青岛之蔬菜园艺》,《农林新报》,第13年第26期,1936年9月11日。
    ①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经济科:《青岛之农业概况》,1939年10月,第1页,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830。
    ②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经济科:《青岛之农业概况》,1939年10月,第8-9页,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830。
    ③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经济科:《青岛之农业概况》,1939年10月,第8-9页,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830。
    ④《胶澳全区之农业概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4号,1922年1月4日,第4-5页。
    ⑤《胶澳全区之农业概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4号,1922年1月4日,第7页。
    ⑥《胶澳全区之农业概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4号,1922年1月4日,第8页。
    ⑦金嗣说:《青岛之农业》,《农学》,第2卷第2期,1936年5月1日。
    ⑧《胶澳全区之农业概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4号,1922年1月4日,第4-5页。
    ⑨孙云蔚:《青岛之蔬菜园艺》,《农林新报》,第13年第26期,1936年9月11日。
    ①孙云蔚:《青岛之蔬菜园艺》,《农林新报》,第13年第26期,1936年9月11日。
    ①孙云蔚:《青岛之蔬菜园艺》,《农林新报》,第13年第26期,1936年9月11日。
    ②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77页。
    ③姚焕洲:《调查青岛大连鱼市场报告书》,《水产月刊》,第3卷第8期,1936年8月1日。
    ④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91页。
    ⑤《青岛渔业之近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26号,1927年8月27日。
    ⑥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90页。
    
    ①罗克定:《沿海渔业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劳工月刊》,第2卷第11期,1933年11月1日。
    ②罗克定:《沿海渔业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劳工月刊》,第2卷第11期,1933年11月1日。
    ③《青岛渔业之近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26号,1927年8月27日。
     ①《日人经营山东内地之调查》,《地学杂志》,第12年第6-7合期,1934年4月。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77页。
    ②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90页。
    ③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77页。
    ④何坚:《青岛市渔业之现在与将来》,《水产月刊》,第3卷第11期,1936年11月1日。
    ⑤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81页。
    ⑥罗克定:《沿海渔业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劳工月刊》,第2卷第11期,1933年11月1日。
    ⑦卞锦涛:《青岛盐业实况》,《中国实业杂志》,第1卷第11期,1935年11月。
    
    ①景本白:《胶州湾盐业调查录》,北京盐政杂志社,1922年版,第1页。
    ②卞锦涛:《青岛盐业实况》,《中国实业杂志》,第1卷第11期,1935年11月。
    
    ①《青岛盐田调查概略》,《中外经济周刊》,第8号,1924年4月28日。
    ②卞锦涛:《青岛盐业实况》,《中国实业杂志》,第1卷第11期,1935年11月。
    
    
    ①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06页。
    ②董树藩著:《都市管理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7月第1版,第57页。
    ③李东泉周一星:《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城市规划》,2006年第4期。
    ①《胶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引自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8页。
    ②汉声:《德国青岛之经营》,《东方杂志》,第9卷第12期,1913年6月1日。
    ③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4页。
    ①拉尔夫·A.诺瑞姆:《德国的租借地胶州》,转引自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②王守中著:《德国侵略山东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164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5-6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29-30页。
    ③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8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10-11页。
    ②(德)沙美著朱和中译:《胶州行政》,民智书局,1923年6月版,第139页。
    ③(德)沙美著朱和中译:《胶州行政》,民智书局,1923年6月版,第140页。
    ①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实业纪要,第1页。
    ②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47页。
    ③拉尔夫·A.诺瑞姆:《德国的租借地胶州》,转引自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127页。
    ④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20-21页。
    ⑤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27页。
    
    ①任银睦著:《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第72页。
    ②伧父:《德国之经营胶州湾》,《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1912年5月1日。
    ③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568页。
    
    ①甘永龙:《德人经营青岛之成绩》,《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1908年7月。
    ②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89页。
    ③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7页。
    ④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7页。
    ⑤百俞:《青岛一瞥》,《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8月10日。
    
    ①(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18页。
    ②(德)沙美著朱和中译:《胶州行政》,民智书局,1923年6月版,第45页。
    ③(德)沙美著朱和中译:《胶州行政》,民智书局,1923年6月版,第46页。
    
    ①白敦庸著:《市政举要》,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4月版,胡适序。
    ②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55页。
    
    ①《最近青岛日人状略》,《地学杂志》,第12年第6-7合期,1934年4月。
    ②丁锡田:《青岛地理小志》,《地学杂志》,第10年第7、8期,第109号,1917年。
    ③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总论,第4-5页。
     ①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青岛文史资料·第15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88页。
    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料欧战与山东问题》(下册),1974年8月版,第550页。
    ②张一志编:《山东问题彙刊》(上),文?霭嫔纾?986年版,第275页。
    ③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行政纪要,第1页。
    ④张武编:《最近之青岛》,1919年8月版,第71-72页。
    ①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2、3合期,第92、93号,1918年2月。
    ②淮阴钓叟:《青岛茹痛记》,《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6年12月。
    ③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13页。
    ④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32页。
    ⑤《日人经营山东内地之调查》,《地学杂志》,第12年第6-7合期,1934年4月。
    ①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13页。
    ②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32页。
    ③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13页。
    ④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32页。
    ⑤蒋维乔:《劳山记游》,《旅行杂志》,第7卷第10期,1933年10月。
    ⑥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13页。
    ⑦谢开勋:《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33页。
    ⑧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2、3合期,第92、93号,1918年2月。
    
    ①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总务,第4页。
    ②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总务,第4页。
    ③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三周纪要(1939-1941)》,第6页。
    ①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总务,第3页。
    ②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总务,第2-3页。
    ③青岛特别市公署编:《青岛特别市赵市长对僚属训话汇编》,1941年12月,第13页。
    ④青岛特别市公署编:《青岛特别市赵市长对僚属训话汇编》,1941年12月,第15页。
    ⑤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三周纪要(1939-1941)》,第94页。
    ⑥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三周纪要(1939-1941)》,第94页。
    
    
    ①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三周纪要(1939-1941)》,第95页。
    ②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三周纪要(1939-1941)》,第96页。
    ③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乡政,第4页。
    ④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公署三周纪要(1939-1941)》,第13页。
    ⑤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设官,1928年铅印本,第18页。
    ⑥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1页。
    
    ①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设官,1928年铅印本,第13-16页。
    ②周三多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408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5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6-7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7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73-74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163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89-90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88页。
    ②胶澳商埠警察厅:《传各署队巡警刘俊卿拾金不昧应特予奖励通传》,1924年4月21日,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0017-001-00088-0103。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82-85页。
    
    ①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15页。
    ②楚萍:《青岛市政之鸟瞰》,《道路月刊》,第48卷第2号,1935年10月15日。
    ③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2页。
    
    
    ①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2页。
    ②张锐著:《比较市政府》,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3月版,第692页。
    
    ①沈观准著:《市政学大纲》,百城书局,1935年2月,第286页。
    ②张振东:《中国现行市制之分析》,《市政期刊》第1期,1934年。
    ③蒋慎吾编:《近代中国市政》,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10月版,第28页。
    ④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15页。
    ⑤张锐著:《比较市政府》,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3月版,第698页。
     ①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77页。
    
    ①张锐著:《比较市政府》,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3月版,第692页。
    ②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4页。
    ③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131页。
    
    ①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4页。
    ②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132页。
    ③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50页。
    ④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成都开明书店,1936年6月版,第4页。
    ⑤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4页。
    
    ①《沈市长在图书馆博物馆年会联合演词——青岛市政建设概况》,《青岛教育》第4卷第4期,1936年。
    ②《沈市长在图书馆博物馆年会联合演词——青岛市政建设概况》,《青岛教育》第4卷第4期,1936年。
    ③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4页。
    ④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4页。
    ⑤问渔:《近年青岛市乡建设成绩之一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①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成都开明书店,1936年6月版,第5页。
    ②问渔:《近年青岛市乡建设成绩之一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三关于公安事项,第43-46页。
    
    ①《沈市长在图书馆博物馆年会联合演词——青岛市政建设概况》,《青岛教育》,第4卷第4期,1936年。
    ②董树藩著:《都市管理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07月第1版,第58页。
    ③李壮松:《美国市政体制的确立及其成因》,《城市规划》,第26卷第6期,2002年。
    ①蒋慎吾编:《近代中国市政》,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10月版,第80页。
     ①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3页。
    
    ①蒋慎吾编:《近代中国市政》,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10月版,第73-74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1-8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一编总务,第7-8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一编总务,第3-6页。
    ②李东泉周一星:《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城市规划》,第30卷第4期,2006年。
    ①《盛竹书君青岛游行之经济视觉观》,《银行周报》,第7卷第30期,1923年8月7日。
    ①青岛市政府人事处编:《青岛市政府职员录》,1947年6月版,第33-41页。
    
    ①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8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一编总务,第15页。
    ③王云骏著:《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84页。
    ④邢契莘:《考察日本市政工程报告》,青岛市工务局,1936年7月,第231页。
    ⑤邢契莘:《考察日本市政工程报告》,青岛市工务局,1936年7月,第2页。
    
    ①《雷局长对于四沧区村镇长训练班之训话》,《青岛教育》,第4卷第4期,1936年。
    ②《青岛工业考察团报告书》,《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2号,1934年6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7437。
    ③殷体扬编著:《中国市政问题》,第30页。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27-28页。
    ②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54页。
    ③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54页。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55页。
    ②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53页。
    ③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页。
    ④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24页。
    ⑤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25页。
    ⑥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1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10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10页。
    ③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④张锐:《南京上海青岛市政建设实况》,《市政评论》,第3卷第1、2合期,1935年。
    
    ①问渔:《近年青岛市乡建设成绩之一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2年,总务,第7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总务,第2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总务,第1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总务,第12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总务,第2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总务,第11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总务,第12页。
     ①张国祺主编:《市政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66页。
    ②邢契莘:《考察日本市政工程报告》,青岛市工务局,1936年7月,第25页。
    ①董修甲:《市政新论》,商务印书馆,1924年11月版,第1页。
    ②邢契莘:《考察日本市政工程报告》,青岛市工务局,1936年7月,第25页。
    ③青岛特别市公署:《都市计划要领》,1939年12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B31-001-140-001号。
    ④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1页。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总务,第14页。
    ⑥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总务,第15页。
    ①汉声:《德国青岛之经营》,《东方杂志》,第9卷第12期,1913年6月1日。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5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13页。
    ②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13页。
    ③(德)沙美著朱和中译:《胶州行政》,民智书局,1923年6月版,第20页。
    ①(德)沙美著朱和中译:《胶州行政》,民智书局,1923年6月版,第138页。
    ②赵琪修:《胶澳志·卷九》,财赋志,1928年铅印本,第22页。
    ③《青岛调查记》,《东方杂志》,第5卷8期,1908年9月20日。
    ④《胶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引自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63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5页。
    ②李东泉周一星:《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城市规划》,第30卷第4期,2006年。作者认为,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并非是德国人制定,而是日本人制定的。
    ①在德人租借时代,这里被称为大窑沟,是专门制造砖瓦的地方,到20年代,已经高楼耸立,店铺云集。
    ②青岛前海岸在日本侵占时期称为舞鹤滨,后称为太平路,是青岛的别墅区,临海房屋多是欧洲人居住,景色优美,西部海滩为海水浴场,每当夏日,非常热闹。
    ③青岛市场是在日本侵占时期新开辟的新市街,规模宏大,在东亚也为“稀有之建筑物”。建筑费达17万元,历时二年,1919年12月26日开始营业,楼下的商店贩卖鱼、菜、食品,楼上出售杂货,包括中外货物。
    ①堂邑路,在日本侵占时期,称为所泽町,是日本新开辟街市的一部分,也是新辟街市的中心点,朝鲜银行、正金银行、三井洋行、铃木洋行、江商洋行、太古洋行、取引所、信托公司等都集中在这里。这里的建筑华丽,规模宏大。此图为堂邑路南部街景图。
    ②甘永龙:《德人经营青岛之成绩》,《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光绪34年7月。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5页。
    ②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66页。
    ③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0页。
    ④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1页。
    ⑤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1页。
    
    
    ①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1页。
    ②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2页。
    ③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2页。
    ④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2页。
    ①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4页。
    ②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2页。
    ③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38页。
    
    ①《日开发华北经济步骤决定》,《四川经济月刊》,第5卷第4期,1936年4月。
    ②《日开发华北经济步骤决定》,《四川经济月刊》,第5卷第4期,1936年4月。
    ③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15页。
    ①青岛特别市总务局:《青岛市政公报特刊》,1939年1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594。
    ①罗裕久:《都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市政期刊》,第2期,1934年8月。
    ②罗裕久:《都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市政期刊》,第2期,1934年8月。
    ③汉声:《德国青岛之经营》,《东方杂志》,第9卷第12期,1913年6月1日。
    ④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78页。
    ⑤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12月版,第144页。
    ①济南市政府秘书处编印:《济南市道路调查统计报告(1937年4月调查)》,1937年5月,第1页。
    ①寿杨宾编:《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48页。
    ②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8页。
    ③德国人占领青岛后,为留永久纪念,在信号山(德人称为毕斯马克山)的麓崖石头上刻飞鹰国徽,下面刻有年月日和将领姓名,称为第德利希石。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又书写上日文。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派工匠将日、德两国文字一概划除,不留一字。
    ④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2、3合期,第92、93号,1918年2月。
    ①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2、3合期,第92、93号,1918年2月。
    ②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2、3合期,第92、93号,1918年2月。
    ③聊城路,在日本侵占时期称为中野町,是新开辟街市以东的一部分,日本人的杂货店、商店都集中在这里。聊城路的东部为日本人的料理业、艺妓业和娼妓业集中的地区。这个街区的特点就是,街区内各商店的门面和商标等都是日本样式,“吾人涉足期间,不啻置身岛国。”
    ④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03页。
    ①蒋慎吾编:《近代中国市政》,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10月版,第51页。
    ②蒋慎吾编:《近代中国市政》,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10月版,第51页。
    ③蒋慎吾编:《近代中国市政》,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10月版,第52页。
    ④蒋慎吾编:《近代中国市政》,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10月版,第51-52页。
    
    ①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礼教科编:《青岛指南》,1939年10月,第8页。
    ②青岛特别市公署:《都市计划要领》,1939年12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B31-001-140-001号。
    ③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页。
    ④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海港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8月,第13页。
    ②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8页。
    ③寿杨宾编:《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45页。
    ④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8页。
    ⑤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8页。
    ①谭书奎:《港口发达之经济原理与青岛市之前途》,《交通杂志》,第2卷第6期,1934年4月。
    ②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5页。
    ③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5-6页。
    ④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10页。
    
    ①寿杨宾编:《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49页。
    ②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5-26页。
    ③谭书奎:《港口发达之经济原理与青岛市之前途》,《交通杂志》,第2卷第6期,1934年4月。
    ④《加藤政之助论胶州湾》,第1页。
    ②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14页。
    ③《加藤政之助论胶州湾》,第2页。
    
    ①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8页。
    ②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8页。
    ③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8页。
    ④王柢:《参观青岛海港工程归来》,《交通杂志》,第1卷第3期,1932年12月。
    ⑤张澍臣:《青岛码头之概况》,《港工》,1948年第1卷第3期。
    ⑥王柢:《参观青岛海港工程归来》,《交通杂志》,第1卷第3期,1932年12月。
    
    ①王柢:《参观青岛海港工程归来》,《交通杂志》,第1卷第3期,1932年12月。
    ②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设备,第1页。
    ③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设备,第1页。
    ①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局统计年表(1926年)》,第10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海港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8月,第91页。
    ②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运输,第1页。
    ①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设备,第17页。
    ②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设备,第17页。
    ③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设备,第17页。
    ④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运输,第1页。
    ⑤胶澳商埠港政局:《青岛港政统计年表(1922年)》,第14页。
    ⑥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运输,第4页。
    ⑦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运输,第1页。
    ①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运输,第4页。
    
    ①交通部青岛港工程局:《港工》,第2卷第2期,俞大为序页,1948年。
    ②于洪俊著:《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1页。
    ①谭书奎:《港口发达之经济原理与青岛市之前途》,《交通杂志》,第2卷第6期,1934年4月。
    ②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156页。
    ③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156-157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197页。
    ②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197页。
    ①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2页。
    
    ①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3页。
    ②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2页。
    ③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三,风俗,1928年铅印本,第67页。
    ④叶钟英修:《增修胶志·卷十》,疆域风俗,1931年铅印本,第3-4页。
    ⑤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229页。
    ⑥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4页。
    ①李国祁著:《中国早期的铁路经营》,三民书局,1976年12月版,第1页。
    ②陈荣光、王几道:《外交新纪元》,上海泰东图书局,1917年版,第141页。
    ③赵振玫:《中德关系史文丛》,中国建设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页。
    ④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76页。
    ①《国际条约大全(上编)》,商务印书馆,1925年增订版,卷七,第10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66页。
    ③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65页。
    ④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51页。
    ⑤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66页。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77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78页。
    ③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78页。
    ①《加藤政之助论胶州湾》,第3-4页。
    ②寿杨宾编:《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1月版,115页。
    ③唐巨川著:《日本蹂躏山东痛史》,上海大东书局印行,1929年5月版,第16页。
    ④《日人经营山东内地之调查》,《地学杂志》,第12年第6-7合期,1934年4月。
    ⑤《日人经营山东内地之调查》,《地学杂志》,第12年第6-7合期,1934年4月。
    ⑥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1期,第91号,1918年1月。
    ⑦《日人经营山东内地之调查》,《地学杂志》,第12年第6-7合期,1934年4月。
    ①陈博文编:《山东省一瞥》,1928年11月版,第42页。
    ②(日)樋口弘著北京编译社译:《日本对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版,第215页。
    
    ①胶济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胶济铁路旅行指南》,青岛胶州路文化印刷社,1934年,第3页。
    ②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51页。
    ③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70页。
    ④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1期,第91号,1918年1月。
    ⑤林传甲:《青岛游记》,《地学杂志》,第9年第1期,第91号,1918年1月。
    ⑥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04页。
    
    ①陈博文编:《山东省一瞥》,1928年11月版,第41页。
    ②陈博文编:《山东省一瞥》,1928年11月版,第46页。
    ③陈博文编:《山东省一瞥》,1928年11月版,第44页。
    ④谭书奎:《胶济路年来支配车辆概况》,《交通杂志》,第3卷第11期,1935年9月。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79页。
    
    
    ①谭书奎:《胶济路年来支配车辆概况》,《交通杂志》,第3卷第11期,1935年9月。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69页。
    ①谭书奎:《胶济路年来支配车辆概况》,《交通杂志》,第3卷第11期,1935年9月。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49页。
    ②钱镛:《胶济铁路创办水陆联运之研究》,《交通杂志》,第1卷第4期,1933年1月。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49页。
    ②谭书奎:《胶济路年来支配车辆概况》,《交通杂志》,第3卷第11期,1935年9月。
    ③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5页。
    ④陈博文编:《山东省一瞥》,1928年11月版,第43页。
    ⑤陈博文编:《山东省一瞥》,1928年11月版,第46页。
    
    ①陈博文编:《山东省一瞥》,1928年11月版,第48页。
    ②倪锡英著:《青岛》,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123-124页。
    ①广西路一带为青岛的中心区之一,沿着青岛湾的官衙和公馆都集中于此,街市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情。
    ②张武编:《最近之青岛》,1919年8月版,第52页。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38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47页。
    ③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73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1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35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7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6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25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24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24-25页。
    ①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一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140-151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35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36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37页。
    ⑤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38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2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55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57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三关于公安事项,第41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1页。
    ③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66页。
    ④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67页。
    ⑤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40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40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38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6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初版,第38页。
    ⑤王炜等著:《城市交通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7页。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45-46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1页。
    ③谢开勋编:《二十二年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47页。
    ④王炜等著:《城市交通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7页。
    ⑤青岛特别市公署:《都市计划要领》,1939年12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B31-001-140-001号。
    ⑥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4页。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45页。
    ②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8页。
    
    ①《青岛调查记》,《东方杂志》,第5卷8期,1908年9月20日。
    ②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87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五关于农林事项,第63页。
    ④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32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5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6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23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7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二编财政,第15-16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9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10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10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23-24页。
    ②杨哲明著:《市政工程ABC》,世界书局,1929年1月版,第94页。
    ③(日)秋山政敬著孙继文译:《城市规划》,华南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7月版,第114页。
    ④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1页。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35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1页。
    ①张武编:《最近之青岛》,1919年8月版,第86页。
    
    
    ①邢契莘:《考察日本市政工程报告》,青岛市工务局,1936年7月,第129页。
    ②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4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423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423页。
    ⑤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35页。
    ⑥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423页。
    ⑦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35页。
    ⑧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35页。
    
    ①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24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1页。
    ③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47页。
    ⑤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47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35页。
    ②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5页。
    ③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36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90-91页。
    ②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90页。
    ③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91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424-425页。
    
    ①张国祺主编:《市政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235页。
    ②杨哲明著:《市政工程ABC》,世界书局,1929年1月版,第85页。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28页。
    ②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29页。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49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页。
    ⑤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2页。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11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青岛名胜游览指南》,1935年8月,第41-42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青岛名胜游览指南》,1935年8月,第43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青岛名胜游览指南》,1935年8月,第41页。
    ④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规章,第7-8页。
    
    ①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规章,第7-8页。
    ②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③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37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5页。
    ②张武编:《最近之青岛》,1919年8月版,第85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3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5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5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4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16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35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35页。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0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369页。
    ③在1932年、1933年,青岛市仅在白沙河、李村两处水源地安装了水表,才有了确切的用水统计,在1932年以前所得到的用水量的统计,都是依据升水机的压力和转数来进行估计的,统计数字并不是十分精确,但是也能大致体现出当时的用水情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369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38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32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35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35页。
    ③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87页。
    资料来源: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38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43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55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4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57页。
    ④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2页。
    ⑤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87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86页。
    ②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87页。
    ③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89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39页。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39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47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47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47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47页。
    ①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40页。
    ②张武编:《最近之青岛》,1919年8月版,第28-29页。
    ③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2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88页。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三)山东省》,1934年版,第34(丙)页。
    ③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5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154页。
    ②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41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5-66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6页。
    ①青岛电厂:《青岛电厂概况》,1934年,第4页,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4281。
    ②周世德:《高压用户的研究》,《青电月刊》,第6期,1949年5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1313。
    ①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86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编印:《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1935年1月,第84页。
    ③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社会纪要,第25-26页。
    ①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114页。
    ②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160页
    ③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114-115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160页。
    ②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社会纪要,第26页。
    ③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社会纪要,第27页。
    
    ①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2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2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262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五工务,第21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五工务,第20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五工务,第20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公安,第165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3-64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三编公安,第8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三编公安,第8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三编公安,第7-8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4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64-65页。
    ③顾炎晴主编:《市政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150页。
    ①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38页。
    ②邓平三:《青岛之面面观》,《东方杂志》第17卷18号,1920年9月25日。
    ③胶济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胶济铁路旅行指南》,青岛胶州路文化印刷社,1934年8月版,第41页。
    ①《青岛之交通近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9号,1927年7月9日。
    ②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六,职业,1928年铅印本,第80页。
    ①唐应晨:《公共汽车举办之后》,《市政评论》,第3卷第15期,1935年8月1日。
    ②廖大伟:《华界陆上公交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1927-1937)》,引自熊月之高纲博文主编《透视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二社会,第2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13页。
    ⑤张锐:《南京上海青岛市政建设实况》,《市政评论》,第3卷第1、2合期,1935年。
    ⑥《青岛市公共汽车之过去与现在》:《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4号,1934年12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档案号A811。
    ⑦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13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13页。
    ②张锐:《南京上海青岛市政建设实况》,《市政评论》,第3卷第1、2合期,1935年。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二社会,第2页。
    ④《青岛市公共汽车之过去与现在》:《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4号,1934年12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档案号A811。
    ⑤张锐:《南京上海青岛市政建设实况》,《市政评论》,第3卷第1、2合期,1935年。
    ①伍无畏:《公共汽车公司之组织与管理》,《青岛工商季刊》,第2卷第2号,1934年6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7437。
    ②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56页。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179页。
    ②《青岛之交通近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9号,1927年7月9日。
    ③《青岛之交通近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9号,1927年7月9日。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53页。
    
    ①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一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235-236页。
    ②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185-188页。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193页。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196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20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保安行政,第46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保安行政,第45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三公安,第7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35页。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3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3-144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5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6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6页。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6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36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7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57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57页。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48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51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61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59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三编公安,第160页。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公安,第138页。
    资料来源: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公安,第140-141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三公安,第7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14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254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37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234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58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237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240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20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20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20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四编公安,第20页。
    ④吴利国:《公共卫生与市政之关系》,《市政期刊》,第1期,1934年。
    
    ①宋介著:《市卫生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3月版,第1-2页。
    ②吴利国:《公共卫生与市政之关系》,《市政期刊》,第1期,1934年。
    ③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2页。
    ④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3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55页。
    ②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4页。
    ③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58页。
    ④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行政,第45页。
    ①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港务辑览》,新华兴印书馆,1933年6月版,行政,第44-45页。
    ②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卫生,第12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45页。
    ④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67页。
    ⑤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5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314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三公安,第8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86页。
    ②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编:《科学的青岛》,1933年,第47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97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97页。
    ⑤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98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第三编公安,第127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第三编公安,第127页。
    ③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秘书处编:《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工作报告》,1930年9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799号。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10-311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64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社会,第201-202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青岛市政府行政报告(1930年11月份)》,第13页,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718。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社会,第201-202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7-48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8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青岛市政府行政报告(1930年11月份)》,第13页,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718。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54页。
    ②沈鸿鹏:《青岛电话局中的女职员》,《妇女杂志》,第13卷第9号,1927年9月。
    ③沈鸿鹏:《青岛电话局中的女职员》,《妇女杂志》,第13卷第9号,1927年9月。
    ①孙乐文:《如此崂山》,《人言周刊》,第2卷第20期,1927年7月24日。
    ②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一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217页。
    ③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一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215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公安,第132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公安,第131页。
    ③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70页。
    
    ①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71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63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公安,第171页。
    ③青岛特别市公署:《防疫卫生注意事项——劝告市民不要遗弃尸体》,1940年5月21日,青岛市档案馆资料,B31-001-140-258号。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263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二社会,第9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二社会,第9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40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40-41页。
    ⑤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41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42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42页。
    ③《青岛特别市公署行政年鉴(1930年),》卫生,第10页,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820。
    ④殷体扬编著:《中国市政问题》,第22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296-297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16页。
    
    ①青岛特别市公署总务局:《青岛特别市市政公署行政年鉴(1939年度)》,卫生,第11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7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4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十编乡区建设,第44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40-341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4页。
    ④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5页。
    ①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政府卫生局施政报告》,1946年3月,青岛市档案馆资料,A992。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2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2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第三编公安,第123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3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4页。
    ③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58页。
    ④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59页。
    ⑤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58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312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305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305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305页。
    ⑤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66页。
    ⑥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66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7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8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48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公安,第4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14页。
    ①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58页。
    ②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58页。
    ③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卫生,1928年铅印本,第58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83页。
    ⑤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82-383页。
    ⑥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84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第三编公安,第122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四编财政,第34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四编财政,第34-35页。
    ③《青岛市志·环保志\环卫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69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三公安,第9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43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102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102页。
    ③杨哲明著:《市政管理ABC》,世界书局,1928年6月版,第90页。
    
    ①莫朝豪著:《园林计划》,1935年版,第1页。
    ②黄宗昌修:《崂山志·卷二》,1916年版,本志,第2页。
    ③《青岛市志·园林绿化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页。
    ④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①金嗣说:《青岛之农业》,《农学》,第2卷第2期,1936年5月1日。
    ②(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26页。
    ③邓平三:《青岛之面面观》,《东方杂志》第17卷18号,1920年9月25日。
    ④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页。
    ⑤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①(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30页。
    
    ①(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25页。
    ②无生:《说青岛》,《地学杂志》,第4卷第8期,第37号,1913年8月。
    ③《青岛市志·园林绿化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4页。
    ④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页。
    
    ①《青岛市志·园林绿化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5页。
    ②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22页。
    ③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④赵琪修:《胶澳志·卷五》,食货志,林业,1928年铅印本,第22页。
    ⑤《青岛市志·园林绿化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4页。
    
    ①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②(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28页。
    ③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④(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28-29页。
    ①青岛大学农事实验场:《国立青岛大学农事实验场民国十九年研究及调查报告》,1931年3月,第131页。
    ②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成都开明书店,1936年6月版,第16页。
    ③赵琪修:《胶澳志·卷五》,食货志,林业,1928年铅印本,第24页。
    ④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页。
    ⑤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87页。
    ⑥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87页。
    ⑦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87页。
    
    ①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97页。
    ②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97页。
    ③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98页。
    ①金嗣说:《青岛之农业》,《农学》,第2卷第2期,1936年5月1日。
    ②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31页。
    ③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25页。
    ④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园林绿化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74页。
    ⑤芮麟著:《青岛游记》,乾坤出版社,1947年6月版,第34页。
    ⑥罗裕久:《都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市政期刊》,第2期,1934年8月。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93页。
    ①(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66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2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3页。
    ④(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66页。
    ⑤(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65页。
    ⑥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142页。
    
    ①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23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4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9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5页。
    ⑤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6页。
    
    ①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二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36页。
    ②芮麟著:《青岛游记》,乾坤出版社,1947年6月版,第12-13页。
    ③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02页。
    ④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26页。
    ⑤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礼教科编:《青岛指南》,1939年10月,第143页。
    ⑥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8页。
    
    ①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二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37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8页。
    ③芮麟著:《青岛游记》,乾坤出版社,1947年6月版,第36页。
    ④(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37页。
    ⑤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⑥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页。
    
    ①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②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③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26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17页。
    ⑤马鹤天著:《山东河南印影录》,公记印书局,1924年版,第27-28页。
    ⑥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192页。
    ⑦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193-203页。
    
    ①苏竹影:《青岛中国旅行社乔迁盛况》,《旅行杂志》,第8卷第10号,1934年10月1日。
    ②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192页。
    ③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29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农林,第1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农林,第1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农林,第1页。
    ④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⑤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65-66页。
    ①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66页。
    ②(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32页。
    ③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第65页。
    ④(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32页。
    ⑤(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43页。
    ⑥(日)白泽保美著:《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35年,第17页。
    ⑦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①康瀚:《青岛林务概况》,《农学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5月15日。
    
    ①叶新明:《都市住宅问题》,《中国新论》,第1卷第7期,1935年10月1日。
    ②叶新明:《都市住宅问题》,《中国新论》,第1卷第7期,1935年10月1日。
    ①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44页。
    ②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三)山东省》,1934年版,第8(丙)。
    ③刘铮等编:《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
    ①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总论,第13页。
    ②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房产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C.F.Remer原著蒋学楷赵康即译:《外人在华投资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版,第447页。
    ④(日)大泷八郎:《1912-1921年报告》,引自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88页。
    ⑤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总论,第12-13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四编财政,第28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第四编财政,第15-16页。
    ①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生活纪要,第43-44页。
    ②叶春墀著:《青岛概要》,1922年,第16页。
    ①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3-74页。
    ②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生活纪要,第45页。
    ③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8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二编财政,第60页。
    ⑤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页。
    ⑥青岛市政府编:《青岛市行政组织》,1933年6月编印,第8页。
    ⑦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26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127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127-128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四编财政,第58页。
    ②楚萍:《青岛市政之鸟瞰》,《道路月刊》第48卷第2号,1935年10月15日。
    ③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30页。
    ⑤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生活纪要,第44-45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第四编财政,第58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第四编财政,第58页。
    ③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32页。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30-31页。
    ②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成都开明书店,1936年6月版,第27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三编社会,第31页。
    ②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4页。
    ③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58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57-58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二编财政,第60页。
    ②大中:《青岛近二年的新建设》,《复兴月刊》,第2卷第9期,1934年5月1日。
    ③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市政府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页。
    ④戈秉臣:《薛家岛渔村调查统计》,《水产月刊》,第3卷第12期,1936年12月1日。
    ⑤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7页。
    ⑥《胶澳全区之农业概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4号,1922年1月4日。
    ⑦《胶澳全区之农业概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4号,1922年1月4日。
    
    ①赵琪修:《胶澳志·卷三》,民社志五,生活,1928年铅印本,第77页。
    ②《胶澳全区之农业概况》,《中外经济周刊》,第214号,1922年1月4日。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3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6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7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7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6页。
    ④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6-47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7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7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公务事项,第47页。
    
    ①张国祺主编:《市政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327页。
    ②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游览纪要,第23页。
    ③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游览纪要,第1页。
    ④闻一多等著公曰张蓉编:《客居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页。
    ⑤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59-60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30页。
    ②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礼教科编:《青岛指南》,1939年10月,第148页。
    ③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61页。
    ④青岛特别市社会局礼教科编:《青岛指南》,1939年10月,第148页。
    ⑤倪锡英著:《青岛》,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第135页。
    ①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86页。
    ②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211页。
    ①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85页。
    ①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213页。
    ②骆金铭著:《青岛风光》,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213页。
    ①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76页。
    ②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76-77页。
    
    
    ①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50页。
    ②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48-49页。
    ①青岛市立民众教育:《图书馆概况》,1936年6月,第1页。
    ②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文化志\风俗志》,新华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3页。
    
    ①青岛市立民众教育:《图书馆概况》,1936年6月,第2页。
    ②青岛市立民众教育:《图书馆概况》,1936年6月,第2-3页。
    ①朱祖佑:《青岛水族馆概况》,《水产月刊》,第2卷第3期,1947年4、5月份。
    ②朱祖佑:《青岛水族馆概况》,《水产月刊》,第2卷第3期,1947年4、5月份。
    ③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58页。
    
    ①朱祖佑:《青岛水族馆概况》,《水产月刊》,第2卷第3期,1947年4、5月份。
    ②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58页。
    
    ①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0页。
    ②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1页。
    ③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0页。
    ④李森堡主编:《青岛指南》,中国市政协会青岛分会印行,1947年2月版,第160页。
    ①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五关于农林事项,第33页。
    ②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五关于农林事项,第33页。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71页。
    ②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89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238页。
    ④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238页。
    ⑤青岛市工务局编:《青岛名胜游览指南》,青岛市工务局出版,1935年8月版,第22页。
    
    ①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旧事》,青岛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93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保安行政,第39页。
    ③马芹桥周荃主编:《青岛文博论丛》,青岛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59页。
     ①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50页。
    ②谋乐辑:《青岛全书》,1912年版,第209页。
    ①邓平三:《青岛之面面观》,《东方杂志》第17卷18号,1920年9月25日。
    ①骆金铭著:《青岛风光》,第二编,兴华印刷局,1935年6月,第25页。
    ②邓平三:《青岛之面面观》,《东方杂志》第17卷18号,1920年9月25日。
    ③(日)樋口弘著北京编译社译:《日本对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版,第214页。
    ④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编《:山东省政府教育厅视察报告第一集(1927年6月-1930年6月)》,1930年11月出版,第71-72页。
    ⑤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沈鸿烈生平轶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页。
    
    ①芮麟著:《青岛游记》,乾坤出版社,1947年6月,第84页。
    ②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1页。
    ③青岛特别市教育局:《青岛特别市教育半月刊》,第1期,1926年6月15日,第20页。
    ④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3页。
    ①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6-7页。
    ②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2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13页。
     资料来源:青岛市教育局编印《青岛市第三届学校成绩展览会纪念册》,1934年7月。
    ①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14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六编教育,第33页。
    ②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84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六编教育,第33页。
    ①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42页。
    ②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42页
    ③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7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六编教育,第21页。
    
    ①山东省政府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文史资料》(下),中国文史出版社,第529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六编,教育,第6页。
    ③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39页。
    ④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39页。
    ⑤芮麟著:《青岛游记》,乾坤出版社,1947年6月,第84页。
    
    ①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79页。
    ②问渔:《近年青岛市乡建设成绩之一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③青岛市教育局:《教育行政计划》,1933年版,第17页。
    ④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67页。
    ⑤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59页。
    
    
    ①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67-168页。
    ②青岛市教育局:《青岛教育概览》,1934年,第5页。
    
    ①孙乐文:《如此崂山》,《人言周刊》,第2卷第20期,1927年7月24日。
    ②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84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一关于社会事项,第27页。
    ①李贻燕:《调查青岛教育报告书》,《新教育》,第6卷第5期,1923年5月。
    
    ①问渔:《近年青岛市乡建设成绩之一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②《青岛市职业教育视察报告要点》,《教育部公报》第7卷第31、32期,1935年8月11日。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六编教育,第34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六编教育,第34页。
    
    ①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85页。
    ②《青岛市职工补习教育一览》,1937年,第10页,青岛市档案馆藏资料,A842。
    ③青岛市港务局编:《青岛市港务行政年刊(1934年度)》,新华兴印书馆,1935年12月版,第70页。
    ④李宗黄著:《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正中书局,1935年1月,第186页。
    ⑤青岛市教育局:《教育行政计划》,1933年,第19页。
    ①张锐:《南京上海青岛市政建设实况》,《市政评论》,第3卷第1、2合期,1935年。
     ①罗裕久:《都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市政期刊》第2期,1934年8月。
    
    ①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26页。
    ②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法制,1928年铅印本,第35页。
    ③谢开勋编:《二十二年来之胶州湾》,上海中华书局,1920年4月版,第32页。
    ④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法制,1928年铅印本,第35页。
    ⑤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法制,1928年铅印本,第35页。
    ⑥赵琪修:《胶澳志·卷四》,政治志,法制,1928年铅印本,第34页。
    ⑦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8页。
    ⑧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11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511页。
    ①邢契莘:《考察日本市政工程报告》,青岛市工务局,1936年7月,第240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港务,第10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第二编社会,第9-10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第五编工务,第49页。
    ①李佑新李炎著:《市政学》,湖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217页。
    ②杨哲明著:《市政计划ABC》,世界书局,1929年1月版,第61页。
    ③林成西:《清代成都的市政建设》,《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四财政,第1页。
    ①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①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青岛概览》,1937年1月,第66-67页。
    ①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号,1933年5月。
    ②(英)K.J.巴顿著:《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年6月版,第166页。
    ③张锐著:《比较市政府》,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3月版,第595页。
    ④罗裕久:《都市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市政期刊》,第2期,1934年8月。
    ⑤刘志英:《近代上海的地方公债》,《财经论丛》,2005年7月,第4期。
    ⑥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465页。
    ⑦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71页。
    
    ①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465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465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1929年4月,第116页。
    ④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第一编总务,第15页。
    ⑤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第一编总务,第16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第一编总务,第16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603页。
    ③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603页。
    ④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二关于教育事项,第27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90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79页。
    ③胶济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编:《胶济日刊》,1934年8月21日,第1110期。
    ④问渔:《近年青岛市乡建设成绩之一斑》,《复兴月刊》,第4卷第2期,1935年10月1日。
    ⑤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二社会,第15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77页。
    ②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25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109页。
    ④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三年来行政摘要(1932-1934)》,第五工务,第3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92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81页。
    ③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李村乡村建设纪要》,1934年9月,第四关于工务事项,第22-24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103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第五编工务,第53页。
    ①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年)》,第五编工务,第26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31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工务第32页。
    ④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28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上),1932年版,第一编总务,第14页。
    ②胶澳商埠局:《胶澳商埠现行法令汇纂》,1926年10月,第330页。
    ③胶济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编:《胶济日刊》,1935年1月4日,第1221期。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75-76页。
    ②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73页。
    ③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99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74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第五编工务,第7页。
    ①黄奂若:《出租房屋的改良》,《建筑》,1933年第1期。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第五编工务,第14页。
    
    ①青岛市工务局编印:《工务纪要(1934年)》,1935年8月版,第126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第五编工务,第8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第五编工务,第12-13页。
    ②武康魏镜编:《青岛指南》,胶东书社,1933年11月版,生活纪要,第63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下),1932年版,第五编工务,第34页。
    
    ①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第五编工务,第71页。
    ②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第五编工务,第71页。
    ③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市政法规汇编》,1936年4月,第五编工务,第6页。
    ①王云骏著:《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85页。
    
    ①青岛市农林事务所编印:《青岛农林》,1931年,第1页。
    ②《沈市长在图书馆博物馆年会联合演词——青岛市政建设概况》,《青岛教育》,1936年第4卷第4期。
    ③王云骏著:《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8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