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粮农”身份及其在农民市民化前后的变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粮农”是农民的一种身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农民是一个不可或缺和不可忽视的群体。就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而言,对城镇常住人口做出最大贡献的也当属农民。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国家财政投入偏向城市,形成了城乡居民的“二元结构”。而又由于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与限制,农民则以一种“问题”的形态出现。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有机部分,而且逐渐移至首位。近些年来,政府关注和学界研究日益聚焦在一个谓之为“农民市民化”的议题上。虽然目前中央文件中尚未出现过“农民市民化”的提法或字样,但就2002年以来的中国实践情况来看,却契合了这一主题。农民市民化的提出,是在认识上对农民“相对剥夺”状况的一次正视。一般认为,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应该实现农民身份的转换。这里的身份,大体是指从农业户口转向非农业户口的户籍身份。然而,如果从学理上来看,身份则远比户籍身份复杂得许多。
     身份,是社会成员在资源占有形式和使用方式上的集体象征。正是由于身份的象征意义,标示着社会群体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身份是永恒的,因为身份根植于资源,而资源的稀缺性则会与人类社会一样长久。身份的永恒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身份逐渐走出“等级化”的桎梏,在“特殊化”的轨道上迈向“平等化”的台阶,表现出崭新的一面。进入近代以来,身份已经开始了多重身份共存的局面。对于农民群体来说,无论是历史地选择,还是人为地安排,“粮农”都是农民身份的一种重要形式。
     “粮农”身份的主体是农民,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对“农民是谁”问题的回答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因为在当代中国实践中,有农民工、失地农民,还有在“市民”和“农民”夹缝中的“准市民”,都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般的关系。其实,农民就是那些根植于农村社区的社会成员,他们深受农村社区场域的作用,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农业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传统性特征。而对于农民的身份来说,无论是在五千年农耕文化的长河中,还是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都主要是一种“粮农”。
     “粮农”,农民的一种身份,身份是建构的产物。对于现代来说,任何存在形式的建构都无法挣脱民族国家的场域。国家作为民族国家场域中支配者,建构着各种形式的身份。国家建构农民的“粮农”身份,是基于国家的粮食需求。粮食,从学理上看与常说食物略有不同,主要是指作为人类主食的植物性食物。国家之所以会产生粮食需求,是因为民族国家在人口生存上的需要,以及粮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而国家对“粮农”身份的建构行为,则是通过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分配给农民来完成,这种国家行为的形式则一般表现为土地制度的安排。因此,可以概括地说,国家通过将土地资源分配给农民,期望农民的主体行动达成“粮农”身份的实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家对粮食的需求。
     农民的“粮农”身份,与国家的粮食需求密切相关。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粮食需求的满足与否,直接表现为粮食安全状况的好坏。粮食安全状况,既可以通过微观层面上主体需求满足的未然状况来体现,又可以通过宏观层面上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己然状况来表现,也可以在粮食安全综合指标系数中予以最直接的显示。粮食不仅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而且,粮食安全的状况,既是农民主体行为在民族国家层面上的说明,也是“粮农”身份实践的结果。与此同时,“粮农”身份的变化,也与粮食安全状况有着莫大的联系。
     对于当代中国实践来说,“粮农”身份的国家建构行为离不开户籍制度的安排。1958年出台的《户口登记条例》及其相应的配套措施,构成了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体系。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农村,从事着农业,尤其是进行着粮食作物生产的“粮农”身份实践。因此,户籍制度则成为我国“粮农”身份建构中的又一个国家行为的集中表现。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户籍制度也逐渐松动,农民开始向外流动。加上经济理性的使然,农民也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或者从事非农行业,户籍制度对农民“粮农”身份建构的作用力在不断减小。
     如果从动态上综合考察我国农民“粮农”身份的变动的话,就需要兼顾粮食安全和户籍制度这两个关键的因素。因为粮食安全状况是“粮农”身份实践的结果与变动的前提,而户籍制度是国家建构“粮农”身份行为的主要表现。从1985-2009年实证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大体经历了常态波动、非常跌落和平缓下降三个时期。也就是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的十年时间,我国农民的“粮农”身份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动。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农民的“粮农”身份才发生了消解的骤变。2002年拉开的农民市民化进程,虽然造成“粮农”身份一定程度的固化可能,但并没有改变其持续消解的态势。
"Liang-nong" is a significant identity of peasant as a kind of group. Peasants play an unassailable role and occupy a crucial posi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regard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 peasants have a large propor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Whereas, contemporary peasants become "problems" why generated by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of residents and the constraints themselves, concerning the former reason that because Chinese governmental financial investment focuses on to urban areas.
     Peasants are situated primary position of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Recently, an issue called "the Countryman Transformation into Townspeople" has attracting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when occurred in China from2002, despite that the words above not appeared in official documents of central government. Calling for "the Countryman Transformation into Townspeople" is directly recognize the fact that peasants is in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way. In a general sense, the first step of "the Countryman Transformation into Townspeople" is peasant achieve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which means alteration in permanent residence form agricultural registered to Non-agricultural registered. But if we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more formally, that suggests more abstruse and more recondite.
     Identities, the collective symbol, show what way social members occupy and use the resource, indicating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an aspect, identity is eternal, due to it embed in resource and the lack of the resource will be with the human society for ever. In another aspect, eternal identity doesn't express it is a invariable be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dentities display new character, when it is away from "Classification", in the course of "specialization", and will toward "equalization". After the human society into the modern times,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identities in one individual was exited."Liang-nong" identities are essential and collectives form of peasants.
     Peasant is the subject of "Liang-nong" identities. However, in the modern China, with the context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is so difficulty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o is the peasant ", and if one person try to answer immediately, he would be in embarrassment absolutely. China today has several words equivocally and ambiguously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peasant, such as "Migrant Workers","Landless peasants","Newcomer of Townspeople"(or "Forerunner of Townspeople") and so on. Naturally, peasants are the social members who rooted in the rural community and take the specific traditional attribute related to the value, the attitude, and way of life, mode of behavior which influenced by "Field of Rural Areas". And these traditional attribute of peasants manifest signs usually agricultural society. For the identity of peasants,"Liang-nong" identities are basic and vital, whether in history, in today, or in future.
     "Liang-nong" identities of peasant are the outcome of the construction. In modern times, nation-state is field of constructing identity. In the field of nation-state, Nation suited in the controller positions of the field build different sorts of identity. Dynamic of nation building "Liang-nong" identities is the demand for grain. In daily using, we commonly confuse the concept of food with the concept grain. Precisely, grain only is the plant food which can be used as major nutriment for supporting the human body's lives. We can attribute the demand for grain of nation to the people's survival in scale of nation-state and the grain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way of nation building "Liang-nong" identities is land resources distributed to peasant as a kind of group, and the process of the nation building behavior depend on the land institution. Summarize to say that, nation distribute the land resources to peasa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ational demand for grain by the practice of "Liang-nong" identities.
     "Liang-nong" identities of peasant associate with national demand for grain. At perspective of nation-state, the situation or level of food security reflects the instance national demand for grain can be met or not. We can make use multidimensional analytical method and model to estimate food security of a nation. Firstly, in microcosmic dimension, we can compare the index of per need grain with the index of per capita grain in one year to estimate food security of a nation. Secondly, in macroscopic dimension, we can compare the index of national food supply with the index of national food consumption in one year to estimate. And finally, we can establish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indicator by select several indexes which could respectively reflect food security,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food security. Referring to nation-state, the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 is generated by the practice of "Liang-nong" identities. The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 can be considered both as a result of the practice of "Liang-nong" identities and as a precondition of change of "Liang-nong" identities.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is a way to building "Liang-nong" identities by nation in China.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available today is an aggregation of institution system in the core of "the Statute of Household Register"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1958.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controls the bodies of peasants with the manner of limiting peasant as rural population move to urban areas, which the arrangement aim at forcing peasants to engage in agriculture work and labor, especially cultivate the crop of grain in order to attain the practice of "Liang-nong" identities. Accordingly,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becomes a national 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Liang-nong" identities of peasant. It is a fact that the Chinese opening and reforming policy arose in1978. Recent adjustment operation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bring social mobility in the form of rural population actively move to urban areas and on a large scale. The dynamic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of "peasantry" causes the variety of behavior. Which peasant either turns to cultivate the economic crops, such as cotton, peanut, tea and tobacco, or engaged in the secondary or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is phenomenon illustrates that the influence and impact of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has reducing and decreasing, which orientation is building the "Liang-nong" identities of peasant.
     Estimating the change of the "Liang-nong" identities cross-referring "the Countryman Transformation into Townspeople" in2002must base on both food security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For "Liang-nong" identities, the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 is can be considered both as a result in the view of nation-state perspective, and a precondition of change, and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is strengthening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 building. Conclusion to this dissertation after analyzing empirical data as follow:"Liang-nong" identities of peasant didn't change before the late1990s. Since the late1990s,"Liang-nong" identities of peasant have entering into process, and "The Countryman Transformation into Townspeople" began in2002intercepts the process temporally and slightly, but has holding the fact that "Liang-nong" identities is dissolving.
引文
①阿方索·赛达(Ildefons Cerda,1816-1876),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的西班牙籍城市规划师。他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设计了位于巴塞罗那老城区和附近的一些城镇之间,后被称之为巴塞罗那的“延伸”部分(Eixample)的区域。他最早的规划——Hughes 7则被誉为“现代主义乌托邦式首个城市规划”。
    ② Roger Caves, ed. (2005). Encyclopedia of the City. New York:Taylor & Francis, pp.77-78.
    ③该书的西班牙语原名为Teoria General de la Urbanizacion,在翻译成英文时,书名译为A General Theory of Urbanization,此处是根据英文所译的中文书名。
    ④ Pier Vittorio Aureli. (2011). The Possibility of An Absolute Architecture. 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p.9.
    ⑤“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来说的,一般认为,城市化的表现就是区域人口大量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的过程,而“逆城市化”则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城市郊区或小城镇,甚至是边远的乡村地区的流动。“逆城市化”以英国和美国最为代表,但其“逆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影响城市化率上升的趋势。就《世界城市化前景2009年》数据来看,英国和美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一直在持续增高。
    ①国内学界在理解城市化概念的时候,通常会以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来予以说明(可见谢文蕙、邓卫编:《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于静著:《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朱莉芬、黄季焜著:《中国城镇化及其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杨明洪、孙继琼等著:《“成渝经济区”:中国经济增长第五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等)。而如今,随着跨学科交流的日益频繁,学科的界限似乎不是那么的明朗,单一学科内对城市化的解析显得有些局限了。
    ② Ronald John Johnston, Derek Gregory Geraldine Pratte and Michael Watts, eds.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ition.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p.883.
    ③ Jesper Stage, Jern Stage and Gordon McGranahan. (2009). Is Urbanization Contributing to Higher Food Prices? Lond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7.
    ④ Robert McDonald and Peter Marcotullion. (2011). "Global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Jari Niemela, Jurgen H. Breuste, Glenn Guntenspergen, Nancy E. McIntyre, Thomas Elmqvist and Philip James. eds. Urban Ecology:Patterns,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93.
    ⑤ Julie Newman and Paul Robbins eds. (2011). Green Ethics and Philosophy:An A-to-Z Guide. London:Sage, p.421.
    ⑥ Ronald John Johnston, Derek Gregory Geraldine Pratte and Michael Watts, eds. (2000).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ition.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p.884.
    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自2004年月起对杨官寨遗址,进行了长达4年多的考古发掘,相继发现各类房址49座,灰炕896个,壕沟9条,淘窑26座,瓮棺葬32座、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士各类可复原的器物7000余件(国家文物局编著:((200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⑧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是中国考古学者自己发现的、中国学术机构首次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活动。分别于1930年、1931年和1989年进行了三次。
    ①其中,地级市56个,直辖市12个。12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西安市、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重庆市。
    ②其中,地级市68个,直辖市则减少为2个,即北京市和上海市。
    ③考虑到文本的简洁和版面的空间,在正文部分段落中出现的数据,如果形成了图表格式,则数据来源统一注在图表下方的脚注之中,而在段落中没有注明。
    ④即1964年的城市化年增长率为1.5%和1973年为0.07%。
    ⑤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此处城市化率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数据计算所得。如果按照人口“六普”公报中数据计算,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0.32%(原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2011年4月28日)。
    ①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8-9页。
    ②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撤销地级巢湖市,因此,2011年年末,我国地级市为282个。加上4个直辖市,2011年,我国城市总量应为286个。
    ③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90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④按照《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最新两期的出版情况来看,《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为2010年2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出版时期为2011年3月,估计《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可能要到2012年3-4月份才能出版。
    ⑤就《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土地面积为62.4万平方公里;而《中国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年,市辖区士地面积为则为62.857311万平方公里,两者相差约为4573千平方公里,借此推算2010年,市辖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为632607平方公里。
    ① Alexandra Howson. (2004). The Body in Society:An Introduction. Maiden:Blackwell Publishing, p.11.
    ②就本兹(Francois Penz)等主编的《空间:在科学,艺术与社会中》(Space:In Science, Art and Society)一书中,就阐述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语言空间、建筑空间(architectural)、实质空间(virtual)、定位空间(mapping)、国际空间等等。
    ③ Francois Penz, Gregory Radick, and Robert Howell eds. (2004). Space:In Science, Art and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l.
    ①当然,这两组数据是不可能绝对相等的,因为新生儿的户口登记、逝世者的户口注销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由于我国户口登记上少许漏洞,也造成了一定数量的“黑户”现象。比如说,超生婴儿无法登记户口,成为“黑户”。而近些年来,一些边远的南部山区,从越南等国“迎娶”新娘,所生子女也无法取得户口。
    ②本文中所有数据模型中变量名均采用三位字母的方式编码,或以三位英文大写字母,或以希腊字母+两位英文大写字母,详见附录二。
    ③农业户口外出人口数,与本文农民流动人口数数量对等,数据模型可见公式53.3。
    ④农业户口外出人口数的数据来源于表5.3.2。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①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9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477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通常来说,市辖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市辖区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了城市区域的面积。
    ②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关于城市人口密度,中国各类《统计年鉴》则说法不一,如《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就相差甚远。如2010、2009和2008三年,《中国统计年鉴》在公布“城市人口密度”数据分别为:2209人/平方公里、2147人/平方公里、2080人/平方公里(见《中国统计年鉴》中表“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公布的这三年的“市辖区人口密度”数据分别为:597.62人/平方公里、600.60人/平方公里和607.44人/平方公里(见《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表“土地资源”)。基于本文是按照《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市辖区面积”进行的估算,同时考虑到《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无法还原[如按照2010年公布的城市人口密度2209人/平方公里,无论是与“城区面积”(178691.73平方公里),还是与建成区面积(40058平方公里)进行计算,所获得的“城市总人口”的数据(分别为8848.81万人和39473万人)都无法从该年鉴中找到相吻合的来源],所以,本文采取的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所公布的数据。
    ①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118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16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16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16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16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22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136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95-112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124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124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144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138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11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如城市是以工业和商业发展为主导的区域,而农村则是以农业为支配地位的场所。
    ②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就中国何时才能全面实现或者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中国科学院在2001年曾经公布过一份《中国各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该表是通过拟定3组8项35个指标,以2000年中国和世界的数据为基础,经过较为复杂的数理分析而成,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中国最先实现现代化的省市是:上海(2015年)、北京(2018年)、广东省(2021年),天津(2026年)、江苏(2033年)。在2050年之前,全国将有13个省市实现现代化。在2060年之前,全国将有27个省市实现现代化。而最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省份是:甘肃(2062年)、青海(2065年),贵州(2070年),西藏(2075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著:《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193页)。
    ②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2期,第34页;姜作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方略构想》,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24页;姜作培:《农民市民化必须突破五大障碍》,载《城市规划》,2003年第12期,第68页;常进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非正规就业》,载《财经研究》,2003年第12期,第55页:刘源超、潘素昆:《社会资本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分析》,载《经济经纬》,2007年第5期,第118页;邹伟:《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学思考》,载《经济问题》,2007年第10期,第19页;路小昆:“绪论”,载路小昆等著:《徘徊在城市边缘: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5页;王道勇、郧彦辉:《农民市民化:传统超越与社会资本转型》,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9页;王正中:《以市民化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第134页。
    ②陈映芳等著:《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88-89页;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57-58页;李辉、刘春艳:《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20页;吴业苗:《居村农民市民化:何以可能?——基于城乡一体化进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55页。
    ①这两篇论文分别是李敦富:《关于海口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探讨》,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俞忠英:《用农民市民化扩张内需》,《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11期。
    ①姜作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方略构想》,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24页。
    ②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88-89页。
    ③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57-58页。
    ①吴业苗:《农村城镇化、农民居住集中化与农民非农化——居村农民市民化路径探析》,载《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吴业苗:《居村农民市民化:何以可能?——基于城乡一体化进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55页。
    ②相对来说,农民工则是一种社会流动群体,他们或多或少地依然保留着土地的使用权,因此,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受益群体的位阶上可能要稍后与于失地农民。
    ③2010年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国土资源部第49号令,发布实施《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该《决定》中指出,对部分规章名称、规定中的“征用”修改为“征收”。
    ④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联法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编写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配套规定》,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6卷·1982-1984》,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8卷·1987-1988》,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369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39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40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39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36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36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92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国土资源部:《2001年中国国士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3年10月2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3年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200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7年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6年4月14日;国土资源部:《200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士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6年6月26日;国土资源部:《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9年12月15日;国土资源部:《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9年4月1日;国土资源部:《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10年4月9日;国土资源部:《2010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11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369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39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40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39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36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36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92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2011年8月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估算目前中国失地农民总量在4000-5000万人(资料来源于《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第9期,第29页)。
    ①对中国来说,2002年也是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的一年。首先,200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10周年;其次,2002年,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会议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书记,实现了二十一世纪首次党中央的换届。
    ②这些支持和实践形式包括有:既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之后,2006年起又取消了农业税,在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而在2005年,中央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2007年,又由民政部牵头开展的“农村社区”建设,拉开了对农民的居住环境的新一轮改善和对农村组织模式的又一次改革。在社会保障方面,2002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提升农民的福利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③本小节部分先期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见《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载《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61-67页。在本文中,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程度的修改。
    ①由于本综述部分采取“同类观点纵向汇总”的方式进行,涉及的参考文献较多,为了保证文本的简洁性和语言上的连贯性,此部分只在第一次出现作者论文时采用“脚注”,其余均采用“夹住”的方式。之所以采取同类观点汇总的方式来进行文献综述部分,是因为试图展示“农民市民化”议题研究的全貌。
    ②姜作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方略构想》,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24页。
    ③杜乃涛:《农村经济问题探索》,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④田珍:《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与逻辑次序——基于农民群体分化的视角》,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第80页。
    ⑤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2期,第34页。
    ⑥上海市普陀区宣传部课题组:《上海市农民市民化过程研究(节选)——以普陀区A镇为例》,载王奕蓉编:《权利·秩序·和谐:2005年上海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成果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⑦徐元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11期,第22页。
    ①李辉、刘春艳:《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22页。
    ②陈书卿、刁承泰、常丹青:《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农民市民化研究》,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5期,第550-551页。
    ③卢巧玲:《从“民工荒”现象看农民市民化》,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第121页。
    ④魏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载《经济纵横》,2003年第6期,第8页。
    ⑤路小昆:“绪论”,载路小昆等著:《徘徊在城市边缘: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⑥林拓:《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48页。
    ①王正中:《以市民化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第134页。
    ②林拓:《农民市民化:制度创新与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5期,第67页。
    ③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89页。
    ④葛正鹏:《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研究的新视角》,载《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第79-80页。
    ⑤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
    ⑥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5页。
    ⑦吴业苗:《居村农民市民化:何以可能?——基于城乡一体化进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59页。
    ⑧葛正鹏:《论三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民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载《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2期,第92页。
    ⑨包亚钧:“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载程恩富,马艳,冯金华编:《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⑩胡泽勇:《湖北小城镇发展战略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载《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第14-15页。
    ①文军:《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24-25页。
    ②田珍:《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载《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68页。
    ③刘传江:“第一章三、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进程”,“第八章农民市民化进程度量”,载刘传江,徐建玲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35页,第245-246页。
    ④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第66页。
    ①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l期,第46-47页。
    ②这些偏见包括:认为农民进城会给市民的就业带来很大压力,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就业岗位;认为农民市民化会带来较高失业率、犯罪率、工伤事故率;认为农民市民化也加剧城市基础设施的紧张,城市环境脏乱差、城市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都与进城农民有关;认为农民进程给城市的正常秩序带来很大的冲击,带来社会治安恶化、社会混乱和不安定等问题,从而滋生和加剧城市病。
    ③姜雅莉:《农民市民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第110页。
    ④这主要包括两大成本的递增,一则是对所在城镇的基础设施投入,农村人口落户城市时需要缴纳社会事业建设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等与农民实际收入不相称的费用;二是消费资料投入,包括在所居住城市生活所需资金及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过程中所需资金,如城市以较高的生活成本(住房、日常生活消费)、教育成本、制度成本阻碍农民永久进。
    ①杨成钢:《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社会学思考》,载《农村经济》,2004年10期,第5页。
    ②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17页。
    ③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载《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第33页。
    ①傅琼:《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第103-104页。
    ②陈书卿、刁承泰、常丹青:《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农民市民化研究》,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5期,第551页。
    ③路小昆:《资源剥夺与能力贫困——失地农民市民化障碍分析》,载《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6期,第77-78页。
    ④田兴华:“农民市民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艰难前行”,载何事忠编:《科学发展观与重庆现代化建设》,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①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调查状况比较分析》,载《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72页。
    ②王道勇:“第七章制度创新:国家-农民关系的现代性转向”,载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243页。
    ③杨文兵:《绍兴市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载《乡镇经济》,2006年第5期,第41页。
    ④刘源超、潘素昆:《社会资本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分析》,载《经济经纬》,2007年第5期,第120-121页。
    ⑤朱劲松:《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市民化——文献综述与制度构想》,载《农业经济》,2009年第11期,第21页。
    ⑥朱劲松、陈浩:《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途径:基于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以湖北省为例》,载《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6期,第49页。
    ⑦陈传锋主编:《进城农民市民化心理转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⑧应巧艳:《基于社会稳定角度分析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以台州市黄岩区柔桥村为例》,载《特区经济》,2010年第3期,第186页。
    ⑨傅琼:《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第104页。
    ①樊小钢:《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4期,第37-38页。
    ②杨礼琼著:《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259页。
    ③李建兴:“主体性因素与农民的市民化”,载孙津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农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农民问题调查》,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①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06页。
    ①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调查状况比较分析》,载《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72页。
    ①传统的求知方式比如说有从圣贤、智者、政治领袖等权威人士那里获取知识,或者凭借个人人生经历所获取的经验,抑或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逻辑推理来获取知识。
    ②袁方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③Arvind Kuma. (2002).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Social Science. New Delhi:Sarup & Sons, p.7.
    ① Bridget Somekh, Cathy Lewin eds. (2005).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1.
    ②解释与理解不同,理解是属于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侧重于主观上的认知。
    ③一般来说,在具体研究中,研究方是的选择和应用则需要根据研究主题、研究目的和方式开展的可行性,以及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因素予以确定一种或多种。
    ④这三种研究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观察法可划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访谈法又可以分为个案访谈和团体访谈,而个案访谈又可再划分为结构式个案访谈和非结构式个案访谈,问卷调查法法可以分为普查问卷调查法和抽样问卷调查法。
    ⑤风笑天主编:《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⑥简要说明一下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参阅英文资料的翻译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学界开始出现数量相当可观的外文资料中译本。然而,就笔者进行的英文原本和中译本对照阅读的情况来看(本文中有几处在脚注中做出了对比),目前中译本中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小瑕疵:一、可能是由于译者翻译过程中追求语句的流畅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以“意译”方式为主,而正是这种“意译”,或遗漏原文作者在论述过程中的个别词汇,或增加一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己理解。二、可能是由于译者翻译过程中力图文本的可读性,因而对原文单词引用较少,加上翻译学术著作本身的工作量大、难度大等原因,在中译本后又未能及时给出一个较为统一的中英单词对照目录。然而,毕竟中英文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在词汇的对应和选择上很多时候受译者的主观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一些单词,可能是已经标准化的专业术语,可能是一些有待商榷译法的词汇。中译本中原文单词的稀少让中英文之间的差距为读者所不知晓了。基于此,本文引用英文资料时,大多以直译的方式进行,力求能够达到符合中文句式结构的通畅,而在英文资料的引用过程中,有选择性的保留了原文中的单词,或是专业术语,或是本文也不太确定是否翻译到位的词汇。
    ⑦在规范性文件的使用过程中,本文借鉴法学中关于法律条文的文本研究方式,力求从文本出发,找出依据,从而进行解释。
    ①[美]刘易斯·科塞著:《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1985-2009年”统计年份的限定只适用于本文中通过数据模型演算所得的重要数据,不包括本文其他时候对数据的引用。
    ①其实,这对本文的数据建模和计算产生了很人的麻烦。因为自2010年12月2日博士学位论文开题通过以后,笔者就进入了一些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原始数据的查找。在2011年9月份《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正式出版之前,已经有相当部分的演算数据已经出来。然而,将其与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比对后发现,《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将2006-2009年的人口数据根据“六普”进行了调整(并且,在“人口总数”,城镇常住人口数、农村常住人口数的数据上,与《六普》公报第1号文件又有所出入)。考虑到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口数据是估算值,而经过“普查”后调整的更为真实,本着尽量接近真实的数据使用法则,笔者逐一比对以前数据,甚至重新进行演算。当然,为了使以前的数据不至于全部付之东流,在注释里也引用了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②《国务院关于下达调整生猪和农村粮油价格方案的通知》中写道:“……,保护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体改委办公厅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件汇编》(上),北京:改革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
    ③《关于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到:“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除在经济政策方面为粮农和粮产区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计划报告汇编(1955-200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④如《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写道:“……,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也说道:“……,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①对什么是“农民”,“身份”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如此的必要,但又如此的让人煞费苦心。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本文立足于农民,而以身份为切入点;之所以煞费苦心,是因为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司空见惯的概念,要从学理上进行定义是何等的困难,以至于笔者觉得每一个术语仅用一小节的篇幅是否略显单薄。
    ① Manuel Castells. (2004). The Power of Identity,2nd edi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p.584.
    ② Jamie Frueh. (2003).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he Remaking of the South African Social Order.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York Press.p.36.
    ③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则是一种文化社会理性化与政治社会理性共生的必然要求。
    ①当然,这里国家建构的视角,基于一种内部的思维方式。如果从国家间的外部角度来思考的话,国家建构则集中体现在以国家主权为核心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差别。
    ①在任何一项学术研究中,元概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社会科学中,很多元概念是相对模糊的,或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使用。“约定俗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就现在的规范性制度来说,也有很多都是由从前的习惯、习俗、传统等约定俗成的形式演化而来。但是,从事当代中国研究,如果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高速转型的背景下,再采取约定俗称的方式来定义某一概念的话,似乎在学术严谨性上就有所欠缺了。并且,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社会科学在概念的理解上则存在一个反比例的层级结构。在自然科学中,越是简单的概念,越容易定义。如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最容易被理解和应用。而在社会科学中,越简单的元概念,或者说越习以为常的概念,在定义方式上就越模糊;与此相反,较为复杂点的概念,学界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甚至趋向于同一定义方式。
    ①如今,我们依然经常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影像、网络媒体等诸多地方捕捉到这农民的汉字组合。如上海东方卫视制作的真人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第二季第六场,一位来自云南的叫毕会仙的表演者在表演之前VCR的自我介绍中就这样说道“我的职业是农民”(2011年6月5日)。而2012年1月22日,来自山东的农民朱之文又以“农民歌手”的头衔登上了龙年春晚。不过,对于“农民歌手”、“农民企业家”、“农民慈善家”这类的称谓,笔者一直觉得是一种另眼相看,甚至是略带贬义的暗示。
    ②[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51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76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04页。
    ① Gary L. Drescher. (1991). Made-up Minds: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88.
    ② Gary L. Drescher. (1991). Made-up Minds: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88.
    ③ Gary Goertz. (2006). Social Science Concepts:A User's Guid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71.
    ④如梅燕著:《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王雅鹏编:《现代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37页:王玉斌著:《中国粮食产量波动与政策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丁长发编著:《农业和农村经济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等等。
    ⑤《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为西周时期的思想家周公旦所著,主要讲述的是设官分职的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社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⑥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9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彭林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05页。
    ②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版,第872页。
    ③[唐]杨惊注:《荀子》,东方朔导读,王鹏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
    ④[清]王先谦集解:《庄子》,方勇导读、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⑤“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这句话的大意是,负担了三日的干粮,就可以在一日之中行军百里;“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句话的大意是,要去千里之外的人是需要花三个月来筹措路上的干粮。
    ⑥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3页。
    ⑦姜涛著:《管子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482页。
    ⑧关于粟和稷的关系,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看法。夏纬瑛《管子地员篇校释》云:“谷名中的稷,
    向有二说:汉人经注多以稷为粟,是现在谷中产小米的一种;本草家多以稷为穄,是现在黍中的不黏的一种”。以稷为穄,出自唐代本草书,可能因二字同音而致。目前国内农史学者基本上同意稷即是粟(参见张芳、王思明编:《中国农业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56-57)。兹采用国内农史界比较公认的说法。
    ⑨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2页。
    ⑩包括麻、苜、苎等。
    ①白寿彝主编,徐喜辰、斯维至、杨钊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3卷·上古时代》(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309,604-609页。
    ②唐启宇著:《中国农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248页。
    ③王利华主编,王利华分册主编:《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99-106页。
    ④赵德馨主编,郑学檬、杨际评、陈明光、陈衍德著:《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407页。
    ⑤岳琛主编:《中国农业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203页。
    ⑥白寿彝主编,王毓铨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9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4-537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②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③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2004年·第六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④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农业年鉴2009》,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407页。
    ⑤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502页。
    ⑥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485页。
    ①李全根,王焕炜等编:《粮食经济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李长风编:《粮食经济四百题》,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李宿定,胡积善编:《整合经济论:平定县供销社经营模式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肖春阳著:《粮食市场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黎雨编:《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导全书》,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年版,第649-650页;张利国著:《粮食安全背景下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肖春阳著:《国有粮食企业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②柴岩,孙世贤主编:《中国小杂粮品种》,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③《中国主要统计指标简介》,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11年3月1日。
    ①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页。
    ②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第143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页。
    ③ Frithjof Dau. (2003). The Logic System of Concept Graphs with Negation: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redicate Logic. Berlin; New York:Springer, p.42.
    ①由于本部分涉及国外国家的粮食范畴,参考了一些国外官方网站的解释和数据,为了全文统一并考虑文本的简洁性,除做特殊说明的以外,粮食品种均对应以下译法:即wheat,译为“小麦”;Barley,译为“大麦”;Maize,译为“玉米”;Rice,译为“稻谷”;Oats,译为“燕麦”;Rye,译为“黑麦”;Millets,译为“小米”;Sorghum grain 和 Sorghum,均译为“高粱”。
    ②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0). FAO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2010-12-23.
    ③在北美、澳和新西兰,com同maize,是指“玉米”。
    ④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0). Food Availability (Per Capita) Data System.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www.ers.usda.gov/.2010-2-16.
    ⑤前六位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印尼和巴西。
    ⑥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0). FAO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2010-12-23.
    ⑦侯立军等著:《中国粮食物流科学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270页。
    ⑧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2011). Australian Food Statistics, 2009-10. PDF edition. http://www.daff.gov.au/,2011-5-23.
    ①黎雨编:《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导全书》,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1-1132页。
    ②1943年5月,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提议,在美国召开了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决定成立粮农组织。1945年10月16日,粮农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意大利的罗马。粮农组织的最高宗旨是实现“人人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 for all),即努力消除贫穷和饥饿,确保人们有足够的、优质的食物,从而有积极的、健康的生活。因此,粮农组织的使命就在于提高营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进而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1). Mission, Constitution and Governanc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2011-5-9.
    ①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4).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mmodities: Cereals and Cereal Product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 2010-12-23.
    ②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0). FA O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2010-12-23.
    ③如我们习惯将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译成“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佐证。如果按中英字面含义翻译的话,这个机构就应该翻译成“联合国食物和农业组织”。
    ④另外五种营养素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前三类是“产能营养素”(Energy-yielding Nutrient),所谓“产能营养素”就是指人体可以摄取其中所含有能量和营养的物质形式。
    ⑤[美]塞泽尔、[美]惠特尼编著:《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第8版),王希成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①文革后期,针对全国性的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做法,侯学煜又向中共中央呈送《怎样解决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文。中央书记处讨论后,指示将他的文章发表在1981年3月6日《人民日报》上,题为《如何看待粮食增产问题》。
    ②侯学煜著:《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③侯学煜著:《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3页。
    ①王联结编:《生物工程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②除此之外,碳水化合物对人类生命有机体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具保肝解毒、维持心脏、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等的作用。
    ③关于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热能提供的百分比,说法不一,有部分研究认为是在60%左右(如健康生活研究组编:《人体健康密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晗子编著:《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有部分研究认为是60%-70%(李向红,林江编著:《身体的保健》,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东方营养研究会编:《2006营养健康指南》,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5年版,第5页),本文采纳后一种说法。
    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一册)》(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8、16、20、22页。
    ①就现阶段中国社会的认识来看,中国话语中“市民”比西方的“市民”概念要简单得多。一般来说,我们提到的“市民”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一种群体类型,通常是指“城镇居民”,或者说是具有非农业户口的那部分人。
    ②[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从词汇—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赵倩、王草、葛平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①林陆朗:《日本史总合辞典》,东京:东京书籍,1991年版,第528页。
    ②《十三经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十三经辞典·春秋毅梁传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附录第49页。
    ③鉴于本文不是历史类论文,所以,在对古籍类材料进行引用时均采用今人标点后的版本。
    ④由于古籍保存的困难,此处字迹损坏,“赤”或作“喜”、“嘉”、“俶”、“真”。
    ⑤当然,现代汉语中有少部分词语是从日语“借来”中,比如说电话(电话),银行(银行)。而日语中也
    有一些词语是从英语中“借来”的,比如说“,コソビエータ”(电脑,计算机)一词,日语的发音则与英文的computer类似,トイレ(厕所)与英文toliet发音类似等。然而,就本文的考证,如果说是“农民”词从日文中“借来”的,那或许真的是一种讹传和谬识。
    ⑥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汉字中的各部的首字。东汉许慎首创汉字的部首归类,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将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汉字的部首具有表示某种含义的作用,了解汉字的部首可以更清楚的把握汉字的意思,更深入的理解汉字的内涵。在汉字中,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偏旁系统的核心是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部首可以作偏旁,但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比如“你”,偏旁有“イ”和“尔”,部首只有“イ”。
    ⑦另外,关于篆体“农”字的部首有一说法,即从“晨”字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
    ①本表主要参见以下资料:[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8页;张永言等编:《古汉语字典》,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43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编著:《古汉语字典》(新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3页;侯赞福编:《古汉语字典》,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中华古汉语字典》编写组编:《中华古汉语字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9页;王力编:《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20页,并结合其他相关工具书和历史资料,根据笔者的理解整理而成。
    ②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驱使那些(放弃农业的)百姓回到农业上来,从事本业(农业生产)。
    ③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如果百姓(农民)不轻视农业,那么国家安全就没有危险了。
    ④“稼”的基本含义为:“种植五谷”。
    ⑤田唆即古代掌管农事的官员。
    ⑥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贫穷是因而吃穿不足,吃穿不足是因为不从事农业生产,而不从事农业生产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
    ⑦这句话大体意思是:如果国家安全没有危险了,那么农民就会尽力从事农业生产不偷懒。
    ⑧“穑”为“收割谷物”的意思。
    ①由于现在汉字输入法中,这种写法的“民”字无法录入,所以,只能用图片代替,而此处的图片是来源于《民报》1905年创刊号。
    ②郑天挺等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中)》,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8页;郑天挺等编,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4-915页。
    ③此处三个“民”字均为图片,是笔者根据原文书写的样式,从一个英文网站上(Chinese Etymology, http://www.intemationalscientific.org/)中摘录。通过万网中国(http://www.net.cn/)的域名查询平台发现,这个网站是美国诺克斯维尔(Knoxville)一位叫西尔斯(Richard Sears)的人于2002年6月25日注册登记的。另根据万网登记的地域名相关基本信息,这个网站很可能个人性的网站。该网站提供汉字词源的一些免费资源,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11年5月6日(查询时间为2012年2月10日)。
    ④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⑤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芳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409页。
    ⑥关于郭沫若对“民”在字形解构上为刺瞎眼睛的说法,也有学者提出异议。如有认为,“民”字是一个从目从十的会意字,而且是“目”在上,“十”在下。“十”在此表示直下义,与“隼、氏”等字下部的“十”相同。“民”的构形源自异族被征服者见到统治者后,只敢以目向下,不敢抬头相视(唐汉著:《中国汉字学批判:否定与扬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189页)。
    ① Jim Hinojosa, Paula Kramer, Charlotte Brasic Royeen and Aimee J. Luebben. (2003). "Core Concept of Ocupation". In Paula Kramer,Jim Hinojosa and Charlotte Brasic Royeen. eds. Perspectives in Human Occupation: Participation in Life. Maryland: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4.
    ①这里的意愿是指从事某项职业的动机,习惯是指职业被组织化为模式或程序(routines)的过程,而执行能力则是指从事某项熟练职业所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能力。
    ② Gary Kielhofner. 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4th edition. Maryland: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12.
    ③[晋]范宁注:《春秋谷梁传注疏》,[唐]陆德明音义,[唐]杨士勋正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211页。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5页;于光远编:《经济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896页;王邦佐等编写:《政治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04页。
    ⑥韩明谟编著:《农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⑦张义:“有关当前我国农民概念界定的几个问题”,载武兆瑞编:《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⑧徐旭初著:《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①“时间”的概念相当广阔,而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将时间分解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这里使用的是“个人时间”的范畴。
    ②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2页。
    ③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④全国农业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至今己开展过2次。第一次时间为1996年,第二次为2006年。在农村常住户中按经营行业划分统计指标项中,“一普”按照人数统计,而“二普”是按照户数统计。因此,“一普”和“二普”这块的数据没有可比性,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统计制度的规范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①在西方社会,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和农村成为互补的两个区域空间,城市成为工作场所,而农村,特别是城市的郊区农村则成为居住场所。很多白领人,都是白天到城市商业繁华中心就业,而晚上则回到郊区的家中生活。
    ②中涛、鲁可荣:“第二章农民特征与新型农民培养”,载朱启臻编:《农村社会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0页。
    ③魏丰:“第二章农村居民”,载程贵铭编:《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④郝玉章:“第三章农村社会中的个人——农民”,载李守经编:《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5页。
    ①国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8年7月12日。
    ②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与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驻地视为镇区。
    ③《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中将“乡中心区”(210)和“村庄”(220)编码为“乡村”分类代码编码(国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9年11月25日)。
    ④在1999年,国家统计局曾公布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并相应配套公布了《有关概念的解释》、《制定说明》以及《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等。在1999年公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施行)》中,乡村的范围包括集镇和农村。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农村指集镇以外的地区。
    ⑤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的说明》,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6年10月18日。
    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2011年5月24日。
    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第7期,第10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第7期,第8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2011年5月24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③这里的“农民”是经过操作化处理的定义,具体可见本文第五章。
    ①胡美灵著:《当代中国农民权利的嬗变》,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程贵铭编著:《农村社会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李晓翼著:《农民及其现代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详细内容可见第五章。
    ①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云南。(资料来源:《公安部:13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2008年12月9日。
    ②笔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官方网站(http://www.mps.gov.cn/n16/index.html)上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查找(检索时间为2011年4月17日),但并未找到这则材料的原始出处,此处主要依据是以下两个消息,即龚志言的《中国出台系列户改措施13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2008年12月09日)和刘晓林的《中国户籍改革还有多少路要走?》(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8年12月20日),而前者则被新华网转载(http://www.xinhuanet.com/,2008年12月09日)。
    ③本表数据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主持的上海郊区“‘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身份认同”问卷调查(2009年4-5月,样本量为2000份)和“全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情况”问卷调查(2010年7-8月,样本量为5000份),数据为两次调查数据的加权平均值。
    ④其实,在英文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单词peasantry也一直被学界所使用。按照词典的解释,peasantry有两种意思,一是农民(Peasant)的复数形式,二则表示一个农民(Peasant)的身份(Status)地位(Position),阶层(Rank)和行为(Behavior)等,如果翻译成中文的话,我们更多的使用“小农”与之对应。
    ①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1th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②这句话中涉及到太多修饰性的形容词,笔者翻译过程中也可能拿捏不准。原文如下:" a coarse, unsophisticated, boorish, uneducated person of little financial mean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3rd edtion. http://dictionaryl.classic.reference.com/)。
    ③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t h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④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3rd edtion. http://dictionary1.classic.reference.com/.
    ⑤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th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3rd edtion. http://dictionaryl.classic.reference.com/.
    ⑥ Uffe (?)stergard. (2004). "The Danish Path to Modernity", Thesis Eleven, Number 77, pp.25-43.
    ①关于peasant英语词源部分的探讨,主要参见以下材料:Walter W. Skeat ed. The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3; T. F. Hoad ed.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1th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http://en.wiktionary.org/;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http://www.etymonline.com。
    ②中世纪(Middle Ages),是欧洲,主要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大体是指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453年文艺复兴时期到来前的这段历史。
    ③意大利语的“农民”是paesano,西班牙语是paisano,都与英语peasant都是同源词汇。德语中表示农民的词最常见的是bauer,来源于动词bauen。
    ④国内有学者将古拉丁语的pagus与现代英语中的pagan等同,将pagus的意思理解为pagan的“异教徒”,因而将这一点作为peasant在英语中本义表示对卑贱者贬称的根据。而又由于那时卑贱者大多种田,peasant一词后来才与农业有了关系。就本文的对peasant一词的的考证,对这种说法持保留一定的意见。
    ①阿尔弗雷德·克罗伯(Alfred Louis Kroeber,1876-1960),美国人类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首位人类学教授。他对人类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将“考古”和“文化”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在克罗伯的一生,他都被誉为“美国人类学家的教长”(Dean of American Anthropologists).
    ② Alfred Kroeber. (1948). Anthropology.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 p.284.
    ③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1897-1958),美国人类学家和民族语言学家。
    ④ Robert Redfield. (1989).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20.
    ⑤雷蒙德·弗斯(Raymond Firth,1901-2002),新西兰民族学家。弗斯的学术贡献在于他的经典命题式论点,即认为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社会组织)的实际行动与理想化的行为准则是分离的。弗斯更大的贡献则是其对英国人类学中的地位,虽然弗斯是新西兰人,但是,因为他长期在伦敦经济学院担任人类学的教授,所以,弗斯在英国人类学界被认为是英国经济人类学的创始人。
    ⑥ Firth Raymond. (1950). "The Peasantry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26, p.503.
    ① Frank Ellis. (1993). Peasant Economic:Farm households and Argrarian develop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3.
    ② George Harrison. (2001). "Peasants, the Agrarian Question and Lenses of Developm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 p.187.
    ③转引自N. Jayapalan. (2002). Rural Sociology. New Delhi:Atlantic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p.46.
    ④转引自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① Wolf Eric. (1969). 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 xiv.
    ② Raymond Firth. (2004). Element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London:Routledge, p.87.
    ③《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并没有对"farmer"解释的词条。
    ④[英]约翰·伊特韦尔、[英]默里·米尔盖特、[英]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84页。
    ⑤ Raymond Firth. "Capital, Saving and Credit in Peasant Societies:A viewpoint from Economic Anthropology". In Raymond Firth and Basil S. Yamey. eds. (2007). Capital, Saving and Credit in Peasant Societies.New Edition. 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pp.17-18.
    ⑥中国之所以是农业大国,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原因则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基础的、重要的地位。
    ⑦其实,对这句话中的农民不太清楚其所指是什么。不过,以本文第五章将“具有农业户口的人”作为操作化后的农民定义来看,这个数据是差不多的。1985年,农业户口人数占户籍人口数的80.87%,1995年为77.45%,2005年为69.56%,2009为66.29%。
    ① Henry Summer Maine. (2005). Ancient Law:Its Connection w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Society,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Ideas. New York:Cosimo Inc. p.100.
    ② Henry Summer Maine. (2005). Ancient Law:Its Connection w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Society,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Ideas. New York:Cosimo Inc. p.100.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85页。
    ②在梅因《古代法》的1959年的一个中译本中,将"status"翻译后写成“身分”,而在2009年的一个中译本中,则翻译后写成“身份”。(见[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6-97页;[英]亨利·萨姆奈·梅因著:《古代法》,高敏、瞿慧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130页)。
    ③例如在中国古代帝王选择帝位继承者的时候,“废长立幼”则一直被视为大忌。
    ④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①杨清编:《简明心理学辞典》,黑龙江: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页。
    ②情结有很多种,如弗洛伊德把男孩“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称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将女孩“爱父憎母”称为“伊莱克缀情结”(Election Complex).
    ③其具体表现主要有:功名情结、执迷名号及称谓、谦恭或谦卑意识、紧张身份阶序关系、身份压力、主仆情结和君子与小人的定位。
    ④郭玉锦:《中国身份制及其潜功能研究——一个国企的实证分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154页。
    ⑤翟学伟著:《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①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编:《男女平等:在不平等的世界里争取公平》,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5页。
    ②保罗·吉尔罗伊(Paul Gilroy,1956-),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的种族和民族主义、西半球黑人的文学和文化生活等。吉尔罗伊关于种族、种族主义和文化的理论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黑人政治与文化的运动,而其最主要和最著名的著作是《黑色大西洋:现代性的双重认识》(The Black Atlantic: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1993年第一版)。
    ③ Paul Gilroy (1997).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 In Kathryn Woodward, 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Kathryn Woodward:Sage Publications, p.301.
    ④在“作为公民的身份:Citizenship "这一部分,为了避免解释公民身份时出现同一语反复,所以将英文文献中的status翻译为“地位”,而在后面的“基于地位的的身份:Status"部分,status则翻译为“身份”。
    ⑤近年来,国内陆续翻译出版了以“公民身份”为名的一系列著作。就英文的原义来说,将citizenship译成“公民资格“,可能更为准确一些。就我们英文构词角度来看,以-ship结尾的英文单词都表明一种关系状态,如friendship.,本文取国内大多数学者对citizenship译法,即将citizenship翻译为公民身份。
    ⑥ Richard Paul Bellamy. (2008). Citizenship: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
    ① T. H. Marshall. (1950).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Jeff Manza and Michael Sauder eds. (2009). Inequality and Society. New York:W. W. Norton and Co.. pp.149-150.
    ② T. H. Marshall. (1950).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Jeff Manza and Michael Sauder eds. (2009). Inequality and Society. New York:W. W. Norton and Co.. pp.148-149.
    ③[英]莫里斯·里奇著:《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郭忠华、黄冬娅、
    郭韵、何惠莹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20-21页。
    ① Keith Faulks. (1998). Citizenship in Modern Britain.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p.2-5.
    ② Peter Kivisto and Thomas Faist. (2007). Citizenship:Discourse, Theory, and Transnational Prospect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p.50.
    ③ Smith Rogers. (2001). "Citizenship:political", In Neil J. Smelser and Paul Baltes.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Oxford UK:Elsevier Science, p.1857.
    ④ William Smith. (2009). "Community and Conceptions of Global Citizenship". In Patrick Hayden ed. 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p.461.
    ⑤[英]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① Thomas Janoski. (1998). 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A Framework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Liberal, Traditional, and Social Democratic Regimes. New Yok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9.
    ② Bryan S. Turner. (1993). "Contemporary Problems in the Theory of Citizenship". In Bryan S. Turner ed. Citizenship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2.
    ③中译本的译法是“公民身份可以定义为各种实践的集合(司法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通过这些实践,人们获得了成为社会成员的能力,并相应形塑了资源在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英]布莱恩·特纳:“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问题”,载布莱恩·特纳主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页)。由于在中译本中,可能将"competent"做名词理解,所以,在翻译中出现了“能力”的,而笔者从原文中将‘'a competent member of societv "理解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含义,此处采用笔者自译。
    ④ Richard Swedberg. (2005). The Max Weber dictionary:Key Words and Central Concepts.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269.
    ⑤ Satus group来自于韦伯Class, Status and Party一篇论文,在中文对韦伯这篇论文进行翻译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学者将status翻译成习惯上的“地位”,大多数还是采取“身份”翻法。
    ① Reinhard Bendix. (1998). Max Weber: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London:Routledge. p.105.
    ② Margaret L. Andersen, Howard F. Taylor. (2010). Sociology:The Essentials.6th edition, Belmont:Wadsworth. p.199.
    ③ Max Weber. "Class, Status and Party". In Rhonda F. Levine ed. (2006). Social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Classic Statements and Theoretical Debates.2nd edition. 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pp.54-55.
    ④ Sam Whimster ed. (2004). The Essential Weber:A Reader. London:Routledge. p.128.
    ① Rhonda F. Levine ed. (2006). Social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Classic Statements and Theoretical Debates.2nd edition. 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p.6.
    ②[英]德波顿著:《身份的焦虑》,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 Shane R. Thye. (2006).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kplace. Oxford: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pp.186-187.
    ④ Julie Diamond. (1996). Status and Power in Verbal Interaction:A Study of Discourse in a Close-knit Social Network.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9.
    ⑤之所以对identity一词的英文词义做出了说明,而未对citizenship和status进行解释,一则是因为identity一词在学界中应用较为冗杂,需要从英文的基本词义上进行简单梳理;二则是因为在本文在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的翻译中,将“身份”对应的英语单词选择identity。而之所以将本文所研究的身份最后选定"identity"这个英文单词与之对应,就在于本文通过梳理后认为,到目前为止,对identity的探讨最具学科交叉性,因而,语词的包容性更强。
    ⑥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th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①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 th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②《韦氏学院词典》在identity解释中给出的后三条解释分别是:“成为某一事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满足所有符号的值(values)的一个方程”和“单位元(identity element)"。
    ③在柏拉图《理想国》的英文中,idea英文单词对应的主要是ιδεα,同时也对应柏拉图使用ειδοζ(《国家篇》)和μορφη(《斐多篇》)与之替换使用的单词(资料来源:聂敏里:《论柏拉图的idea之为“理念”而非相》,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3期,第26页(第26-33页))。国内有些学者将idea译为“相”,也有一些学者就其翻译成“理念”。基于在英文文本中,柏拉图的idea对应使用的是form,而在柏拉图那里,idea又似乎表示并非感性的直观存在,而是直觉和预感的对象或是集合。这与中文中“相由心生”、“众生诸色相”中的“相”又意思不同。故此,本文选择将此处的ideas译为“理念”。
    ④ Robert C. Neville. (1989). Recovery of the Measure:Interpretation and Nature.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95.
    ① Robert C. Neville. (1989). Recovery of the Measure:Interpretation and Nature.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102.
    ②“可说”和“不可说”思想一直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维特根斯坦的认为,可说的东西包括世界中的事实或可能世界中的事态。而不可说的则有语言与世界,或可能世界所共具的逻辑性质,以及命题和事实或事态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等等。维特根斯坦“可说”和“不可说”之分构成了语言学上的界限,而“可说的”与“不可说的”之间的界限恰恰就是有意义的表达和无意义的表达。不过,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可说的东西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显示自身。
    ③至于国内学界有将‘'identity"与“身份认同”对应翻译做法,本文认为有欠妥当。就国内对身份研究的发展和现状的整体了解情况,一直以来都是以文学和语言学为主力大军。就笔者的文献考证,“身份认同”一词最早的出现于《身份认同的“混杂”与文化记忆缺失症——管窥金庸的小说世界》(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一文。而之所以会有“身份认同”这个汉语搭配的出现,本文认为,很可能是与文学、语言学和修辞学上词藻的搭配、修饰、润色、美化有关。对于目前社会科学中所谓的“身份认同”,本文认为只是“群体认同”(group identity)或者“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④ Jane Kroger. (2004). Identity in Adolescence: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New York:Routledge, p.16.
    ⑤其实,国内对埃里克森的这本书早有译本时,中译本书名译为“同一性”([美]埃里克·埃里克森著:《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但不知为何,也不清楚从何时起,在国内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当中,将identity翻译成“认同”了,在本小部分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采用现在主流的译法,将identity翻译为“认同”。
    ① Erik Erikson.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p.22
    ② Erik Erikson.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p.161.
    ③ Erik Erikson.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p.165.
    ④ 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Norton, p.109.
    ⑤ Aiden Gregg, Constanime Sedikides and Jochen E. Gebauer. (2011). "Dynamics of Identity:Between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assessment". In Seth J. Schwartz, Koen Luyckx, Vivian L. Vignoles. eds. 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1,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New York:Springer, p.305.
    ① Kath Woodward. (2004). Questioning Identity:Gender, Class, Ethnicity. New York:Routledge, p.7.
    ②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1917-),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以“19世纪的三部曲”而闻名,这三部曲分别是:《革命时代:1789-1848年的欧洲》(The Age of Revolution:Europe 1789-1848,1962年第一版)、《资本时代:1848-1875》 (The Age of Capital:1848-1875,1975年第一版)、《帝国时代:1875-1914》 (The Age of Empire:1875-1914,1987年第一版)。
    ③ Eric Hobsbawm. (1996).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Left", New Left Review, vol.217, pp.38-47.
    ④ Barbara Ryan. (2001).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Women's Movement. New York and London: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1 p.2.
    ① Bernd Simon. (2011).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Assaad E. Azzi,Xenia Chryssochoou,Bert Klandermans, and Bemd Simon eds. Ident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ie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est Sussex:John Wiley & Sons, p.139.
    ② Kenneth Mostern. (1999). Autobiography and Black Identity Politics:Racializ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4.
    ③ Steph Lawler. (2008). Identit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Polity Press, p.2.
    ①杨辉忠著:《身份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②徐留成著:《身份犯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③ Sandra K. Hoffman and Tracy G. McGinley. (2010).Identity Theft:A Reference Handbook. California: ABC-CLIO, LLC, p.1.
    ④这些个人信息则包括姓名、地址、信用卡号,社会保障号码、驾驶执照号码等等。
    ⑤ John R. Vacca. (2003). Identity Theft. 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Inc., p.4.
    ⑥ John Wiley and Sons. (2009). Identity Theft Handbook: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 Inc., p.2.
    ⑦卡尔·曼海姆(Karl M annheim,1893-1947),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的理论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发展,是古典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性著作有:《思维的结构》(Structures of Thinking,1922年第一版)、《保守主义: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Conservatism. A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1925年第一版)、《意识形态与乌托邦》(Ideologie und Utopie,1929),《重构时代的人与社会》(Man and Society in an Age of Reconstruction,1940年第一版)等。
    ⑧ Karl Mannheim. (2002). Ideology and Utopia. New York:Routledge, p.245.
    ⑨国内学界对曼海姆这句话的引用较多,一般表述为:曼海姆在其名著《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中曾说道“我们应当首先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同一术语或同一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不同境势中的人来使用时,所表示的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然而,几乎没有研究者对这句话的出处进行过说明。就笔者的考证,这句话并未在中译本《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几个版本中出现过,国内现在的版本对曼海姆这段话翻译基本有两种:一是“我们先从这样一个事实开始,即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样的词或同样的概念,当处境不同的人使用它时,就指很不相同的东西”([德]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72页);第二种翻译方式,前大半段是一样的,差别就在于最后半句话翻译成为“指的是很不相同的东西”([德]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① Karl Mannheim. (2002). Ideology and Utopia. New York:Routledge, p.19.
    ①在这里,简要说明选择identity作为本文“身份”对应英文的原因。从前述已经可以看出,identity在国内目前主要有三种译法,哲学中的“同一性”,心理学中的“认同”,以及作为社会运动之一的“身份”政治。对于这三者,笔者觉得将identity翻译成“认同”或许存在一定程度偏差,因为埃里克森‘'Identity:Youth and Crisis"一书,国内的书名就译为《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此外,在一些的中英译本著作中,也有译者将identification翻译成“身份”。在这里,笔者仅从国内对英文语法结构的理解来简要判断一下identity、 identify和identification这三个单词关系。从英文构词的角度来看,identity、identify和identification可以看作是同源词根的不同派生单词。这三个单词都具有相同的词根,即iden-的词根表示“相同”的含义。-fy是一个动词后缀,而-fication则是一个名词性后缀。因此,Identify可看做是identity的使动用法,而Identification则是identify的名词化处理。从构词角度来看,如果将identity(?)羽译为“身份”,那么identify则直接翻译为“使……具有身份”。那么,identification就应该是具有身份之后所形成的事物,显然而不能再翻译成“身份”了。根据《韦氏词典》对identification一词的解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A-1:识别(identifying)的一种行为;A-2:身份的证据;B-1:自我(the self)的心理倾向,使得一个人或团体具有密切的情感联系;B-2:主要是无意识的过程。据此,笔者认为将identification翻译为“认同”较为合适。综上,笔者认为,identity译为“身份”,identify译为“身份化”,identification译为“认同”是一组较为和是的译法。当然,上述是根据国内对英文语法结构的理解来进行的一个判断,可能存在些许谬误。这里,笔者只是想通过上面的基本分析,说明选择identity作为本文“身份”所对应英文单词的原因。
    ①个体能力的有限性是指,社会个体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满足全部需求。
    ① Plato. (1991). The Republic of Plato, Translated by Allan David Bloom. New York:Basic Books, p.46.
    ②此处的译文采用的是1991年Basic Books版的语句。就柏拉图的《理想国》而言,其英译本对这句话也存在不同的译法:如‘'One man is not very like another; they differ in nature, one for one work, another for another." [Plato. (2006). The Republic. Translated by R. E. Alle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pp.52] "Each of us is naturally not quite like anyone else, but rather differs in his nature; different men are apt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different jobs. "[Plato. (1991). The Republic of Plato. Translated by Allan David Bloom. New York:Basic Books, pp.46.] "Each of us differs somewhat in nature from the others, one being suited to one job, another to another." [Plato. (2004). The Republic. Translated from the new standard Greek text, by C.D.C. Reeve. Indianapoli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p.48]。虽然英译本的句式结构上略有不同,但是都突出了nature这个词汇,这个词汇在柏拉图那里应该中译为“天性”较为合适。然而,中译本中似乎忽略了这个核心词汇的价值,如“各人性格不同,适合十不同的工作”([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9页);“各种品性生来就不一样,有些人适合做这样工作,有些人适合做那样工作”([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译林出版社的最为美化文字,将这句中译文“各人禀赋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张竹明译,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笔者认为,作为一项学术研究,辞藻的优美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关键词的翻译上还是力求文本的含义比较好。在重印的1929版的吴献书翻译的《理想国》一书中,将这句翻译为“吾之侪趋向固不同。而各人之职业亦不同也”([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吴献书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中,nature对应的应该是“趋向”,而在古汉语中,“趋向”一词更多的指“志趣”、“意愿”的含义。
    ③[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英汉本),贺爱军,贺宽军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7页。
    ④[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
    ⑤[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⑥《社会分工论》是迪尔凯姆1893年的博士论文,法文为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1933年,英译本发行,由George Simpson翻译,Free Press (New York)出版,英译本书名为"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较早的中译本是1934年(即中华民国23年),由王力翻译,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的,书名定为《社会分工论》(这一版本在1966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重印)。目前,中国大陆较为普遍的中译本是2000年,渠东翻译,三联书店出版的《社会分工论》(2005年再印)。
    ⑦[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页。
    ①这或许就是我们在中译的过程中,更多地将division of labor翻译成“分工”的,而没有将division of labor翻译成字面“劳动分工”的原因。
    ② Michael T. Hannan, Laszlo Polos and Glenn Carroll. (2007). Logics of Organization Theory:Audiences, Codes, and Ecologies.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60.
    ③ Jeffrey Alexander. (1987). "Action and Its Environments". In Jeffrey C. Alexander, Bernhard Giesen, Richard Munch, Neil J. Smelser, eds. The Micro-macro Link.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01.
    ④古罗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存在着公民与非公民的对立。这种对立起源于古罗马的扩张,在罗马人不断将自己的地盘扩张后,却并不将那些新并进去的人口看做为公民,致使这部分人在罗马社会中没有公民权。直到公元前212年,罗马帝国境内的全体自由人才获得公民权。
    ⑤为了防止平民进入贵族圈子,罗马贵族甚至还通过禁止与平民通婚的法律。平民对这种不平等的状况相当不满,经过长期的激烈斗争,最终于公元前287年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政治权利。
    ① Theresa Man Ling Lee. (1997). Politics and Tnith: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Postmodernist Challeng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158.
    ②玛丽·卡尔多(Mary Kaldor),女,英国学者,1946年3月16日出生。国际化民主(cosmopolitan democracy)的关键人物。目前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发展系(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全球政府(Global Governance)专业教授,全球政府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全球化、国际关系和人道主义援助、全球公民社会和全球治理。
    ③ Mary Kaldor. (2006). New and Old Wars: Organized Nolence in a Global Era. 2"d Edt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7.
    ①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 Arun Kumar Singh. (1991). The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Psychology.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p.391.
    ③ Pierre Bourdieu, Loic J. D.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97.
    ④ Pierre Bourdieu. (2004). Science of Science and Reflexivity. Translated by Polity Press a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ambridge:Polity Press, p.33.
    ① Ross Poole. (2004). "The Nation-state and Aboriginal Self-determination". In Michel Seymour ed. The Fate of the Nation-state. Montreal:McGill-Queen's Press, p.94.
    ② Roland Axtmann. (2004).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25(3). p.260.
    ③ Daniel Chernilo. (2007). A Social Theory of The Nation-state:the Political Forms of Modernity Beyond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New York:Routledge. p.2.
    ④ Ulrich Beck. (2002). "The Terrorist threat:World Risk Society Revisited".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9(4), p.5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52页。
    ②以“粮农”提法的有,1985年《国务院关于下达调整生猪和农村粮油价格方案的通知》(国发[1985]35号)中“保护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关于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除在经济政策方面为粮农和粮产区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外……”;而以“种粮农民”提法的有: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2006年“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等。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咨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32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5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Food Expenditures by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as a Share of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and "Food Expenditures by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as a Share of Disposable Personal Money Income". (2011). In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od CP1 and Expenditures (201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webadmin@ers.usda.gov,2011-7-13.
    ①之所以会有一个区间值,是因为按照城乡居民的不同而计算。
    ②这里,城市居民的主要食物总量为,粮食、鲜菜、食用植物油、猪肉、牛羊肉、禽类、鲜蛋、水产品之和。农村居民的主要食物总量是为,这里所指的主要食物总量为:粮食(原粮)、蔬菜、食油、肉类、家禽、蛋类、鱼虾、食糖之和,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百分比为本文计算。
    ③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④详细取值的说明见第四章第二部分。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第30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28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第28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29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351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第348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页。
    ①魏励编:《中国文史简表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88-189页。
    ①魏励编:《中国文史简表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88-189页。
    ②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文件中,全国总人口数据为13.7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而《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最终公布全国总人口数为13.4亿。
    ③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半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②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6页。
    ③“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编:《新闻出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文件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8月,第44页。
    ①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的很悠久的民族,我们习惯以社稷代称国家,而在古汉语中“社”和“稷”则分别代表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将“社”、“稷”组合而用,意味着土地与五谷之间的紧密。
    ②以前,我们常说,“我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然而,这句话似乎也陷入了常识性的论断。就本文考证,对“用占世界7%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这句话引用大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后广为流传,沿用至今。在引用时,研究者皆未注明出处,所以对原始数据的来源就不得而知了。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有类似的说法,如有学者这样说道“我们(国)的农业,以不到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超过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可见杨伯安、武尚理:《高速度》,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4期,第14页);王梦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6期,第46-47页),又如“用占世界7%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1/5的人民”(可见许祖岷:《略论国民经济几个重要比例关系的调整问题》,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第5页)。而这些说法也未有具体的中国和世界的数据予以佐证。
    ③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1).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2011-10-2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0). FAO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 2010-12-23.
    ①目前,国内各类《统计年鉴》对我国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都是不够准确的,所以,此处只能采用历年《中国土地资源报告》中数据。
    ②这或许与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18亿亩这条红线”主张的贯彻落实有关。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编:《中国国土资源报告2000年》,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国土资源部:《2001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3年10月21日;国土资源部:《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3年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载《国土资源通讯》,2004年第5期,第44页;国土资源部:((200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7年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6年4月14日;国土资源部:《200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6年6月26日;国土资源部:《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9年12月15日;国土资源部:《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09年4月1日;国土资源部:((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10年4月9日;国土资源部:((2010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2011年10月19日。
    ①周祝平著:《人口变动与工业化目标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②一般认为“建国初期”的时间范围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
    ③农业各税包括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税、契税和烟叶税,2006年取消的农业税是农业各税中的一种。
    ④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6页。
    ②由于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了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所以这里的分析2003年起。
    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④肖国安著:《中国粮食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①尹成杰著:《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②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7-38页。
    ③这既是饲料粮,本文在第四章谈论粮食安全问题的时,对饲料粮有所交代。
    ④ Henry Veltmeyer ed. (2010). Imperialism, Crisis and Class Struggle:The Enduring Verities and Contemporary Face of Capitalism. Leiden:Koninklijke Brill NV, p.217.
    ①在摩根索看来,国家权力要素包括有:地理、自然资源(粮食、原料)、工业能力、战备(技术、领导能力、武装力量的数量和质量)、人口(分布、趋势)、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素质,以及政府素质等方面。
    ②[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7版),[美]肯尼思·汤普森、戴维·克林顿修订徐听,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③卫建林著:《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第2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0页。
    ④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1). FAO Initiative on Soaring Food Price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2011-8-2.
    ⑤聂永红著:《中国粮食之路》,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肖国安、王文涛著:《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 Cinthya Guerrero. (2008). Biofue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 and the Caribbean:Risks and Opportunities. Munchen:GRIN Verlag, p.11.
    ②朱磊著:《看不懂的全球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①罪犯身份的同一性,就体现在被剥夺了一种或几种,相对的或绝对的对资源占有和使用方式。正是由于这种同一性,造成了罪犯身份与其他身份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在罪犯群体内部,身份也是具有差异性的表现,比如说民事罪犯身份与刑事罪犯身份的不同等。
    ②陈洪博编:《土地科学词典》,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2). The World Factbook 2011.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ttps://www.cia.gov/, 2012-1-20.
    ①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②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次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于6月30日公布执行。
    ③李学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1949-2009)》,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3页。
    ④于建嵘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2卷·1949-2007》(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5页。
    ①“三级所有”中的“三队”是指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而“队为基础”中的“队”即为“生产队”。在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公社代行乡政府职能,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之间的是一种上下级般的准行政关系。
    ②“包工责任制”包括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③李学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1949-2009)》,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361页。
    ①于建嵘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2卷·1949-2007》(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6、1640、1671、1682、1693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1页: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7卷·1985-1986》,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1l卷·1993-1994》,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13卷·1997-1998》,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36页。
    ②原文为:“可以按定额记工分,可以接时记工分评议,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十”。
    ③原文为:“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施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④原文为:“目前施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⑤原文为:“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⑥原文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如果树、林山、荒山、荒地等,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⑦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三款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承包经营土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⑧原文为:“将宪法第八条第一款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⑨原文为:“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
    ⑩1998年《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第一款:“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
    ①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04年2月9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05年1月31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6年2月22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7年1月30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8年1月31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10年2月1日,第1版。
    ②其中,较为重要的文本有:“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③其中,较为重要的文本有:“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
    ④其中,较为重要的文本有:“2006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①鲁靖著:《粮食经济中的和谐:中国粮食市场与政府宏观政策的耦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②[美]詹姆斯·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2、22页。
    ①[美]詹姆斯·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②陆益龙著:《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②此处数据是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家庭经营纯收入”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计算所得。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家庭经营纯收入”数据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来源的进行计算,其数值与《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略有不同。具体来说,与《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的数据相比,《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值要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值要高。
    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2页。
    ①马恒君注释:《周易》,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页。
    ②“‘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理’意为:用制度来节止,就可以不损伤财物,不苦百姓。这是把自然之道推演到社会上来。人类社会的节止就是要由制度规定。用制度对人的无厌欲望或超越本分的行为进行节制,不浪费财物,不伤害民力”(马恒君注释:《周易》),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65页)。
    ③[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清]段玉裁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④[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清]段玉裁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⑤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15-316页。
    ⑥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8页。
    ⑦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2页。
    ①[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2-243页。
    ②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th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③ Joachim Ahren. (2002).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p.50.
    ④西方学界对制度探讨始于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野,而作为近代社会思想的奠基者之一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则成为最早对制度进行研究的理论家。而后,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也加入了探讨。霍布斯和卢梭从政治学和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对制度进行了研究。经济学对制度的研究突破了社会契约论的主张,从经济的各因素如组织、交易、信息、成本、效用等角度来分析,拓展了制度研究的视野,取得了发展。
    ⑤该书较早的中译本有中华书局1936年翻译是《有闲阶级论:社会制度之经济学的研究》,译者为胡伊默。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版本是,1964年由蔡受百翻译,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2009年再版,2011年第二次印刷)。
    ⑥ Thorstein Veblen. (2007).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p.126.
    ①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一书的英文书名为Institutional economics:Its place in political economy",但在中译本中却一直没有译出其副标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如[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2009年再版);[美]约翰·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赵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② John Rogers Commons. (2009). Institutional Economics:Its Place in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1. New Jersey: New Brunswich, pp.69-70.
    ③旧制度经济学采用的主要是心理学方法或法律制度分析,如凡勃伦采用的是心理学方法,而康芒斯则主要借助法律制度的框架,因此旧制度经济学在研究范式上比较偏向描述性;而新制度经济学严格按照实证性的新古典方法进行研究,正因为如此,新制度经济学所形成的一些理论,如“交易费用”、“科斯定理”等,才较为广泛地被经济学界其他学者所接受和应用。虽然新旧制度经济学将人类社会的制度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但是一般认为,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继承、批判或者修正的直接关系。
    ④ The Prize in Economics 1993. (1993). The Nobel Committees, www.nobelprize.org,1993-10-12.
    ⑤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两位经济学家共同获得,另一位是美国经济学家福格尔(Robert Fogel)。福格尔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和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并以此奠定了其在计量经济史方面的学术地位。
    ① Theodore W. Schultz. (1968). "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50, p.1115.
    ② Vernon Ruttan and Yujiro Hayami.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0, p.204; Vernon W. Ruttan. (2003).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stitutional Design Perspective. 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4.
    ③f美]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美]科斯、[美]阿尔钦、[美]诺斯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④ Wolfgang Kasper,Manfred E. Streit. (1998). Institutional Economics:Social Order and Public Policy.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p.28.
    ⑤大陆中译本对这句的翻译是:“制度在这里被定义为由人制定的规则。它们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德]柯武刚,[德]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⑥[日]青木昌彦、[日]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⑦ Elinor Ostrom.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51.
    ⑧ Elinor Ostrom. (1992). Crafting Institutions for Self-Governing Irrigation Systems. San Francisco:ICS Press. p.19; Elinor Ostrom. (1999). "Institutional rational choice:An assessment of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sign framework", In Paul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p.51; Elinor Ostrom. (2003). "Institutions as Rules in Use in Crafting", in Elinor Ostrom and T.K. Ahn. eds. Found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 p.251.
    ① Douglass Cecil North.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W. W. Norton and Co., pp.201-202.
    ②中译本中这句话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美]道格拉斯·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5-226页)。此处的引用来自原文,原文如下:”Institutions are a set of rules, compliance procedures, and moral and ethical behavioral norms designed to constrain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in the interests of maximizing the wealth or utility of principals."笔者在原文中并未发现中译本中“福利”的对应词汇,而中译本又似乎淡化了原文中“资本”(principals)的概念。
    ③中译本对诺斯这一经典定义的翻译有两个版本,即“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计的一些制约”([美]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此处来源于原文,从诺斯在"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一书中对制度的定义来看,主要有两个关键性的词组,一个就是the rules of the game,所不同的是中西方对game理解方式。game通常会被我们翻译成“游戏”,但是在英语体系中,“非竞技性的比赛”都可以看做是game,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博弈”一词词意相当。所以,将the rules of the game翻译为“博弈规则”,与杭行译本相同。另一个关键词组就是human interaction,社会学理论中有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所以,此处的interaction翻译为“互动”,而不是“关系”,“关系”应该对应另一个英文单词,即relationship。
    ④ Douglass Cecil North. (1990).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3.
    ⑤ Wolfgang Kasper and Manfred E. Streit.(1998). Institutional Economics:Social order and Public Policy.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p.28.
    ⑥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⑦张曙光著:《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张曙光著:《中国转型中的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汪丁丁著:《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②张宇燕著:《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
    ③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美]科斯、[美]阿尔钦、[美]诺斯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①一般认为,“集体意识”的概念最先由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提出来的,但是,国内有部分《辞典》在解释“集体意识”的时候认为,“集体意识”是由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首次提出的。就笔者考证,冯特首次提到“集体意识”一词是在1896出版的德文版《心理学纲要》(" Grundriss der Psychologie")一书(该书1897年被Charles Hubbard Judd翻译为英文,英译本书名为" Outlines of Psychology")。而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法文本(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则是在1893年出版(英译本于1933年出版,由George Simpson翻译,英译本书名为‘'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因此,按照原著时间的前后,笔者倾向将迪尔凯姆作为集体意识的首创者,虽然德语和法语在构词、拼写和含义上是有所差异的。
    ② Kenneth Allan, Kenneth D. Allan. (2005). Explorations in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Seeing the Social World. London:Pine Forge Press, p.112,137.
    ①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1934-),美国环境分析师,世界观察研究所和地球政策研究所(NGO组织)的创始人。BBC电台评论员德恩(Peter Day)曾将其称之为“一位伟大的环保主义先驱”。布朗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全球变暖、食物短缺、水资源枯竭、能源短缺。迄今为止,布朗己在全球环境问题上出版了50多本的著作,共被翻译成40多国语言。1995年,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由纽约的诺顿公司出版后为国内学者所知。
    ② Lester Russell Brown. (1995). Who will Feed China?:Wake-up Call for a sSmall Planet. New York:William Warder Norton and Co.
    ③布朗按照人均年消耗粮食300千克,计算得出2.07亿吨的数字,按照人均年消耗400千克,计算得出369亿吨的数字。
    ④转引自Neil C. Hughes. (2002). 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Smashing the Iron Rice Bowl. New York:M. E. Shape, pp.83-84.
    ①卢良恕、王健著:《粮食安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以往,苏联在国内谷物歉收的时候,都采取屠宰牲畜,减少谷物作为饲料的需求量,来改变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以应对粮食危机。
    ③邢俊芳著:《邢俊芳选集·第1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页。
    ④如我们通常将“social security"翻译成“社会保障”一样,food security也可以翻译为“食物保障”。如果将food security译为“食物保障”的话,或许更能体现这一概念对消除饥饿,满足人类对食物需求的本质涵义。由于国内目前已普遍接受的“粮食安全”的译法,以及还有food insecurity这一概念,本文选择将food security翻译为“粮食安全”。
    ⑤ United Nations. (1975). Report of the World Food Conference. Rome 5-16 November 1974. New York.
    ⑥ FAO. (1983). World Food Security:A Reappraisal of th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Director General's Report. Rome.
    ⑦ World Bank. (1986). Poverty and Hunger:Issues and Options for Food Secu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DC.
    ① FAO. (1996). Rome Declaration on World Food Security and World Food Summit Plan of Action. World Food Summit 13-17 November 1996. Rome.
    ② FAO. (2002). 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2001. Rome.
    ①就“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最早一篇与“粮食安全”相关的论文可查询到吴天锡1983年发表的《世界粮食安全政策》一文(载《世界农业》1983年6期)。
    ②厉为民,男,汉族,1941年10月生,浙江省象山县人。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外国农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从1979年起,翻译了大量国外农业经济方面的文献。主要的著作有《世界粮食安全概论》、《荷兰的农业奇迹》、《国外的农业结构》等。
    ③厉为民:《世界粮食安全储备》,载《世界农业》,1986年第10期;厉为民:《世界粮食安全储备及安全储备水平》,载《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第3期;厉为民、黎淑英:《各国粮食安全政策评述》,载《世界农业》,1987年第10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转引自郭德宏主编:《历史的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五”至“十一五”规划要览(1953-2010)》(下卷),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2页。
    ②最早一篇关于“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论文是马九杰、张象枢、顾海兵:《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载《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转引自郭德宏主编:《历史的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五”至“十一五”规划要览(1953-2010)》(下卷),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2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载《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1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新华社每日电讯》,2010年10月28日,第2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05年1月31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6年2月22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7年1月30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8年1月31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第1版。
    ②2009年“一号文件”另外两次提及“粮食安全”的文本分别是:“根据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等资金”;“发挥国有农场在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③2010年“一号文件”指出“有关扶持政策要向商品粮调出量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产粮大县(农场)倾斜”也对粮食安全并无实质性的内涵。
    ①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关系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92期,第2-48页。
    ②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课题组:《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载《调研世界》,2002年第9期,第12-17+35页。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载《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第22-28页。
    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综述》,载《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3期,第44-51页。
    ⑤本部分先期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见《粮食的“温饱”与“小康”:对我国粮食供求现状的微观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2期,第76-80页)。在本文中,对原文进行了适当修改。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gov.cn/,2004年10月12日。
    ②《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转引自孙远明主编:《食品营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页。
    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2000年)中,脂肪的参考摄入量规定为占能量百分比的20%-30%,按照标准人的标准转算,即为480-720ka1。另按“1克脂肪产生热量9千卡”标准,根据公式表示脂肪质量值,H表示摄入热量值)计算得出脂肪摄入量为53.3-80g,取最中间值66.7 g。
    ④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研究组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末资料显示,平均每人每日摄取热能约2370千卡才能满足人体生活的正常需要。其中蛋白质为68克,脂肪45克,谷类食物占总热量摄取量的79%,动物性食物占总蛋白质摄取量的10%(刘志澄主编、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著:《中国粮食之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一册)》(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8页。
    ①如肖国安著:《中国粮食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肖海峰、王姣等著:《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护机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粮食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疆通志·第六十六卷·粮食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页;内蒙古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内蒙古供销合作社统计报表制度》,内蒙古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网站,http://www.nmgcoop.org/,2007年4月23日。
    ①在膳食宝塔结构中,“蔬菜水果类”也占据的一定的比例,由于本文主要是借助膳食宝塔结构中的谷物类食物的指标估算在满足人体健康状况下的粮食需求量,所以,就没有包含这部分数据了。
    ①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173页。
    ②徐翔:《中国粮食需求与供给预测》,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93页;程国强、陈良彪:《中国粮食需求的长期趋势》,载《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1期,第3页;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第9页;卢良恕编:《农业功能分区与食物安全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胡小平、郭晓慧:《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与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第6页。
    ①隆国强著:《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1953-1996年中国粮食价格分析》,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第3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第48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3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48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就现有的各类《统计年鉴》来看,只能确保1985年起数据的完整性。所以,本文采用的统计数据均起始于1985年,这也本文数据分析年度起始原因所在。
    ①原始数据来源同表3.1.3。
    ②根据数据,可以计算得出,1998-2007年十年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购买量增幅百分比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上年=100):算术平均值-1.30,因此估算77.60×(1-1.30%)=76.59。
    ①而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无论是对城镇居民购买粮食数量还是农村居民粮食消费量的统计,都仅限于家庭户内的口粮消费,没有包括家庭户外的消费部分。
    ②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第9页;高启杰:《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分析与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0期,第24页;马晓河、蓝海涛等著:《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4页;肖海峰、王姣等著:《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护机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①人口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原始数据来源与1990-2010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0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具体可见表3.1.3。
    ①稻谷在加工成精米的过程中要去掉外壳和占总重10%左右的种皮和胚,米糠就是由种皮和胚加工制成的,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
    ②为小麦最外层的表皮,小麦被磨面机加工后,变成面粉和麸皮两部分,麸皮就是小麦的外皮,多数当作饲料使用,如喂猪。
    ③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编:《新世纪初中国农业展望:农业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汇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④农业部课题组编:《农业农村经济重大问题研究2009》,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485-48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469-470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页。
    ①程国强、周应华、王济民、史照林:《中国饲料供给与需求的估计》,载《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5期,第26页。
    ②卢良恕编:《农业功能分区与食物安全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页。
    ③肖国安,男,1958年生,湖南桃江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3月起,任湘潭大学(湖南)党委书记。主要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中国粮食市场博弈分析及其预测模型研究》(04BTJ006)和《确保安全的粮食供求紧平衡指数研究》(07BTJ008)]及多项省部级课题。
    ④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第9-14页;肖国安著:《中国粮食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肖国安、王文涛著:《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①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第10-11页;肖国安著:《中国粮食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85、87页。肖国安、王文涛著:《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89、91页。
    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7、22、25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2、25页。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第35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34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481-483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8、55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2、25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7、22、25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48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①祁晓玲著:《中国粮食经济市场化进程与目标分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②实际数字可能高于此,因为本文是以1985年作为储备余粮计算的初始年。另外,本文的研究没有将进出口粮食的数量列入,就相关学者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粮食贸易进出口每年差额在2000万吨左右。因此,本文储备余粮的误差上不会很大。
    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载《统计研究》,2005年第8期,第4-6页。
    ②程亨华、肖春阳:《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载《财贸经济》,2002年第12期,第72页;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测度:一个指标体系》,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第5-10页;卢良恕、王健著:《粮食安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1页:蓝海涛、王为农主编:《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重大问题》,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281页;李文明、唐成、谢颜:《基于指标评价体系视角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9期,第26-31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485页。
    ①因此,在历年各类《统计年鉴》和官方《公报》中没粮食储备的直接数据。
    ②程亨华、肖春阳:《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载《财贸经济》,2002年,第12期,第72页。
    ③刘国伟:《先进国家如何管理粮食储备》,载《青年参考》,2008年3月22日。
    ④石岩:《陈锡文:中国不会“闹粮荒”储备粮超2亿吨》,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2011年3月24日。
    ⑤以2008年为例,本文的计算数值为17215.63万吨,即1.72亿吨,与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中外记者招待会时所透露的1.5亿吨到2亿吨储备粮数据基本相符。又如,根据本文计算,到2009年为止,我国粮食储备在20533.94万吨,即2.05亿吨,与陈锡文2011年所说的,超过2亿吨的数据基本相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第33期,第1349页。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12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84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第903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904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粮食储备量一直是我国政府的一项保密数据,在这部分的数量关系推导和演算过程中,获得了一组关于我国库存粮食的数据。经过与官方公布的少许数据比较后发现,这组数据较为可靠的,这是本部分另一较大的收获。
    ①详细论述,可见本文第三章。
    ②早在1837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就已经推出对人口出生,婚姻,死亡的强制性民事登记。就现行的规定来看,人口登记也是较为严格的,比如说新生儿必须与出生后42天内予以登记,而死亡登记期限为5天等。苏格兰于1855年开始施行人口登记,从内容上看更加详细。
    ③在1991年以前,瑞典的人口登记都是由教会执行。1608年,由教会发布了第一条关于人口登记的法令。在1631年,皇家法令明文要求对个人的姓名、出生和死亡日期予以登记,并在教区制定成册。1991年自7月1日起,人口登记管理的职责由教会转移到税务机关。
    ④根据邓聿文的考察,目前全世界仅仅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和贝宁三个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有人将中国大陆的户籍制度比作印度歧视性的职业种姓制度。由于户口的不同而享受的待遇不同,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对公民的歧视行为,黑户口问题更认为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①韩兆琦译注:《史记1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54页。
    ②韩兆琦译注:《史记6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654页。
    ③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1页。
    ④韩兆琦译注:《史记1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02页。
    ①就历史学的发展最新动态来看,已有部分学者开始使用“古代传统社会”来代替“古代封建社会”的说法,指称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起,至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止这段时期。
    ②除此之外,某些历史资料的湮没无存,对户籍类别和名目的考证又增加了些许难度。
    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白寿彝主编,高敏、安作璋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4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89-711页;白寿彝主编,何兹全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48-680页;白寿彝主编,史念海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6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65-678页;白寿彝主编,陈振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3-519页;白寿彝主编,陈得芝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8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5-780页;白寿彝主编,王毓铃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9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29-687页;王威海著:《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朱绍候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杨子慧、张庆五著:《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④编户齐民,按家资多少分为上家(大家)、中家和下户(贫民、细民)三个等级。编户齐民涵盖面较广,既包括那些尚未进入官僚阶层的大小地主、自耕农,也包括尚未沦落为奴、婢阶层的贫民和细民。
    ①士籍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三国时期,取消了汉代的征兵制,实行世兵制。一旦被编入军士,入了士籍,不仅本人终生为兵,而且世代为兵。在三国时期,士籍的人身份是低下,没有身家自由。
    ②与“官(宦)籍”是不同的。
    ③隶户与奴隶不同,奴隶是没有独立户籍的。
    ④唐高祖武德年间,定天下户为三等,后来又重定为九等。即上中下三等每等之中又分出上中下三级,依次排列,则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⑤登记内容包括:每户的籍贯、户主姓名、丁男口数(服役者通常是男丁,所以只录男丁,不计女口)、土地财产,按财产确定的户等。
    ⑥出现于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时期。
    ⑦丁账不分户等,不分主客户,有丁男即登计。
    ⑧差役一般都是第三等以上人户承担。
    ⑨以县为单位,开列主客户男口,包括新收、开阁、逃移、见管四项人数。
    ①从事采掘金属矿产的专业户。
    ②四川地区井盐生产的专业户。
    ③沿海煮盐专业户。
    ④拥有船只的人户。
    ⑤以船舶从事远洋经商的人户。
    ⑥主要有三个来源,即朝廷颁赐,战争中俘获,以及私下招募的,其中以私下招募的为最主要来源。
    ⑦木华黎(1170—1223),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等,蒙古国开国功臣。
    ⑧这里仅仅是官府控制的工匠才具有匠籍,民间的手工业者则属于民户。
    ①在山区以租地形式从事农业、造纸、烧炭的人口。
    ①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6页。
    ②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③石颂久著:《户口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④《暂行办法》中规定了两大类特种人口,一类是政治性特种人口,即曾为反动党团、特务、军政官员,或为反动派掌握的外围组织之活动分子,尚无证明其确已改悔者,及有反革命可疑尚不足构成侦察条件者。另一类则是社会性特种人口,即属封建地主、封建会门、散兵游勇、隐藏武器、扰乱金融、假冒伪造、抢劫偷盗、贩毒、聚赌、窝娼等首要分子、可疑分子及前科犯、假释犯。
    ⑤之所以会确定户籍制度先城市,后农村的工作思路,是因为城市与乡村相比,人口相对集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更为巩固,户籍管理工作较易开展。而与此同时,党的工作重心己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1949年10月21日至1954年9月27日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机构。政务院即国务院前身,但政务院的规模要远远小于1954年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其职权也远远小于国务院。其间政务院总理为周恩来。
    ①《暂行该条例》规定,除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安部队、人民警察等武装部队、机关、兵营,及各外国驻华使领馆之外交人员外,凡在城市之中、外居民,均须一律遵守该条例。户包括住家户、工商户、公寓户、船舶户、寺庙户、外侨户。户口管理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户口遇有迁出、迁入、出生、死亡及结婚、离婚、分居、并居、失踪、寻回、收养、认领、雇工、解雇、开张、歇业或户主、职业等有变动时,均需分别报告,办理相关手续。来客住宿超过三日者,须向公安派出所报告。各户均须置户口簿,医院须另备住院病人登记簿,旅栈、客店须备旅客登记簿。
    ②公安部政策法律研究室编:《公安法规汇编(1950-1979)》,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年版,第135-137页。
    ③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3页。
    ④公安部政策法律研究室编:《公安法规汇编(1950-1979)》,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141页。
    ⑤这三项任务是:一、在全国社会主义高潮的有利形势下,依靠群众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户口业务建设的速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人口资料;二、积极配合对敌斗争,严密控制坏分子的动态,提供逮捕、管制和侦察线索材料,加强对反革命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工作,以便更好、更快地肃清反革命;三、进一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⑥万川著:《中国户籍制度论稿》,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①造成这种“分块管理”的原因与城乡两种户口设置的时间和初衷有关。从时间上来看,我国对城市人口的登记和管理,要早于对农村人口的。从1950年《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开始,到1951年《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发布,可以看作是我国城市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而对农村人口的登记直到1955年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的公布后,才在实践的操作层面上有所表现。从制度安排的初衷来看,公安部负责实施的《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的直接目的在于,肃清反革命分子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以维持社会治安秩序为最高宗旨,是立足于人口管理的角度。而农业户口的设置,是基于全国人口调查的工作需要,目的是把握全国人口的数量,是以人口统计为基本任务。
    ②这就是我们成语中“亡命之徒”的古汉语渊源所在。在这里“亡命”中的“命”是指名数,即户籍。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④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1卷·1949-1952)),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2卷·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②《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了户口的变动,具体如下:一、迁出:凡迁出者,须于事前向当地人民公安机关申报迁移,注销户口,发给迁移证(同一公安派出所辖区内之迁移不发给迁移证)。二、迁入:(一)凡迁入者,须于到达住地三日内,向当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入户。有迁移证者,应呈缴迁移证,无迁移者,应补交其他适当证件;(二)被解放之伪官兵,及释放之犯人须持军事机关或人民司法机关、人民公安机关之证件,申报入户。
    ③《关于建立经常性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对有户口迁出和迁入的作出了如下规定:一、迁出(包括婚出)方面:全户或者个人变动常住所的时候,应由户主或者本人在迁出以前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在原乡、镇地区以内变动常住所的,报告乡、镇人民委员会,只作住所变更的登记,不办迁出手续:迁出原乡,镇地区但不出县境的,应当向乡、镇人民委员会领取迁移证,井由乡、镇人民委员会登入迁出登记册;迁出县境的,应当向乡,镇人民委员会或者由乡、镇人民委员会介绍到上一级户口主管机关领取迁移,并由乡、镇人民委员会登入迁出登记册。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应当办理迁出手续。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分子的迁出,必须经区公所或者县人民委员会批准;被桩剥夺政治权利、监外执行、缓刑、假释和被管制分子的迁出,必须报经县,市司法机关或者公安机关的批准,再照以上规定办理迁出手续。迁移证由公安部门统一印制。迁入(包括婚入)方面:全户或者个人迁到新住地的时候,应由户主或者本人在到达后五天内报告当地乡,镇以下行政组织的负责人,并且交出迁移证或者缴验其他证件。当地乡、镇人民委员会根据行政组织负责人的报告并审查证件后,登入迁入登记册。
    ④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①1953-1957年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②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2卷·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94页。
    ③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2卷·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④1956年6月初,淮河流域各省先遭疸灾(小麦秆锈病),后遭遇水涝,小麦等夏收作物损失严重;8月初,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遭受强台风侵袭;而同时,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湖南、福建、江西等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就内务部、农业部和水利部共同核定,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成灾面积达到2亿2干多万亩,成灾人口7434万人,粮减产244亿斤,棉花减产600万担,损坏房屋934万间。
    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3卷·1956-1957》,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3卷·1956-1957》,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29页。
    ⑦蔡昉著:《中国人口流动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⑧“盲流”由此出现,其实,从此处可以看出“盲流”一词的本意是指“盲目流入”,而由于其特指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含义,所以,一时间就发展成为进入城市农民的代名词,并且被赋予了歧视性的意味。
    ①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2卷·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136页;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3卷·1956-1957》,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293、425-426、429-430、637、740页;张培田编:《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7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18-7621页;《关于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7年第42期,第860-861页。
    ②在这一时期,以《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的指示》的力度最大。《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的指示》对农民流动的措施作出了7项要求:(1)在农村中,应当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说明盲目外流对本人、对农业生产、对国家建设都是有害的。(2)在铁路沿线或交通要道,应当加强对于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劝阻工作。(3)在城市和工矿区,对于盲目流入的农村人口,必须动员他们返回原籍,并且严禁流浪乞讨。(4)各企业、事业部门和机关、部队、团体、学校等一切用人单位,一律不得擅自招用工人或临时工。(5)对于外地流入本地农村的人,也应动员他们返回原籍。(6)遣返农村外流人口,应当实行一次遣返到家的办法,防止中途流回城市。(7)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五省以及农村人口流入较多的省、市,在农村人口流动较多的时期,应当组成以民政为主有公安、铁道、劳动、交通、商业、粮食、监察等部门参加的专门机构(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3卷·1956-1957》,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638页)。
    ①城镇的界定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设置市人民委员会的地区和县(旗)以上人民委员会所在地(游牧区行政领导机关流动的除外)”,第二种是“常住人口在二千以上,居民50%以上是非农人口的居住区。”而《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又将城镇划分为城市和集镇。规定“凡中央直辖市、省辖市都列为城市,常住人口在二万人以上的县以上人民委员会所在地和工商业地区也可以列为城市,其他地区都列为集镇”。
    ②城镇型居民区有两种,一种是“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科学研究机关的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常住人口虽然不足二下,但是一千以上,而且非农人口超过75%的地区”;另一种是“具有医疗条件,而且每年来疗养或休息的人数超过当地常住人口50%的疗养区”。
    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规定,“城镇和城镇型居民区以外的地区列为乡村”。
    ① Chris Thornhill. (2011). A Sociology of Constitutions:Constitutions and State Legitimacy in Historical-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0-11.
    ②1954年《宪法》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1975年《宪法》取消后,1982年《宪法》也没有恢复。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公民的居住和迁徙权的保护是没有依据存在的。
    ③通俗地说就是,既然宪法都没有规定人民享有迁徙的自由权利,那么,在实务中,则可以将其理解为宪法不保护人民的迁徙。
    ④如1997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01年,国务院再次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①如广州市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改革我市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的若干规定》,取消“农转非”人口控制,停发“蓝印户口”;河北省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户籍管理规定,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等等。
    ②这是实证研究的一种方法,对变量进行操作化处理,以获得相关数据。
    ③如《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里的措辞,使用的是“必须”,表现出刚性的原则。
    ①其实,在中国具体实践操作中,这个时间限制要长很多。
    ②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4卷·1958-1959》,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①1957年粮食的增产幅度的减少,主要受1956-1957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
    ②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2卷·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③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①这里的农民,取本部分对农民进行的操作化处理后的定义方式,即具有农业户口的人认定为农民。这是变量操作化过程中的一种选择,本文选择将具有农业户口的人口数等同于农民人口数,而没有将乡村常住人口数等同于农民人口数。因此,这里的农民概念并不是本文第二章中所谈论的。关于这一点,在本部分伊始,已经做出了说明。
    ①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数据来源于表5.3.9。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477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
    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第7期,第10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第7期,第8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①即1988、1992、1993、1994和2003年。
    ①就前文所引用一组数据,农村住户中有88.7%都从事着粮食的种植。
    ②科林·格兰特·克拉克(Colin Grant Clark,1905-1989),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他对于经济学界最大的贡献在于其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基础性概念。
    ③让·弗拉斯提(Jean Fourasti e,1907-1990),法国经济学家,巴黎政治研究所教授(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de Paris)。以创造性使用“辉煌的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s)来描述法国1946年二战结束后,至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前这段时间所经历的经济繁荣时期而闻名。而辉煌的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s)则这一术语则可以追溯到1830年7月27日-29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三个光荣日”(Les Trois Glorieuses)。
    ① Kress Markus. (2009). Intelligent Business Process Optimization for the Service Industry. Karlsruhe:KIT Scientific Publishing, p.31.
    ② Daniel Cohen. (2009). Three Lectures o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ranslated by William McCuaig. Palatino: MIT Press, p.3.
    ③如果将第一产业等同于农业,那么,这里的农业就是侯学煜研究员所提倡的“大农业”的概念,即包括农、林、牧、渔业。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与国际上通用的第一产业所不同的是,我国国民经济行业部门中的第一产业并不包括采矿业。
    ④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7卷·1985-1986)),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⑤最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涵盖了三次产业的20子类,共计98种行业(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3年5月28日)。
    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⑦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1. Alexandra Howson. (2004). The Body in Society:An Introduction.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2. Alfred Kroeber. (1948). Anthropology.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
    3. Arun Kumar Singh. (1991). The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Psychology.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4. Arvind Kuma. (2002).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Social Science. New Delhi:Sarup & Sons.
    5. Assaad E. Azzi, Xenia Chryssochoou, Bert Klandermans and Bernd Simon eds. (2011). Ident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ie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est Sussex:John Wiley & Sons.
    6. Barbara Ryan. (2001).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Women's Movement.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7. Bridget Somekh and Cathy Lewin eds. (2005).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8. Bryan S. Turner ed. (1993).Citizenship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9. Chris Thornhill. (2011). A Sociology of Constitutions:Constitutions and State Legitimacy in Historical-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Chris Williams. ed. (2004). A Companion to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11. Cinthya Guerrero. (2008). Biofue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 and the Caribbean: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Miinchen:GRIN Verlag.
    12. Daniel Chernilo. (2007). A Social Theory of The Nation-state:the Political Forms of Modernity Beyond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New York:Routledge.
    13. Daniel Cohen. (2009). Three Lectures o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ranslated by William McCuaig. Palatino:MIT Press.
    14. Douglass Cecil North.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W. W. Norton and Co..
    15. Douglass Cecil North. (1990).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Eduard A. Koster. (2005). The Physical Geography of Western Europ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 Elinor Ostrom and T.K. Ahn. (2003). eds. Found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
    18. Elinor Ostrom.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 Erik Erikson.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20. Erik Erikson.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Norton.
    21. Francois Penz, Gregory Radick and Robert Howell eds. (2004). Space:In Science, Art and Socie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Frank Ellis. (1993). Peasant Economic:Farm households and Argrarian develop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 Frithjof Dau. (2003). The Logic System of Concept Graphs with Negation: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redicate Logic. Berlin; New York:Springer.
    24. Gary Goertz. (2006). Social Science Concepts:A User's Guid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5. Gary Kielhofner. 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4th edition. Maryland: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6. Gary L. Drescher. (1991). Made-up Minds: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7. Henry Summer Maine. (2005). Ancient Law:Its Connection w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Society,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Ideas. New York:Cosimo Inc.
    28. Henry Veltmeyer ed. (2010). Imperialism, Crisis and Class Struggle:The Enduring Verities and Contemporary Face of Capitalism. Leiden:Koninklijke Brill NV.
    29. Jane Kroger. (2004). Identity in Adolescence: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New York:Routledge.
    30. Jari Niemela, Jurgen H. Breuste, Glenn Guntenspergen, Nancy E. McIntyre, Thomas Elmqvist and Philip James, eds. (2011).Urban Ecology:Patterns,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 Jeff Manza and Michael Sauder eds. (2009). Inequality and Society. New York:W. W. Norton and Co.
    32. Jeffrey C. Alexander, Bernhard Giesen, Richard Munch and Neil J. Smelser eds. The Micro-macro Link.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3. Jeffrey G. Williamson. (2002). Coping with City Growth during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4. Jesper Stage, J(?)rn Stage and Gordon McGranahan. (2009). Is Urbanization Contributing to Higher Food Prices? Lond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35. Joachim Ahren. (2002).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36. John R. Vacca. (2003). Identity Theft. 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Inc.
    37. John Rogers Commons. (2009). Institutional Economics:Its Place in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1. New Jersey:New Brunswich.
    38. John Wiley and Sons. (2009). Identity Theft Handbook: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39. Julie Diamond. (1996). Status and Power in Verbal Interaction: A Study of Discourse in a Close-knit Social Network.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40. Julie Newman and Paul Robbins eds. (2011). Green Ethics and Philosophy: An A-to-Z Guide. London: Sage.
    41. Karl Mannheim. (2002). Ideology and Utopia. New York: Routledge.
    42. Kath Woodward. (2004). Questioning Identity: Gender, Class, Ethnicity. New York: Routledge.
    43. Kathryn Woodward. ed.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Kathryn Woodward: Sage.
    44. Keith Faulks. (1998). Citizenship in Modern Britai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45. Kenneth Allan and Kenneth D. Allan. (2005). Explorations in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Seeing the Social World. London: Pine Forge Press.
    46. Kenneth Mostern. (1999). Autobiography and Black Identity Politics: Racializ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7. Kress Markus. (2009). Intelligent Business Process Optimization for the Service Industry. Karlsruhe: KIT Scientific Publishing.
    48. Lester Russell Brown. (1995). Who will Feed China?: Wake-up Call for a sSmall Planet. New York: William Warder Norton and Co.
    49. Margaret L. Andersen and Howard F. Taylor. (2010). Sociology: The Essentials. 6th e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50. Mary Kaldor. (2006). New and Old Wars: Organized rolence in a Global Era. 2nd Edti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51. Michael T. Hannan, Laszl6 P61os and Glenn Carroll. (2007). Logics of Organization Theory: Audiences, Codes, and Ecologi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2. Michel Seymour ed. (2004). The Fate of the Nation-state. Montreal: McGill-Queen's Press.
    53. N. Jayapalan. (2002). Rural Sociology. New Delhi: Atlantic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54. Neil C. Hughes. (2002). 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 Smashing the Iron Rice Bowl. New York: M. E. Shape.
    55. Neil J. Smelser and Paul Baltes. eds. (2001).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Oxford UK: Elsevier Science.
    56. Patrick Hayden ed. (2009).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urlington: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57. Paul Sabatier ed. (1999).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58. Paula Kramer,Jim Hinojosa and Charlotte Brasic Royeen. eds. Perspectives in Human Occupation: Participation in Life. Marylan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59. Peter Kivisto and Thomas Faist. (2007). Citizenship: Discourse, Theory, and Transnational Prospect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60. Pier Vittorio Aureli. (2011). The Possibility of an Absolute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61. Pierre Bourdieu and Loic J. D.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2. Pierre Bourdieu. (2004). Science of Science and Reflexivity. Translated by Polity Press a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ambridge:Polity Press.
    63. Plato. (1991). The Republic of Plato. Translated by Allan David Bloom. New York:Basic Books.
    64. Plato. (2004). The Republic. Translated from the new standard Greek text, by C.D.C. Reeve. Indianapoli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65. Plato. (2006). The Republic. Translated by R. E. Alle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66. Rajesh Chandra. (1992).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Routledge.
    67. Raymond Firth and Basil S. Yamey. eds. (2007). Capital, Saving and Credit in Peasant Societies. New Edition. 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68. Raymond Firth. (2004). Element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London:Routledge.
    69. Reinhard Bendix. (1998). Max Weber: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London:Routledge.
    70. Rhonda F. Levine ed. (2006). Social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Classic Statements and Theoretical Debates.2nd edition. 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71. Richard Paul Bellamy. (2008). Citizenship: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2. Richard Swedberg. (2005). The Max Weber dictionary:Key Words and Central Concepts.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3. Robert C. Neville. (1989). Recovery of the Measure:Interpretation and Natur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74. Robert Redfield. (1989).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5. Roger Caves. ed. (2005). Encyclopedia of the City. New York:Taylor & Francis.
    76. Ronald John Johnston, Derek Gregory Geraldine Pratte and Michael Watts, eds.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4th edition.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77. Sam Whimster ed. (2004). The Essential Weber:A Reader. London:Routledge.
    78. Sandra K. Hoffman and Tracy G. McGinley. (2010). Identity Theft:A Reference Handbook. California:ABC-CLIO, LLC.
    79. Seth J. Schwartz, Koen Luyckx, Vivian L. Vignoles. eds. (2011).Handbook of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1,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New York:Springer.
    80. Shane R. Thye. (2006).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kplace. Oxford: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81. Sheldon M. Garon and Patricia L. Maclachlan. eds. (2006).The Ambivalent Consumer: Questioning Consumption in East Asia and the West.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82. Steph Lawler. (2008). Identit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Polity Press.
    83. Theresa Man Ling Lee. (1997). Politics and Truth: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Postmodernist Challenge.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84. Thomas Janoski. (1998). 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A Framework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Liberal, Traditional, and Social Democratic Regimes. New Yok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5. Thorstein Veblen. (2007).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86. Vernon W. Ruttan. (2003).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stitutional Design Perspective. 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87. Walter W. Skeat ed. (1993). The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88. Wolf Eric. (1969). 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89. Wolfgang Kasper and Manfred E. Streit. (1998). Institutional Economics:Social Order and Public Policy.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90. Joan Ramon Resina. (2008). Barcelona's Vocation of Modernity:Rise and Decline of an Urban Im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1. Manuel Castells. (2004). The Power of Identity,2nd edi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92. Jamie Frueh. (2003).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he Remaking of the South African Social Order.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York Press.
    93. T. F. Hoad ed.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4.林陸朗编集:[日本史総合辞典]、束京:东京害籍、1991。
    95. Eric Hobsbawm. (1996).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Left". New Left Review, Vol.217, pp.38-47.
    96. Firth Raymond. (1950). "The Peasantry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26, pp.503-514.
    97. George Harrison. (2001). "Peasants, the Agrarian Question and Lenses of Development"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1, pp.187-203.
    98. Roland Axtmann. (2004).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25(3). pp.259-279.
    99. Theodore W. Schultz. (1968). "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50, pp.1113-1122.
    100. Uffe (?)stergard. (2004). "The Danish Path to Modernity". Thesis Eleven, No.77, pp.25-43.
    101. Ulrich Beck. (2002). "The Terrorist threat:World Risk Society Revisited".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9(4), pp.39-55.
    102. Vernon Ruttan and Yujiro Hayami.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0, pp.203-223.
    103.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Australian Food Statistics,2009-10.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restry, http://www.daff.gov.au/,2011-5-23.
    104.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2). The World Factbook 2011.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ttps://www.cia.gov/,2012-1-20.
    105.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4).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mmodities:Cereals and Cereal Product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1994.
    106.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3). Trade Reforms and Food Security:Conceptualizing the Linkage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2003-9-17.
    107.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0). FAO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 2010-12-23.
    108.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0). FAO Initiative on Soaring Food Price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 2011-8-2.
    109.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Mission, Constitution and Governanc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2011-5-9.
    110. The Nobel Committees. (1993). The Prize in Economics 1993. The Nobel Committees, www.nobelprize.org,1993-10-12.
    111.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1).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http://www.un.org/.2011-10-20.
    112.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9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http://esa.un.org/unpd/wup/index.htm,2010-3-25.
    113.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0). Food Availability (Per Capita) Data System.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ttp://www.ers.usda.gov/.2010-2-16.
    114.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1). Food CPI and Expenditures. United Stated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webadmin@ers.usda.gov,2011-7-13.
    115. World Bank. (2010).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0.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http://www.worldbank.org/,2010-4-17.
    116.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3'd edition. http://dictionaryl.classic.reference.com/.
    117. Merriam-Webster Inc. (2003).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1th edition, CD-ROM edition.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18.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http://www.etymonline.com.
    119. Wiktionary, the free dictionary, http://en.wiktionary.org/.
    120.[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21.[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清]段玉裁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2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彭林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23.[晋]范宁注:《春秋谷梁传注疏》,[唐]陆德明音义,[唐]杨士勋正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124.[晋]皇甫谧撰:《帝王世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5.[清]王先谦集解:《庄子》,方勇导读、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126.[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127.[唐]杨惊注:《荀子》,东方朔导读,王鹏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28.《十三经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十三经辞典·春秋榖梁传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9.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130.陈襄民注译:《书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31.韩兆琦译注:《史记1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32.韩兆琦译注:《史记2本纪、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33.韩兆琦译注:《史记3书》,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34.韩兆琦译注:《史记6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35.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版。
    136.姜涛著:《管子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137.马恒君注释:《周易》,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38.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39.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40.[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42.[德]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3.[德]柯武刚、[德]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4.[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从词汇—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赵倩、王草、葛平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5.[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著:《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9年版。
    146.[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47.[法]亨利·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李培林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48.[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9.[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50.[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吴献书泽,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151.[加]菲利普·汉森著:《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2.[美]查尔斯·蒂利著:《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3.[美]道格拉斯·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54.[美]道格拉斯·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155.[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156.[美]盖尔·约翰逊著:《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林毅夫、赵耀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57.[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7版),[美]肯尼思·汤普森、戴维·克林顿修订,徐昕、郝望、李保平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8.[美]杰克·奈特著:《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9.[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上),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60.[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下),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61.[美]科斯、[美]阿尔钦、[美]诺斯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2.[美]李丹著:《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3.[美]刘易斯·科塞著:《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4.[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5.[美]欧文·戈夫曼著:《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66.[美]塞泽尔、[美]惠特尼编著:《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第8版),王希成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7.[美]史密斯·明恩溥著:《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版。
    168.[美]托斯丹·凡勃伦著:《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年版。
    169.[美]约翰·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赵睿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170.[美]詹姆斯·斯科特著:《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71.[美]詹姆斯·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72.[日]青木昌彦、[日]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魏加宁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73.[英]阿兰·德波顿著:《身份的焦虑》,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174.[印]阿马蒂亚·森编著:《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凤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5.[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6.[英]巴特·斯廷博根著:《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77.[英]彼得·德怀尔著:《理解社会公民身份:政策与实践的主题和视角》,蒋晓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8.[英]布莱恩·特纳主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79.[英]德里克·希特著:《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郭台辉、余慧元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80.[英]弗兰克·艾利思著:《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1.[英]亨利·萨姆奈·梅因著:《古代法》,高敏、瞿慧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2.[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83.[英]露丝·里斯特著:《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夏宏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84.[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85.[英]莫里斯·里奇著:《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郭忠华、黄冬娅、郭韵、何惠莹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86.[英]尼克·史蒂文森著:《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87.[英]斯图亚特·霍尔、[英]保罗·杜盖伊编:《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 出版社,2010年版。
    188.[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英汉本),贺爱军,贺宽军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9.[英]约翰·伊特韦尔、[英]默里·米尔盖特、[英]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0.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余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91.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2.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3.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4.白寿彝主编,徐喜辰、斯维至、杨钊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3卷·上古时代》(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5.白寿彝主编,高敏、安作璋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4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6.白寿彝主编,何兹全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7.白寿彝主编,史念海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6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8.白寿彝主编,陈振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7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9.白寿彝主编,陈得芝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8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0.白寿彝主编,王毓铨分册主编:《中国通史·第9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上)》(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1.《常青树:贵阳市县级干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调研文集》编委会编:《常青树:贵阳市县级干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调研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2.蔡昉著:《中国人口流动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3.柴岩、孙世贤编:《中国小杂粮品种》,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204.陈传锋编:《进城农民市民化心理转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5.陈洪博编:《土地科学词典》,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206.陈如等著:《城乡和谐发展的新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南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7.陈映芳等著:《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208.程恩富、马艳、冯金华编:《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209.程贵铭编著:《农村社会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210.丁长发编著:《农业和农村经济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1.东方营养研究会编:《2006营养健康指南》,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212.杜国强著:《身份犯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3.杜乃涛著:《农村经济问题探索》,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14.范文止、林洪编:《统计学原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5.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16.风笑天编:《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7.冯子标、王建功编著:《农民转型与中国工业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8.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芳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9.郭洙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0.郭伟和著:《“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21.郭玉锦著:《中国身份制及其潜功能研究:一个国企的实证分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2.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3.国家文物局编著:《200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224.晗子编著:《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年版。
    225.韩明谟编著:《农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6.韩喜玲、邹凤羽编:《粮食经济与政策》,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
    227.何成洲编:《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28.何事忠编:《科学发展观与重庆现代化建设》,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229.侯立军等著:《中国粮食物流科学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230.侯学煜著:《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231.胡昌军、辛先贵编:《临床营养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
    232.胡美灵著:《当代中国农民权利的嬗变》,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233.健康生活研究组编:《人体健康密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234.蓝海涛、王为农编:《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重大问题》,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版。
    235.黎雨编:《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导全书》,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年版。
    236.李长风编:《粮食经济四百题》,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版。
    237.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38.李全根、王焕炜等编:《粮食经济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39.李守经编:《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0.李宿定、胡积善编:《整合经济论:平定县供销社经营模式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年版。
    241.李向红、林江编著:《身体的保健》,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年版。
    242.李晓翼著:《农民及其现代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年版。
    243.李学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典(1949-2009)》,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
    244.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编:《男女平等:在不平等的世界里争取公平》,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
    245.林洪,漆莉莉编:《统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246.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7.刘传江、徐建玲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8.刘冠生著:《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249.刘群红、李朝品编:《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版。
    250.刘志澄编、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著:《中国粮食之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251.隆国强著:《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1953-1996年中国粮食价格分析》,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252.卢良恕、王健著:《粮食安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3.卢良恕编:《农业功能分区与食物安全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254.鲁靖著:《粮食经济中的和谐:中国粮食市场与政府宏观政策的耦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5.陆益龙著:《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6.路小昆等著:《徘徊在城市边缘: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57.马晓河、蓝海涛等著:《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8.马学毅编:《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版。
    259.梅燕著:《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60.聂永红著:《中国粮食之路》,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261.农业部课题组编:《农业农村经济重大问题研究2009》,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262.潘泽泉著:《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63.祁晓玲著:《中国粮食经济市场化进程与目标分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4.钱贵霞著:《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5.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266.邱戈著:《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7.石颂久著:《户口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
    268.苏海舟著:《“破茧之处”:1978年前后中国农村与农民的原初状态及地区差异》,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
    269.孙津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农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农民问题调查》,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270.孙津著:《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71.孙远明编:《食品营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2.唐汉著:《中国汉字学批判:否定与扬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273.唐茂华著:《中国不完全城市化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4.唐启宇著:《中国农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275.万川著:《中国户籍制度论稿》,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
    276.汪丁丁著:《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7.王道勇著:《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8.王颉等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9.王利华主编,王利华分册主编:《中国农业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280.王联结编:《生物工程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81.王威海著:《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282.王雅鹏编:《现代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283.王奕蓉编:《权利·秩序·和谐:2005年上海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成果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84.王玉斌著:《中国粮食产量波动与政策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5.卫建林著:《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第2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6.魏励编:《中国文史简表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87.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288.伍山林著:《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制度分析与实证考察》,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9.武兆瑞编:《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290.肖滨、郭忠华、郭台辉著:《现代政治中的公民身份》,庞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91.肖春阳著:《国有粮食企业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292.肖春阳著:《粮食市场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293.肖国安、王文涛著:《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294.肖国安著:《中国粮食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95.肖海峰、王姣等著:《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护机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296.谢文蕙、邓卫编:《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粮食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疆通志·第六十六卷·粮食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8.邢俊芳著:《邢俊芳选集·第1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99.徐留成著:《身份犯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300.徐旭初著:《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1.严新明著:《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02.阎二鹏著:《共犯与身份》,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303.杨昌斌,林洪主编:《统计学概论》,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304.杨辉忠著:《身份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305.杨礼琼著:《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6.杨立新著:《从契约到身份的回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07.杨明洪,孙继琼等著:《“成渝经济区”:中国经济增长第五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8.杨子慧、张庆五著:《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9.殷晓清著:《农民的职业化:社会学视角中的三农问题及其出路》,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0.尹成杰著:《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311.游宏炳编:《温饱之后的中国粮食安全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
    312.于静著:《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年版。
    313.袁方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4.袁进、丁云亮、王有富编著:《身份建构与物质生活: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315.岳琛编:《中国农业经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16.曾宪树编:《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险争议处理实务》,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
    317.翟学伟著:《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8.张爱珍编:《临床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
    319.张昌林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0.张芳、王思明编:《中国农业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321.张国平、邱风、郑恒著:《现状、根源与对策:我国城乡差距实证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2.张静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3.张利国著:《粮食安全背景下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24.张培田编:《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7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5.张曙光著:《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326.张曙光著:《中国转型中的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7.张小林编:《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版。
    328.张肖敏著:《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昆山市玉山镇调查》,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版。
    329.张宇燕著:《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0.赵德馨编,郑学檬、杨际评、陈明光、陈衍德著:《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1.赵光贤著:《古史考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32.赵唯贤编:《中医护理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一册)》(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著:《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5.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36.周金华著:《新公民论:当代中国个体社会政治身份建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7.周祝平著:《人口变动与工业化目标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338.朱磊著:《看不懂的全球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339.朱莉芬、黄季焜著:《中国城镇化及其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340.朱启臻编:《农村社会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341.朱绍候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42.文军:《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21-26,42页。
    343.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载《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118-125页。
    344.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55-61,123页。
    345.文军:《农民市民化》,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第42-46页。
    346.《粮农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及政策建议实证研究》课题组:《粮农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及政策建议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载《调研世界》,2007年第4期,第18-21页。
    347.柏慧:《宏观调控与少数人权利保障——以东北平原小规模粮农为对象》,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9期,第28-32页。
    348.常进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非正规就业》,载《财经研究》,2003年第12期,第55-59页。
    349.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11-120页。
    350.陈楠、郝庆升:《发达国家粮农生产经营组织化模式比较及在中国的适用性》,载《世界农业》,2012年第1期,第21-25页。
    351.陈楠、郝庆升:《粮农生产经营组织化需求调查与经济学分析——基于吉林省种粮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第66-71页。
    352.陈书卿、刁承泰、常丹青:《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农民市民化研究》,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5期,第548-551页。
    353.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88-95页。
    354.程国强、陈良彪:《中国粮食需求的长期趋势》,载《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1期,第1-5,11页。
    355.程国强、周应华、王济民、史照林:《中国饲料供给与需求的估计》,载《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5期,第25-29页。
    356.程亨华、肖春阳:《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载《财贸经济》,2002年,第12期,第70-73页。
    357.樊小钢:《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载《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4期,第35-37页。
    358.傅琼:《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第103-105。
    359.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测度:一个指标体系》,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第5-10页。
    360.高启杰:《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分析与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0期,第20-25,32页。
    361.葛正鹏:《“市民”概念的重构与我国农民市民化道路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9期,第63-67页。
    362.葛正鹏:《论三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民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载《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2期,第90-93页。
    363.葛正鹏:《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研究的新视角》,载《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第79-81页。
    364.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粮食安全评估指标 与方法研究综述》,载《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3期,第44-51页。
    365.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载《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第22-28页。
    366.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关系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92期,第2-48页。
    36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课题组:《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载《调研世界》,2002年第9期,第12-17、35页。
    368.胡小平、郭晓慧:《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与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第4-15页。
    369.胡泽勇:《湖北小城镇发展战略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载《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第14-16页。
    370.姜雅莉:《农民市民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第109-111页。
    371.姜作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方略构想》,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24-29页。
    372.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2期,第34-36页。
    373.姜作培:《农民市民化必须突破五大障碍》,载《城市规划》,2003年第12期,第68-71页。
    374.李敦富:《关于海口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探讨》,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第30-32、29页。
    375.李辉、刘春艳:《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19-125页。
    376.李庆志、马艳丽:《农民市民化的实现模式探析》,载《特区经济》,2006年第9期,第158-160。
    377.李生校、娄钰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载《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第26-29页。
    378.李文明、唐成、谢颜:《基于指标评价体系视角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9期,第26-31页。
    379.厉为民、黎淑英:《各国粮食安全政策评述》,载《世界农业》,1987年第10期,第26-31页。
    380.厉为民:《世界粮食安全储备》,载《世界农业》,1986年第10期,第9-10页。
    381.厉为民:《世界粮食安全储备及安全储备水平》,载《农业经济问题》,1987年第3期,第63-66页。
    382.林拓:《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48-54,123页。
    383.林拓:《农民市民化:制度创新与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5期,第67-73页。
    384.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载《经济学家》,2009 年第10期,第66-72页。
    385.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载《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1期,第44-47页。
    386.刘源超、潘素昆:《社会资本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分析》,载《经济经纬》,2007年第5期,第118-121页。
    387.卢巧玲:《从“民工荒”现象看农民市民化》,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第120-123页。
    388.路小昆:《资源剥夺与能力贫困——失地农民市民化障碍分析》,载《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6期,第75-78页。
    389.马九杰、张象枢、顾海兵:《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载《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第154-162页。
    390.聂敏里:《论柏拉图的idea之为“理念”而非相》,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3期,第26-33页。
    391.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载《统计研究》,2005年第8期,第3-9页。
    392.钱贵霞、李宁辉:《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6期。
    393.秦秀红:《现代粮农的自主发展:一种内生增长理论的解释》,载《农业经济》,2011年第6期。
    394.裘涵、许平聪、田丽君、高健:《农民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对宁波市北仑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分析》,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第84-86页。
    395.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99-107页。
    396.孙云奋:《两种补贴对两类粮农种粮收入的影响分析》,载《经济问题》,2010年第10期,第94-98页。
    397.田珍:《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载《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60-70页。
    398.田珍:《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与逻辑次序——基于农民群体分化的视角》,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第79-83页。
    399.王道勇、郧彦辉:《农民市民化:传统超越与社会资本转型》,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9-13页。
    400.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调查状况比较分析》,载《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66-72页。
    401.王梦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6期,第40-47页。
    402.王正中:《以市民化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6期,第133-135页。
    403.魏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载《经济纵横》,2003年第6期,第 8-13页。
    404.吴业苗:《居村农民市民化:何以可能?——基于城乡一体化进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54-62,188-189页。
    405.吴业苗:《农村城镇化、农民居住集中化与农民非农化——居村农民市民化路径探析》,载《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第98-103页。
    406.夏扬、陶振民:《粮农生产经营组织化问题的重要性研究》,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90-95页。
    407.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第9-14页。
    408.熊靖、郭勇:《政府与粮农目标偏差:表现、实质与矫治》,载《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第92-94页。
    409.徐翔:《中国粮食需求与供给预测》,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91-96页。
    410.徐元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载《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11期,第20-27页。
    411.许祖岷:《略论国民经济几个重要比例关系的调整问题》,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第3-10页。
    412.严晓霖:《农民市民化:差异、问题与对策——江苏四乡镇农民市民化调查》,载《江苏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第30-31页。
    413.杨伯安、武尚理:《高速度》,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4期,第14-18页。
    414.杨成钢:《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社会学思考》,载《农村经济》,2004年10期,第3-5页。
    415.杨东:《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载《理论探索》,2003年第6期,第59-60页。
    416.杨莉芸:《提高粮农积极性的制度安排》,载《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2期,第452-454页。
    417.杨巍、杨绍安:《农民市民化的内部视角: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9期,第45-48页。
    418.杨文兵:《绍兴市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载《乡镇经济》,2006年第5期,第39-42、52页。
    419.应巧艳:《基于社会稳定角度分析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以台州市黄岩区柔桥村为例》,载《特区经济》,2010年第3期,第185-187页。
    420.俞忠英:《用农民市民化扩张内需》,《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11期,第11-13页。
    421.张继承:《粮食补贴效应与粮农生产行为选择研究——基于河南省747个定点农户的调查》,载《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6期,第12-13页。
    422.张世友:《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角色障碍及其调适策略》,载《农村经济》,2004年第12期,第85-87页。
    423.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 年第4期,第4-8页。
    424.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5-22页。
    425.朱劲松、陈浩:《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途径:基于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以湖北省为例》,载《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6期,第48-49、76页。
    426.朱劲松:《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市民化——文献综述与制度构想》,载《农业经济》,2009年第11期,第19-21页。
    427.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载《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第28-34页。
    428.邹进泰:《粮食安全与粮农收入安全策略》,载《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第29-31页。
    429.邹伟:《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学思考》,载《经济问题》,2007年第10期,第19-21页。
    430.陈或:《粮食的“温饱”与“小康”:对我国粮食供求现状的微观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2期,第76-80页。
    431.陈或:《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载《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61-67页。
    432.《社科院报告指出中国失地农民已达4000万-5000万》,载《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第9期,第29页。(五)规范性文件
    433.《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编写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配套规定》,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434.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联法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35.公安部政策法律研究室编:《公安法规汇编(1950-1979)》,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年版。
    43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计划报告汇编(1955-200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版。
    437.国家体改委办公厅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件汇编》(上),北京:改革出版社,1990年版。
    438.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39.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2004年·第六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40.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编:《新世纪初中国农业展望:农业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汇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441.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编:《新闻出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文件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8月。
    442.冶金工业部人事司编:《劳动工资法令汇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60年版。
    4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4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
    445.劳动和是会保障部法规司编:《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汇编1999)),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44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编:《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汇编2001》,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447.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1卷·1949-1952》,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48.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2卷·1953-1955》,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49.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3卷·1956-1957》,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50.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6卷·1982-1984》,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5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7卷·1985-1986》,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5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8卷·1987-1988》,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53.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11卷·1993-1994》,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5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第13卷·1997-1998》,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5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45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45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458.《关于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7年第42期,第860-861页。
    45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第33期,第1346-1358页。
    46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新华社每日电讯》,2010年10月28日,第2版。
    46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载《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1版。
    46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第1版。
    46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7年1月30日,第1版。
    46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05年1月31日,第1版。
    46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9年1月31日,第1版。
    46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载《人民日报》,2006年2月22日,第1版。
    467.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2003年5月28日。
    468.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6年10月18日。
    469.国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8年7月12日。
    470.国家统计局设管司:《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9年11月25日.
    47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gov.cn/,2004年10月12日。
    47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2011年8月18日。
    47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1984年),载《实用统计手册》编写组编:《实用统计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74.《中国主要统计指标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11年3月1日。
    475.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11年4月28日。
    476.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08年1月4日。
    477.国土资源部编:《中国国土资源报告2000年》,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年版。
    478.国土资源部:《2001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03年10月2日。
    479.国土资源部:《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03年10月25日。
    480.国土资源部:《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载《国土资源通讯》,2004年第5期。
    481.国土资源部:《200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07年10月25日。
    482.国土资源部:《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http://www.mlr.gov.cn/,2006年4月14日。
    483.国十资源部:《200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十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06年6月26日。
    484.国土资源部:《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09年12月15日。
    485.国土资源部:《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09年4月1日。
    486.国十资源部:《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10年4月9日。
    487.国土资源部:《2010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http://www.mlr.gov.cn/,2011年10月19日。
    48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第7期,第10-13页。
    48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载《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第7期,第8-11页。
    49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2011年5月24日。
    491.郭德宏编:《历史的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五”至“十一五”规划要览(1953-2010)》(下卷),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492.于建嵘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2卷·1949-2007》(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493.于建嵘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2卷·1949-2007》(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494.张冬青、顾迎建编:《组织机构代码登记手册》,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版。
    495.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496.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编:《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497.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498.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业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49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500.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劳动部综合计划与工资司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50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中国劳动统 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502.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农业年鉴2009》,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50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
    504.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50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506.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507.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508.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509.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510.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51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51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51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514.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51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516.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517.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518.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519.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520.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光盘),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52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
    52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
    52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8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年版。
    52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
    52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
    52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52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2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52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
    52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年》,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1994年版。
    530.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5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
    53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53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53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8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53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53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53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53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53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53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540.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54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54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54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54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54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546.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547.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548.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2000年版。
    549.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550.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551.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55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55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554.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555.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556.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557.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558.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559.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年版。
    560.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
    561.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562.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563.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
    564.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
    565.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566.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
    567.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1996年版。
    568.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569.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570.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57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57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57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57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575.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57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577.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578.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579.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580.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58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58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583.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58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85.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编著:《古汉语字典》(新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586.《中华古汉语字典》编写组编:《中华古汉语字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年版。
    587.侯赞福编:《古汉语字典》,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版。
    588.王邦佐等编写:《政治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589.王力编:《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590.杨清编:《简明心理学辞典》,黑龙江: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91.于光远编:《经济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592.张永言等编:《古汉语字典》,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版。
    593.郑天挺等编,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594.郑天挺等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中)》,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595.《公安部:13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2008年12月9日。
    596.龚志言:《中国出台系列户改措施13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2008年12月9日。
    597.刘国伟:《先进国家如何管理粮食储备》,载《青年参考》,2008年3月22日。
    598.刘晓林:《中国户籍改革还有多少路要走?》,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8年12月20日。
    599.内蒙古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内蒙古供销合作社统计报表制度》,内蒙古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网站,http://www.nmgcoop.org/,2007年4月23日。
    600.石岩:《陈锡文:中国不会“闹粮荒”储备粮超2亿吨》,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2011年3月24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